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六爻第十四卦(六爻八卦64卦圖解)
2023-07-22 18:41:20 55
《易經》第十四卦 大有 火天大有 離上乾下
大有,就是大豐收,不錯
易經文言文
《易經》的文言文版本
《易經》第一卦 乾 乾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再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終,
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
利貞.首出庶物,萬國鹹寧.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見龍再田,德施普也. 終日乾乾,反覆道
也. 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亢龍有悔,盈
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
事之幹也.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
和義;貞固,足以幹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初九曰:「潛龍勿用.」 何謂也?
子曰: 「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①世而無悶,不見是而
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乾龍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何謂也?
子曰: 「龍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
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何謂也?
子曰: 「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知至至之,可與幾也. 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是故,居上位而
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而無咎矣.」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何謂也?
子曰: 「上下無常,非為邪也. 進退無恆,非離群也. 君子進德修業,
欲及時也,故無咎.」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何謂也?
子曰: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 聖
人作,而萬物□②,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 何謂也?
子曰: 「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乾龍勿用,下也. 見龍在田,時舍也. 終日乾乾,行事也.
或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 亢龍有悔,窮之災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
偕行. 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悔,
與時偕極. 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
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 六爻
發揮,旁通情也. 時乘六龍,以御天也. 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
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
龍在田,利見大人.」 君德也.
九三, 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時
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四, 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
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
鬼神合其吉兇. 先天下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天且弗違,而
況於人乎? 況於鬼神乎?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
其唯聖人乎? 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為聖人乎?
□① = 辶 + 丶 + 豚
□② = 者 + 見
乾卦終
《易經》第二卦 坤 坤為地 坤上坤下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 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
東北喪朋. 安貞,吉.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含弘光
大,品物鹹亨. 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 君子攸行,先
迷失道,後順得常. 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
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初六:履霜,堅冰至.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 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 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貞. 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 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六五:黃裳,元吉.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戰龍於野,其血玄黃.
象曰:戰龍於野,其道窮也.
用六:利永貞.
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
坤其道順乎? 承天而時行.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臣弒其君,子
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 易
曰:「履霜堅冰至.」 蓋言順也.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 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
德不孤. 「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
道也. 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天地變化,草木蕃; 天地閉,賢人隱. 易曰:「括囊;無咎,
無譽.」 蓋言謹也.
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
美之至也.
陰疑於陽,必戰.為其嫌於無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
故稱血焉. 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坤卦終
《易經》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
昧,宜建侯而不寧.
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象曰:雖磐桓,志行正也. 以貴下賤,大得民也.
六二:屯如□如,乘馬班如. 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 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三:既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象曰:既鹿無虞,以縱禽也. 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無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象曰: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 = 辶 + 顫 -頁
屯卦終
《易經》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噬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
貞.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
童蒙求我,志應也. 初噬告,以剛中也.再三瀆, 瀆則不告,瀆
蒙也. 蒙以養正,聖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六三:勿用娶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象曰:勿用娶女,行不順也.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獨遠實也.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象曰:利用禦寇,上下順也.
蒙卦終
《易經》第五卦 需 水天需 坎上乾下
需:有孚,光亨,貞吉. 利涉大川.
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 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 需有孚,光
亨,貞吉. 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初九:需於郊. 利用恆,無咎.
象曰:需於郊,不犯難行也. 利用恆,無咎;未失常也.
九二:需於沙. 小有言,終吉.
象曰:需於沙,衍在中也. 雖小有言,以終吉也.
九三:需於泥,致寇至.
象曰:需於泥,災在外也. 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
六四:需於血,出自穴.
象曰:需於血,順以聽也.
九五:需於酒食,貞吉.
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上六: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象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 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需卦終
《易經》第六卦 訟 天水訟 乾上坎下
訟:有孚,窒. 惕中吉. 終兇. 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終
兇;訟不可成也. 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於淵也.
象曰: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象曰: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 雖有小言,其辯明也.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
象曰:不克訟,歸而逋也. 自下訟上,患至掇也.
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
象曰:食舊德,從上吉也.
九四:不克訟,復自命,渝安貞,吉.
象曰:復即命,渝安貞;不失也.
九五:訟元吉.
象曰:訟元吉,以中正也.
上九:或錫之□帶,終朝三褫之.
象曰:以訟受服,亦不足敬也.
□ = 上般 下革
訟卦終
《易經》第七卦 師 地水師 坤上坎下
師:貞,丈人,吉無咎.
彖曰: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 剛中而應,行險而順,
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
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兇.
象曰:師出以律,失律兇也.
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
象曰: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王三錫命,懷萬邦也.
六三:師或輿屍,兇.
象曰:師或輿屍,大無功也.
六四:師左次,無咎.
象曰: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屍,貞兇.
象曰:長子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師,使不當也.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 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師卦終
《易經》第八卦 比 水地比 坎上下坤
比:吉. 原筮元永貞,無咎. 不寧方來,後夫兇.
彖曰: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 原筮元永貞,無咎,以剛中也.
不寧方來,上下應也. 後夫兇,其道窮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初六:有孚比之,無咎. 有孚盈缶,終來有他,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象曰: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六四:外比之,貞吉.
象曰:外比於賢,以從上也.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 邑人不誡,吉.
象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 邑人不誡,上
使中也.
上六:比之無首,兇.
象曰:比之無首,無所終也.
比卦終
《易經》第十一卦 泰 天地泰 坤上乾下
泰:小往大來,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
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
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後以財(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初九:拔茅茹,以其夤,徵吉.
象曰:拔茅徵吉,志在外也.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於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於中行,以光大也.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 勿恤其孚,於食有福.
象曰:無往不復,天地際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 不戒以孚,中心願也.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上六:城復於隍,勿用師. 自邑告命,貞吝.
象曰:城復於隍,其命亂也.
泰卦終
《易經》第十二卦 否 地天否 乾上坤下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 大往小來, 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
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
而外君子. 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闢難,不可榮以祿.
初六:拔茅茹,以其夤,貞吉亨.
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六二:包承. 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九四:有命無咎,疇離祉.
象曰:有命無咎,志行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 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否卦終
《易經》第十三卦 同人 天火同人 乾上離下
同人:同人於野,亨. 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 同人曰,同人於野,亨.
利涉大川,乾行也. 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 唯君子為
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初九:同人於門,無咎.
象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六二:同人於宗,吝.
象曰:同人於宗,吝道也.
九三:伏戎於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象曰:伏戎於莽,敵剛也. 三歲不興,安行也.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義弗克也,其吉,則困而反則也.
九五:同人,先號啕而後笑. 大師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 大師相遇,言相剋也.
上九:同人於郊,無悔.
象曰:同人於郊,志未得也.
同人卦終
《易經》第十四卦 大有 火天大有 離上乾下
大有:元亨.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
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竭惡揚善,順天休命.
初九:無交害,匪咎,艱則無咎.
象曰:大有初九,無交害也.
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往,無咎.
象曰: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九三: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弗克.
象曰: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害也.
九四:匪其彭,無咎.
象曰:匪其彭,無咎;明辨晰也.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發志也. 威如之吉,易而無備也.
上九: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大有卦終
《易經》第十五卦 謙 地山謙 坤上艮下
謙:亨,君子有終.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
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
不可□①,君子之終也.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六二:鳴謙,貞吉.
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六四:無不利,□②謙.
象曰:無不利,□②謙;不違則也.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徵不服也.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徵邑國.
象曰:鳴謙,志未得也. 可用行師,徵邑國也.
□① = 足 + 俞
□② = 扌+為
謙卦終
《易經》第十六卦 豫 雷地豫 震上坤下
豫:利建侯行師.
彖曰: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而況建
侯行師乎?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
則刑罰清而民服. 豫之時義大矣哉!
象曰:雷出地奮,豫. 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初六:鳴豫,兇.
象曰:初六鳴豫,志窮兇也.
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六三:盱豫,悔. 遲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當也.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 朋盍簪.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六五:貞疾,恆不死.
象曰:六五貞疾,乘剛也. 恆不死,中未亡也.
上六:冥豫,成有渝,無咎.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長也.
豫卦終
《易經》第十七卦 隨 澤雷隨 兌上震下
隨:元亨利貞,無咎.
彖曰: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大亨貞,無咎,而天下隨時,隨之
時義大矣哉!
象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晦入宴息.
初九:官有渝,貞吉. 出門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從正吉也. 出門交有功,不失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與也.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 隨有求得,利居貞.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九四:隨有獲,貞兇.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隨有獲,其義兇也. 有孚在道,明功也.
九五:孚於嘉,吉.
象曰:孚於嘉,吉;位正中也.
上六:拘系之,乃從維之. 王用亨於西山.
象曰:拘系之,上窮也.
隨卦終
《易經》第十八卦 蠱 山風蠱 艮上巽下
蠱:元亨,利涉大川. 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彖曰:蠱,剛上而柔下,巽而止,蠱. 蠱,元亨,而天下治也. 利涉大
川,往有事也. 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無咎,厲終吉.
象曰:幹父之蠱,意承考也.
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
象曰:幹母之蠱,得中道也.
九三:幹父小有晦,無大咎.
象曰:幹父之蠱,終無咎也.
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
象曰:裕父之蠱,往未得也.
六五:幹父之蠱,用譽.
象曰:幹父之蠱;承以德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則也.
蠱卦終
《易經》第十九卦 臨 地澤臨 坤上兌下
臨:元,亨,利,貞. 至於八月有兇.
彖曰:臨,剛浸而長. 說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至於
八月有兇,消不久也.
象曰:澤上有地,臨; 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初九:鹹臨,貞吉.
象曰:鹹臨貞吉,志行正也.
九二:鹹臨,吉無不利.
象曰:鹹臨,吉無不利;未順命也.
六三:甘臨,無攸利. 既憂之,無咎.
象曰:甘臨,位不當也. 既憂之,咎不長也.
六四:至臨,無咎.
象曰:至臨無咎,位當也.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
上六:敦臨,吉無咎.
象曰:敦臨之吉,志在內也.
臨卦終
《易經》第二十卦 觀 風地觀 巽上坤下
觀:盥而不薦,有孚□若.
彖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孚□若,下
觀而化也. 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 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
服矣.
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初六: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觀,小人道也.
六二:窺觀,利女貞.
象曰:窺觀女貞,亦可醜也.
六三:觀我生,進退.
象曰: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
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象曰:觀國之光,尚賓也.
九五:觀我生,君子無咎.
象曰:觀我生,觀民也.
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
象曰:觀其生,志未平也.
六爻卦 他為什麼躲我
二五對調,應將心比心體諒人才好。
六爻解卦
這個月就可以懷孕,加油啊
六爻都哪64卦
六爻卦主要是在八原卦的基礎之上,互相搭配組合構成八八六十四卦。八原卦分別為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其他組合詳細見圖片。
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是什麼意思
六十四卦:易經六十四卦,是西伯侯姬昌(周文王)被紂王囚禁關押的七年間,在獄中潛心研究伏羲八卦,在八卦的基礎上推演所創的。所以又稱為周易六十四卦。
三百八十四爻:爻詞,八卦是三畫卦,八卦相互重疊,成六十四卦,每卦六爻,64×6=384,三百八十四爻的來歷就是如此。
擴展資料:
六十四卦由八卦兩兩相重而來,即先有八卦後有六十四卦。認為兩個經卦上下重疊構成六十四卦。關於重卦作者:古代主要有伏羲、神農、夏禹、文王等不同觀點。近代有人以為是殷商卜者所作。
還有一種是由數字直接演化而成,即先有六十四卦而後有八卦,或六十四卦與八卦同時產生。近代從安陽四盤磨、岐山鳳雛村、陝西周原等出土的甲骨上發現刻有六個數目字一組的符號。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六十四卦
百度百科-爻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