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電影霸王別姬(終於看懂華語電影霸王別姬)
2023-07-23 10:51:14 1
1.影片中文化批判
在電影中,小豆子(程蝶衣)一出場就是被母親急匆匆的抱著往什麼地方趕去,鏡頭裡小豆子的母親穿著一身有些豔麗的服裝,而小豆子穿的卻非常的破舊,在幫助小豆子到戲班拜師的過程中,站在關師傅面前的母親顯得非常的妖媚,低聲下氣的求著關師傅,還表示可以被關師傅潛規則,而在小豆子拜師成功之後,原著中母親對小豆子的一番囑託也沒有了,這樣,蝶衣一生接觸過的兩個女人(小豆子母親和菊仙)在導演的安排下就都是妓女,在這裡,陳凱歌導演沒有展現出對母愛的尊重。
在段小樓救下菊仙之後,菊仙前往劇院看小樓的演出,有一個特寫鏡頭,菊仙居然是在邊看戲邊嗑瓜子,這無疑是菊仙表達出自己對京戲的一種不屑(這一點在菊仙后來不讓段小樓唱戲也可以看出)。所以在這裡,陳凱歌導演也有對妓女的批判,誠然,陳凱歌導演固然非常熱愛京劇文化,他不能容忍有人在欣賞京戲的時候如此的不屑和心不在焉,但這裡,陳凱歌導演顯然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放棄了對女性的尊重。
菊仙邊看京戲邊吃瓜子
在影片裡小豆子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張公公和袁四爺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張公公的出場卻是一副痴呆老淫魔的形象,連話都說不清楚,第二次出場的時候頭髮散落開來,在那裡玩弄女人,牆上的壁畫是春宮圖,接著就把小豆子給直接按在床上給禍害了,而在之前,關師傅,那爺和管家之間有過一段簡短的對話,關師傅當然知道小豆子接下來要承受什麼,但他卻無能為力,由此可見,那爺和關師傅其實也是小豆子被迫害過程中的幫兇。所以,陳凱歌導演為了醜化張公公下了多麼大的力氣,張公公這麼變態其實也是由於歷史願意造成的,他也是一個受害者,他的心理扭曲也是因為外力所造成的。所以在這裡,陳凱歌導演顧著自己批判封建社會的醜惡,卻放棄了對歷史受害者的尊重。
袁四爺在影片裡也變成了一個大淫魔,為了得到蝶衣,他去給蝶衣捧場,送蝶衣橫幅,滿足蝶衣成為京劇名伶的願望,並且送給蝶衣那把寶劍,他所做的著一切都是為了得到蝶衣,完全不像是小說裡的那個亦正亦邪的人,他做這些事,又是梨園行真正的霸王,那麼他在新中國被勞動人民處死也就不會引起別人的爭論。所以,在影片裡,蝶衣就是這樣被母親,張公公,袁四爺給一步步損害的。這樣,陳導就一步步完成了他對舊時文化醜惡現象的批判,滿足了觀眾們的心理需求,雖然他關注我們的民族文化,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是件好事,但是在這部影片裡,他的鏡頭裡卻缺失了對那些特權醜惡現象的人或者是底層人最基本的人道主義關懷。
2. 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
陳凱歌導演在原著的基礎上增加了大量的自己的想法,通過對原著的改編,他給故事賦予了強烈的浪漫主義的色彩。在程蝶衣和菊仙爭奪師哥小樓的過程中,他沒有像普通女人那樣對情敵惡言相加,作為京劇名伶,他始終保持著自己高傲的姿態,一口一句「菊仙小姐」,根本就沒有把自己的情敵放在眼裡,可他大意了,師哥最終還是選擇了菊仙小姐,畢竟段小樓年紀也不小了,該成家了,這個時候的蝶衣選擇與師哥決裂。
從此不再唱《霸王別姬》,而他上一次演虞姬正是師哥救下菊仙的時候,楚霸王的那一句「依孤看來,今日是你我分別的日子了」似乎就是一個預言。儘管日後在師傅的撮合下,兩人勉強又重新回到了舞臺上一起唱戲,這個是偶的時代已經不同了,京戲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在文革的時候,他們被當年所救的小四陷害揭發,成了牛鬼蛇神,被打倒了,相互揭發,菊仙也心灰意冷上吊自殺。十多年後,師兄弟兩人十多年後再一次站在舞臺上同臺演出,或許是段小樓有意為之,蝶衣又一次唱錯了臺詞「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這個時候他終於明白了,原來自己是一個男兒,自己對師哥那刻骨銘心的愛原來終究只是一場空想,自己對愛和對藝術的崇高追求看來都將成為泡影,所以,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和虞姬一樣的死法,自刎在霸王身邊,成全了自己從一而終的人生理想。
陳凱歌導演顯然為故事的情節和這個看來有些悽美的結局賦予了大量的浪漫主義的色彩,他在劇中加入了這麼多理想化的東西,比如程蝶衣對愛的執著追求,對藝術的崇高追求,在人生態度生的從一而終,對待情敵的高傲,這些都是被理想化了的東西,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的傾向。
3.電影的主題:迷戀與背叛
我認為陳凱歌導演想要向我們傳播的主題就是迷戀與背叛,他在主題的寓意上面打傷了他自己深深的烙印,劇中最重要的兩段感情就是蝶衣對小樓的迷戀和小樓對蝶衣的背叛,菊仙對小樓的迷戀和小樓對菊仙的背叛。
蝶衣對小樓的迷戀是從進入戲班的第一天就註定了的,那時候的小石頭非常的勇敢正直,並且對小豆子非常關愛,進入戲班的第一天晚上被其他師哥欺負,小石頭勇敢的站出來保護他,在學藝初期體型訓練時期,師哥幫著他偷工減料,因為這樣被師傅責罰,為了不讓小豆子繼續在戲班受苦,他不惜犯戒幫助他逃出戲班,因此小豆子一直迷戀自己的師哥。成年後,在生活中的蝶衣依然迷戀段小樓,給小樓化妝,為了少年時期對師哥的一個承諾,經常跑去那個破敗了的張公公府上找那把劍。在京劇舞臺上,他所飾演的虞姬同樣非常迷戀師哥所飾演的楚霸王,舞臺上的蝶衣除了對藝術崇高追求之外,就是對師哥的迷戀,在舞臺上為了演繹到極致他已經到了人戲不分,雌雄同在的。而他在師哥被抓走之後,不顧一切的去營救師哥,去給日本人唱堂會,甚至不惜背上漢奸的罪名,而他對師哥的迷戀也一直堅持到他死的那一刻。而小樓對蝶衣的背叛來自於菊仙的出現,小樓和菊仙結婚,他就背叛了蝶衣對他刻骨銘心的愛;和菊仙結婚後,他不唱戲了,玩蛐蛐,糟蹋戲,他背叛自己對蝶衣唱一輩子戲的承諾;因為自己衝動被日本人抓去之後,蝶衣不顧一切的營救小樓,去給日本人唱堂會,可是小樓居然還向蝶衣吐口水,這樣他就背叛了蝶衣的良苦用心;文化大革命中他將蝶衣揭發的體無完膚,更是徹徹底底的背叛了蝶衣。
而菊仙對小樓的迷戀在小樓挺身而出保護自己的時候就註定了,她瘋狂的迷戀小樓,並且為了小樓自己給自己贖了身,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小樓,希望能夠和小樓一起太太平平的過日子,菊仙是個非常聰明的女人,在她的苦心經營下,她的願望就要達成了,可是文化大革命又到來了,在自己被迫害的時候,小樓同樣也背叛了菊仙,承認了菊仙曾經是一名妓女,表示要與菊仙劃清界限,這樣菊仙的夢想就徹底被打破了,她感到徹骨的心寒,最終上吊自殺。
所以,以上兩段主要的感情戲就構成了就構成了陳凱歌導演想要想我們傳播的主題,迷戀與背叛。
而在陳凱歌的影片裡面,缺少了對女性人物和封建傳統社會迫害下那些心理扭曲的人物的人道主義關懷,他給這部影片增加了很多的浪漫主義色彩,賦予了自己很多理想化的東西在裡面,對藝術的至高無上的追求,對愛從一而終的堅持。他所展示的主題就是迷戀與背叛,藉助這一部影片,陳凱歌也在對文化大革命進行回顧和反思,並且把京劇文化融入到那個時代文化中去,影片最後出現一段字幕「一九九0年,在北京舉行了紀念京劇徽班進京二百周年的慶祝演出活動」,表現出陳凱歌導演對京劇文化的不斷流失有深深的遺憾。迷戀與背叛,對那個時代社會的批判和對京劇文化不斷流失的遺憾,我想這就是陳凱歌《霸王別姬》想要為我們展示的主題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