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學生流亡抗戰紀錄片觀後感

2023-07-30 08:26:23

  一首失傳了77年的抗戰歌曲重獲新聲。師生們有幸見證了這首老歌新曲的首發。「我有恨,在九月秋;我有淚,向腹中流……」,這首歌是由東北中山中學國文老師、「清華詩人」郝泠若先生撰寫歌詞,在當年廣為傳唱。瀋陽獨立音樂人、新民族音樂創作人韓蕭寒先生看完歌詞被感動,為這首歌重新譜曲並演唱。「開學第一課」的課堂也成了這首歌的首發地。韓蕭寒因事未能到現場,他通過視頻說:「為這首歌譜曲並演唱是我給當年的學生和老師致敬,是向當年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致敬。」看著不到五分鐘的MV短片,一張張流亡師生的老照片閃過,再聽著韓蕭寒那略帶滄桑的嗓音,一些人的眼淚不知不覺地流出來,其中記者自己也是。「第一課」也在這首歌中落下帷幕。

  課後作業:我們需要家國情懷

  「世界只有兩種感情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有增無減,終生不變:一個是愛家,另一個就是愛國。希望同學們能從這堂課中感悟抗戰期間爺爺奶奶們的家國情懷,也思考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家國情懷。」

  虹橋中學開講——

  學生驚詫:下大雨我們都停課,而他們……

  為了迎接新學期的到來,皇姑區虹橋中學早早在宣傳欄中貼上了刊有「從一所中學的流亡抗戰看民族崛起」系列報導的報紙,引來學生圍觀。「沒想到,打仗了,學校還要繼續上課;沒想到,學生還要流亡到那麼遠的地方。看這些戰爭年代的讀書故事,我們感覺就是震驚!不可思議!」在橙黃色的報紙前,同學們議論紛紛。而讀到《重慶那一天,如噩夢般存在》時,有同學的眼睛溼潤了。

  「有時候我們上課,聽到火車的聲音,都無法安心聽課。而那些流亡學生一邊躲避炮火,一邊步行趕路奔赴好遠的地方上學,我感覺到他們求學的心思是多麼強烈,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和珍惜讓我們汗顏!」

  遇到戰爭,學校還正常運轉嗎?學生們還正常上課嗎?播放《流亡抗戰·爺爺奶奶當年讀書報國的故事》紀錄片前,記者在八年十七班做了個小調查。回答如下:「下大雨,學校都要停課,打仗了學校肯定不會上課了。」「萬一同學們受傷怎麼辦?家長也不會同意的。」「我有個頭痛腦熱,我媽媽都會把我接回家,遇到戰爭怎麼會有人去上課呢?」

  短片開始播放,學生們的表情凝重起來,有驚恐,也有詫異。「真沒想到,學校可以在那麼艱苦條件下上課,我們看著都害怕。我懂了,學生只有通過知識來報國,才能改變國家命運。你看東北中山中學那麼多學生最後成為科學家、工程師,他們成了國家的棟梁。」學生宋津橋說。

  「我太喜歡短片中『有了學生,就保留了民族元氣』、『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幾句話了。一個社會總要有點精神,一個群體總需要一些榜樣。我要仔細閱讀這些文章。」學生呂英哲說。

  珠江五校:

  看完紀錄片,起立鼓掌

  9月1日上午,皇姑區珠江五校學生們觀看《流亡抗戰·爺爺奶奶當年讀書報國的故事》後,還在課堂上閱讀了瀋陽日報相關報導。

  珠江五校六年九班劉子豪說:「姥爺說,日本鬼子侵佔中國修『圍子』,設『部落』,把群眾趕進『人圈』,老百姓過著牛馬一樣的奴隸生活。為了將侵略者趕出中國,這些學生到南方去求學,他們的愛國精神讓我們感動、佩服。」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六年九班響起《松花江上》歌聲。

  「我以前覺得是為自己學習,看了這個紀錄片後我明白讀書救國的道理。」李啟祥同學說。同學們上了特別難忘的第一課。

  近20分鐘的紀錄片播完後,同學們起立鼓掌。

  「開學第一課,我們要學生們銘記抗戰歷史,弘揚抗戰精神,倡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引導學生培養出健康、樂觀、勇敢、堅強的人格,將來學生們要為國家的強盛貢獻力量。」珠江五校校長佟寧芳介紹,該校將在全校開展了解抗戰歷史、學習抗戰精神的教育活動。

  二經二校:

  有這樣一所中學?真沒想到

  開學前一天,二經二校就將刊登「從一所中學的流亡抗戰看民族崛起」系列報導的報紙張貼到校園宣傳欄。「東北還有這樣一所中學?真沒想到。」宣傳欄吸引了不少老師和學生家長。

  9月1日,該校組織學生觀看了《流亡抗戰·爺爺奶奶當年讀書報國的故事》紀錄片,並圍繞「流亡抗戰」在學生中開展徵文、寫觀後感活動,教育學生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一六五中學:

  「流亡抗戰」是活動主題

  走進一六五中學,操場上,幾名解放軍戰士正在對剛入學的新生進行軍訓。

  校長金至濤告訴記者,每年新生入學軍訓已經成為該校開展國防教育、抗戰教育的一部分。今年該校又多了一項內容:組織學生觀看瀋陽日報、瀋陽網和市教育局聯合製作的紀錄片《流亡抗戰·爺爺奶奶當年讀書報國的故事》,並圍繞這個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學習研討活動,將其當成新學期開學的主要活動。

  九年一班學生楊濟同說,當年東北中山中學的學生流亡途中不忘抗爭,不忘學習,千餘名學生參加了拯救民族危亡的「一二·九」運動,在抗日救亡運動中寫了濃重的一筆。今天的學生應該向他們學習。談到「家國情懷」,九年三班學生童堯說,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應該像愛家一樣愛國。每一個人只有把自己的事做好了,才能形成強大的合力,才能建設我們可愛的國家。

  70年前「第一課」

  誰見過大衣當黑板?他們見過……

  這堂課的主講人是瀋陽日報記者周賢忠。他受幾位參與流亡抗戰的東北中山中學老校友委託,講述70年前的「開學第一課」。

  我們共走訪了8個城市,採訪到平均年齡達88歲的近40位校友,其中有四位校友提到了發生在不同地點的「開學第一課」。

  南京板橋:上課時日本飛機來了

  93歲的趙德本講了在南京板橋的「開學第一課」。他是1937年從南京考入東北中山中學的。他入學上的第一課就是聽老師講「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故事。老師說,秦滅楚,楚國雖只剩項羽等少數人家,但他仍帶著大家不畏強暴,最終戰勝了強大的暴秦。我們也一樣,總有一天我們打敗日寇、打回東北老家去……正講著呢,日本飛機來了,但大家誰都沒有動,老師堅持講,同學繼續聽。為聽故事不躲警報,那時的師生就是以這樣的方式表達「抗戰到底、讀書報國」的決心。

  廣西懷遠:黑板在老師的大衣上

  82歲的穆傑校友講了在廣西懷遠的「開學第一課」。穆傑是當時國文老師烏蔭棠的兒子,懷遠複課時,他最小的弟弟不幸夭折。烏老師忍著巨大悲痛,告別家人回校上課。這就是東北中山中學可敬的老師,無論正經歷怎樣的苦難,都永遠把學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讓穆傑印象最深的要屬生物老師王虛中。當時在懷遠,複課條件非常艱苦,上課沒有黑板,學生問:「還上課嗎?」他說:「上!」隨後他用粉筆在自己的大衣上畫圖示,說:「黑板就在我的胸前!」

  四川靜寧寺:「第一課」是追悼會

  93歲的白晶泉在瀋陽金秋醫院病房裡講述了在四川靜寧寺的「第一課」。1939年5月3日下午,學校在重慶儲奇門碼頭集合準備前往靜寧寺,在等船的時候,遭遇日本飛機轟炸,五名師生不幸罹難。學校到靜寧寺後上的「第一課」就是開追悼會。郝泠若老師還專門寫了輓歌:你們安息吧,在荒原上,星寒兮月冷兮風雨兮悽涼!抗戰的旗幟正在高張,報仇的單子讓我們來承擔。老校友白晶泉說,這場追悼會後來變成了聲討會。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回老家去!抗戰到底,收復失地!吶喊聲在操場上空久久迴蕩。

  瀋陽:一堂校史課記了一輩子

  85歲的高清寶講的「開學第一課」就發生在這個禮堂。他是1948年秋考入東北中山中學的。那時東北中山中學已經北歸瀋陽。入學第一課便是聽王虛中老師講校史。高清寶說,這堂校史課讓他記了一輩子,就如精神雕像,時時立在他的眼前。他為這所學校在抗日烽火中弦歌不輟而感動。雖然他只在這所學校上了三個月,學校併入東北實驗學校,也就是今天的省實驗中學。但他始終認為東北中山中學是瀋陽最好的中學。一堂課竟對一個學生的一生產生了影響,這也是我們瀋陽日報和市教育局開辦這樣的「開學第一課」的一個初衷。希望今天的「開學第一課」能在每個同學心中打下烙印。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