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片兩部半看完刷新三觀的神作(這部R級片經典系列)
2023-08-07 13:53:21 1
最近,經典恐怖片IP《萬聖節》(《月光光心慌慌》)系列,走過風風雨雨44年後,終於迎來了大結局。
新作《萬聖節:終結》於10月14日在美國本土上映,且同步上線網絡平臺,因此我們內地網友也得以看到這部電影。
這是《萬聖節》系列第13部作品,也是自從2018年開始的新三部的終篇。
有什麼主打賣點?
除了熟悉的IP、恐怖外,「尖叫女皇」傑米·李·柯蒂斯回歸飾演女主角勞瑞·斯特德,她和哥哥麥可·麥爾斯的恩恩怨怨,也將在本集中徹底了結。
因此對於系列的死忠粉來說,這部電影還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然而,這部R級續作上映後,網上口碑卻有些慘。
IMDb網站開分僅5.1分;爛番茄新鮮度(媒體評價)39%,爆米花指數(觀眾評價)57%,比前作《萬聖節:殺戮》(IMDb5.5分;爛番茄新鮮度39%,爆米花指數66%)口碑還要低。
這些數據說明一點,媒體和觀眾皆不買帳。
就連「終結篇」的情懷分,都沒有了。
看看美國和中國兩邊的評論,都挺有意思。
美國網友很毒舌。
這個打了3分差評的網友,形容電影在萬聖節把人整睡著了,「催眠效果很好」。
他還怒批:「影片以一種『侮辱性』的方式,結束了這個系列。」
中國的網友也沒能忍住,失望地表示「無語」、「吃相很難看」。
一個延續了44年的系列,為什麼會落得這樣一個「人人喊打」的結局?
美國網友說的「侮辱性的方式」,到底又是什麼?
「吃相很難看」,到底又有多難看?
作為死忠粉的皮哥,接下來帶大家來深入了解這部電影。
一、放下第一部近200倍票房收益的奇蹟,再看這部續作
時間回到1978年,也就是《星球大戰》上映後的第二年,那時候包括皮哥在內的很多網友,都還沒有出生。
恐怖片導演約翰·卡朋特,拉上剛滿20歲的美女傑米·李·柯蒂斯,僅花了33萬美金,就拍出了狂攬6500萬票房的《萬聖節》。
在這部劃時代的虐殺片中,誕生了水果刀殺人魔麥可·麥爾斯(由託尼·莫蘭和威爾·桑丁兩人合力塑造)。
他住在哈登菲爾德小鎮,6歲時(1963年)就在萬聖節當天因殺死了自己的姐姐,而被送進精神病院。
15年後的萬聖節,他又從那裡逃離,重臨哈登菲爾德小鎮。
勞瑞·斯特德(傑米·李·柯蒂斯飾演)是麥可的妹妹,因年幼時遭遇父母雙亡,以及姐姐被哥哥殺死的變故,故而失去了記憶,被另一戶人家收養。
從1978年的萬聖節開始,她就成了殺人魔麥可追殺的對象。
這對兄妹的相愛相殺持續了44年,傑米·李·柯蒂斯參與了其中的1、2、7、8集和新三部曲。
麥可·麥爾斯則成為虐殺電影「殺人魔」的經典形象,《猛鬼街》的弗萊迪·克魯格、《黑色星期五》的傑森·沃赫斯、《鬼娃回魂》的恰吉,都要叫他爺爺。
如今女神已經熬成了64歲高齡的老太婆,可以想像麥可·麥爾斯如果還是人類的話,至少也是近70歲的老頭了。
這樣一位年邁老者,提刀都費勁,戰力大不如前。
因此編劇貼心地給他安排了一個「門徒」,就是憋屈小青年科裡·坎寧安(羅漢·坎貝爾飾演)。
科裡本是個有為青年,因在某一年萬聖節時意外導致鄰家小孩傑裡米慘死而背負全鎮人的咒罵。
科裡在父親的廢棄物回收場工作,在鎮上經常遭遇小流氓的圍攻,勞瑞·斯特德看不下去,便幫助了他,還把自己的孫女艾莉森(安迪·馬蒂切克飾演)介紹給他。
勞瑞在上一集失去了女兒凱倫,年老的她和孫女艾莉森生活在一起,正忙著把自己半生的經歷寫成小說。
由於同病相憐的緣故,艾莉森和科裡開始交往,但科裡擺脫不了鎮民們的持續打擊,終於在一次被小流氓毆打之後,遇到了藏匿在下水道中的麥可·麥爾斯。
此時的麥可早已戰力大減,科裡搶走了他的橡膠面具,化身殺人魔到處殺人,把得罪過他的人統統幹掉,其中甚至包括他的母親。
正當科裡潛入勞瑞的家裡想要對她下手時,身經百戰的勞瑞拿起手槍反殺,幾發子彈再補一刀送科裡上路。
最後剩下也潛入房子的麥可,勞瑞與他在廚房大戰數十回之後,與艾莉森祖孫合力將他幹掉。
為了不讓麥可再「復活」了,在弗蘭克·霍金斯警官(威爾·帕頓飾演)的幫助下,勞瑞召集全鎮的人為麥可舉行了「葬禮」,在全鎮人的面前把他的屍體碾得粉碎。
二、侮辱性的方式,和這兩方面的「瞎搞」,脫不開關係
殺人魔麥可·麥爾斯的故事就這樣畫上了句號。
他的「葬禮」倒是頗有幾分儀式感。
主創用這種「片甲不留」的方式宣告這個人物「死透」了,也宣告這個IP的結束,有種「金盆洗手」的意味。
作為虐殺電影鼻祖,頭罩橡膠面具,用水果刀殺人的麥可·麥爾斯是全世界多少人的童年噩夢。
這個經典人物最終得到的是這樣的結局,真有點令人意難平。
我們能夠接受他的隕落,但不是以這樣平淡的方式。
具體來說,觀眾的不滿,其實具體體現在兩方面。
第一,對男主麥可爾的塑造,方方面面都很失敗。
曾經大殺四方的麥可·麥爾斯,在這部電影中戰鬥力被大幅度削弱了。
他不僅幹不過年輕的科裡,被搶了橡膠面具簡直就是羞辱;還一對一打不過勞瑞大媽,在廚房裡被大媽割喉放血。
麥可的塑造也是失敗的。
他的戲份被「門徒」科裡佔去大半,淪為大號配角,幾次出場除了表演肉搏和虐殺之外,就沒有別的功能了。
麥可和勞瑞這對兄妹40多年的恩怨如何化解,本應是電影的核心內容,卻只是以結束對方生命草草了結,著實令人失望。
第二,「門徒」角色野心很大,卻演砸了。
「門徒」科裡由大好青年到殺人魔的蛻變,是電影故事的主線。
在影片的開頭就用一場戲,講述他犯下致命錯誤的全過程。
那是在一個萬聖節的夜晚,正準備參加派對的羅傑夫婦將兒子傑裡米託付給鄰居科裡照看。
傑裡米是個貪玩且喜歡惡作劇的男孩,他把科裡騙進頂樓的房間裡反鎖起來。
科裡為了打開房門,就拼命用力踢房門,當門鎖被踢開的那一刻,房門剛好就撞上站在門外的傑裡米,令其失足掉下樓梯,摔得腦漿塗地。
而此時正好趕上羅傑夫婦回家,親眼目睹了兒子的慘死,傑裡米的母親抱著兒子的屍體仰天大叫。
這個場景放在電影的開頭,顯得極為震撼,詭異的巧合和滿地的鮮肉衝擊著每個人的視角神經,也把科裡將要面對的困境展現在觀眾面前。
但其後對科裡的塑造卻並不成功。
這個人物的轉變過程,和《小丑》中的亞瑟·弗蘭克有幾分相似,乍一看還挺有野心。
但科裡沒有像亞瑟那樣經受來自社會的毒打,他無非是遭遇全鎮人的冷暴力,偶爾被一些小流氓欺負,在家裡則被母親管得死死的。
即使最後蛻變成殺人魔,我們也看不到他的成長,無非是被怒火吞噬的可憐人。
演員羅漢·坎貝爾也沒有華金·菲尼克斯大叔那樣好的演技,當需要表現委屈、失落、憤怒這些情感時,他都只會撅起嘴滿臉苦逼相,令人十分反感。
科裡與艾莉森的感情糾葛,在電影裡也佔了很大的戲份。
但,一是劇情俗套、節奏緩慢、缺乏亮點;二是兩位演員的表演功力都有欠缺,全程貌合神離,看得人如坐針氈。
尷尬的是,花了那麼多篇幅來塑造這樣一個人物,到了高潮部分卻還是要提前退場,讓路給麥可與勞瑞兄妹大戰的重頭戲。
這就使得科裡這個角色更顯得多餘,粉絲們都是來看殺人魔兄妹大戰的,誰願意看到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故事?
三、這部R級電影唯一的亮點
唯一的可取之處是傑米大媽飾演的勞瑞·斯特德,整個系列見證了這個人物的成長,經歷了與女兒凱倫的生離死別之後,早已變得堅韌而強悍。
傑米大媽從影40多年,演技早已爐火純青,能看出她在努力塑造這個人物,力求為其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片中近身肉搏的打戲,傑米大媽也是親身表演,在狹小的室內空間中對打,也令人心驚肉跳。
作為限制級電影,該有血漿的地方一點沒省,該卸肩斷骨的鏡頭也一個不落,對於口味較重的觀眾頗為友好。
《萬聖節》系列是傑米大媽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她在1976年剛滿18歲時就進入好萊塢影視圈,剛開始只是在一些電視劇中跑龍套,兩年後就得到了主演《萬聖節》的機會。
早在1960年,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就用《驚魂記》證明了恐怖片與美女是絕配。
那時候的傑米大媽既性感火辣,又帶著鄰家女孩的清純可愛,她的表演還帶著青澀,但本色演出更顯得自然生動,因此觀眾都對她很有好感。
由於電影的成功,《萬聖節》系列的IP也被成功開啟,傑米大媽緊接著出演了續集。
其後她又以類似的形象出演了很多驚悚片,且一度成為驚悚片的代言人,得到「尖叫女皇」的外號。
我們內地觀眾最熟悉的,就是傑米大媽在《真實的謊言》中的表演。
這是詹姆斯·卡梅隆與阿諾德·施瓦辛格合作的第3部電影,也是90年代內地電影市場開放後引進的第一部好萊塢大片,在當年曾引起全國轟動。
傑米大媽在片中飾演女主角海倫,一個不甘寂寞的家庭主婦,與阿諾的對手戲令人印象深刻,兩人也從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在本片首映前,傑米大媽在好萊塢的TCL中國劇院前留手印,阿諾還親自到場助陣,兩人之間親密的畫面不禁令人想起從前。
四、好萊塢恐怖IP的出路,只有一條
近兩年全世界電影業都在經歷生存的考驗,大投資的商業大片很難保證票房收入,低成本的恐怖片和驚悚片風險就要小得多。
因此我們看到以前只在萬聖節前後迎來旺季的恐怖片,幾乎全年都有新作推出。
這其中不乏《咒》、《不》、《老去》、《墜落》、《無辜者》、《致命感應》這些優秀的作品。
但同時,像《萬聖節》系列、《猛鬼街》系列、《黑色星期五》系列、《SAW》系列這些經典老IP,卻都到了「風燭殘年」,難有好的續作推出。
在皮哥看來,有句話叫做「見好就收」,再好的IP,也有被榨乾剩餘價值的一天,應該趁一個系列還沒完整爛掉,給它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萬聖節:終結》雖不完美,但至少做到了這一點,給了麥可·麥爾斯一個帶著儀式感的葬禮。
不過這個系列的結局口碑,也值得其他恐怖IP深思。
別為了拿情懷賣錢,徹底把自己迷失了。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