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有關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的觀後感3篇
2023-08-09 18:19:44 1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嚴重趨勢,全國各民族人民都站在一起,心連著心,攜手抵抗疫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0有關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借鑑!
2020有關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的觀後感1
今天我收看了「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讓我懂得了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抗「疫」中,我們要做棵「石竹」,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要有「咬定」的狠勁兒。咬盯疫情,有的放矢。要充分發揚黨員幹部艱苦奮鬥精神,激發關鍵時刻衝得出、危難之際豁得出的帶頭風範。要堅持依靠群眾,鍛造出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銅牆鐵壁。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要有「立根」的頑勁兒。越是艱難越向前,越是艱難越挺立,這就是頑勁兒。我們向「病毒」宣戰,每個人都是逆行者。更需要我們攜手逆行,攜手抗擊,萬眾一心、共克難關。對於個體來說,天降大任,苦心志,行拂所為,在危難中得以鍛造,對一個國家也是如此。實踐告訴我們:越是經歷過艱苦環境磨鍊的國度,生命力越是頑強,越是倔強,因為她的「根」深深地扎在「巖石」之中。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要有「千磨」的堅勁兒。自強不息、勁健有力是中華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面對「疫情」蔓延,不恐慌,不麻痺,心理上藐視,行動上重視,方法上科學,這才是我們戰「疫」的正確打開方式。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要有「任爾」的豪勁兒。要遊泳總會嗆水,要前進總會遇阻,凌寒暑而不渝其色,這就是我們的豪勁兒。「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令行禁止」,這是我們體制的優勢和制度的力量,也正是我們打贏這場戰「疫」的信心之源、活力之源、動力之源。越來越多的患者被治癒出院,病毒疫苗和藥物的研發也在不斷推進,頻傳佳音,這就是勝利的成果、希望的曙光。
櫛風沐雨,不畏浮雲,自信擊「疫」,我們一定能破「疫」前行、行穩致遠!
2020有關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的觀後感2
今天,我收看了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令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讓我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以及學習並掌握了預防措施。相信這次加長版的寒假給大家帶來了別樣的感受,很多人從未像現在這樣真切地感受到我們不僅僅是以個人的身份生活,而是與所處的時代同呼吸,共命運。
透過視頻,我們看到一張張布滿勒痕的臉、一把把為避免交叉感染而剪了的髮辮,一雙雙被消毒液侵蝕開裂的手、一個個蜷縮在地上暫得休息的身影,年輕醫護人員他們心無旁騖,凝視自己的戰場;我們看到84歲的鐘南山臨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症仍衝在前線與時間賽跑挽救生命,70多歲的李蘭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時,帶領團隊為研製特效藥品而耿耿不寐;我們看到堅守陣地做著深入報導,不斷披露疫情最新進展的新聞人;我們看到了為建醫院、為制口罩日夜趕工的工人;那些奮筆寫下「請戰書」的醫護工作者;開間武漢或審核三億元的施工人員;用愛搭建橋梁,日夜馳援運送物資的駕駛員……他們用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大愛無疆。一個個白衣天使堅守崗位,用血肉之軀盡一份綿薄之力,用小小的身軀與疫情賽跑。無數的「追光者」們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做出無怨無悔的選擇。他們把對人民的愛,對祖國的愛放在心底,用一個個鮮紅而又堅定的手印,表達著火熱的擔當與承諾;他們用最美的身影,詮釋了生命的意義!這些逆行的背影,他們挺身而出不是為了當什麼英雄。他們扶危渡厄,是守土盡責。
目前,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形勢仍然嚴峻,此刻,我們呆得有點煩悶焦躁的家,是很多前線人員想回而不能回的家。在這個牽動著所有國人心的春天裡,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我們,也應儘自己的綿薄之力,不為醫生,社會增添負擔,按照這堂課中所說的,不隨便出門,戴口罩,不信謠,不傳謠,勤洗手,講衛生,為這個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同時,這場疫情,也是對我們每個人的教育。唯有正視這樣的經歷,在困境中汲取教訓成長,才不辜負這樣一場代價沉痛的歷練。
2020有關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的觀後感3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發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今年的這個春節過得不平凡。
近日,我看到了一組醫務人員摘下口罩的照片,由於長時間佩戴醫用裝備,經歷了連續多日超負荷工作,很多人的臉頰都過敏紅腫了;有的為了搶時間救護病人,自己穿上了成人紙尿褲;為避免交叉感染,女護士剪掉美麗的長髮,剃成光頭;還有的鼻梁被口罩和護目鏡磨出了血,著實令人淚目、心疼。但深深的壓痕、疲憊的神態,擋不住醫者之美;堅毅的目光,依然透射著必勝的光芒;年幼的孩子隔著防護欄探望幾天沒有回家的護士媽媽;有的還是20歲剛出頭的孩子,換了一身衣服,便學著像前輩一樣,「以我所學,盡我全力」,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搶人!
多難興邦。無論面對洪水、地震、SARS疫情,還是遭遇金融危機、貿易摩擦,我們黨始終帶領全國人民,一往無前,不懈奮鬥,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五千多年的中華民族,經歷過無數次大風大浪而不倒、瀕臨絕境而不亡,反而愈發強大,緣何?答案就在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疫情發生後,北京年近八旬的老黨員、小湯山醫院設計者黃錫璆主動請纓赴鄂支援建設;湖南近300名醫務人員踏上援鄂徵途,許多人在「請戰書」裡寫下同一個理由:「我是共產黨員」……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有一群鬥士心懷大愛,慷慨請戰,逆行而上,報名去抗疫一線:「我自願報名參加醫療救助團隊」「我執行過抗擊非典、援非抗埃任務,經過實戰考驗,我申請加入防控疫情隊伍」「我在感染科工作10年了,可以勝任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護理工作」……放棄和親人團聚的時光,無懼被病毒感染的風險,衝鋒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不計報酬,不畏生死,不講條件,這些閃爍著人性光輝、奮戰在抗疫戰場上的忙碌身影,匯聚成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中國力量!
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是戰場,是戰場就會有犧牲,這是常理。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披掛上陣,衝到最危險的抗擊疫情第一線;結婚剛一年的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ICU年輕護士鄧甜甜,不顧家人的勸阻,義無反顧地趕赴武漢金銀潭醫院,她說:「作為黨員,必須衝在前面」;「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武漢「95後小護士」慷慨承諾;醫生父子隔防護玻璃彼此鼓勁打氣,是父子、更是戰友……於患者來說,「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危情時刻,白衣天使成了鋼鐵戰士;「迎著病毒走,勇做逆行者」的背後是大愛無疆的醫者仁心,他們手挽手、肩並肩,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
烏雲遮不住太陽,陰霾終究將散開,唯努力不會被辜負。在這場正在博弈的戰「役」中,誰最美?誰最累?戰鬥在一線的戰友同胞,拼搏在後方兄弟姐妹!我們有理由堅信:有全國上下的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迎來春暖花開、萬家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