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有感

2023-08-07 14:47:57 4

  【範文一】

  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歷史悠久,擁有許多名勝古蹟,例如夫子廟、總統府、中山陵、明孝陵、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雨花臺等等。這次的南京之行主要是參觀紀念館。

  那天細雨濛濛,天空灰暗,視乎知道我們要去祭奠南京大屠殺。當我們站在了紀念館的門口,原先路上有說有笑的心情都忽然不翼而飛,剩下的只有滿臉的莊嚴肅穆,似乎那口和平之鐘的巨大迴響在無情地震撼著我們的心。當看見黑色的大理石鑄成的金字塔和雕塑後,我便什麼話都說不出了,似乎所有的話都被哽住,已經沒有辦法用言語形容當時的心境和複雜的心情。紀念館前的警鐘上鐫刻著「敲世紀警鐘,祈世界和平」的十個大字,提醒著每一名有良知的中國人勿忘國恥,興我中華。

  跟隨著人群我們來到了館內,我立刻被以生與死、悲與憤為主題的悲蒼景象所震撼了。那30萬遇難者名單牆,摸著牆上那一行行的名字,我的心如刀絞,殘忍的日寇在短短的幾個星期用槍殺、刀砍、毒氣、活埋、水淹等殘忍的酷刑殺死了30萬人。一路走來,甲午海戰、血戰光華門、南京淪陷、日軍在南京的焚燒與破壞、南京保衛戰······這些場景歷歷在目。「萬人坑」遺址更是讓我久久不能忘懷,萬人坑裡遍地都是屍骨,令人毛骨聳然,有些缺胳膊少腿,有一半在外一半在土裡,還有些是還未出生的嬰兒……這些七零八散的屍骨令我十分悲憤。

  讓白骨可以入睡,讓冤魂能夠安眠,把屠刀化鑄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鑑,讓孩童不再恐懼,讓母親不再泣嘆,讓戰爭遠離人類,讓和平灑滿人間。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決不能忘記中華民族的血海深仇!決不能愧對無數先烈和死難的冤魂!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是需要有點精神的,落後就要挨打,這歷史的教訓太沉痛太深刻。我們中國人經歷了多少無數的苦難與壓迫,才取得今天的輝煌。今天起我們要努力學習知識,培養自己的科學素養,做有志有為的中國少年,只有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只有我們強大了,我們才能站得直、立得穩。讓我們為自己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永不放棄夢想的執著與追求----讓偉大的祖國更加強大!讓我們這條東方的巨龍在翱翔於藍天之上。

  【範文二】

  那天,南京上空瀰漫著樹木散發出的繁盛到及至的味道,老天爺像在發洩積攢多年的心頭冤屈,造就了一個秋雨連綿的日子,可是這也難能阻擋遊客的腳步,我隨團隊來到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首先映入眼瞼的是一個讓人觸目驚心的雕像:一位被日軍強暴過的中國母親懷裡抱著已經死去的孩子,她的目光中含有絕望悲傷還有仇恨,我久久的矗立在那兒,我想吶喊,也想呼救,但我努力掙扎著用緘默傳達自己的感懷。

  進到館內,我被一幅幅真實的畫面感動了,日軍在南京大屠殺的鐵證擺在了我的面前,通過導遊的口述以及資料的詳細報導,我才知道日軍進入南京後發生2萬多起強姦、輪姦事件,無論少女少婦或者老人,都無法逃脫。好多婦女被強姦後又遭到槍殺、毀屍,慘不忍睹。同時,日軍還把房屋焚燒,從中華門到內橋,從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廟一帶繁華區域,大火連天,而且持續幾天幾夜,最終約有三分之一的建築物和財產化為灰燼。無數房屋、機關、學校、倉庫被搶劫一空。「劫後的南京,滿目荒涼」。正如《遠東國際法庭判決書》中寫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縱的野蠻人似的來汙辱這個城市」,日軍到處遊蕩,實行「燒光、殺光、搶光」三光政策,於是,被害者的屍體隨處可見。「江邊流水盡為之赤,城內外所有河渠、溝壑無不填滿屍體」,繁華的六朝古都,轉眼變成了血腥的人間地獄!可見,南京大屠殺慘絕千古人寰!

  在這期間,我還目睹了萬人坑,那一具具白色的骷髏雜亂無章的堆在那片廢墟上,瞬間陰風颼颼,耳邊響起一種異樣的聲音,仿佛那些遇難者的靈魂在向人們哭訴自己的冤屈,外面的雨越下越大,而我的淚也越來越多,順著我的臉頰如傾盆大雨直瀉,可我依然旁若無人般挪動著沉重的步伐走著看著,走到一塊墓碑前,只見上面寫著遇難者的名字,密密麻麻的刻在一塊高六米左右長十米左右的石碑上,我觸摸著他們,心中默默為那死去的30萬同胞哀悼。我還走到更震撼人心的一個滴水裝置旁邊,導遊介紹說每隔十二秒滴一次水,而在這期間就會有一個遇難者死去,旁邊同時出現了一張白色的照片。作為一個遊客,每聽到一次「叮咚」的時候,我的心就會隱隱的痛,為了那些遇難者?還是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痛恨?說不清道不明,似乎兩者兼有。

  更打動人心的是有幾位倖存者,講述著他們經受的那段血淚史,78歲的夏淑琴老人,從死人堆中爬出來的。她的外祖父、外祖母、母親、大姐、二姐、小妹都被日本兵殺害,自己也身中3刀,後被送到安全區內避難,才死裡逃生,借用她的講述,館內還設置了真實的場景:她的姐姐和母親都死了,她們的褲帶鬆開著,袒胸露腹,明顯被日軍強姦過,最後又被殺害;尤其是站在缸沿上的那位年僅十歲左右的小女孩,她才剛剛學會識字,剛剛懂得生活,卻被敵人無情的殺害。還有一位白髮蒼蒼但面容嬌好的老太太,說她曾經被日軍輪姦過,而且每次都是三四個,可見日軍禽獸不如,完全失去了人性。還有一位年輕的母親剛把乳頭給了孩子,就遭到敵人的槍殺,頭立刻倒向了一邊。看著這些畫面,聽著導遊生動地講述,我情不自禁地號啕大哭,朋友緊緊地握著我的手,勸我不要傷心,可我一發不可收拾,我的哭聲很高很高,以至於招引了好多遊客的眼光,可是我也看到了他們臉上的淚珠,那是一種自發的,不需要組織的眼淚,是一種發自心底的悲哀還有同情的淚。我忽然感覺到那些死去的人就是我的親戚是我的朋友,我對日軍恨之如骨,如果他們站在我的面前,我一定會剝皮他們的皮,割他們的肉,同樣是人,他們為什麼沒有人性,沒有人情?然而冷靜之後,才發現恨是無濟於事的,面對歷史,我們無可奈何,我們只能讓歷史的悲劇不要重演,我還能做些什麼呢?我不斷的捫心自問。

  從紀念館走出來,我的心久久的不能平靜,仿佛心被刺刀深深的刺了一下!這是一段中華兒女屈辱的歷史,30多萬同胞的血好象就在我的面前淌著……孩子們因為失去父母那痛苦絕望的眼神!被日本兵倫奸導致精神崩潰的女孩子那失神的目光!被日本軍刀一劈兩半的腦袋,還有成千上萬被燒焦的屍體,無數個沒有身體的頭顱……像放電影一樣不斷地出現在我的腦海裡,讓我長時間的陷入悲哀激憤的情緒中不能自拔。

  以前只在歷史課堂上聽老師講過或讀幾本書簡單了解南京大屠殺的境況,那種感傷很小,或者說生活在這個衣食無憂的和平年代,我們張口吃飯伸手穿衣,似乎沒有多少痛苦而言,當我親臨南京大屠殺現場的時候,我才發現這次旅行對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嚴格的說是對我進行了一場愛國主義教育,讓我不斷的提醒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用血汗和生命換來的,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把幸福留給了我們,而他們卻永遠的離開了人世間。

  198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美國猶太裔作家伊利.威塞爾警告人們:「忘記屠殺,就是第二次屠殺。」我們要永遠記住這段歷史,但我們要分清歷史責任,將日本現在的政府與當年發動侵略戰爭的日本政府區分。而今天的日本政府必須正視那場侵略戰爭所造成的嚴重後果,理解中國和亞洲人民的感情,並與軍國主義劃清界限,維護中日友好。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不要讓歷史的悲劇重演。我們不是為了記住仇恨,更不是為了報仇雪恨。仇恨只會蒙蔽我們的眼睛,只會阻礙我們前進的步伐。美國總統華盛頓說,「一個民族若長期崇拜或仇恨另一個民族而無法自拔,這個民族就是奴隸之邦。」

  正確理解和對待今天的日本對我們民族的現在和未來非常重要。這是一個通過明治維新迅速從貧窮落後中崛起、二戰後在一片廢墟上又迅速發展起來的世界強國。今天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有著先進的國家管理體制、成熟的社會機制、強烈的民族精神的日本;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人口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土地是中國的二十五分之一,國民生產總值卻是中國的四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中國三十多倍的日本。我們要牢牢記住它給我們的傷害,時時警惕它對我們擴張的野心,但同時我們應該客觀分析並學習日本的優點和長處,發展自己。這才是我們正確看待日本的眼光和心態。一位研究日本問題的西方學者曾說過:日本人會比大多數人都更快地向不可抗拒的力量卑躬屈膝,並與在道德上佔有優勢者合作。

  「要記住歷史,不要記住仇恨!」這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李秀英對青少年的叮囑。既體現了受害者的善良,也讓人們感悟到一個普通中國人理性而又高尚的歷史態度——我們紀念南京大屠殺中的遇難同胞,不是為了宣傳仇恨,而是以史為鑑,更好地開創未來。

相關文章: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