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地球的故事學生觀後感

2023-07-30 07:53:22 1

  《地球的故事》是2009年湖北少兒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亨德裡克·威廉·房龍。地球的故事學生觀後感,我們來看看。

  地球的故事學生觀後感【一】

  從書店阿姨那裡聽說,必讀書目裡面有一本地理書,我不禁叫苦連天。因為我讀過地理書,不但枯燥,而且乏味的令人難以讀下去,一打開書就有些後悔為什麼要讀。

  我慢騰騰的打開了《地球的故事》,可是還沒有等到我像往常一樣讀地理的時候做準備工作,我就早被這本書詼諧、幽默的文字給吸引住了。這還哪裡是我印象中那種羅列一大堆的數據、文字個個都看不明白的地理書呀?這裡面的每一個字都充滿了趣味性,比如:兩級就是你用一根筷子穿透一個球的兩端。「比喻的很生動。再看看我往常地理書中的吧:宇宙爆炸時生成的元素為:77%氫、23%氦、0.0000001%鋰……」兩本地理書比較,簡直相差甚遠。

  地球,是一個大家園。這個家園裡面,人倒是一個熱點話題,在美國作家房龍先生的這本書中,包含了全世界各國的語言、文化、歷史,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地球——這個往常我並不了解的大千世界好像與我親近了許多,各國僑胞的文化歷史我也已經歷歷在目。

  在這本書中,地理變成了一個個童話,一個個充滿趣味的真實童話,被房龍先生信手拈來,講給我們聽。

  在《地球的故事》這本書的最後,房龍先生根據目前的狀況,呼籲人們開始行動。保護好自然環境,盡力平息已經要燃起的戰火,保護好寶貴的森林資源和海洋資源。

  地球——這個大千世界中的每一個生命都應該相親相愛,將別人的憂傷和幸福當做自己的憂傷和幸福去感受,去體會。

  用我們自己的話來結尾吧,也就是說:「一個地方的繁榮與富強,需要那個地方的宗教、經濟、商業、農業……等等人民為全人類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地球的故事學生觀後感【二】

  以前,我只喜歡看故事書不喜歡看科普類的書,因為我覺得科普書很枯燥。可爸爸說看書要全面,科普書也要看。後來,爸爸特意給我買了很多科普書,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是《地球的故事》。

  這本書非常有趣,它告訴了我很多地球的故事。有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地球的年齡、各個大陸的位置、氣候的形成和各種自然景觀、生物的起源等等。很多故事在我們的生活中看得到或感受得到,於是我更加深醉其中。

  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奧妙,其實除了書上說的這些,在生活中還有很多人類沒有發現的神奇之處,我們只要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就一定會發現。書中還講了很多環境汙染的事例,觸目驚心。我印象最深的是《地球母親在哭泣》這幅漫畫。我們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地球被汙染了那我們人類就不能生存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從自我做起,保護環境減少汙染,讓地球媽媽變得更漂亮。

  這本書裡講到的偉大發現,都是科學家憑藉著豐富的知識,用先進的儀器和設備經過長時間研究發現的。如果小時候不好好學習,沒有儲備足夠的知識,將來即使發現了問題也解決不了。所以我們要認真學習,長大了才能為祖國的科技事業做貢獻。

  地球的故事學生觀後感【三】

  今天,我讀了一本科普書——《地球的故事》,它讓我了解這個世界是多麼的神奇、奇妙和美麗。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形成、發現亞洲和地球的奇妙令我驚訝

  其中《地球的奇妙》是這樣描述地球的:「實際上,地球不是圓球,而是一個橢圓的球形。它的兩極稍扁,北極處於大海之淵,南極則是在高原之巔。」——難道地球不是圓的嗎?我一直是這麼認為的,可書上告訴我的答案:由於地球兩極之間的中軸線長度只比赤道直徑短1/300。因此地球是橢圓球體。

  還有「地球上的光到太陽需要8分鐘,到達木星需要43分鐘,到達比領星需要4年零4個月,到達北極星則需要400年。」「以火車為例:一列普通貨車從地球出發,需要經過二百天才能到達月球;到2233年可以到達太陽;如果人的壽命是七十多歲,要經過一千萬代人,這列火車才能到達北極星。」……這個宇宙是多麼奧秘,我不禁喜歡上它,我希望我能了解更多更多。

  《地球的故事》將我們所關心的事情以故事的形式展現出來——人如何尋找食物和宿處、如何找到適應環境和改造環境的方式,好懂又好記。它培養了我對科學的興趣,豐富了我科學知識。

  地球的故事學生觀後感【四】

  它們很早就生活在這塊土地上了。這裡是塊淨土,用「世外桃源」這個詞來形容這裡是毫不為過的。

  這是一片草原,雖不夠廣闊,草木卻很茂盛。這裡的天空,雖不夠多姿,藍天白雲卻可在此盡情暢舞。草原上有幾棵參天大樹,它們雖然飽經風霜,卻依然英姿勃發,為鳥兒撐起一個快樂的家園。圍繞草原四周的是茂密的蘆葦林,圍繞蘆葦林四周的是一條環形小河。小河清清,每天都唱著快樂的歌,歡快地流淌著,儘管不知哪裡才是自己要到的盡頭。魚兒可以和河水一起唱著歡快的歌,掠過天空的鳥兒可以和藍天白雲一起攜手舞蹈,其樂也融融。

  傍晚,在夕陽的輝映下,你能看見樹和蘆葦上一隻只鳥兒的倩影。它們有的嘰嘰喳喳個不休,像是在激烈地討論著問題;有的竊竊私語,像是在說著各自的小秘密;有的追逐嬉戲,盡享快樂生活;有的在枝頭欣賞絢麗的夕陽,盡顯安逸情致;而有的已經進入了夢鄉,夢中還在有滋有味地咀嚼著生活呢!

  草叢裡也不甘寂寞。野雉忙活了一天,此時,也在享受著大自然的恩惠呢。它們有的在自家門前悠閒地喝著茶看著報,有的在對著夕陽引吭誦歌——這是對生活的禮讚啊!小雉們有的唱著兒歌,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已在母親溫暖的懷抱裡睡熟了。鵪鶉們在留有餘熱的碎土上扑打著翅膀,讓那暖暖的塵土滋潤它們的全身,感覺非常愜意。之後,它們就可以在這暖床上飽飽地睡一覺了。養足了一天精神的兔子,這時撒起了野。它們瘋跑著,打鬧著,累了就躺在地上睡會,餓了就痛快地吃草,就連那月宮裡的玉兔也對它們豔羨不已。

  這個夜本來就是屬於它們的。這裡的空間本來就是它們的天地。

  幸福的生活一天天持續著。

  突然有一天,災難降臨了。

  那天,天灰濛濛的,草原上來了一群陌生的生靈——人。人們在草原的四周圍起了鐵網,空中有鷹在盤旋,地上有獵犬在搜索。兔子拼命地突圍,可惜它們太卑微了,不是葬身於犬嘴之中,就是喪命於鷹爪之下。野雉和鵪鶉就像沒頭的蒼蠅,亂飛亂撞,可就是越不過那可惡的網!鷹在啄吃著兔心,犬在吞吐著雉腿。看著面前堆如山的獵物,人們在哈哈大笑。

  此時,日漸西斜。

  可是,人們並沒有離去的意思。他們潛伏在草叢裡,獵犬趴在他們身邊待命,獵鷹蹲在他們臂上伺機而發。他們在等待著。

  它們來了。那些可愛的傻鳥們一如既往地歸巢了,又落在原來的樹枝、蘆葦上,正準備整理一天的生活呢。它們絲毫沒有覺察到四周潛伏的危機。於是,伴著「轟」「轟」如炮的槍聲,它們應聲而落,嘴中含血,臉上尚帶著僵硬的笑意。人們把已經滿了的袋子又使勁的塞了塞,這才滿意而歸。

  臨走時,他們並沒有忘記付之一炬。

  寥寥倖存的草原居民,面對此景,相顧無言,愴然淚下。它們回首望了一眼如血的夕陽,含淚而去!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