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姥姥大有來歷(劉星姥姥孫桂田)
2023-08-02 05:04:04
她進演藝圈,可謂是人生第二春。
熒幕上,她飾演了眾多奶奶和姥姥的形象。
她出生在北京一個富貴之家,長大後卻沒有北京戶口。
走近孫桂田,你會發現她的大半生都在為子女而活著。
1942年,孫桂田出生在北京。
那時候的北京還叫北平,抗戰還在持續,很多人的生活是無著無落的。
孫家有生意,日子還能過得下去。
孫桂田出生之時,可是承載著全家最大的期盼。
但是等接生婆把她抱出來的時候,家裡人無奈地發現,居然是個女娃。
尤其是孫父,他的心情應該無法用任何詞彙形容了。
出生之後的孫桂田,就有事實上的三個母親。
大太太、二太太和三太太。
她的母親,是孫家的第三房太太。
前面兩位,沒有給孫家生下一兒半女,所以孫母的任務,就是為家傳嗣。
但是很顯然,隨著女兒的降生,孫父內心的念想又被打碎了。
更讓孫父沒想到的是,女兒出生剛滿兩歲,她的親生母親就過世了。
這下子,孫父想要男娃的念想,基本上徹底無望。
8年之後,孫桂田的父親也撒手人寰。
這個沒有子嗣傳延的家庭,在大時代的背景下,事實上徹底衰落了。
彼時的孫桂田,是跟著大媽還有二媽一起生活的。
偶爾,她的舅舅會接濟一下。
這樣的生活,又持續了6年時間。
彼時,國家要把北大荒建設成北大倉,並且鼓勵全國各地的人到當地落戶。
於是,在北京感覺沒什麼出路的舅舅,帶著16歲的外甥女出了山海關。
那時候,個人的戶口是隨遷隨走的。
去了東北,意味著孫桂田失去了北京戶口。
她從一個市民,變成了北大荒農場的職工。
不過,孫桂田的農民生活並沒有持續多久。
剛到北大荒,本地的京劇團就在招生。
她人年輕,而且從小就喜歡唱京劇,便順利進了當地的文藝社團了。
先是學京劇,然後又學習話劇,一來二去,就留在了話劇團裡。
在農場話劇團,她飾演過很多角色,一來二去,她在農場也成了小有名氣的演員。
這是孫桂田人生的前半段,第一次和表演接觸的經歷。
多年以後,孫桂田還感慨,要不是那次被劇團抽調去播音,她就不會遇到後來的丈夫老嚴。
如果不是跟老嚴相遇,她也不會有後面這一系列的事情發生。
彼時的孫桂田,如果留在當地的劇團發展,或許一輩子也就留在東北了。
但她的普通話說得標準,被從話劇團裡抽調出去做臨時的播音員。
與她搭檔的男播音員,正是老嚴。
老嚴比她大幾歲,而且也是北京人,於是孫桂田剛和他認識,便產生了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相處久了,孫桂田覺得老嚴性情溫和,學識也很淵博,內心便不由的生出了崇拜。
有一天,領導突然單獨找她談話,談起了她的個人問題,還問她老嚴這個人怎麼樣?
孫桂田有些措手不及,她還從未想過嫁人。
那時候基本是沒有戀愛的,所以愛情這一步就省了。
但在當時,個人婚姻問題也基本由組織解決。
既然領導跟自己說了,思考了幾天後,孫桂田就和老嚴走到了一起。
多年後再次回想起來,她覺得這是一段相互湊合的婚姻。
倆人都是北京人,所以結婚後經常還往北京跑。
他們的大女兒出生後,孫桂田在北京住了一段時間。
孩子太小,她不想拖著女兒到東北受罪。
於是就把剛滿月的女兒留在北京由大媽照看。
此後的孫桂田和丈夫,也只能在北京和東北之間來回跑。
隨著農場話劇團的解散,兩個人沒有了羨慕的演藝工作,夫妻倆只能回農場種地。
整整8年的時間,她和女兒都處於兩地分居的狀態。
隨著兒子的出生,她和丈夫的負擔不但重了,遠在北京的大媽,也一天天變老了。
有一次,老人不小心摔斷了腿,不要說照看孩子,就是照顧自己也成了問題。
沒辦法,孫桂田只能帶著還在吃奶的孩子,回北京照顧大媽。
既要照看母親,還要看護好兩個年幼的孩子,她身上的擔子不可謂不重。
更為重要的是,回京之後的她,還是徹頭徹尾的「黑戶」。
那個年頭不像現在,在大城市隨便怎樣都能討生活。
彼時的工作一個蘿蔔一個坑,戶口、工作還有其他各方面的關係,都是捆綁在一起的。
即使你肯下苦力,一個沒有北京戶口的「黑戶」,也完全找不到活兒幹。
但是家裡有老人和兩個孩子還要養活,
孫桂田只能冒用大媽的名字,在街道辦找了一個縫製小工藝品的活兒。
日子緊巴巴的不要緊,關鍵是和丈夫天各一方長期分居。
遠在東北的丈夫,彼時身邊沒有人照看生活,也不能經常見到兩個孩子。
日子久了,孫桂田的心裡過意不去。
一番思慮之後,她向丈夫提議:「要不咱倆離了吧,年年這樣分開不是事兒,你在找……」
丈夫原先是不同意的,奈何孫桂田心意已決。
孫桂田回了一趟東北,和丈夫辦理了離婚手續,孫桂田淨身出戶。
臨別之際,丈夫給她買了一個小馬扎。
「路遠,要是買不到坐票啊,還能在過道裡坐一會兒。」
一紙離婚證書,似乎沒有隔斷兩人的情誼。
從此,孫桂田的心,都放在了一雙兒女身上。
不久之後,這個拖帶著兩個孩子的女人身邊,經常出現一個男人。
男人叫大林,是前夫過去的同事。
他看到孫桂田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不容易,所以時不常的就想幫助一下她。
彼時的孫桂田確實不容易,她的北京戶口依然沒著落,無論做什麼活兒,都得偷偷摸摸。
兩個孩子都已經是上學的年紀,身邊還有一個老人要照顧,生活壓力可想而知有多大。
突然出現的大林,經常會給孩子買點吃的或者學習用品。
這些孫桂田都能看在眼裡,她還知道大林也是離了婚的,因此對他的心思也是清楚的。
就這樣,在大林的追求下,孫桂田和他組建了新的家庭。
這樣一來,她的戶口問題至少解決了。
結婚一年後,她的三女兒出生。
三個孩子,她和大林的生活壓力一下子又變大了。
隨著她和大林的親生女兒出生,大林這邊對待她和前夫的兩個孩子,便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婆婆把內心對孩子的不喜歡擺在明面上,這讓孫桂田心裡更難受。
時間一久,免不了要跟丈夫磕磕絆絆吵嘴。
為了不讓兩個孩子受委屈,孫桂田最終又把他們送回了大媽身邊。
兩個家庭之間的來回奔波,多多少少又讓大林的內心產生了介意。
尤其是老嚴後來從東北回來了,在北京沒有住處,
孫桂田也不能眼睜睜看著孩子他爹睡馬路。
於是,她就把老嚴暫時安頓在了大媽那裡。
這樣一來,丈夫大林心裡自然就更有氣了。
他不能容忍妻子和前夫還有不清不楚的關係。
兩個人的婚姻走到第九個年頭的時候,孫桂田受夠了和丈夫的冷戰與爭吵。
她再一次淨身出戶,而且此時的身邊又多了一個孩子。
離婚後的第二天,她宛若失去心智,在筒子河邊坐了半天。
隔著石欄杆的水近在咫尺,孫桂田想把自己埋進去,一切的紛擾和沉重也就都不存在了。
可轉念想到三個孩子的身影,她便又落了淚。
不為自己,也得為三個娃兒們著想啊。
她的心頭突然間發了恨,心想著只有依靠男人才能收穫幸福嗎?
她要賺錢,要靠自己把三個孩子養大,她要給他們幸福!
此時的孫桂田已經思謀好了,以後開個小店。
只是再不能住在大媽身邊麻煩她老人家了,她先是20塊錢租了一間平房,
而後便開始滿城地踅摸開店的門面。
不久,她在隆福寺附近看到了一間門面,雖然只有十幾平,但位置還算不錯。
她找到了房東,說明自己來意,想租下這臨街的房子做買賣。
房租上,房東聽說她是一個帶了三個娃的單身人,也同意等她賺了錢後再交房租。
接下來,裝修、置辦櫃檯、進貨等等都要花錢。
她一個女人家東挪西借,也就湊了幾百塊。
這點錢別說進貨,裝修門面都不夠。
她只能帶著孩子自己幹,屋子裡刷牆刷漆,是她和大女兒一起弄的。
櫃檯,則是她找來木板,然後又請了木匠自己做的。
有一次她在外面,突然看到車流中有個小孩在撿瓶子。
走近一看才發現是自己的小女兒。
女兒告訴她,撿了瓶子攢起來,賣掉的錢就可以讓母親開店了。
孫桂田聽了女兒的話,心裡不禁抽搐起來。
女兒懂事的樣子,讓她欣慰,也讓她感到難過。
那時候的她覺得為了孩子,就是受多大的罪,都是值得的。
門店最終開了起來,主要出售各種手工藝品,類似於現在的精品店。
由於商品走俏,尤其吸引年輕人的注意,所以她的生意剛剛開張就出奇的好。
更為湊巧的是,一個記者有一天也光顧了商店。
看到忙碌的老闆娘和她的三個孩子,記者就跟孫桂田聊了起來。
這一聊,記者更是對孫的經歷嘖嘖稱讚。
很快,孫桂田的事跡就登上了報紙。
文章裡,記者把她比為日本的女性創業者阿信。
這下可不得了,很多讀者慕名前來,一時間孫桂田的門面,成了這道街上最好的那家。
附近的派出所不幹了,他們說孫家的門面太小,整天擁擠著這麼多人,會出事的。
孫就把自己的情況還有記者的報導拿了出來。
派出所了解實際情況後,決定由他們看著,
每次限制進店的人數,這樣就不會出現擁擠的情況。
就這樣,孫桂田的生意開張紅火,並且順利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6000塊。
上世紀八十年代,這也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
賺到錢後,她想的第一件事是買房子。
她相中了一套四合院,當時的價格兩萬六。
又借又貸,才湊齊了房子錢。
此時的,已經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之後的十多年時間,靠著辛苦做生意,她又買了三套房子。
她曾經說過,自己這麼拼命和努力,就是為了孩子。
每人給他們一套房子,她才覺得對得起他們。
時間一晃來到了1997年,彼時的孫桂田已經55歲了。
之前她買的房子都是四合院,經常有導演和劇組前來拍戲。
有一次,導演米家山要在她家的四合院拍攝《倒插門》。
劇中,恰好飾演婆婆的演員病了來不了,這可把導演急得團團轉。
當她得知孫桂田當年是京劇演員出身時,
而且還在話劇團有過演出的時候,立刻就讓老太太試戲。
一試戲,導演覺得還不錯,就這樣,孫桂田在自家的四合院裡,出演了《倒插門》。
從此之後一發不可收,只要有合適的老年角色,米家山都把孫桂田推薦給了劇組。
於是很快,觀眾就在熒幕上看到了《家有兒女》中姥姥這個角色。
此後,從家庭劇到情感劇,從城市戲再到農村戲,
只要是有老人的角色,孫桂田都能信手拈來。
婆婆、奶奶、嶽母,任何一個角色,她都能詮釋得惟妙惟肖。
與其說她在演戲,不如說,那是她這大半輩子的人生積澱。
雖然彼時的孫桂田一天天老了,但是她接戲的頻率卻更高了。
最多的時候,她一年裡接演了八部電視劇。
有錢了,她又把心思放在了給兒子買房子的事情上了。
兒子不喜歡住平房,她就買了套一居室。
之後兒子一家人也多了不夠住,她又買了套三居室。
除了給兒子買房,兩個女兒在房產上也有份。
一時間,她似乎成了中國老演員裡,擁有房產最多的人。
更為重要的是,當年她買的幾套四合院由於地段好,如今的價值動輒都是過億。
她或許做夢也沒有想到,勞碌了一輩子,老了還能再「闊」一回。
這幾年為了房子的事情,孫桂田稍微提一下如何分,子女們的情緒就出現微妙的變化了。
但是,因為家產分割而反目的兄弟姐妹,其實每天都在上演。
而孫桂田自己也曾表示,她會在自己身體還硬朗的時候,把房產分割好。
不然等到哪天自己突然去了,沒有個章法,肯定會亂起來。
她可不希望兒女們為了分房產,最後變成仇人。
她為大女兒和兒子已經買好了2套房,尋思著將四合院留給最小的女兒。
可是,這樣的分配,兒子和大女兒意見很大,三番五次和母親吵架。
都是自己親生的孩子,但個個都不相讓,哪裡還有兒時的和睦。
孫桂田一氣之下便去公證處公證了自己的遺囑。
還對大女兒說,你要是懂事,聽話,就多給你2套房,不願意,就守著現狀吧。
就這樣,孫桂田和大女兒徹底紅了臉,再也沒有聯繫。
而孫桂田的兒子,在這時也被查出得了腫瘤,
雖說經過一段時間的化療,有所緩解,但沒多久就復發了。
孫桂田76歲那年,兒子宋果因病去世了。
如今的孫桂田,馬上就到了耄耋之年,而她的演藝生涯還在繼續。
今年6月份,她又參演了一部新的電影《家的方向》。
對孫桂田而言,她這幾十年吃苦受累,唯一的目標也是家的方向。
文|二十二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