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過去的藤縣(你好藤縣的70年藤兮)

2023-07-22 17:40:06 3

藤縣,你好!

這裡是藤縣走過的七十年

這裡的「我和我的祖國」很「藤縣」

這裡是你我的家鄉

歡迎走進蒙土金的作品

《藤兮,騰兮——藤縣與共和國成長的縮影》

在建國七十周年即將到來的時候,我們隨著藤縣文聯組織的採風團走進了藤縣這一塊芳香的泥土地,試圖通過我們的筆觸,以文學素描式的形式展現這個叫藤縣的縣域在共和國成立以來所走過的歷程。

對於藤縣我們並不陌生,因為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嶺南文化的一塊溼地,歷史悠久而綿長。

1983年的藤縣縣城,有其專屬於那個時代的美

《藤縣誌》曾這樣描摹出藤縣的歷史沿革:「縣境夏商周時為南越地。周成王十年(前11世紀)曾為越裳國地。秦屬南海郡。漢為猛陵縣地。晉為安沂、夫寧縣地。唐至五代十國境內為感義、義昌、寧風、鐔津縣地。宋開寶五年(972年),感義、義昌、寧風縣併入鐔津縣,屬藤州。元代沿用宋制,明洪武二年(1369年)鐔津縣併入藤州,十年(1377年)五月降州為縣,命名藤縣,是藤縣得名之始。此後歷經清代、中華民國沿用至今。」

但歷史悠久的藤縣在解放前始終走不出積貧積弱的循環。一直到了1949年11月29日藤縣得以解放;12月11日,藤縣人民政府成立,趙唯理任政府縣長;1950年3月8日中共藤縣委員會成立,張開誠任縣委書記。從此,藤縣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走向了與共和國共同成長波瀾壯闊的七十年。

藤縣縣城(歐偉文/攝)

建國初期的血色爛漫

解放初期的藤縣是經過血與火的洗禮的。

在藤縣解放的同日,屯江村裡一位叫卓楠祥的普通群眾把一面自製的五星紅旗插在了本村學校的鐘樓上,這是在藤縣的土地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這面紅旗代表著藤縣人民迎接翻身解放的喜悅心情,鮮豔而奪目。

但建國初期的藤縣百廢待興,各級基層組織還沒組建完善,舊政權遺留下來的反動勢力仍然十分猖獗,他們與土匪、地主、惡霸相互勾結,組織暴亂,瘋狂地向新生的人民政權反撲,藤縣人民政府面臨著十分嚴峻的考驗。

1949年12月1日,楊創奇在大黎召集大瑤山地區的匪首開會,宣布成立「反共救國軍第三路軍司令部」,並代行「總司令」。從1950年2月起,一批國民黨匪首、特務相繼雲集大黎,計有匪「新1軍軍長」餘鑄、匪「48軍軍長」楊創奇、匪「48軍副軍長兼173師師長」盧英龍、匪「48軍174師師長」徐威衛、匪「48軍174師副師長」鄧恭嶽以及黃品瓊、黃杰生、李風、黃祝齡、胡家龍、莫昌朝等糾集的土匪5000餘人,他們或分散逃避對付我主力進剿,或集中攻擊我地方武裝和零星部隊,或攻擊我區、鄉人民政府和農會組織,瘋狂地對我新生的人民政權進行反撲。1950年3月12日,大黎土匪率先進行暴亂。3月18日,解放軍461團某連在平南與大黎交界處執行任務時遭到大批土匪的圍攻,並有17名戰士落入土匪之手,被關押在大黎偽「鄉政府」大地主江漢才的炮樓裡,情況萬分危急。駐蒙山的解放軍435團二營獲悉情報後緊急派出3個連星夜趕往大黎施救,於次日拂曉前攻克了土匪炮樓,活捉了匪首江漢才等土匪30餘人,把土匪準備殺害的17名解放軍戰士解救了出來。同年10月,解放軍435團一支偵察小分隊在執行偵察任務時於武林嶺附近遭到土匪伏擊,因寡不敵眾李超光、黃禮先等9位戰士落入魔爪,後被餘鑄等土匪殺害於大黎江邊的三坡洲。1950年10月10 日,餘鑄在大黎成立偽「藤縣政府」,自任「縣長」,物色大地主江英為「副縣長」。1951年1月1日,黃杰生在孟塘(現寧康)江口成立第二個偽「藤縣政府」,也宣布自任「縣長」。據不完全統計,從1950年起,藤縣被土匪殺害的解放軍指戰員46人,工作隊員15人,農會主席、民兵隊長21人,青年工作團員5人,民兵4人,一般群眾250多人,肅清匪患成為了藤縣新生的人民政權壓到一切的中心工作。1950年12月17日,梧州地委和軍分區成立剿匪臨時工委,決定由趙唯理負責藤縣大黎的剿匪工作。趙唯理在擔任藤縣人民政府縣長期間曾三次挺進大黎,開展極為艱苦卓絕的徵糧和剿匪鬥爭。

1950年2月10日,趙唯理率隊首次到大黎開展徵糧工作,當天晚上歇宿於東雅鄉公所,第二天下午3時抵達大黎,駐紮在由古廟改建而成的鄉公所內。以惡霸地主江漢才為首的土匪勢力獲悉後猖狂地揚言要「懸賞大洋五千活捉趙唯理」,並策劃於12 日晚上圍攻鄉公所。趙唯理通過去探親的本地幹部韋瓊倫獲悉這一情報後當機立斷連夜撤出大黎。9時過後,大地萬籟俱寂,趙唯理指揮工作隊員借著夜幕的掩護迅速向太平撤離。當他們越過了大黎峽口,來到了平安村洲村河的小橋時,聽到遠處響起了土匪們攻打鄉公所雜亂的槍聲,所幸的是,他們及時得到情報,早已撤出了大黎。

就在趙唯理縣長安全撤出大黎後,由梧州軍分區指導員姜子學和解放軍462團1營3連排長劉武順帶領的19位戰士及工作隊員卻於3月13日在孟塘鄉遭到了土匪的猛烈圍攻,致使15位解放軍戰士和2位工作隊員壯烈犧牲。3月18日,青年工作團員胡建華下村回來途中又遭到土匪襲擊犧牲。為了打擊土匪武裝的囂張氣焰,解放軍435團、461團、462團分三路挺進大黎、孟塘剿匪。趙唯理隨同462團於3月20日凌晨出發再次挺進大黎,於21日晚上到達平南大同村,途中與股匪遭遇激戰3個多小時后土匪潰逃而去。在大同村經過細緻地做舊村長的工作,及時地解救了孟塘土匪暴亂時失散的解放軍副班長吳振興。22日繼續向水晏、孟塘方向推進,早上9時尖刀班在大同河橋再次遭到土匪伏擊,解放軍排長宋全恩和一名炊事員不幸犧牲。26日下午,部隊抵達水晏圩外圍,並於途中與土匪激戰半天,擊斃土匪20多名、活捉40多名。28日中午到達平桂村後與剿匪部隊一起回到太平區。

1950年秋,廣西省委和廣西軍區作出了要在1951年4月底前肅清全省土匪的指示。12月22日,藤縣舉辦了剿匪土改工作隊訓練班,結束後除抽取1/4隨縣委書記張開誠到三堡區搞土改試點外,其餘分為大隊部和4個中隊,由趙唯理帶領大隊部和第四中隊開赴大黎剿匪,同時將原武工隊班子轉為新組建成立的大黎區政府班子,由傅玉江任區長,蘇炳樞任副區長。1951年1月20日,趙唯理率領的民兵支隊、縣武工隊、剿匪工作隊大隊部及第四中隊第三次向大黎進發,於21日抵達大黎,其中剿匪工作隊大隊部與執行軍事進剿任務的435團指揮部駐紮在郭永祥院子內,民兵支隊隊部駐紮在國安村江瑞芝的院子內,民兵隊伍則分散駐防在附近的周邊,武工隊駐紮在江漢才的炮樓裡。經過工作隊的宣傳發動,長期遭受壓迫剝削的貧苦農民紛紛揭露地主惡霸的罪行,要求嚴懲匪霸,退租退息。1951年1月29日,在大黎召開了由大黎、坡頭、孟塘等地群眾參加的「萬人大會」,對8名罪大惡極的匪首、惡霸進行公審後槍決,極大地震懾了土匪,鼓舞了群眾。2月18日,經孟塘鄉剿匪工作委員會查明,在孟塘暴亂中致使我15位解放軍戰士壯烈犧牲、2位工作隊員慘遭殺害的主謀是惡霸地主肖廉明、反動舊鄉長覃靄芝,剖腹殺害2名工作隊員的兇手是肖國受和肖廿一,這些罪惡份子經公開審判後均得到了應有的懲處。

由於充分發動群眾,布下了天羅地網,在我剿匪軍民的強力進剿下土匪們最終走向了途窮末路:「匪新1軍軍長」餘鑄在逃竄途中被太平鎮表平村民兵活捉,後在平南縣被槍決;「匪48軍副軍長」盧英龍在大黎古灣衝的破廟裡被活活凍死;「匪48軍軍長」楊創奇從孟塘逃到象州縣後被我軍擒獲;匪首黃杰生隱伏於古龍與昭平交界處最後被我剿匪民兵擊斃;楊光在被迫投降後,痛改前非並有立功表現,得到從寬處理,改造好以後被任為自治區文史員,藤縣建國初期的剿匪鬥爭取得了徹底勝利,新生的人民政權終於得到了鞏固。

藤縣大禮堂

時節如流,歲月如歌。我們隨著採風團在大黎、寧康、東榮、平福、古龍、埌南、同心等一些當年匪患嚴重的鄉鎮採風,去追憶那段血色爛漫的崢嶸歲月,去緬懷那一個個遠去了的身影,仿佛就如昨天。雖然歲月早已遠去,但當年藤縣軍民如火如荼剿匪的場景依然清晰可辨,他們的事跡感動著這裡的每一寸土地,感動著這裡的每一個人們。

平福鄉烈士陵園

綿綿青山的初心守護

我們在藤縣的各個鄉鎮採風,在我們腦海裡刻下深深印記的就是這裡到處青山簇擁、滿目蒼翠的景色。

這大概得益於藤縣所特有的地質構造,更得益於藤縣人尊崇自然、愛護自然的傳承與守候。

藤縣由於地處南嶺緯向構造和華夏—新華夏構造的複合部位,地勢南北高、中部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全縣相對於100米以上的丘陵面積3324.5平方公裡,佔全縣總面積的80%以上。這種地形地貌既是自然界給藤縣的一種恩賜,同時也為藤縣的綿綿青山奠定了基礎。據有關資料,民國27年(1938年)藤縣林業用地28.23萬畝,全縣森林面積佔土地總面積的25.28%;1987年,全縣林業用地418.81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70.86%;1999年,全縣林業用地429.23萬畝,森林覆蓋率為69.60%;2017年,全縣林業用地439.56萬畝,森林覆蓋率為78.68%。由此可以看出,守護自然,愛護青山綠水,這是蘊藏在藤縣人心中的一種「天人合一」的和諧思想,這種思想深深地植根在人民的心中,歷經一年又一年,恆久而不變。

平福鄉風光航拍圖(歐偉文/攝)

早在清光緒十三年至十五年(1887—1889年),在大黎鄉的平安村裡就有一位叫做郭承立的村民在古河衝種植了松樹60萬株,從而掀開了藤縣人工造林的歷史,並於宣統元年(1909年)獲得了朝庭的嘉獎。宣統年間,三廂林業公司集資2800元在南隅廂附近的螉耙頭山、馬鞍山、金魚嶺等地造林10萬株;和平區保樹林業公司集資12000元種植松樹、杉樹等數10萬株;民國初年,郭承立又自採樹種在古河衝改種稠、黎、櫟木等,這是有記載以來藤縣人民對這片翠綠原色有意識的最初守護。

(歐偉文/攝)

解放後,藤縣人民政府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注重綠化和造林工作,鼓勵集體、個人造林,提倡誰種誰有,號召自採、自育、自造林。從1953年集體造林開始至1985年,全縣共人工造林217.88萬畝。與此同時,藤縣開展了大規模的飛機播種造林工作,從1967年3月27日開始至1988年3月18日結束,分別在大黎、平福、東榮、太平、濛江等地分五次飛播造林100.65萬畝,其中1967年3月27日—4月10日在大黎的和安、上榮、花洲、理答、太興、東安、朝林以及寧康的大塘、平桂、富鬥、都幫等村飛播14.87萬畝;1968年3月26日—4月14日在平福的覃村、莫泗、中太、沙街、桃花、仁厚、平福等村飛播19.27萬畝;1970年12月—1971年1月24日在東榮的護安、昨雅等村飛播0.74萬畝;1971年10月—1972年2月12日在太平的羅社及和平木依等村飛播3.19萬畝;1988年3月5日—3月18日在濛江、城關、象棋、金雞、新慶、津北、天平、和平、東榮、大黎等10個鄉鎮76個行政村共30個播區飛播62.58萬畝。飛播造林後,又開展了全縣性的封山育林護林防火工作,配備護林員494人,設立防火嘹望哨12座,重點防火線共600多公裡,由專人常年輪流值崗。1989—1991年連續二年獲得自治區封山育林先進縣一等獎,1990年自治區還在藤縣召開了全區封山育林現場經驗交流會,並成為了「全國十大松脂生產基地縣」、「林業生態建設先進縣」。

平福鄉油茶基地航拍圖(歐偉文/攝)

平福鄉是藤縣的東北部的一個普通鄉鎮,有林地面積42萬畝,森林覆蓋率85.91%。平福人一直以來都對綠色有著美好的情懷,早在1968年全縣開展飛機播種造林的時候,平福便是全縣五大飛播區的林區之一。我們隨著採風團來到了平福腹地裡的社平村,到這裡探訪一個正在種植的「萬畝軟枝油茶示範基地」。在平福的林種結構中,松樹、杉樹和油茶、八角一直是主要的品種,而油茶的種植更是平福鄉的傳統產業,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便開展引種,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我們登上了油茶示範基地核心區古集衝的半山腰,極目遠眺,只見山坡上的油茶樹在微風中搖曳多姿、風姿綽約,而更令我們驚詫的是,創辦這油茶基地的竟然是由一位90後的小夥子牽頭帶領幾個同樣年輕的平福人幹的。在這座山上,這名叫陳華的小夥子和我們侃侃而談說起了他們辦油茶場的初衷。他說,他以前在廣東打工,收入還算不錯,有一次回家登上村後背山的時候觸動了他的靈感,這翠綠的群山、溫潤的氣候、黑黑的泥土地不正是一筆蘊藏著的財富?他的這個想法和其他幾個年輕人一拍即合,於是眼前的這座「藤縣平福軟枝油茶種植示範基地」便誕生在了社平村的古集衝裡。目前,這個示範基地已在核心區種植油茶770.4畝、在拓展區種植852.6畝、在輻射區種植1011.4畝。現在社平村累計種植油茶2800多畝。老樹發新枝,正是有了像陳華這樣的年輕人一代又一代地堅持著對綠色大山的愛戴,才有了今天青山常在、綠水常流的綠色平福。

古龍鎮風光航拍圖(歐偉文/攝)

生長在藤縣古龍鎮的黃海臣是記錄守護藤縣綠色原野的又一名見證人。黃海臣原名黃鳳祺,又名黃士喜,生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中已醜科舉人,後定居於馬來西亞吉隆坡,得到華僑郭甘的幫助,從事橡膠種植、加工業,取得了可觀的收益。他經多年考察了解認為馬來西亞種植的八角比較有發展前途,而且古龍盆地的自然氣候條件與馬來西亞十分相似,便於民國元年(1912年)從馬來西亞帶回了八角良種到古龍齊村種植,開創了藤縣種植八角的歷史。引種八角成功後,黃海臣又與黃介持、粟祚昌、高阜民、高閏光等人於民國二年(1913年)共同籌集廣西通用毫幣4500元,以每5元為一股計90股呈請政府立案批准,在古龍齊村成立了屬於私人合營性質的「合興林業股份有限公司」,大力營造八角林。不久,又與黃伯洲、粟祚昌等人在小娘山推廣種植八角。1952年10月,古龍齊村「合興林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八角林和其它林木及「祀莊」部分由國家接管,成為「公私合營八角林場」,其中屬農民部分,由公司承認其股份給與分紅,至1956年還本付息清楚後全部劃為國有,改名為「國營藤縣林場」。此後,藤縣一直致力於推進大紅八角的規模種植和營銷管理,分別於1958年2月組織全縣青年3200多人到古龍齊村一帶種植大紅八角以及油桐、松、杉等樹,僅10天時間造林達10萬畝;1959年2月再次組織青年2300多人到齊村造林,共造林35000畝;1960年2月第三次組織青年1600多人,在齊村一帶造林25000畝,並於1958年將「國營藤縣林場」更名為「國營藤縣共青林場」。如今,藤縣八角有林面積共46萬畝,佔廣西的13.5%,而古龍八角有林面積達到18萬畝,佔全縣的39.13%,年產八角6000噸(乾果)以上,佔全縣總產量的80%左右,佔廣西總產量的11%以上,古龍成為了全國著名的八角之鄉和廣西最重要的八角流通集散地。

嶺景鎮千畝有機茶扶貧產業基地航拍圖(歐偉文/攝)

「福鼎茶場」則是位於嶺景鎮鹿伏嶺上的一座高山茶場,於2000年開發種植茶林,整個茶園面積574.2畝。我們隨著經營「福鼎茶場」的林棟志、王威等人沿著曲折的盤山道路登上了茶場中的大辣衝頂,放眼望去,只見遠近的群山逶迤,錯落有致的茶林沿著山坡的走向蓬勃地長在一級級的坡地上,滿眼的是翠綠、遍布的是馨香。採風中我們與林棟志、王威邊走邊聊,聊著、聊著,想不到竟聊出了他們壯大鹿伏嶺茶鄉的一個更大的志向——建設「藤縣福鼎有機茶現代農業示範區」。這個有機茶現代農業示範區以現有的「福鼎茶場」為依託,核心區種植茶林3000畝,其中一期800畝、二期1000畝、三期1200畝,同時幅射鹿伏嶺周邊的鄉鎮村屯種植5000畝。整個園區規劃建設期為5年,2018—2020年為建設期,2020—2022年為鞏固期。茶園按照「高標準、高要求、高質量、高品質」的經營理念,以「福鼎茶」為商標,重點打造「綠茶」和「六堡茶」兩大系列有機茶,開發高香型「嶺鼎玉劍」、「嶺鼎玉珠」和「嶺鼎有機六堡茶」兩大系列有機茶品種,在茶園的發展思路上,把茶業產業與旅遊業有機結合起來,在茶園內高標準配置基礎設施,發展鄉村旅遊和鄉村精品客棧,建設茶文化主題生態觀光主體莊園,大力推介鹿伏嶺優美的環境形成的生態、民俗、文化和農業觀光,使茶產業與旅遊業有機地融合起來......

從郭承立、黃海臣到陳華、林棟志、王威,從大黎古衝河、古龍齊村的人工造林到全縣大規模的飛機播種和八角、油茶、茶葉的示範種植,時間的跨度和空間的寬度雖然相隔甚遠,但始終維繫著一條鮮明的主線,這條主線就是藤縣人守護青山綠水不變的心,正是有了從民間到政府一代又一代藤縣人對青山綠水不變初心的守護,才有了藤縣今天的天藍地綠,山清水秀,使藤縣成為了「全國綠化百佳縣」。

藤縣縣城(歐偉文/攝)

與水相依的悠長情韻

藤縣給我們的印象是與水俱來、因水而生、與水相依的。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於是,浩浩的潯江伴隨著北回歸線從藤縣的中部穿過,把縣境分為南北兩片;北流河從南向北,蒙江自北向南分別於藤州鎮、濛江鎮與潯江匯合;一百多條支流分別匯入三大主流,形成了藤縣分布均勻的葉脈狀河網。我們乘坐機帆船順著這些水域,在潯江、白石河、北流河、黃華河、思羅河、蒙江、屯江、馬河裡逐條尋覓,去捕撈起藤縣那些因水而生、與水相依的水韻情長。

潯江又稱藤江、鐔江,是西江的幹流。它從天平的新馬入境,流經天平、濛江、藤州、塘步等鎮,於赤水的大源洞流出蒼梧,全長74.3公裡。由於河流中夾帶的泥沙在河水回流河段的沉積,以及歷史上河流裁彎變直等原因,在藤縣三大河流中形成了31座之多的美麗洲島,其中在潯江便有黃舵洲、黨洲、泗洲、思禮洲、登洲、回龍洲、禤洲、託洲等,以禤洲島最大,為廣西內河第二大島。禤洲島不但是一座美麗的洲島,更是一處孕育著藤縣人兼收並蓄、海納百川、開放包容性格特質的洲島。在這裡有著全廣西最大的一棵千年木棉樹,這棵木棉樹年年花開不敗,熱情奔放,紅豔半天。還有著藤縣目前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禤洲農民獅隊」,這支農民獅隊在2004年馬來西亞的「雲頂杯」世界獅王爭霸賽中一舉摘冠獲得「東方獅王」的稱號。此後,禤洲農民獅隊分別在2015年的《出彩中國人》、2017年的《開門大吉》、2019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中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的大舞臺,他們在參差不齊如碗口般粗的高樁上將獅子喜、怒、醉、樂、猛、驚、疑、醒等種種萌萌神態在全國人民面前表現得淋漓盡致,讓全國億萬觀眾為之傾倒。「我是廣西藤縣人!」舞獅運動員鄧彬光在中央電視臺接受採訪時說的那句話至今還在人們的耳邊迴響,讓100多萬的藤縣人豪情滿懷。

舞獅訓練

禤洲的不同凡響、令人敬仰還在於從這裡走出了一位藤縣籍的著名抗日將領石化龍將軍。石化龍號雲飛,抗日戰爭時期任第五戰區兵站總監部總監,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1890年9月13日出生於禤洲。在著名的徐州會戰中,石化龍作為第五戰區兵站的中將總監,他勞心殫力親自組織、指揮、運送130多萬兵力及戰備人員參與會戰,還從全國各地徵集大批的糧餉、槍枝彈藥、醫療器械、藥品以及各種軍事物資,晝夜不絕地供往前線,及時保證了戰鬥的需要,使臺兒莊戰役取得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偉大勝利,分別獲得了「抗日英雄獎章」、「海陸空軍甲種一等獎章」、「雲麾勳章」和「忠勤勳章」等四枚獎章。2005年,在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時,為紀念石化龍將軍的功績,石化龍將軍的兒子石嘉鴻又榮獲了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由時任中共中央、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題寫章名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時過境遷,石化龍將軍這種以身許國的家國情懷穿越時空,仍然在感動著我們。

藤縣眾多的水域波瀾不驚地在歷史的長河裡流淌,也孕育出了一個長時期地生活在水上的群體——「疍家人」,他們與水而居,因水而生,勞作在水上,生息在水上,這川流不息的河水承載著他們與世俱來的歡樂和艱辛。然而,在解放前「疍家人」的地位是極其卑微的,他們居無定所,甚至難入官府的戶冊,也素為岸上定居之人所輕。當然,這些都是過去的事了,解放後藤縣的「疍家人」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叫「漁民」,他們不旦有了戶口,而且政府還在岸上為他們成立了漁業社、修建了廉租房,提供了就業培訓,引導他們逐步上岸定居。到2000年,藤縣所有的漁民都圓了祖祖輩輩的夢想,全部實現了上岸定居,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他們長期以來勞作的場景、婚姻嫁娶的場面演繹而成的一種纖柔如水般的歌謠仿如天籟之音,這種歌謠叫做「水上民歌」,它採用比擬、誇張、詼諧的本地方言演唱,旋律優美、朗朗上口。「水上民歌」分為「水路歌」和「婚嫁歌」等不同的曲調,在藤縣濛江、太平、藤城、南安、赤水、金雞、象棋等地沿潯江、蒙江、北流河一帶的「疍家人」中廣泛傳唱,是藤縣與舞獅技藝一樣齊名的另外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只是如今的「疍家人」早已離開了風雨飄搖的水面,唯有由他們創造的美妙動聽的歌聲源自心音、蕩過水麵,仍然在藤縣的土地上久久地的傳唱。

北流河是一條流淌著詩情畫意的河流,它由於歷朝歷代的文人雅士由此而出入藤縣,從而渲染和積澱了藤縣的歷史厚度和文化張力。

馬援、李白、宋之問、鑑真、蘇東坡、秦少遊、解縉等歷史名人都曾經北流河而出入藤縣,他們在藤縣期間留下了大量贊詠藤縣的詩篇,如李白的《紫藤樹》,宋之問的《登藤州》,蘇東坡的《吾謫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聞尚在藤也。旦夕將追及,作此詩示之》、《浮金享戲作》、秦少遊的《好事近,藤州與客誦夢中長短句》《光華亭》《流杯橋》《玉泉井》《江月樓》和解縉的《藤州即事》《藤江》《金雞驛》《雙競驛》《竇家寨》等,這些詩文伴隨著北流河的水聲清色,永久留傳。

藤縣的水域河網是如許的溫婉爾雅、讓人憧憬,但我們也不可否認,藤縣的水患也曾長時期地撕裂著藤縣人敏感的神經,刺痛著藤縣人的心。據《藤縣誌》記載,從宋淳化二年(991年)起,藤縣有文字記載的大洪水曾經達39次之多,其中1914年為百年一遇之特大洪水,1949年潯江水位29.12米、1976年27.45米、1988年27.37米。治癒水患是藤縣人民與生俱來的夢想,從龍母的「利澤天下」開始到新中國成立後一系列的大興水利建設,無一不是藤縣人民為了治理水患所作出不懈努力。為了紀念龍母溫媼帶領人民疏浚河道、大興水利的功跡,藤縣人民早在唐代的時候就在大容江(即北流河)口的勝西村修建了龍母廟,把龍母當作神靈一樣歷代膜拜,但始終都無法徹底改變藤縣被洪水肆虐的歷史。直到解放後,潯江上下遊相繼建起了西津水電站、桂平水利樞紐、長洲水利樞紐,北流河建起交口水電站、金雞水利樞紐,濛江建起了三江水電站、東榮水電站等水利設施,變水害為水利,這才逐步改變了藤縣水患的歷史。特別從是1998年起,藤縣在縣城的河西區開始建設防洪堤,經過了十年時間的不懈努力,終於將這條西起潯江的石油倉庫、終點於北流河口藤州大橋頭全長3.345公裡、投資1.59億元的防洪堤於2008年建成使用,並發揮了防洪的效益;再到2014年,藤縣又開始在縣城的河東城區建設全長3.485公裡、投資1.242億元防洪兼排澇的防洪堤,並於2019年全面貫通投入使用。再加上位於藤縣下遊的長洲水利樞紐於2010年正式開始蓄水,樞紐的調洪作用正式發揮,至此藤縣才徹底結束了水漫縣城的歷史。

現在,藤縣境內74.3公裡長的潯江水面寬闊,流水舒緩,水汽氤氳,仿佛如同碧波萬頃的天然湖面,與水相生相依的藤縣終於又回歸了因水而生、與水相興的山水本色。

藤縣縣城(歐偉文/攝)

呼之欲出的雛形城市

時代進入了新的世紀,藤縣也伴隨著共和國的腳步邁進了新的千年。

新的世紀是一個嶄新的年代,嶄新的年代無處不在發生著質的變化。在藤縣採風的這些日子裡,我們分明感到天還是那方天,地還是那塊地,但藤縣的面貌已發生了脫胎換骨般的滄桑巨變。

這些變化我們從一組數字中得到了見證:

人口:1949年88709戶、384918人,2017年302400戶、1104000人;

糧食:1949年7.3萬噸,2017年23.2萬噸;

森林覆蓋率:1938年林地面積28.23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25.28%,2017年林地面積439.56萬畝、森林覆蓋率78.68%;

財政收入:1950年146.49萬元,2017年16.16億元。

我們在藤縣的土地上行走,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這種裂變中的滄桑變化。

藤縣的縣城叫做藤城,《永樂大典》曾經對藤城有過「廣右之地,西接八番,南連交趾,惟藤最為衝要。」的描述,但一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藤縣縣城只有舊城區一小塊的地方,面積約3平方公裡,人口不足5萬人。當年,藤縣縣委、政府審時度勢,提出了開發河東新區的構想,著力拓展新城區,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現在的縣城已拓展成為了河西區、河東區、津北區、田寮新區以及潭東新區等方塊,面積達到了16平方公裡,人口接近25萬人,一些初具城市功能的新興小區遍布新城,康泰小區,碧水灣、碧水閣小區,杉木衝小區,華府御園、時代華府小區,以及威林時代廣場,中央城、地王國際、東海花園以及碧桂園、彰泰等現代化樓市陸續開盤,特別是碧桂園、彰泰等全國知名的品牌房產企業相繼落戶藤縣,猶如一股清泉活流,使這座縣城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變化。南、北進城雙向四車道,東進城雙向八車道的進城道路經改造後寬敞潔淨,綠蔭如茵,鳥語花香;縣城區內「三縱三橫」的街道提升改造,沿潯江、北流河兩岸及西江大橋、藤州大橋、杉花根大橋的燈光立體景觀改造,掛榜嶺公園、東山公園、雞谷山公園、河東文化廣場的整體提升改造建設,無一不體現著藤縣人民正在享受著藤縣改革發展的成果而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藤縣掛榜嶺公園改造工程(歐偉文/攝)

藤縣原本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縣,為了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程,把藤縣的工業做強,藤縣人民政府持續發力,一棒接著一棒傳,一屆接著一屆幹,著力推進了陶瓷、鈦白、林產林化、造船、鋼鐵等產業的建設,相繼建成了「陶瓷產業園區」、「鈦白產業園區」、「縣工業集中區」、「南蛇塘工業集中區」和「臨港經濟區」等一批工業園區。其中的「藤縣中和陶瓷產業園」是尤其濃妝重彩的一筆。該園區於2009年動工興建,規劃佔地2.5萬畝,建設200條窯爐生產線,是以資源換產業,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升級的一個成功園區,2018年被評為了「中國陶瓷優秀產區」,目前已有蒙娜麗莎、歐神諾、新舵、協進等全國知名陶瓷品牌企業21家入駐園區,成為了以「以園擴城,以城活園,園城互動,園城共建」的模式打造的一座陶都新城。園區內除了轉移升級的產業集聚外,還配套了中和陶瓷文化公園、陶瓷博物館、商業集中街、展銷中心、商貿物流中心以及學校、醫院、公租房等設施,可提供10萬人就業,使當地農民走出家門便可就業,堪稱是就地城鎮化的一個成功創造。藤縣自古就有鑄造瓷器的歷史,1963年在藤縣中和村發現的「中和窯」就是燒造青白瓷器的古代窖址,大約建於北宋年間,鼎盛至元代,所產瓷器幾乎涵蓋了所有日常用品,這種瓷器細膩潔白、胎盤薄而堅硬,品質上乘,堪與景德鎮的影青瓷相媲美,據說當年的瓷器曾溯北流河而上,至南流江經合浦而抵達南洋等地。如今,「中和窯」裡的20多座古窯址依舊寂靜地臥在北流河邊長約2公裡、寬約0.2公裡的山丘上,靜默地凝視著千年之後有著同樣名字的陶瓷園區。我們不知道這陶瓷城是否就是「中和窯」的前世今生,但我們知道這肯定是「陶瓷——CHINA」這不朽的名字在藤縣這一方土地上的延續和輝煌!

藤縣中和陶瓷園區全景(歐偉文/攝)

因水而生、與水相興的藤縣,目前擁有著機場、碼頭、高速、高鐵、和開放口岸等得天獨厚的立體交通優勢:「億噸西江黃金水道」的浩浩潯江貫穿藤縣縣境,全長74.3公裡;貴港至梧州高速公路和柳州至梧州高速公路已經建成通車,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正在加緊建設:洛陽至湛江鐵路建成通車、南寧至廣州動車藤縣火車站開啟了「刷臉進站」服務;梧州港赤水作業區位於藤縣的塘步鎮,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為目前廣西建設規模最大、貨櫃吞吐量最強的內河碼頭;西江機場坐落在藤縣塘步鎮的西江村,定位為國內支線機場,按4C級機場標準建設,可直飛北京、上海,輻射桂東和粵西地區的區域性支線機場......

進入了新世紀的藤縣,仿佛就像一隻正欲凌空騰飛的雨燕,蘊藏著磅礴的力量。

這種磅礴的力量體現在藤縣的經濟總量、城鎮規模、基礎設施和社會發展都發生了質的變化,這種變化使藤縣撤縣設市的條件也日臻完備。於是,藤縣萌動了撤縣設市的夢想。

(歐偉文/攝)

這是藤縣在撤縣設市的道路上走過的印記:

2011年7月,在中國共產黨藤縣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藤縣首次對今後若干年的發展定位作出了清晰的表述:把藤縣建設成為「西江經濟帶新興工業化城市」、「中國西部縣域經濟強縣」,這是藤縣向城市化發展的直接表述;

2014年6月,藤縣人民政府向縣人大常委會提出了《關於提請審議撤銷藤縣設立縣級藤州市的議案》。同年,藤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開第二十三次會議,會議審議了縣政府提出撤縣設市的議案,作出了《藤縣人大常委會關於撤銷藤縣設立縣級藤州市的決議》,這是藤縣首次明確提出撤縣設市;

由於「藤州市」與山東的「滕州市」名字同音,國家有關部門對藤縣的市名命名未能統一,藤縣的撤縣設市工作一度陷入停滯;

2017年7月,藤縣在北京舉行「藤州」市名論證會,經參加論證會的地名專家集體論證,同意使用「藤州」作為市名命名,藤縣的撤縣設市工作再次啟動;

2017年8月30日,藤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開第九次會議,一致審議通過同意撤銷藤縣設立縣級藤州市方案,請藤縣人民政府按相關程序辦理申報等手續,藤縣在撤縣設市的路上又邁開了新的一步;

2018年1月26日,自治區人大代表、藤縣縣長覃仕平作客「2018自治區兩會廣西雲訪談間」,接受記者採訪談到「撤縣設市」時說:「藤縣『撤縣設市』牽動了全縣上下,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這件事對經濟發展的好處,主要有四個有利:一是有利於凝聚全縣形成發展的合力,二是有利於推進藤縣的形象和文化,三是有利於推進整個藤縣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四是有利於招商引資、發展經濟。」

(歐偉文/攝)

藤縣撤縣設市的路徑清晰可見,而藤縣作為城市的雛形也在不斷凸現。

藤州市,這座城市的雛形仿佛已隱約可見。

我們盼望著,也祝福。

藤縣、藤州——藤兮、騰兮!

(歐偉文/攝)

文:蒙土金

圖:歐偉文 、今日藤縣、網絡等

編輯:徐偉玲

總編:吳春鳳

審核:吳海金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