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阿甘正傳觀後感1500字

2023-07-31 00:29:28

  

阿甘正傳觀後感1500字

  縱觀好萊塢的電影史,商業電影的製作一直主導著好萊塢的發展。其主要標誌便是為了尋求利益的最大化,將整個電影產業的工業化。當作為消費藝術品的電影變成流水線上的工藝品時,就無可避免的會增強其作為商品的內在屬性,好萊塢的電影導演和電影編劇們在進行創作時,所遵循的原則不過是投資者和製片人所期望的為了更加快速的消費與再生產。由此,藝術電影在好萊塢被邊緣化,而商業電影則單一的類型化發展。儘管電影的技術手段一日千裡的變換,各種電影流派、思潮、表現手法層出不窮,但戲劇或者借鑑戲劇結構的類型電影一直是好萊塢電影生產的主流。在一百多年間,好萊塢電影只有在上世紀50年代受到過歐洲藝術電影的影響。但在60年代末便迅速回潮,本土電影重回主流。究其原因,其一是諸如義大利的新現實主義、法國的左岸派等等歐洲的藝術電影並不適合北美觀眾的觀影習慣,其二則是好萊塢的電影人在藝術電影方面達不到歐洲電影的高度,而最重要的一點是,藝術電影在商業電影的最重要的陣地根本就沒有生存的土壤。在70、80年代的壓抑積蓄之後,好萊塢電影終於在90年代強勢回歸,一大批優秀電影井噴似的出現,如沉默的羔羊、辛德勒的名單、阿甘正傳、鐵達尼號等等,其中阿甘正傳以不到六千萬美元的製作,狂攬近七億美元的票房,並一舉奪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六項大獎,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巨大成功。

  影片中的阿甘一生只愛過兩個女人,一個是他的媽媽,另一個是他從小的好友珍妮。

  阿甘的媽媽只教了他一件事,那就是告訴智商只有75的弱智的阿甘:「你和別人沒有什麼不同。」為了讓阿甘能像正常的小孩一樣接受正常的教育,她不惜以身體為代價,換取學校校長同意阿甘入學。當校長從房間內走出,阿甘模仿床第之歡的那聲怪叫響起時,雖然導演有意的將這一悲劇色彩的場景處理成了頗具喜感的戲份,但這聲怪叫聲裡潛藏著的那份強烈的悲涼的母愛,卻足以刺痛任何一個稍具良知的人的心。正如她所希望的那樣,阿甘非常清楚的知道了自己的缺陷,在阿甘小心翼翼的保護自己自尊的同時(阿甘從不承認自己弱智或者笨,他只說自己不聰明),他並沒有因此感到自卑。她並沒有教給阿甘更多的如生存的技能,人生的信仰等等每個母親都會教給孩子的東西,她的一生確實是只用那句話影響著阿甘,正如她臨終前所講的那樣:「……過我不知道,但我註定做你媽媽。我已竭盡所能。」影片所表達的主題不是母愛,但本片裡塑造的這一別樣的母親形象,所傳遞的溫暖卻是最多的。

  像很多人喜歡將電影賦予更多的象徵意義一樣,珍妮這個人物也被過度的解讀。對於珍妮悲劇命運的成因,有人從心裡學的角度出發,分析了其童年時遭到父親性侵,對其成年後的濫交、吸食毒品、反對男權但又在實際生活中屈服男權的矛盾行為的決定性影響,得出了其悲劇命運是由其父親對其的變態經歷而造成的性格決定的結論。這種分析和結論的方法都源自對本片類型的理解側重於史詩性電影,如果將本片看做一部愛情片,那就很容易發現,珍妮這一系列複雜情節不過是眾多電影結構表現技巧中一種對比的方法,導演想要通過外延符號所表達的內涵能指其實是在珍妮與阿甘的關係上:

  珍妮與阿甘再次重逢,阿甘向珍妮求婚:

  阿甘:嫁給我吧?

  珍妮回頭看著阿甘。

  阿甘:我會成為一個好丈夫的,珍妮。

  珍妮:你會的,福雷斯特(阿甘)。

  阿甘:但你不肯嫁給我。

  珍妮:你不會想娶我這樣的人。

  阿甘:你為什麼不愛我呢?珍妮?我不是個聰明人,可我知道什麼是愛。

  珍妮的這一句「你不會想娶我這樣的人。」足以解釋導演賦予珍妮在影片中的所有本文信息。因為父親給她帶來的陰影,讓她覺得沒有資格愛阿甘,也沒有資格接受阿甘的愛,所以她放蕩,游離在各色男人的懷抱裡,所以她拒絕阿甘一次又一次的愛。珍妮並沒有意識到這些,甚至沒有意識到她對阿甘的愛,直至她再也不堪這樣壓抑的、偽裝的、痛苦的生活,準備從陽臺上縱身一躍,結束一切,直面死亡時,內心裡最後一絲不舍才讓她明白,那最柔軟的地方,滿滿當當的裝的全是阿甘。於是她回到了阿甘身邊,短暫的相聚後,她再次的離開,只不過這次離開是為了重生,是想洗盡鉛華後有資格愛和被愛。可惜的是,對珍妮而言,命運註定是悲劇的,她帶著小阿甘靜靜地等著時間讓自己蛻變時,生命並沒有給她太多的時間,一種當時的醫生連名字也叫不出病快速的吞噬著她的身體,她已經沒有時間再完成蛻變,這一次,她選擇了主動,在那個溫暖的午後,她問阿甘說:「你願意娶我嗎?」

  珍妮很長時間內都沒有明白自己對阿甘的感情,阿甘同樣也沒有明白,所以他才問:「你為什麼不愛我呢?珍妮?」但是他並不在乎,不在乎她和多少個男人上床,不在乎她想離開時就離開,想回來時就回來,不在乎一個沒有生存希望的女人在絕症的時候才把餘生託付給自己,他只知道自己想她,孤獨的時候想,開心的時候想,生死的時刻也想,對他而言,沒有什麼比牽手時真實的存在感更重要。這樣一種接近純粹的、幾乎不食人間煙火的愛情,在任何時代都能熠熠生輝,彌足珍貴。

  阿甘和珍妮之間沒有任何的諸如生死與共、不離不棄的諾言,他們甚至沒有談過戀愛,在他們那裡,愛情如同煙花一般璀璨,也如同煙花一般的短暫,在珍妮的最後一個鏡頭裡,阿甘在靜靜的述說著他一路走來時,路途上那些美麗的風景,珍妮無比遺憾、愧疚的說:「我但願那時和你在一起。」而阿甘回答說:「你確實在的。」是的,對他們而言,生活裡彼此擁有的時間實在太短太短了,但是,對於一份愛情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本片是根據溫斯特.格盧姆的同名小說改編,在原著的基礎上有刪減,也有增加,總體上保持了原著的主要內容,採用的是濃縮的編劇手法。雖然編劇埃力克.羅斯憑此奪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但這並不能掩蓋掉改編的缺陷。原著的內容十分繁冗,沒有任何一種編劇技巧能將其完整而高質量的轉化成120分鐘的電影情節,雖然羅斯有刪節,但仍顯得大而全。阿甘所經歷的美國50年代的幾乎所有歷史事件的情節佔據了影片很大一部分篇幅,但這些情節並不是做為主線或副線發展而來的,而僅僅是為了全面展現美國當時的社會、政治生活,其中對水門事件、桌球外交和小石城事件的處理最為生硬,場景間轉換不流暢,情節發展好像剪輯跳接。然而處理最不如意的還是體現在對整個影片風格的把握上,原著是部政治荒誕諷刺小說,情節誇張,羅斯沒有給予這些誇張情節以嚴肅的加工,處理的稍顯簡單,成為橄欖球明星、越戰中立功、捕蝦成為巨富、慢跑全美等一系列情節,被描述成了像童話一樣的簡單,缺乏真實的質感。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喜歡並且擅長電影數字特效,因此在他的電影裡,場面調度和鏡頭都顯得很平淡真實,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長鏡頭才有稍許的幾分電影的意境,讓我們看看珍妮墓前的阿甘的一段獨白:

  「.....是否我們每個人都有註定的命運......,還是我們的生命中只有偶然,像在風中飄.......但我想,或許兩者都有吧,也許兩者都在同時發生著,可是我想你,珍妮。如果你想要什麼,我就在你身邊。」

  漸漸拉遠的鏡頭裡,一群飛鳥飛過,阿甘回過頭望,在黃昏的大樹下,心愛的珍妮安靜的睡了,就睡在他們兒時玩耍的大樹下,此時的阿甘,是想起珍妮彌留時說的那句也是唯一的一句:「ILoveYou」,還是他們在青春時節珍妮說的第一句臺詞:「run,Forrest,run...!」?

  阿甘正傳觀後感1500字

  看完《阿甘正傳》這部影片,我的心深深的震撼了。伴著淡淡的音樂,一根潔白的羽毛慢慢地飄落在喧鬧的城市中,經過來來回回地起伏飄蕩,最後飄到站臺,落到一雙沾滿泥土的破舊的耐克鞋上。這時音樂停止,阿甘撿起羽毛,打開行李箱,把它夾在畫冊中,從此開始了他奔跑的人生。

  沒有人生來就是完美的,只不過阿甘比其他人悄悄的不幸,他的智商僅僅75。但也正是如此,他遇到了一生中最愛的人珍妮。上學受到欺負,珍妮告訴阿甘要跑。然後阿甘開始不顧一切地跑,而這一跑,竟跑出了阿甘不平凡的一生。

  在中學時,他為了躲避別人而跑進了一所學校的橄欖球場,就這樣跑進了大學。阿甘被破格錄取,並成了橄欖球巨星,受到了甘迺迪總統的接見。對於一個智商低於正常人的阿甘來說,能夠進大學已是一個奇蹟了,但是他還拿到了屬於他的畢業證書。「上帝為你關上一扇窗,必然為你打開一扇窗。」這句話用在阿甘身上是再確切不過了。而阿甘的奔跑奇蹟似乎只是剛剛開始。

  在越南戰場上,阿甘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珍妮的囑咐:「打不過,就跑。」阿甘於是轉頭就跑。他成了唯一倖免的人。看到這裡,觀眾大概都會發笑。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後來返回去救出負傷的戰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戰友,那麼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

  媽媽說,「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顆是什麼滋味。」其實生活就像阿甘媽媽所說的那盒「巧克力」,我們永遠也無法預料下一次會發生什麼狀況。每一個生命都是一次奇蹟,或許我們也可以像阿甘那樣,勇敢地向前奔跑,朝著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標,理想的終點,不停地奔跑,跑出我們自己的生命奇蹟來!

  一根潔白的羽毛慢慢地飄落在喧鬧的城市中,經過來來回回地起伏飄蕩,最後飄到站臺,落到一雙沾滿泥土的破舊的耐克鞋上。這時音樂停止,阿甘撿起羽毛,打開行李箱,把它夾在畫冊中……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