新四季網

黨員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後感

2023-08-09 22:00:06 1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後感800字

  這部電影講述了1961年新中國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周恩來總理帶病進行調研的感人故事。周恩來在四天的時間裡,他夜以繼日走村入戶,展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凡事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設身處地地為人民著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良作風。影片中周恩來所展現出的質樸形象,讓我頗受感動。

  周總理把愛民、為民、富民作為價值取向和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他做的事情都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周總理的事跡告訴我們,樹立民本思想,服務人民群眾,不是靠大而空的官話,而是要深入民眾中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願,依靠群眾智慧,站在群眾的立場上想問題、辦事情。這樣才能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周恩來總理紮根於人民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周恩來作為國家總理日理萬機,但他能夠以公僕的身份下到最基層,大雨之夜,周總理不顧疲憊虛弱的身體,帶著工作人員與群眾搶救地瓜苗;徹夜總結梳理調研中發現的問題,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為人民服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領袖人物與普通百姓間零距離的接觸和坦誠的交流對話,是一種自覺置身於群眾之中、「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周總理深入貧困的農戶家,召開座談會,虛心聽取群眾意見,虛心向群眾求教,遇事與群眾商量,問需於民,問政於民,問計於民,把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體現在各項工作部署中;他深入基層困難群眾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增進了黨群感情。

  周恩來同志把改善民生作為發展的目的。對民生問題高度重視,認真解決,切切實實為群眾解決困難。充分體現了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毛主席曾講過,「為群眾服務,就是處處要想到群眾,為群眾打算,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我們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這在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中得到了生動的詮釋。

  密切聯繫群眾,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影片對周總理一步步揭開公社幹部「善意」的隱瞞,最終了解到當地群眾生活的真實情況進行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周總理實事求是、一絲不苟的精神和作風不僅是該片的主基調,而且對今天的我們具有深刻的啟迪。周總理用真心、真情、真誠打開了百姓心底的閘門,紛紛吐出了自己的心聲,這是我們要深入領會學習的工作方法。

  求真務實,是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是我黨長期以來形成的優良作風。務實是黨的優良傳統和共產黨人應該具備的政治品格。它需要擺正心態,克服浮躁情緒,改進領導方式和工作方式,用心想事,用心謀事,用心幹事,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推動工作上,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果造福百姓、取信於民。對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高度負責,把責任放在心上,擔在肩上,敢於批評和自我批評,當他知道大食堂給人民群眾帶來很多不便,是上級決策的失誤,當即向群眾道歉,並向毛主席匯報,立即糾正偏差。做群眾工作,只有放下架子,深入群眾,虛心聽取意見,不斷吸取經驗教訓,才能開闢新的發展空間,努力創造實實在在的業績,真正做到不辱使命、不負重託。

  黨風問題是是關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關鍵性問題。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正是通過周總理具體生動的言行,形象地展示如何去「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決「四風」問題,去更好地實現為民務實清廉。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廣大黨員幹部只有踏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足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讓我們的黨長盛不衰,才能讓我們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真正實現!

  《周總理的四個晝夜》展現的是:走群眾路線每一步都需要求真務實,走到群眾中去,到社會生活的實際中去,傾聽群眾的心聲,虛心向群眾學習,幫助群眾解決實實的問題。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後感1000字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市局組織觀看了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感觸頗深。這是一部全景展示「三年自然災害」歷史的電影作品,講述了1961年周恩來乘專列到革命老區伯延公社考察調研,四個晝夜與當地村民之間發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把一個胸懷百姓、憂國憂民、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形象立體地展現在觀眾面前。整部影片沒有什麼動人心弦的故事鋪墊,也沒有巧妙設計的燈光舞美,更沒有感人至深的華麗詞句,卻能夠從始至終抓住觀眾的心。

  對照本次教育實踐活動,結合自身工作及社會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站在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角度思考如下:

  一、影片的現實意義

  影片把我黨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了生動的詮釋,同時也是對全體黨員同志的一次政治洗禮,讓我們時刻銘記自己的政治身份,肩負起歷史的重任,為我黨的發展奉獻自己最大的力量。具有樸素真實的教育意義和切實可行的現實意義,讓我們明白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影片情節在此不再贅述,因為一個胸懷百姓、憂國憂民、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形象、一個共產黨人的崇高精神品質在我內心已經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二、如何正確理解本次教育實踐活動

  (一)本次活動的指導思想:

  是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為切入點,聚焦作風建設,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每一名公安民警必須要重新審視自己,要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不要迎合錯誤,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提升作風,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作風,看似無形,卻無處不在。作風,看似平常,又與群眾息息相關。

  (二)本次活動容易產生的理解偏差:

  經常聽到有人講,我又不是什麼領導,也涉及不到什麼大事,都是些具體的工作,教育實踐活動和我沒關係。其實影片所展現的基本都是小事,瑣事,卻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群眾利益無小事。周總理尚且如此,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說三道四呢?問題具體表現在:

  1、官僚主義是當官的事情。其實官僚主義存在於每一個人身上。凡是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高高在上、漠視現實,唯我獨尊,自我膨脹等表現均是官僚主義的表現。在工作中沒有調查研究、脫離群眾想當然的開展工作,工作程序,工作方法沒有充分考慮到服務對象的訴求就是官僚主義的具體體現。

  2、我沒有弄虛作假,就不是形式主義。正因為這種思想的存在,才產生了大量的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的現象存在。其實到了我們這裡就已經是基層了,直面的都是老百姓,涉及的都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應該進入落實階段而不是繼續貫徹了。每一項工作、每一份文件絕不是開個會傳達一下就可以了。應該針對本單位,本部門所涉及到的服務對象,制定相應的工作方案,真正解決群眾訴求,做到便民、為民。

  3、我沒穿名牌、沒開豪車、沒去高檔消費場所,就不是享樂主義,就沒有奢靡之風。事實上在工作中和社會生活中不思進取、萎靡不振、得過且過、推諉扯皮,鋪張浪費、紙醉金迷等行為就是享樂主義,就是奢靡之風。

  三、如何踐行活動宗旨,做一名優秀的人民公僕

  1、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作為一名治安科普通民警,我將以實際行動踐行群眾路線。了解群眾訴求,傾聽基層心聲,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及科學嚴謹的開展各項工作。

  2、反省自身、提升素質。吾日三省吾身,時刻提醒自己、剖析自身,認清自身的存在的不足,實現自我提高、自我完善。針對實際需求,加強學習,補充知識,使學習成為常態化。跟上時代的步伐,提高做好本職工作的能力,服務於黨、服務於人民。

  3、擺正位置,提升作風。只有把自己放在一個較低的平臺上,才能真正理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真諦所在。我就是一名人民的公僕,為人民服務就是我的根本職責,為人民服好務就是我的努力方向。

  在今後的工作和社會生活中,我將時刻牢記黨旗下的誓言,踐行承諾,愛我們的國家,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黨和人民,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在我們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積極的努力和貢獻。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後感1500字

  該電影通過高遠的立意,細微的著墨,講述了1961年新中國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大病初癒的周恩來總理來到河北邯鄲伯延公社,在不到100個小時的時間裡,夜以繼日走村入戶,深入進行調研的感人故事,展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密切聯繫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良作風,生動體現了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我們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為人民服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領導幹部與普通百姓間零距離的接觸和坦誠的交流對話,是一種自覺置身於群眾之中、「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我不由的聯想到,廣元萬達廣場項目徵拆工作啟動時,為確保項目儘早開工建設,我局黨委書記、局長趙自學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將辦公地點搬到徵拆現場,帶領黨員幹部駐紮在徵地工地現場辦公、掛圖作戰,用了短短28天就拆除了該地塊上25幢32戶1.2萬平方米的房屋,順利完成了徵地拆遷工作任務,這在全國68個萬達廣場建設徵地拆遷中也是推進速度最快的。這何嘗又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具體體現?

  影片重複出現深夜總理在伏案研究材料、書寫報告的靜態畫面——此刻無聲勝有聲——凸現出他憂國憂民,不辭辛勞,肩擔歷史重負的精神力量。一位親民為民,共產黨領袖的人格魅力熠熠生輝。周恩來在伯延的四個晝夜涵蓋了他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的一生。伯延人民送別周總理的熱烈場面將影片推向高潮,一雙雙手緊緊地握別,一張張滿含熱淚的臉……人民和總理間親厚的情誼在這裡凸顯了真善美的情思。影片結尾定格出周總理雙目凝視、深思的神態。以警語式的畫面告誡人們,告誡幹部:中國共產黨永遠不能忘記人民,永遠要為人民執政,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周恩來的四個晝夜》以歷史的記憶映照現實,傳遞出強烈的時代精神。影片深刻詮釋了我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黨群關係是黨的生命力之所在。血溶於水的黨群關係是我們黨戰勝一切困難的堅實基礎。結合我們自身的工作,市本級徵地拆遷工作非常繁重,而我們拆遷人員經常加班加點奮戰在徵拆一線,說給群眾聽、做給群眾看,遇到孤寡老人等搬遷有困難的拆遷戶,還主動聯繫水電氣通、交通便利的房源,幫他們搬家。我想這應該也是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意識的一種傳承吧。

  影片還全面呈現了我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勇於和善於開展認真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作風,是增強黨的生機與活力的一大法寶。影片《周恩來的四個晝夜》通篇體現著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自省精神,觀後不僅使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這一優良作風的重大意義,深受教育,也使我們深受感動。今天,當再次回顧黨的這些優良傳統時,我們深受啟發,我們的工作要怎樣開展,才能更接地氣?我們的工作要怎樣做,幹群關係才能夠更融洽更和諧?同時我們也深刻體會到,發揚光大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何等的必要,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何等的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鬥目標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正是通過發揮藝術的感染力和影響力,讓大家深刻地領悟到如何去「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決「四風」問題,去更好地實現為民務實清廉。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廣大黨員幹部只有踏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足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讓我們的黨長盛不衰,才能讓我們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真正實現!

  作為一名拆遷黨員幹部,今後我將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不喊口號、用真誠的服務去贏得群眾的支持與認可,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