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貼胡歌南方車站的聚會(胡歌能否憑南方車站的聚會在電影圈站穩腳跟)
2023-07-12 09:40:44 1
文|令狐伯光
刁亦男導演,胡歌,桂綸鎂等主演的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於12月6日上映,目前豆瓣評分7.5,上映三天首個周末票房1.4億,最終預測票房接近3億。
不管如何,胡歌擔當主演的首部電影成績確實不錯,這為胡歌今後往中國實力派男演員的道路上,更加增進了一步。
胡歌能不能憑藉《南方車站的聚會》在中國電影圈裡站穩腳跟呢?
答案是不太可能,但確實開了個好頭,而胡歌的下部電影變得非常的關鍵。
胡歌首部主演的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眾所周知,胡歌過去一直在電視劇領域上耕耘,電影領域的建樹就不多。
早期參演的電影如《劍蝶》《第601個電話》和《辛亥革命》,胡歌的表演確實未能脫離偶像演員的定位。
這幾年,胡歌先後參演了電影《那年夏天你去了哪裡》、《你好之華》和《攀登者》。
後兩部電影的配置在華語電影堪稱頂級,但胡歌又不是絕對男主角。
所以,《南方車站的聚會》確實為胡歌首次擔任男主角的電影同,合作主創也是華語電影的一流。
導演刁亦男前作《白日焰火》獲得柏林金熊獎,男二號廖凡憑此獲得柏林影帝,女二號萬茜曾獲得臺灣「死馬獎」最佳女配角。
這部電影對於胡歌電影演員的轉型,確實有著無法言喻的重要性。
胡歌在《南方車站的聚會》後能否在中國電影圈站穩腳跟,其實詳細衡量相當複雜,因為一部電影在市場最終能否成功,有著太多主觀和客觀的因素。
一般來講大概有三個方面。
獎項、票房、國民度!
獎項刷逼格,票房證明商業價值,國民度代表大眾知名度!
獎項:國內外a類電影節的最佳主角或者最佳配角(雙主角或絕對主角最佳)。
電影是「世界的第八大藝術」,全世界頂級電影節最終評選出電影都偏向藝術類。
一名演員只要獲得國內外a類電影節最佳主角,也就是代表這位演員的業務能力,受到業內最頂級評選機構的認證。
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刷夠了業務能力的逼格。
這位演員在圈內未必會飛黃騰達,但今後的資源級別肯定是水漲船高。
電影獎項背後的業務能力和資源等級《南方車站的聚會》為胡歌帶來表演類的獎項到底多重要呢?
最典型的是本片的男二號廖凡,廖凡在2014年的《白日焰火》獲得柏林影帝前。
廖凡之前參演的華語大片都是什麼《非誠勿擾》的娘娘腔啦,什麼《讓子彈飛》《十二生肖》裡的男配角之類的。
但廖凡獲得柏林影帝後,中小成本的《師父》和《命中注定》都是男主角。
姜文導演的下部電影《邪不壓正》,廖凡可以說是男二號或者男三號。
這就是獲得業內最頂級獎項認證,為演員帶來資源的升級。
胡歌能否憑藉《南方車站的聚會》獲得表演類獎項不一定,因為今年坎城電影節是入圍最佳電影,並非是胡歌入圍坎城最佳男主角。
2019年國際a類電影節沒有了,國內電影節也已經先後結束,那就只有2020年的電影節。
國內香港金像獎一向非常的本土,臺灣的死馬獎已死,最終只剩下020年的金雞獎,百花獎和華表獎內地三獎。
百花獎是民眾選擇獎的公信力較低,華表獎注重主旋律對於藝術逼格有影響,於是只剩下明年的金雞獎影帝。
可誰能保證胡歌憑《南方車站的聚會》絕對能拿下金雞影帝?
相信看過本片都知道,胡歌為了角色付出很多,演技確實進步巨大,塑造的男主角也談得上優秀,但拿獎未必就十拿九穩了。
2018年鄧超主演的《影》,電影上映期間觀眾都讚嘆鄧超演技,什麼影帝絕對穩了,結果國內外電影節幾乎顆粒無收。
所以,《南方車站的聚會》的胡歌,已經能吊打《影》裡的鄧超麼?
電影票房背後的商業價值電影終究還是「資本打造的一個商業項目」,哪怕是文藝片不都需要投入市場賣錢的不是麼。
一名演員能否單獨扛起一部電影的票房,這對於今後影視資本有了頂級資源,在選擇演員時非常的重要。
但一名演員如何才能算單獨扛起了票房,這個衡量方法也非常的複雜,同樣也有三個方面。
演員番位、導演號召力、ip吸引力
番位決定演員的重要性,ip決定電影的吸引力,導演決定電影的號召力。
演員番位,顧名思義就是一名演員在電影是絕對主演、重要主演、重要配角、或者不重要配角等等。
一番:自然是絕對主角和雙番最佳。
如果演員在大爆作品只演了一名小配角,哪怕是重要的配角,甚至是比較重要的主角。
最終將「扛票房能力」算到演員的頭上,資本和觀眾都未必能夠信服。
1、番位決定演員的重要性這裡舉個例子是男演員杜江。
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上映期間爆出了一個新聞,杜江主演的電影累積票房超過了100億,竟成為首位80後中國百億票房演員。
作品包括:《紅海行動》36.51億、《烈火英雄》16.90億、《我和我的祖國》29.09億、《中國機長》27.42億等。
但新聞曝出後觀眾和其它媒體質疑聲不斷,主要原因正是杜江沒有代表作。
《紅海行動》、《烈火英雄》和《中國機長》,杜江都是妥妥的男二號。
觀眾為什麼覺得杜江還不夠格,他在這些電影中番位不夠就是重要的原因。
胡歌在《南方車站的聚會》當然是一番,同時這部電影因為胡歌,帶來不少市場的助力,這個原因在下面再講。
2、ip決定電影的吸引力ip影響力也能決定電影的商業價值,這個ip未必是翻拍網絡小說,其中大家廣泛知曉的類型題材,關注的真實事件也能算。
杜江主演的《紅海行動》、《烈火英雄》、《中國機長》和《我和我的祖國》四部電影大片,幾乎全部沾了題材類型的光。
《紅海行動》背後是著名的葉門撤僑,半年前同類型的《戰狼2》的票房神話,兩部相同題材的電影引起的全民關注度要骯。
《烈火英雄》是改編自「7·16大連輸油管道爆炸事故」,同樣是個全民關注高的著名題材。
《中國機長》是2018年著名的「川航事件」,這仍是個全中國人民都知曉的國民大事件。
《我和我的祖國》,2019年國慶檔國內外環境的特殊,再結合新中國建國70周年全國人民的普天同慶,堪稱天時地利和人和。
如果是世界級別的ip,最頂級莫過於漫威超級英雄系列電影,再到《速度與激情》系列,或者《碟中諜》系列,《007》系列等等。
如果某位中國演員參與這種頂級ip,別提在電影裡主演主要角色,哪怕是重要配角,這都不止是國而是向全世界傳播了。
劉亦菲主演迪士尼的《花木蘭》粉絲為何瘋狂,因為這是個能傳遍全世界的頂級大ip。
國內這種頂級電影Ip數量較少,但周星馳導演的《西遊記》系列,徐克導演的《狄仁傑》系列,當年正處火的時候差不多。
另外,徐崢導演的《囧》系列,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系列,目前在國內影響力都相當不錯。
近年國內炒得極熱的網絡小說,也都是ip影響力的體現。
2019年上映一部電影最典型,肖戰主演的仙俠片《誅仙》。
電影上映後口碑質量爭議不斷,但因為肖戰的流量票房大賣5億上下,但當中也不乏原著《誅仙》十年情懷帶來的影響。
胡歌主演的《南方車站的聚會》ip影響力基本沒有,因為這是導演原創故事,壓根和ip影響力扯不上任何關係。
3、導演決定電影的號召力前面提到大導演周星馳,徐克,徐崢和陳思誠。
如果再加上華語其它大導演,如老牌導演張藝謀、陳凱歌、姜文、馮小剛、李安、王家衛等。中生代的吳京、寧浩、韓寒等等。
這些導演的個人號召力相當強,至少不會弱於當紅流量明星,在全民普及度上還尤有勝之。
比如張藝謀和陳凱歌不管在民間的爭議如何,但他們有新片上映觀眾總想去瞧瞧。
胡歌在《南方車站的聚會》有沒有依賴導演的個人號召力呢?
伯光認為有一些,但是並不如胡歌。
因為導演刁亦男以拍文藝片為主,電影中也只有前作《白日焰火》相對知名。這在中國文藝片導演中,遜色第六代導演的賈樟柯,婁燁和王小帥不少。
胡歌的票房號召力強過導演刁亦男,甚至強過本片男二號伯林影帝廖凡。
演員國民度背後大眾知名度《南方車站的聚會》裡胡歌比起刁亦男和廖凡號召力都要強,原因是胡歌中國內地最知名的中生代男演員之一。
胡歌的國民度堪稱是要刷爆了。
演員的國民度為何重要?
雖然業內一直流傳電視劇演員不如電影演員的說法,但因為中國影視產業的特殊,電視劇直到現在都有一個電影無法企及的優勢。
一部火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角色,簡直輕易就能刷爆國民度,但電影就要遜色不少。
電視劇和角色的火爆影響國民度,演員的國民度影響電影的吸引力,電影吸引力不夠需要再刷國民度參演電視劇——
近年來,為何像陳坤、倪妮、張震、湯唯、章子怡這些電影演員,紛紛「紆尊降貴」去演電視劇?
說到底就是刷國民度和商業價值。
胡歌在《南方車站的聚會》的國民度強過導演和廖凡,則是他在電視劇領域的成績。
如果按照「流量明星」的算法,胡歌是頂流中的頂流。
《仙劍1》《天外飛仙》《仙劍3》《射鵰英雄傳》《神話》等等,再到後來的《偽裝者》和《琅琊榜》等等。
哪一部電視劇和角色在當年不是收視,口碑和討論度爆棚。其中《仙劍1》和《琅琊榜》更是現象級別的中國電視劇。
胡歌發展情況在中國娛樂圈堪稱異類!
胡歌本質上是「偶像男星」出道,現在的愛豆偶像,他們憑藉海量的「流量數據」和資本熱捧,轉眼便能接到一些不錯的電影資源,甚至讓眾多實力派演員當配角來熱捧。
哪怕和胡歌相同時代的男演員,大熱的偶像劇和角色帶來的巨大人氣。
在當年京圈和港臺圈瓜分電影資源之下,確實接不了太過重要的電影資源,但好歹有點湯喝。
比如四大小生的劉燁、陳坤、黃曉明和鄧超。在那個港臺圈和京圈瓜把持華語電影大資源的情況下。他們憑藉幾部熱門電視劇過後,雖然沒接到一番的華語大片,但主演的中小成本電影不少,或者早在大片裡擔任重要角色。
胡歌這種擁有兩部現象級別,一堆不錯的熱門劇集的男演員。
居然花了十幾年才算真正敲開電影演員的大門,委實的有些不可思議。
背後原因,還是當年「胡歌車禍」後既受恩於唐人的不離不棄,但也因為唐人只是一家電視劇的公司,在電影的資源人脈上,很大程度上限制胡歌的發展。
胡歌和《南方車站的聚會》的以後綜合各種條件和因素,一名演員怎麼才叫做能在電影圈站穩腳跟呢?
那便是電影裡擔任絕對一番或者雙男主,並不依賴號召力巨大的大導演,不依賴題材和大IP,在各方面全方位都「脫水」過後,演員幾乎一己之力撐起全片的電影票房。
如果按照這種標準的話,近年來有幾位中生代男演員堪稱代表。
徐崢、黃渤、吳京、鄧超、王寶強等。
徐崢:影帝和國民度略過,票房導演的《囧》系列扛一半,主演監製的《我不是藥神》扛一半。
黃渤:影帝和國民度略過,票房導演的《一齣好戲》扛大半。
吳京:導演的《戰狼2》幾乎全扛,主演的《流浪地球》扛了一半以上,扛票房能力堪稱頂尖。吳京國民度略過,因為打星出身,代表影帝的獎項稍遜。
鄧超和王寶強另外兩項都是頂尖,略敗在導演電影的質量口碑較差,綜合水平相差無幾。
胡歌還不能和這些圈內大佬比較,但胡歌國民度在國內是巔峰,演技雖然沒有獲得影帝但未來可期,票房幾乎獨自扛起2億多。
胡歌首部擔任絕對一番的電影,成績相當的不錯。
最後,胡歌在中國電影圈和《南方車站的聚會》情況如出一轍。
這部電影極具風格化,相當優秀,但缺點也很明顯,在國產電影裡值得一看,導演的下部電影相當值得期待。
胡歌亦是如此,各方面都很均衡但還是差口氣,但本片為胡歌開了個好頭。
所以,胡歌下部電影就異常的重要。
根據資料顯示,胡歌下部電影是陳可辛導演的《李娜》,胡歌飾演的李娜的丈夫姜山,基本可以確定是絕對男主角。
胡歌的《南方車站的聚會》還是文藝些,這導致他在「扛票房能力」上有些遜色。
眾所周知,陳可辛導演是文藝商業都融會貫通的華語大導演,當年黃曉明參演陳可辛導演的《中國合伙人》前,便沒有國產頂級大片擔任過絕對男主角。
黃曉明就是在《中國合伙人》過後,立刻登上電影演員生涯的高峰。
胡歌憑藉文藝片《南方車站的聚會》敲開電影演員大門,下部作品接到陳可辛導演的《李娜傳》。這種機會非常的難得,同時還是一個重大的機遇。
希望胡歌能夠緊緊抓住它,真正在中國電影圈站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