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輝煌觀後感2000字
2023-07-30 09:45:58 2
《苦難輝煌》由華藝出版社出版,作者金一南。下面小編整理了苦難輝煌觀後感2000字,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篇一:苦難輝煌觀後感2000字
看完了《苦難輝煌》一書。受益匪淺,百感交集。一直在感慨我們的祖國今天的繁榮昌盛,是勇敢的中國共產黨人用一場場艱苦卓絕的鬥爭換來的。我們最終勝利了,笑到最後的是共產黨人,當然為之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我們生活在和平進步的新時代,沒有理由不努力,不進取。祖國不再需要我們去流血流汗甚至犧牲,只需要我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書裡很多故事情節跌宕起伏,驚心動魄,看得時候都好緊張,不由萬分敬佩那些真正為正義奮戰的戰士們的勇往直前。
書中有句話叫,差之毫厘,失之千裡。正所謂千裡之堤毀於蟻穴。很多時候我們不在意看起來很小的事情,其實正是一件件的小事決定著一件大事的成敗。書中在描述一些戰役的時候經常會有假設,比如說假如怎樣,歷史就會更改。但是歷史的奧妙在於它可以包含無窮無盡的假設,但歷史的冷峻在於它總把假設永遠置於假設。時間不會重來,機遇只有一次。抓不住便要面對失敗。當蔣j石開始反叛蘇聯共產國際時,共產國際的領導說,他們叛變的不是自己的階級,而是我們的幻想。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共產國際的盲目信任讓自己嘗了苦果。其實史達林黨派作風本身就存在問題。羊毛出在羊身上。聞過是非,功勞歸自己,錯誤歸別人的不良作風註定其短暫道路。所以正確的目標至關重要。書中反覆出現的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光說不練,註定失敗。共產黨人之所以勝利,是因為他們遵循並堅持了這一原則。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勝利就是我們的。共產黨也很多次陷入困境,所以當時共產黨人的領導說建立一個黨,鞏固一個黨,發展一個黨,需要理想,需要主義,更需要資本。當時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本,但是毛澤東說,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也就是現在我們說的,山不過來,我就過去。這也是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的歷史主動性。目標與風險總是成正比的,目標越大,風險越多。但是共產黨人沒有懼怕,沒有退縮,反而總是絕處逢生。這就驗證了強大意願的巨大力量。100%的成功=100%的意願,中國共產黨人做到了。我們也能做到。
巴斯德說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看起來都是大致相同的,上班下班回家。但是其中個人的努力會慢慢改變個人的命運。有句話說學習改變命運。只有不斷進步,才會得到機會的垂青。作者總結了鮑羅廷和周恩來的共同點,遇事冷靜,沉著勇敢,待人接物細緻周全,迅速行動能力和忍耐能力,與各種各樣的人共同工作的能力,事無巨細,親力親為的工作風格。作者也總結出四點原因,與黨為敵,與國為敵,與民為敵,與公理為敵。違背自然規律,與正確方向背道而馳是註定要失敗的。當時朱德的戰略是敵退我追,敵駐我擾。簡單的兩句話,卻為共產黨最終的勝利打下堅實基礎。朱德之所以勝利,是因為他設立的目標是正確的,是因為他堅持到底,從來沒有放棄過。林彪給小學同學林春芳寫的對聯很有趣,「讀書處處有個我在,行事樁樁少對人言」。林彪善思,善戰,由智生勇,個人守則是摸清上級真正意圖,調查研究,問題想多想夠,及時下決心,團結,保持很好的戰鬥作風,重視政治工作。思路清晰,做事果斷。很值得我們學習。書中也有簡略提到日本,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轉向法西斯的藉口:都是別人的錯!沒有任何藉口,胳膊擰不過大腿,日本戰敗是必然,自不量力的後果很嚴重。但是日本人是有優點值得我們學習的,那就是堅忍刻苦。蔣j石雖然最終失敗,但是他極其善於捕捉和利用機會,追剿計劃周密完備。他對紅軍長徵的長追也讓紅軍損失慘重,只是總是想要一石二鳥的人,註定會失敗。人貴在有自知之明。
在戰爭過程中也有很多人叛變,或者由國民的黨轉為共產黨,或者由共產黨叛變到國民的黨當特務。何健中學幾何考試「春秋幾何,人壽幾何,幾何而求貧賤耶,幾何而大富貴耶」。晚年「反的共到幾何」,之後專心鑽研佛學。我認為他的可貴之處就是他在還活著的時候就認識到了自己之前的道路是錯誤的,他在努力去彌補,雖然這種戰爭時期的入黨也很令人震撼。國防大學教育副部長譚恩晉入黨時,黨員問他「怕不怕死」,他說「不怕」,然後就成為了共產黨員,雖很簡單,卻很嚴酷,生命只有一次,生活多麼美好,還有什麼比生死考驗更大的考驗呢?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不用再去面對死亡的考驗,我們只需面對我們應該做好的工作和應該安排好的生活。毛澤東爭取的遵義會議,決定一支軍隊的命運,進而是一個黨的命運,最終是一個國家的命運,14年的努力,中國人終於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領導人,看到這裡的時候,熱血沸騰,我無法知道當時他們付出了多少血汗,但我知道他們的強大勝利意願無可阻擋。長徵是紅軍勝利的重要一筆。毛澤東說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長徵有不屈不撓的工農紅軍,長徵有不屈不撓的共產黨人,長徵是不屈不撓的解放事業。我們長徵最終的勝利,除了共產黨自身的努力,也有蔣j石的失策。國民的黨軍閥防蔣勝於防共,蔣j石剿滅軍閥勝於剿滅紅軍,也是毛澤東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中講述的事實。共產黨找到了蔣j石的要害。毛澤東四敗後,總結出沒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實事求是。所以1949年他還能站在觀禮臺。毛澤東不是萬無一失的神,而是一位隨時準備堅持真理,隨時準備修正錯誤的實事求是的人,毛澤東的偉大與非凡,並不在於那種充滿佛光神意的被神化的計劃或預言,而在於它的實踐。不屈不撓的,百折不回的實踐。這是共產黨人最為鮮活的靈魂。紅軍的四渡赤水之戰,最令人驚嘆的不僅是領袖人物的領導藝術和指揮技巧,更是中國工農紅軍空前頑強戰勝死亡的決心和尋求勝利之意志,它是不死鳥,它是火中鳳凰!紅軍渡金沙江時,劉伯承六隻小船開道,最終完成看起來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說成功一定有方法,沒有不可能!書結尾,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蒼然而淚下。蘇東坡說,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毛澤東說,國際悲歌歌一曲,狂飆為我從天落。我們的世紀狂飆突進,狂飆中充滿英雄,但伽利略說,需要英雄的國家是可悲的,狂飆中遍布色彩,但孟德斯鳩說,歷史蒼白的國家是幸福的。我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每天都在健康向上地生活著,因為我們降生在和平年代,因為我們可以安心地去工作和生活。我們的大環境很好,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努力吧!
篇二:苦難輝煌觀後感2000字
讀《苦難輝煌》,就是在讀中國的苦難史,讀中國的輝煌歷史,苦難輝煌讀後感。我們觸摸的是厚重的中國歷史,思考的是中國的未來。
苦難之後是輝煌,不經歷苦難,哪裡來輝煌?金一南先生的這部《苦難輝煌》是一本用戰略思維、戰略意識點評歷史的書,是第一本可以作為大散文欣賞的歷史圖書。它向我們再現了一幅20世紀20至30年代中國革命歷經磨難挫折走向輝煌勝利的歷史全景畫,讀後頗有感觸。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對長徵的一番評價:「講到長徵,請問有什麼意義呢?我們說,長徵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歷史上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徵嗎?……。總而言之,長徵是以我們的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終。」毛主席的大無畏精神,偉人已逝去,回音壁上的轟隆聲,仍然如雷貫耳。
金一南說:「先有真人,後有真理。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使我一定要寫出這批真人。他們不愛財,不為官,不怕死,就為這個事業,為心中的主義。今天一些人可能覺得事業和主義已經沒有躲閃吸引力了,但當年的共產黨人為了心中的主義,始終抱有不變的信仰,所以我特別想寫這批真人。他們之中,很多人沒有看到勝利這一天,沒有機會評功評獎,授銜授勳,也沒有機會返回家鄉光宗耀祖。但這批人是我們這個軍隊、這個黨、這個國家真正的脊梁。」
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上,昔日的戰場已硝煙散盡,一個偉大時代的宏偉畫卷正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歷史是相對的,辨證的。過去相對現在是歷史,現在相對未來是歷史。我們作為後來人,正在續寫著歷史,必須接過先輩們的接力棒,跑好屬於自己的一程,做好歷史的傳承者、創造者。努力成為新時期的民族脊梁。
作為新時代的黨員教師,我深深知道:很多工作有他的功利性,唯獨教師這個行業沒有。很多行業、事業可以失敗,教育不行。我們的學生就是社會的未來,我們作為教育者是為未來工作著,與未來同行——每個孩子的未來,眾多家庭的未來,我們國家的未來,一個民族的未來,一個民族的輝煌的藍圖要靠這些學生來繪製。
作為新時代的黨員教師,我們首先要成為民族的脊梁,然後在工作中要努力培養民族棟梁之才。
然而成長在電腦時代「九零後」,他們對於中國共產黨走過的苦難輝煌,可謂知之甚少。對於書中提及的堅定的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艱苦奮鬥的革命作風的理解,更多的是流於表面。如何讓學生真正理解這些,如何教育他們,肩負起歷史使命,把中國帶向另一個輝煌,是作為當代教師最重要的職責。我想,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最重要的是擁有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和積極飽滿的工作熱情,這樣可以從正面感染、教育和激勵學生。
《苦難輝煌》一書中引了周恩來總理年輕時的一段話,讓我感受頗深:欲籌一生之計劃,舍求學其無從,然學而不勤,則又何貴乎學。是故求學貴勤,勤則一生之計定矣。人人能勤,則一國之事定矣。」我們每一個老師都用自身的「勤」去帶動身邊的學生,何愁我們的祖國不輝煌呢?
有人把精神力量的來源歸之於苦難和勝利。苦難砥礪意志,勝利催人奮進。中國共產黨人作為中華民族的脊梁,在革命戰爭年代用一個個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所凝結成的井岡山精神和長徵精神,不正是激勵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勇往直前的精神動力嗎?在教育發展的今天,我們更加需要重溫黨的革命歷史,培養民族棟梁,積蓄讓黨的事業永葆輝煌的精神力量!
我以前當老師的時候,經常叫學生寫這樣的題目,這種文體謂之讀後感,是高考前必須訓練的。二十年裡不知道寫了多少遍,學生是不是不厭其煩就很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