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小學黨員教師築夢中國觀後感

2023-08-07 12:55:40

  【範文一】

  有夢想的人才能走的更遠,而有夢想的民族才能實現偉大的超越。中華民族走過曲折的歷史是繁榮一世的輝煌,也有屈辱沒落的沉淪。現在的中華民族再慢慢變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們的文化再慢慢的沒落我們的心慢慢沒有了歸屬,所追求的慢慢都是物質金錢權利猶如行屍走肉一般,沒錢的渴望金錢,有錢有勢的內心空虛有的甚至拿吸毒來排遣寂寞空虛。總之我們沒有一種成就感沒有快樂的在世上過好每一天。而新一任的領導人卻給我們指明了方向讓我們的內心有了追求有了動力那就是實現中國夢。

  習主席在國家博物館,在新一任領導人第一次集體亮相時發表了重要講話。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因為這個夢想,它是凝聚和寄託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它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一種共同期盼。

  我堅信,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我堅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周年之時,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會實現;我更堅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會實現。

  習主席的講話將中國夢賦予了具體的含義不再是開空頭支票,那就是實現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由中央的指揮棒帶領下,全體各族人民積極響應。夢沒有大小貧富貴賤之分,我認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去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就能用我們十三億同胞的託起偉大的中國夢。

  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它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

  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永遠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鬥,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

  實現中國夢還要築夢天下,不能閉門造車,中國夢與世界發展與進步息息相關,實現中國夢,意味著約佔全球1/5的人口將得到很大程度的發展,這本身就是對世界的重大貢獻。中國實現夢想的過程,也是進一步擴大開放、與各國分享更多發展成果和發展紅利的過程。

  習主席上任後的訪問第一站就是俄羅斯,第二年的第一站依然是俄羅斯中國領導人像俄羅斯發出了信任與友誼的信號,普京也及時回復與我國籤訂了具有重要意義的能源軍事與經濟合同。在莫斯科克裡姆林宮,習近平與普京總統坦誠相見。雙方表明,中俄互為最主要、最重要的戰略協作夥伴。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依然嚴峻的國際經濟環境,中俄要更加緊密地加強全方位戰略合作。

  中非雖然遠隔重洋,但我們的心是相通的。聯結我們的不僅是深厚的傳統友誼、密切的利益紐帶,還有我們各自的夢想。發展中非關係意義重大,因為中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大陸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有待於發展的大陸,兩個古老大陸攜手發展,意味著兩個古老大陸共同的復興。

  當鏡頭搖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時候,中國夢的人文價值與和平力量同樣得到極大彰顯。中國與拉美發展階段相近。進入21世紀以來,中拉經貿增長遠高於中國整體對外貿易增幅,可謂進入「黃金時期」。人們欣喜地看到,中國已是拉美地區第二大貿易夥伴,拉美則成為中國最重要的海外投資目的地之一。

  毋庸置疑,中美兩個大國的關係走向,直接影響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影響著世界和地區的和平穩定。習近平與歐巴馬總統在安納伯格莊園會晤,就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達成重要共識,向世界昭示了中國和平發展的信念。習近平用三句話對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內涵進行了精闢概括:一是不衝突、不對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贏。兩場會晤,一場晚宴,一起散步,既談合作,也不迴避分歧。

  中國夢使我們有了奮鬥的方向和動力,中國夢正在喚醒我們這個沉睡了多年的民族,這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的國家定能實現偉大復興的夢想。而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正是預備黨員的我來說,是社會的棟梁,實現中國夢的重擔就落到了我們這一代身上。毛主席帶領我們的祖輩浴血奮戰趕走了列強,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推翻了殖民統治為我們創造了國內和平的環境,鄧小平在十三屆三中全會上敢於冒險劃時代意義的提出了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帶領我們的父輩不斷趕超,不但解決了十三億同胞的溫飽問題,還實現了工業現代化,實現了經濟的騰飛,用三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一百多年的發展之路。而現在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這一代手上,而我們的任務就是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跨過超越發達國家的鴻溝。讓我們懷揣中國夢,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團結十三億同胞一起像世界吶喊我們的時代到來了――一定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範文二】

  泱泱大國,巍峨東方,千古帝制,四海來朝。昔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雖封建帝制,然天下一統,萬國來儀。壓迫雖在,帝制長留,然外不敢辱。清帝制,閉關鎖國,不思進取,夜郎自大,民不聊生。外有堅船利炮,內有起義反抗。八國聯軍分中華,神州大地創傷起,四萬萬人民受屈辱,中華五千年來未有之大變局,時至今日,後人觀之,亦淚流,亦憤慨。

  1840年,鴉片戰爭拉響了帝國主義侵吞清王朝的預警,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面對英國第一次工業化革命成功後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清王朝在震驚中一敗塗地,屢戰屢敗。這個佔據著世界經濟總量和人口總量三分之一的大國已經成為一隻任人宰割的病獅子,豪無還擊之力和反抗決心。1842年,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被迫籤訂,開啟了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被列強侵略與壓迫的屈辱歷史。這是一個國家的悲哀,是一個被優越感佔據了兩千多年的民族的悲哀。烽煙起,血長流,割地賠款,喪權辱國。這是無數中華兒女心中的創傷,內心無法抹平的記憶和屈辱。大變局,大動亂喚醒了中國無數仁人志士,無數愛國人士提出變法圖強,君主立憲,師夷長技以制夷,以圖清王朝重喚中興。然而嘗到甜頭的外國侵略者和封建利益團體,是不允許中國變法圖強,不允許到手的果實被別人分享。百日維新的黯然收場,改良自強救國的終級幻想被鮮血染紅了,被劊子手的刀鋒破碎了,封建帝制的自我救贖終究被歷史的車輪所輾壓。神州大地何處是中華,四萬萬兒女何時能歸家。這是時代的悲哀,是一個民族內心最激烈的掙扎和迷茫。《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噩耗再次傳來,這是亡國亡民之痛。此時的清王朝,已經成為一個被歷史、被世界所遺棄的角色,人民生活水生火熱,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外有列強瓜分,內有封建壓迫。然而仁人志士救國圖強的理想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開始在神州大地傳播,革命的火種開始在萌芽,仁人志士開始救亡圖存的新的努力。《革命軍》《警世鐘》《猛回頭》,一篇篇檄文,在二十世紀初,喊出了新的時代主題。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認識到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國。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發起成立中國同盟會,制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十六字革命綱領。黃花崗起義、廣州起義、武昌起義,革命火種迅速傳遍神州大地。清王朝如驚弓之鳥,病榻之人,再也經不起任何衝擊。辛亥革命如驚天霹靂,如毀滅重生的力量重整乾坤。它是二十世紀中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民主共和的理念迅速傳遍神州大地。全國各地迅速掀起革命高潮。它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推動了近代中國的政治社會變革。然而,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和資產階級革命的不徹底性,各地軍閥混戰,各自為王,加之帝國主義培育各種勢力尋求在華利益最大化。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依然沒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依然沒能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境遇;沒能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使命。不徹底、妥協的的革命終究被袁世凱竊奪了革命果實,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反動統治,民主共和終究變味了,軍閥割據,民不聊生,中國再次進入大動亂,大變革的時代。革命在哪裡,民主在哪裡,共和在哪裡,復興在哪裡。現實的悲劇再次粉碎了中華兒女那殷勤的期望,黑暗中那一盞剛點亮的明燈終究被疾風吹滅了。

  不屈不饒的中國仁人志士,再次反思救國圖強的道路,再次在黑暗中探索尋求民族解放、民族獨立、民族振興、民族富強的革命火種。泱泱中華,四萬萬兒女,再次為神州大地拋頭顱、灑熱血。不屈的是曾經的自豪,不辱的是曾經的自信,不饒的是列強的侵略,不服的是華夏的力量…無數個嘔心瀝血的探索,無數個輾轉難眠的夜晚,這是時代的宿命,是落後就要挨打的慘痛教訓。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