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者大結局更新了嗎(叛逆者大結局反派都下線了)
2023-08-02 03:06:15 3
6月《叛逆者》在一堆黨建題材熱播劇中脫穎而出,作為一個諜戰劇,《叛逆者》的劇情節奏把握的相當好,緊張的同時不失沉穩,調動觀眾情緒隨著劇情而揪心。
而那些讓觀眾咬牙切齒的大反派們在大結局中紛紛下線,根據他們下線的時間、打擊敵人的策略等可以劃分成三個檔位:王者、白銀、青銅。
青銅反派陳默群
陳默群可謂是在這部劇中最招人恨的人物了,當他貴為上海區站長的時候,他不善於搞好關係,對下屬副站長王世安不屑一顧,在各種事情上進行打壓。對上級也經常出現「隱瞞不報、自作主張」的情況。
這很符合陳默群的性格,因為他本身是一個「狂妄自大」的反派,他在反派中智商可以說是巔峰了,但是在職場生存,僅僅依靠高智商是不夠的,特別像他的崗位是個管理層,所以更多的需要情商的加持。
論情商上的王者,無人能敵得過老顧,雖然老顧最後也下線了,但是他的語錄簡直可以出一本書了。
為什麼老顧潛伏的時間可以達到這麼長,並且沒有人敢查他,因為老顧在南京的根基特別好,他平時在為人處事上八面玲瓏,很擅長做「老好人」,說話總是給自己留足餘地,也可以說這種人在職場上其實沒有自己的立場,但是他從來不站隊的行為也是為自己留好了後路。
因為在職場上一旦站隊,就有可能站錯。
而陳默群在上層的權力鬥爭中也不站隊,他是一個完全實幹型的反派,智商全開,靠著自己敏銳的觀察力在做事。比如當抓捕行動中共產黨逃跑的時候,雖然王世安已經匯報了自己的工作,分析了人應該是從窗戶逃跑的。
但是陳默群還會對被窩的溫度進行再一次確認,來估計逃跑時間。這說明他工作的仔細、認真。
當遇到任務失敗的情況,陳默群第一時間是選擇推卸的,他肯定會臭罵下屬,板著臉,一頓「愛的教育」,絲毫不考慮自己的身份和下屬的臉面。於是我們就發現了在陳默群當站長的時候,和王世安當站長的時候,兩個狀態完全不同。
陳默群實行的是明面上的「一言堂」,根本沒有給其他人留餘地。所以這也是他遭人嫉恨,屢屢被陷害、出賣,最後悲劇收場的原因。
白銀反派孟安南
反派孟安南本身是一個潛伏在共產黨內部的國民黨特工,可以說他的先天條件是很優越的。如果國民黨在戰局上面吃的優勢多的話,他就可以選擇喚醒自己的特工身份,給國民黨傳遞情報。
如果共產黨在戰局上優勢更佳,則可以選擇緘默,甚至可以偽裝自己到全國解放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對於孟安南來說他是有選擇空間的,這一點比陳默群好得多,陳默群在擔任了一段時間的漢奸之後,他自己也說趟過渾水就是不一樣了,難以洗白。而孟安南則是一張白紙,有畫成「共」的機會,也有畫成「國」的機會。
但是孟的悲哀在於他從始至終都是別人上位的一顆棋子,原先他是陳默群的棋子,陳默群希望通過他能夠給自己留一條後路,無論未來發生任何情況,自己還有一絲談判的機會。
而在陳默群死後,孟又像物品一樣被轉交給了王世安,孟似乎永遠沒有選擇自己命運的想法,他永遠在聽從別人的號令。
孟的智商與陳默群沒有任何可比性,但是在偽裝上還是不錯的,長久以來和朱怡貞建立了深厚的戰友情誼,深得朱怡貞的信任。雖然沒有接觸到核心位置,但是他的潛伏從大局面上來看是成功的。
唯一的缺陷在於,孟的心理素質不好,他沒辦法像林楠笙一樣做長期的潛伏,在陳默群死後他就非常慌張,沒了主心骨,想為自己「特工」的身份做一次正名,想重新回歸國民黨隊伍,但是這就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敗筆。
原先的他雖然潛伏在共產黨內部,但是暫時沒有傳遞情報,對於共產黨來說是無功無過的一個人設,但是後來為了回歸軍統的隊伍,一次又一次以出賣「共產黨人」為代價,而始終沒有得到軍統的信任。其實這個時候他本該看清時局的,看到軍統的衰敗和漸漸走向滅亡的趨勢,看到上海保密局的王世安對待自己人是如何的心狠手辣、不講誠信的。
但是孟輸就輸在這個人太年輕了,眼光放得太近,看得不長遠,分析形勢的失敗,是他這輩子最大的敗筆。本可以虎口逃生、走向光明的他毅然決然的將自己遁入黑暗。
王者反派王世安
王世安的角色是我在《叛逆者》中覺得演繹的最好的一個角色,為什麼呢?因為他和後期許多軍統人的形象是非常相近的。
軍統和中統之間是有矛盾的,兩者之間是一個相互牽制,卻又互相看不上的尷尬位置。為什麼軍統最終會失敗?也是因為太多像王世安這樣的蛀蟲了。但是他卻成為了反派中存活的最久的一個角色,看看他是怎麼在職場混得開的?
第一,無權就划水。王世安在陳默群手下的時候,雖然他也是貴為副站長,但是其實並沒有實權,站中大多數都是陳默群的直系,唯陳默群馬首是瞻,所以王世安明白在這種情況下,「槍打出頭鳥」,自己想要跳過陳默群去立功是非常難的,所以他只得選擇隔三差五尋找陳默群的「錯處」,並且通過電臺向上匯報。這就是他沒有實權的時候職場生存的辦法,划水 打小報告。
第二,權不穩就拉攏。在王世安剛剛出任代理站長的時候,就處於一個權力不穩的情況。首先這個站長是代理的,很有可能後期再來個空降領導,所以必須要搞出一些業績來。而陳默群此時是被調任到南京,不知歸期,站內的很多直系也不知道何去何從,雖然面上都是服從新領導的,但是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小九九,萬一陳默群又再次回歸了,這些人必定第一時間效忠。
所以王世安在這個時候選擇拉攏老顧,因為無論陳默群在不在,老顧都是這個局裡的老人,並且平時為人八面玲瓏,大家對其口碑都不錯,選擇這樣的人來做副手,完全是給自己加分的。而是局裡都知道陳默群和老顧的關係好,如果連老顧都倒戈了,那麼其他人也會見風使舵,跟著走。
第三,權穩則畫餅。王世安在老顧死後,可以說權力達到了巔峰,特別是老顧被調查之後,而林楠笙又未至的這段時間裡更是如此。
但是權力穩定的王世安此時更想要表現自己,沒有了約束之後,他的權力更為放肆了,到處抓人、查案,但是他在此期間更注重保存實力,不想讓自己的人手被消耗的太快,導致無人可用。所以給手下到處畫餅、承諾,包括對陳默群也是如此,畫餅之後又不兌現諾言,是他的慣用手段了。
不過他最終下線的原因,完全是因為智商不夠用,凡事衝動不做兩手準備。但是在一堆反派中能做到最晚下線,也有他值得學習之處,職場生存法則,他門清兒。
總的來看,《叛逆者》大結局反派都下線了,符合大眾預期,但是下線的都是下面的蝦米,上頭的領導層到底是什麼情況,留下了懸念,究竟是順利撤離到臺灣,還是戰後被俘虜,無從得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