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有感
2023-08-10 09:31:39 1
二萬五千裡,何其遙遙,這般的長徵,是用怎樣神奇的步子走完的?這樣的長徵,又需要一種怎樣頑強的意志?當我看到毛主席那首七律《長徵》時,突然,有種頓悟的感覺.「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這又是一種怎樣的革命情懷,在這輕描淡寫的樂觀背後,就像不管是多麼苦難的境遇,還是多麼壯烈的戰火,我們都無法看見英雄們流淚,因為英雄的眼淚隨烈火一起燃燒,我們,只能看到烈火,而眼淚,惟有用心才能感悟到.
20xx年觀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有感一:
10月22日,是長徵勝利80周年紀念日。
回望這一段遠徵,讓人心潮起伏。兩年之中,有艱苦卓絕的跋涉,有生死攸關的戰鬥,有運籌帷幄的會議,有絕處逢生的奇蹟,也有雄壯豪邁的勝利。而貫穿其中的,是這支隊伍所體現的精神、所蘊含的意志。這是長徵不可比擬、絕無僅有之處,也是長徵如磁石、如火炬般吸引著、引領著如此多人的原因所在。
80年前那些翻山越嶺的人,其實一直跋涉於人們的心靈。國家博物館「信念·精神·傳承」長徵文物展,年輕人在留言簿上寫下「偉大」;在安葬著25048位紅軍烈士的川陝革命根據地陵園裡,無數人為無言肅立的墓碑淚下;各地都有人背上行囊,沿著紅軍長徵的足跡再次出發……如果說長徵是「播種機」,那麼,這種子已經撒播在了時間之中,讓一代代人都從中思考信仰的意義、人生的方向,最終收穫精神的力量。
紅軍將士意志、勇氣、力量集中迸發的高光時刻,觸及到人類精神可能到達的極限。即便是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的人,也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日本學者河上肇讀了《西行漫記》後,在致友人的信中說:「我在閱讀過程中,再三掩卷落淚……像我這樣落魄如殘骸朽木的六旬老翁,也感到人生中仍然能獲得力量,至為喜悅。」法國女學者戴博瓦爾在長篇紀實報導《長徵》中說,長徵已經在各大洲成為一種象徵,人類只要有決心和毅力,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說,長徵展現出人類精神、信仰能帶來的巨大可能性,認識長徵就是在認識人類自己,就是在發現人類精神的價值。
從這個意義上說,長徵不僅在革命史、心靈史中有著「結構性作用」,更應該成為一種可貴的精神資源。有人打著「還原真相」一類的幌子,質疑飛奪瀘定橋的真實性,認為爬雪山過草地時被迫吃皮帶是「誇張」,認為長徵勝利緣於敵人「放水」,甚至認為兩萬五千裡也只是個「虛數」,凡此種種,不僅歪曲了對歷史與現實的認知,更在消解長徵精神價值的同時,矮化、淡化了我們民族的精神高度與濃度。
在當下的語境裡,傾聽長徵的召喚,有著重要意義。現實中,理想、精神、信念,這樣的「大詞」,常被認為宏大而抽象。利益解放、個性解放,也讓「原子化生存」成為普遍狀態。由「恥言利」而「恥言義」,矯枉過正帶來了不少心靈的困惑。一段時間來,人際關係之冷漠,精神世界之戾氣,道德生活之貧瘠,每因各類事件而成社會討論的焦點。有人說,人生的意義,乃是體現在與他人、與世界的聯繫之中。如此看來,如果沒有一點超越一己的關懷,難免活得瑣屑而犬儒,社會也難免變得零散化、碎片化。
也正因此,越來越多人把目光投注到80年前,傾聽長徵跨越時空的精神召喚。2006年4月,央視主持人崔永元發起電視行動《我的長徵》,挑選重走長徵路的隊員時,報名人數超過5000,年齡最大的竟有80多歲。深圳白領左力辭掉工作,一個人踏上長徵路,他曾這樣描述自己半夜翻越帽兒山時的體驗:忽然覺得周圍有聲音,像許多人圍在旁邊,那一刻他熱淚盈眶,「起初我想是回聲,但後來我寧願相信,那是有許多紅軍,和我在一起」。或許,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長徵,讓他們更能體驗到,人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精神的存在,當這種存在與「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乃至無涯的時間有關時,生命的境界可能會更加廣闊一些。
古希臘詩人維吉爾曾說,我們頭頂上那廣袤的事物,是「世代承襲」的。長徵的精神被一再重溫,長徵的召喚被一再追隨,也正是因為,兩萬五千裡的徵途中,不僅有著紅軍的精神密碼,更有著傳承不息的精神基因。
20xx年觀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有感二:
20xx年10月21日上午,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在講話中滿懷深情地回顧了紅軍長徵艱難壯闊的歷史,深刻闡述了長徵精神的豐富內涵,指明了長徵精神對於我們今天走好新長徵之路的現實意義、現實要求。在此背景下,廣大黨員同志要響應號召,要真正學習好、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要真正弘揚好、踐行好長徵精神,首先必須學習長徵歷史。不學習長徵歷史,便不可能真正理解長徵精神,更不可能弘揚、踐行長徵精神。可以說,學習長徵歷史是弘揚長徵精神的先決條件。
長徵精神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紅軍長徵縱橫十餘省,長驅二萬五千裡,歷經多個少數民族聚集地區。在漫長的行軍道路上,沒有人民群眾的理解、支持與幫助,黨領導的紅軍將寸步難行。在這一偉大曆程中,「我們黨始終植根於人民,聯繫群眾、宣傳群眾、武裝群眾、團結群眾、依靠群眾,以自己的模範行動,贏得人民群眾真心擁護和支持,廣大人民群眾是長徵勝利的力量源泉」。不深入學習長徵歷史,不了解紅軍長徵過程中因正確處理同人民群眾的關係而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及因脫離人民群眾而遭受的重大挫折,就不能從正反兩方面真正體味群眾路線的深刻意義。
總之,「偉大長徵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長徵精神,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誠然,要弘揚長徵精神,必須深刻理解長徵精神,要深刻理解長徵精神必須深入學習長徵歷史。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20xx年觀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有感三:
唯有真正了解中國共產黨人走過的歷程,才能深刻理解長徵勝利的必然性。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執政的資格,這是我們黨領導社會主義巋然不動的基礎,這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長徵,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點,是一曲氣吞山河的壯麗凱歌。除了對光輝勝利的歌頌、仰視,我們的欽敬,更應該來自對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洞察先機、舉望未來的道路抉擇,從而為長徵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是什麼讓這支隊伍一次次從近乎毀滅的打擊中轉危為安?是什麼將若干個生死關頭道路選擇的艱難,化為地球上最絢爛的紅飄帶?長徵的勝利究竟蘊藏著怎樣的偉力與真諦?為此,《瞭望》新聞周刊專訪了國防大學軍事戰略學專家金一南少將、軍史專家徐焰少將。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