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賢的經典鬼片(王祖賢主演徐克親自操刀)
2023-07-12 17:33:36 1
儘管時間過去了30多年,現在的華語影壇已經今非昔比。
但是,在觀眾的心中,似乎早已達成了某種默契的共識——那個記憶中的港片時代不可複製。
那時的美人風華絕代;那時的影壇群星璀璨;那時的電影別具匠心。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了一段生死不渝的「人鬼戀」。
徐克曾經說過,自己這一生最大的藝術成就:
一個是把林青霞變成了男人,另一個是將王祖賢變成了鬼。
王祖賢主演,徐克親自操刀,這部33年前的鬼片,到底魅力何在?:
《倩女幽魂》丨妖魔道
如果要你回答,你覺得《倩女幽魂》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喜劇?愛情?恐怖?奇幻?古裝?武俠?
相信在每位觀眾的心中,都會有不同的答案。
眾所周知,《倩女幽魂》改編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之《聶小倩》。
雖然原著只有幾千字左右,但是影視化改編的作品卻多達數十部,基本上都保留了書中的人物形象,只是在劇情上做了一定程度的改動。
但不得不說,其中觀眾聊得最多、最為經典的還是87版《倩女幽魂》。
一、徐克的愛情故事
在徐克的童年記憶中,他曾經被一部電影嚇得半死,後來才知道那是1960版《倩女幽魂》。
從此,他和《聊齋志異》這本書結下了不解之緣。
20年後,徐克找到了邵氏電影公司,借來了李翰祥執導的電影《倩女幽魂》,看完後覺得故事還有很大的空間供其發揮。
而且他還把原著認真閱讀了一遍,發現寧採臣與聶小倩的愛情,並不是整部小說的重點,作者蒲松齡真正想展現的是,寧採臣和燕赤霞為民除魔的俠義一面。
於是徐克考慮再三,決定將《倩女幽魂》拍成一部表現男女之間浪漫愛情的故事。
然而你這一想法,遭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反對,理由很簡單:這類型的題材毫無賣點。
為了說服當時的老闆,徐克找到了自己執導《金刀情俠》時,認識的武術指導程小東,兩人一起聯手改編《聊齋·聶小倩》的故事。
1960版《倩女幽魂》最大的特點在於,故事將「義」凌駕於「情」之上。
素來有「鬼才導演」之稱的徐克,卻反其道而行,讓「寧採臣與聶小倩的愛情」佔據了上風。
整部電影從內容到形式,再到表現手法,在當時來講相當另類。
故事的主幹雖說是一段悽美的人鬼戀,但是卻融合了武俠、恐怖、搞笑等風格,滿足了絕大多數觀眾的審美趣味。
而在劇情方面,徐克版《倩女幽魂》更加注重男女之間「情慾」的推動作用。
在徐克的鏡頭下,聶小倩和寧採臣的關係,既有「欲」也有「愛」,但自始至終都情而不色。
原本,片中有一場王祖賢與張國榮的香豔戲,但不知什麼原因被刪減了,而且在完整版中也未能找到此片段。
簡單的故事,特有的美感,絕世的容顏,每個鏡頭下的人和物,都有著那個年代特有的印記。
以上種種,很難有觀眾會覺得這部電影不好。
但《倩女幽魂》被認為難以超越,除了歷久彌新的故事,恐怕還要歸功於對人物的塑造上。
二、影史經典的銀幕形象
徐克回憶到,在確定重拍《倩女幽魂》後,選角成為了當時的一大難題。
起初,張國榮是徐克心中最完美的「寧採臣」人選,哥哥也同意參演。
後來,聽說這是個古裝片便拒絕了,覺得戲服穿到身上太奇怪。
於是徐克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遊說了張國榮多次,才終於打消了他的顧慮。
而在張國榮的心中,聶小倩的第一人選,是一個名叫中森明菜的日本演員。
由於各種原因,很遺憾沒有邀請到。
此時,剛籤約邵氏的王祖賢,向徐克的妻子施南生打電話要求試鏡,結果被婉言拒絕了。
她認為王祖賢比較高(身高1米72),屬於那種比較偏陽光的美女,與聶小倩陰冷古典的氣質不太相符。
後來,執迷不悟的王祖賢,又親自上門找到徐克,要求給她一次機會。
沒想到,女神只是穿上戲服,就讓徐克決定了聶小倩的人選。
結果,連王祖賢自己也沒想到:她會憑藉《倩女幽魂》,獲得「最美女鬼」的稱號。
87版聶小倩和寧採臣,幾乎定格了「女鬼和書生」這一經典造型,以至於後來的電影都被籠罩在兩人的陰影之下。
其實在原著中,寧採臣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個養尊處優、從容不迫的公子哥。
但是這樣的角色,在現代人的眼中,會缺少一點親和力。
所以在87版《倩女幽魂》裡,導演徐克塑造了一個呆萌落魄的窮書生形象。
在片中,張國榮飾演的寧採臣,單純中帶點傻氣,性格木訥沒有絲毫的造作,給觀眾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
雖然張國榮的演藝生涯裡,有無數個銀幕經典角色,但是論及影響最大、給世人印象最深的無疑是《倩女幽魂》的寧採臣。
據說,當年王祖賢在片場總喜歡喊張國榮「哥哥」,於是這個稱呼就此傳了開來。
而王祖賢飾演的聶小倩,她那亦仙亦妖、超凡脫俗的氣質,有一種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
特別是她在片中的造型,舉手投足間盡顯蒲松齡筆下女鬼的清冷幽怨。
要知道,當年王祖賢才19歲,這樣一位絕代佳人演女鬼,很難把《倩女幽魂》歸類為「鬼片」。
單論電影本身,《倩女幽魂》有武俠的影子,很大程度體現在燕赤霞的身上。
原著中的燕赤霞,作者只是寥寥幾筆。
然而在片中,他被塑造成典型的道家劍俠形象,外貌似鍾馗,又帶著大俠的氣派,性情剛烈,又略帶一些喜感。
這個角色不僅承載著憤世嫉俗的俠義,而且還是連接陰陽兩界的關鍵人物。
電影中角色不多,但每個人物即使配角都傳神出彩,沒有多餘的劇情,比起現在靠特技堆砌的大片,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在徐克與程小東的加工,張國榮和王祖賢的精彩演繹下,共同構成了一部無法超越的經典。
以至於,在影迷們的心中,一直流傳著一個神話:
張國榮後,再無寧採臣;王祖賢后,再無聶小倩!
三、重拍難以延續經典
3年後,續集《倩女幽魂2:人間道》面世。
原班人馬悉數回歸,除了寧採臣這個角色一脈相承外,《人間道》的故事和《倩女幽魂》並無太多的聯繫。
片中,徐克對各種電影技術的嘗試和運用,使得《倩女幽魂2》在技術上達到了一個高峰。
片如其名,《人間道》的主題更加注重對現實的批判,從而引發觀眾的共鳴。
不僅如此,張學友、李嘉欣等演員的加盟,讓劇情更為豐富。
總體來說,續作「不是武俠,勝似武俠」的特點,水準絕不輸給前作。
緊接著,在1991年《倩女幽魂3:道道道》上映。
影片又再次回歸「人鬼戀」的故事,不過男主不再是寧採臣(張國榮),取而代之的是十方和尚(梁朝偉)。
而王祖賢雖說在片中繼續飾演女鬼,但是角色本身沒有聶小倩半點清純憂鬱的氣質,更像是一個亂世中的風塵女子。
雖然導演徐克有了前作的經驗,顯得更加得心應手,尤其在視覺方面,有了更佳的娛樂性。
但整部影片的商業設計意味太濃,失去了前作的人性和幽默感。
所以在當時看來,這部僅隔一年的續集,無疑是一部趁熱打鐵的商業片。
時隔33年,《倩女幽魂》再次被搬上了大熒幕。
這一次,影片不僅獲得了正版授權,而且還請來了原版編劇阮繼志操刀。
總投資近4000萬,耗時370天製作,延用40%的原版內容,演員採用「老 新」的模式。
但播出後被詬病最多的地方,就是兩位主角有點差強人意。
飾演寧採臣的陳星旭,不太像一個文弱的書生,反而是身上帶有一點貴氣。
外加上他的演技太浮誇,顯得有些不太自然。
而飾演聶小倩的李凱馨,沒有一絲鬼氣。
本身長相屬於那種清純可愛型,談不上作為女鬼的性感嫵媚。
而整部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少一些合理的劇情鋪墊,導致情節的發生太過於突然。
從演員到故事,再到特效,三大難題困擾了後人數十年!
說到底,這或許就是87版《倩女幽魂》的宿命與結局。
徐克導演,被翻拍無數次,王祖賢主演的這部鬼片,堪稱影史經典。
我敢肯定,徐克怎麼也沒想到,自己隨心打造的故事,會成為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山。
隨著時間的流逝,當經典失去了被超越的意義,那麼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不時回頭一覽風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