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下一站幸福》觀後感

2023-07-30 09:46:43 4

  《下一站,幸福》是由三立電視臺和臺灣電視公司聯合出品的青春偶像劇,吳建豪、安以軒、許瑋甯、吳慷仁主演。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下一站幸福》觀後感,希望大家多多閱讀!

  《下一站幸福》觀後感1

  《下一站幸福》是一部輕鬆又感人的故事片,剛看到這部影片名的時候,我以為這部影片會是一個勵志或是詮釋深刻生命意義的故事,然而看完之後我才知道影片導演用平淡瑣碎的生活片段拼湊出一個詮釋幸福的影片,沒有龐雜的故事背景,也沒有曲折離奇的糾結情感,只有簡單卻動人的友誼。而我比較喜歡這部影片的另一個譯名《心靈驛站》。

  還有這部影片是特型演員彼特丁拉基早年的作品之一,要說起對這個侏儒演員的熟悉還要從2011年他在熱播美劇《權力的遊戲》裡飾演的小惡魔提利昂·蘭尼斯特這個角色開始。之後他在《X戰警逆轉未來》那部影片裡也有參與,於是對這個特殊的演員我算是印象挺深的了。與《權利的遊戲》裡小惡魔角色不同的是,這部影片裡彼特丁拉基所飾演的是一個平凡又弱勢常常被人譏笑諷刺的一個心靈有些自閉的侏儒,影片的故事也很簡單,一個痛失好友的年輕侏儒流浪到偏僻的小鎮,偶然結識了兩個年輕男女,在漸漸彼此了解溝通的過程中,三個人建立的深厚的情誼,而這個年輕侏儒也從自閉的心靈困境中慢慢得到了心靈的自由與幸福的生活。

  彼特丁拉基飾演的芬巴對外界一開始是帶著非常警惕與懷疑的目光的,因為他特殊的身材常常被人譏笑,他不能融入這個世界正常人們的生活中,又在失去唯一好友的情況下,更是對世界充滿了失落。他對於別人的好奇與注目,他的選擇是遠離人群。然而他卻在偏僻的小鎮收穫了從天而降的友誼,熱情開朗的喬和溫柔細心的奧利維亞走近了他的生活,這兩人一次次對芬巴友善的示好,潛移默化的讓芬巴接受了他們的靠近。而芬巴與喬和奧利維亞兩人友誼的建立就是人性美好陽光一面的正能量展現,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理解支持,也正是這樣的善意靠近,讓芬巴對外界有了新的認知,對生活有了新的希望,從此他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看完這部影片,我最深刻的體會就是對於身體有殘疾的人來說,最好的尊重就是把他們當成正常人一樣對待,而不是刻意地照顧或是敷衍的關懷,因為任何刻意差異對待都會讓他們敏感的心受到傷害,真正的善良應該是理解而不是過分的同情。而影片裡喬和奧利維亞能與芬巴建立友誼也正是如此,真正的友誼就是這樣平等的對待與默默的理解與支持。

  影片用平淡瑣碎的片段拼湊出了一個感人的友誼故事,沒有俗套的墜入愛河糾結的情感虐心,也沒有遠大的思想意義與崇高的理想探討,更沒有套路的誤會和反目成仇的戲碼,這部影片裡只有一個心靈自閉悲觀的侏儒在與兩個善良人的接觸中獲得了尊重、善意和寶貴的友誼,簡單幹淨得很徹底,就像是我們每一天都會看到的平凡生活一樣,平淡瑣碎卻又在不經意間有暖暖的感動與溫情流動。下一站幸福,需要我們心懷善念去感知這個世界的美好,幸福其實並不遠。影片用簡潔而微妙的臺詞,質樸而乾淨的鏡頭,懇切而到位的表演。不動聲色地的動人心,沒有任何的花俏炫目特技,也沒有任何套路引關注,當鏡頭裡三個人從低到高地依次從鏡頭最右邊走進來,沿著鐵軌。三個人並排坐在搖椅上話語稀疏卻不乏愜意,喝酒抽菸。我不知道這算不算幸福,至少我心裡溢滿了柔軟的感動。用心生活並體味平淡中的五味雜陳,就像一位詩人說的,從「白菜裡吃出雞和魚的味道」;也正像芬巴與朋友們在長長的鐵路上一起步行巡線一樣,那些來來回回的腳步不會在鐵軌上留下印跡,那段與爾同在的記憶卻會在每個人的心裡駐足一生。「不管如何卑微或者平凡的生命,既然來到這世上,就一定有其存在的意義。上帝不會無緣無故創造你,他一定會為你做最妥善的安排。」

  《下一站幸福》觀後感2

  當我剛開始看第一集的時候,就覺得這個片子應該是蠻好看的那種,雖說那些情節和其他的偶像劇沒有什麼兩樣,但是此片多了一個亮點,那就是有一個小朋友的出現,這個小朋友的出現可謂是調動了這個片子的高潮,為啥那麼多人喜歡這個小朋友,主要是現實的社會很少有這樣的小孩,要不就是給家長管的很嚴的,要不就是給家長太溺愛的,從那片裡體現出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是多麼的重要,像現在的家長就愛拿自己的孩子和成績很好的孩子做比較,造成孩子的心靈不安,像我的身邊就有那麼這樣一個例子,一個非常努力的孩子,當他拿到自己的成績的時候不自覺的哭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成績,這還不算什麼,當他回家後,父母沒問什麼就整天奚落他,你說這時不管你是怎麼說家人都不會相信你說的話的,只相信你還不夠努力,但是現實是你已經復出了努力但是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老師整天在學校說「只要你付出相應的努力,就會的到相應的回報」這些簡直是「放屁」是用來安慰那些學習不好的學生,每次都是這個辦法,都不換點「新的花樣」我都膩了。

  「下一站幸福」中後面的結局,完全是憑著導演自己的意願來演,都不「符合」一下大眾的口味,我不是說導演想不好,只是覺得導演這個想法比較獨特,他反倒違背常人的想法來拍,這也是他想獲得更多的「粉絲」,還有後面時候的男主角的「態度」很容易被年輕人所模仿,如果導演在他恢復記憶後就和慕橙結婚,這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後面又加了眾多的「猜疑」「報復」這純碎是一個杯具啊!

  《下一站幸福》觀後感3

  從上個星期天晚上開始看《下一站,幸福》,下班回到宿舍打開CD就看,晚上看到2點多,連續兩個晚上,終於看完了,不過也從中明白了很多,寫一下觀後感:

  如果一個人,無論面對任何困難,都能夠一如既往的愛你,甚至在大腦手術後失去一切記憶,唯獨能夠記得你,你會不會覺得這就是幸福?

  女主角對男主角說「無論哪一站,只要有你,我就是幸福的」,「下一站,幸福觀後感」。再也不能夠因為心靈的乾旱而吝惜眼淚,只能夠任淚水滂沱,即使明明知道故事是虛構的。

  很久沒有痛哭的感覺,紙巾一地,如亂七八糟的落花。

  世界很大,因為我們離別後就難以見面;世界很小,因為我們心靈的想念可以超越時空的囿限。可是,我們的命運和世界的大小沒有關係,而是因為人事而改變。所謂的「時位之移人也」。

  青春的站臺那麼匆忙,那麼擁擠,那麼短暫。匆忙在於那麼多的過客一閃而過,來不及相知就錯過;擁擠在於單純的心空似乎容不下那麼多的愛恨;短暫在於剛覺美好想珍惜的時候卻已經成為記憶。

  生命是單程車票,青春只是其中的一站而已。每一站都有同樣的希望或期待,也會有更多的錯過或失落。

  因此,想留而不能留,想停而不能停;為誰停留,誰為我停留。變化的因素實在太多,不變的是歲月的腳步從未稍停。

  有人說,人生永遠是遺憾的。誰都有遺憾的。不同的是,有的人曾經幸福過,而有的人期待下一站的幸福。更多人在現在的生活裡迷惘。不是「可追憶」的迷惘,而是「生活在別處」的失落與錯位。也就是「曾經有一個機會卻沒有珍惜」,「心嚮往卻永遠無法抵達」的痛苦。

  我可以說「因為下一站有你,所以我幸福」嗎?我不知道。

  因為我對世界和人事沒有把握,還有對自己沒有把握。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肯定下一站的幸福。你能夠嗎?如果你可以肯定,至少可以說你很樂觀。

  其實我想說,生命是孤獨的。孤獨是一種常態。學會接受和享受孤獨之後,生命在淡泊如水的時候才會馨香如蓮,才會潔淨無暇。

  《下一站幸福》觀後感4

  像我這樣的男生,向來是對所謂的偶像劇,肥皂劇不屑一顧,對那些小女生為情節裡所謂的轟轟烈烈的愛情熱淚盈眶,為劇情裡的生離死別痛哭流涕也是嗤之以鼻。我只會告訴自己要活在現實裡,而不是沉溺在電視劇那虛幻的童話裡。然對於最近大家鬧的風風雨雨的《下一站,幸福》,我卻也有事無事的硬是一聲不吭的看完了。。。

  這對我而言,可能是看完的為數不多的完整的電視劇了,既然看了就應該像閱讀留下筆記一樣看完也要表達一下自己的感言。先不像大數一樣對安以軒的演技拍手稱讚或者是對吳建豪的做作演出指手畫腳,就單純的就劇本裡要刻畫的幾個人物淺談一二。首先浮現在我腦海之中的是小楽,這個讓我愛不釋手的小傢伙,他的存在為劇情平添了許多的樂趣。集天真與調皮,可愛與懂事於一身的天使。即便知道自己沒有爸爸卻依舊樂觀的活在"爸爸在達拉星球,開著宇宙bobo擋住了公車。。。"的童話裡,身體不好卻依舊樂觀的活在"打能量水晶"的遊戲裡。是的,對慕橙而言,小樂就是她這一生最好的禮物,小樂就是慕橙一個人能夠堅持一路挺過來的精神源泉。當一個人的大腦空出來時就會有東西填充進來,而通常補充進來的是你的感覺。憂慮,恐懼,憎恨,嫉妒等等情緒,都是受我們的思想控制的,而這些情緒都非常的強烈,往往會攆走我們所有的平靜,快樂的思想和情緒。對於一無所有,精神沒有寄託,迫於無奈還要裝作無情來離開自己摯愛的梁慕橙而言,這些無疑是致命的,我是無法去窺探梁慕橙當時的心境。是的,也許唯一的慰藉就是小楽了。有了小樂,她的生活才不會被負面的情緒所擊垮,才有了咬緊牙關活下去的理由。讓我記憶尤新的一個鏡頭就是慕橙因為想避開光晞違背自己的內心自欺欺人叫光晞單獨去倉庫住,而此時小樂卻是打抱不平,並且是理直氣壯的說:"梁慕橙,梁家家訓第7條你忘了嗎?不是教我要對朋友要友善的嗎?他是我朋友額,你怎麼可以對朋友這麼壞。"然後還人模人樣的對光晞說:"對不起,我家裡慕橙不懂事。。。",讓慕橙瞠目結舌,有氣卻又不好發作,倒是讓任光晞幸災樂禍了一回。看到這裡我也忍不住笑了,還真是個淘氣的讓人無可奈何的傢伙啊。同時,裡面光晞的母親,是個孤傲的女人,然而卻也是高處不勝寒,她也有她的苦衷,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然而讓她放下架子,放下冷若冰霜,放下固執成見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小楽,懂事的小楽讓她另眼相看,讓她反思,讓她認識到自己的固執,從而和善的融入到這個家庭中去。。。看著之前那麼酷的方董事長光著腳丫和她的孫子在海邊玩耍,說實話我還真為這種天倫之樂所感動。。。就我之前的論調一直是以後不要孩子的,因為有孩子是一件很煩的事,就像我自己一樣的煩,但是,看《下一站,幸福》時我就在想,要是自己以後的孩子也是小楽這樣的話,那我多要幾個又何妨?呵呵,當然,這是閒話。

  當然,最後的結局讓我很滿意,小楽能夠和他的爸爸媽媽一直生活在一起,這當然是我所期盼的。至於最後的餘音繞梁的對話是調皮小楽從中作梗攪合,他對慕橙說"光晞很愛你,所以叫你笑一個"當慕橙笑時,又叫光晞"慕橙對你笑一個,所以你的對慕橙親一個"。是很溫馨的結局,很令人回味。

  難怪有句話說每個孩子都是天使。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