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渤海大道山北重點片區建設規劃圖(錦州渤海大道山北重點片區建設規劃)
2023-08-10 09:05:21 2
《錦州渤海大道山北規劃及城市設計》趕快分享、收藏吧!
規劃主要內容:
一、城市性質、發展目標和規模
1.規劃目的
為落實並完善《錦州渤海大道重點片區建設規劃(2015-2025年)》,合理有序的帶動山北組團的開發,指導山北組團起步區的建設,統籌安排起步區內的土地使用和各項建設安排,加強規劃管理,協調城鄉空間布局,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特制定《錦州渤海大道重點片區山北組團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以下簡稱本規劃。
規劃圖
2.規劃範圍
本次規劃範圍為渤海大道山北組團起步區。起步區位於主城區南側,包括錦娘路兩側區域,北至南廣路、東至山北五街、南至山北九路,規劃面積為316.8公頃。
3.功能定位
起步區充分利用其與主城區、南山生態運動公園的區位、交通條件,依託外環南路、錦娘路,以汽配城、五金機電城等為基礎,重點發展商貿流通業、現代服務業、健康養老業、旅遊業、房地產業等產業。
4.人口及用地規模
1.人口規模:根據《錦州渤海大道重點片區建設規劃(2015-2025年)》,山北組團2020年人口達到5.0萬人;2025年達到9.5萬人。本次規划起步區人口規模控制在5.0萬人,人均居住用地面積32.5平方米。
2.用地規模:根據《錦州渤海大道重點片區建設規劃(2015-2025年)》,規劃用地面積316.8公頃,全部為城市建設用地。其中:保留用地面積59.9公頃,新建用地256.9公頃。
規劃結構和土地使用規劃
5.規劃結構
規劃形成「一核三軸、四片多心」的空間發展結構。
「一核」指起步區發展功能服務核,位於錦娘路與山北四路交匯處,規劃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商業服務設施。
「三軸」指起步區空間發展軸,分別為錦娘路城市空間發展主軸、外環南路空間發展次軸、山北四路空間發展次軸。
「四片」指四個居住片區,分別為薛東居住片區,大碑屯居住片區、道東居住片區、道西居住片區。
「多心」指多個公共服務心,包括文化設施、學校、商業等。
6.用地布局
規劃用地面積為316.8公頃,全部為城市建設用地。其中:居住用地面積168.7公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面積21.6公頃,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面積44.4公頃,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面積62.6公頃,公用設施用地面積2.2公頃,綠地與廣場用地面積17.3公頃。三、公共服務設施規劃
7.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規劃
1.規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面積21.6公頃。
文化設施:規劃2處市級文化設施,為錦州文化藝術中心及檔案館,用地面積分別為4.6公頃和4.9公頃。
教育設施:規劃1所高中,用地面積2.7公頃;規劃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用地面積2.1公頃;規劃2所小學,用地面積7.3公頃;規劃8所幼兒園,其中7所位於起步區內,1所緊鄰起步區。
2.規劃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面積44.4公頃。
社區商業:規劃社區商業集中在錦娘路兩側,用地面積17.1公頃。
專業市場用地:規劃3處專業市場,主要為汽配城和五金城,包括3個地塊,用地面積27.3公頃。
道路與交通設施規劃
8.道路網結構規劃和交通組織
規劃打造「四橫三縱」道路網結構。其中:「四橫」指外環南路、山北一路-山北二路、山北四路、山北七路;「三縱」指錦娘路、山北三街、曙光街。
規劃打造「一縱一橫一環」生活交通組織。其中:「一縱」:錦娘路;「一橫」:外環南路;「一環」:山北一路-山北二路-山北三街-山北七路-曙光街。
9.道路等級規劃
規劃將道路劃分為主幹路、次幹路、支路三級。其中:規劃主幹路8條,道路紅線寬度為18-70 米,斷面形式為兩塊板、三塊板和四塊板。主幹路錦娘路紅線寬度為70米,斷面形式為四板塊,機動車道為雙向8車道,內側車道設置BRT專用車道;規劃次幹路9條,道路紅線寬度為 18-31 米,,斷面形式為兩塊板、三塊板;規劃支路6條,路道路紅線寬度為18-24 米,斷面形式為兩塊板、三塊板。
10.道路豎向規劃
規劃道路坡度全在8%以下,其中5%以下坡度佔80.5%。最低標高為19.55米,最高標高為59.00米;最低坡度0.08%,最大坡度7.93%。
11.配建停車場規劃
規劃配建停車位指標均高於規範要求,規劃停車計算包括地上、地下停車,規劃2.46萬個車位。
綠地與景觀系統規劃
12.綠地景觀結構規劃
規劃形成「一核兩軸、三心四廊、山水環繞」的綠地系統結構。其中:
「一核」:指山北四路與錦娘路交叉口的核心景觀節點;
「兩軸」:分別指利用錦娘路道路綠地設置的城市綠化景觀主軸線和山北四路綠化景觀次軸線;
「三心」:分別指山北二路山北一街交叉口、山北三街與東門一路交叉口西側和山北七路山北二街交叉口的主要景觀節點;
「四廊」:指由山北一路、山北二路、山北六路、山北七路四條東西向的城市道路串聯的主要山體的景觀視線廊道,通過景觀廊道,將山、水景觀資源充分引入到起步區內部;
「山水環繞」:山為起步區兩側的南山,水為起步區北側的女兒河,規劃通過將南山、女兒河有機串聯,形成山水繞城的空間景觀格局。
13.海綿城市規劃
控制各項低影響建設指標,減小開發前後生態影響。其中:
居住區:下沉式綠地≥ 40%、透水鋪裝率≥ 70%。
公共建築和商業建築區:下沉式綠地≥40%、屋頂綠化率≥20%、透水鋪裝率≥70%。
停車場:透水鋪裝率≥80%。
14.景觀點規劃
按山地景觀點和建築景觀點兩種類型,共設置20處景觀點。其中:山地景觀點13個,按照現狀可見原則,將制高點及制高點下20%山體,作為景觀點;建築景觀點7個,按照天際線連續有韻律和節奏設置,間隔300-500米。
城市設計引導
15.城市設計目標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擁有優美的城市界面和舒適的街道空間!
享受宜居的生態環境和現代的都市氣息!
16.視線廊道規劃
打造觀山、望水、攬城三級視線廊道。
山——視線廊道-山體制高點。
水——女兒河景觀帶。
城——建築地標3處、公園廣場8處、特色街巷12條。
17.色彩設計引導
打造宜居的城市色彩環境。
風貌分區——規劃將起步區結合現狀建築和用地規劃分為綜合服務風貌區、現代居住風貌區、商貿服務風貌區、文化服務風貌區、綠地景觀風貌區五大風貌分區。每個風貌分區對主體色、輔色、點綴色進行控制引導。
主題色——建議起步區延續「錦繡紅」主題色。北方多色彩濃豔,對比強烈,「錦繡紅」已成為錦州主題色。
環境保護規劃
18.大氣汙染及水體汙染防治保護
1.城市大氣汙染防治保護
起步區環境空氣品質保持在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二級以上:
使居民生活燃料氣體化,起步區內全部採用集中供熱,減少煙塵對空氣品質的汙染。提高煙塵治理率,擴大煙塵達標區覆蓋率,實現起步區空氣品質全面達標。
加強起步區內綠化工作,重視起步區公共綠地和防護綠地的建設,發展植物淨化,改善大氣環境;優化地區行業結構,發展低能耗、無汙染產業;大力推廣使用清潔能源。
2. 水體汙染防治規劃
生活飲用水水質達標率達100%;地表水根據《地表水質量標準》(GB3838-2002),水質達標率達100%;起步區排水系統建議採用雨汙分流制,汙水處理率達90%,廢水處理率達100%。
19.固體廢棄物整治規劃
採用垃圾處理廠處理垃圾,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1)建立城市生活廢棄物統一收集、運輸體系,城市生活垃圾經垃圾轉運站收集後進入城市垃圾收運系統,保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2)建築渣土等無害無毒垃圾統一按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在指定地點消納。
(3)建立固體廢棄物管理控制系統,進行從廢物源到處置場所的全過程管理,進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嚴禁將有害廢棄物排向水體和公共場所,廣泛開展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處置技術研究。
規劃實施控制
20.建築限高控制
本次規劃按6個分區進行控制:
l沿錦娘路臨街建築向東西兩側建築高度逐漸提高,以多層為主。
l不影響景觀視線要求的地塊設置7-9層、10-11層 。21.建築密度控制
本次規劃按4個分區進行控制:
lBC≤20%:主要包括小學、九年一貫制學校。
lBC≤25%:主要包括靠山兩側居住用地。
lBC≤35%:主要包括錦娘路臨街居住用地,以及公園大門兩側商務辦公及酒店辦公區。
lBC≤45%:主要包括商業用地。
22.綠地率控制
綠地率為下限指標,原則上任何建設不得低於規劃取值,本次規劃按4個分區進行控制:
lGR≥20:主要包括商業地塊。
lGR≥30:主要包括錦娘路兩側居住用地、商務辦公、酒店辦公地塊。
lGR≥40:主要包括兩側靠山居住用地。
lGR≥45:主要包括小學、九年一貫制學校。
今日話題:您對未來有何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