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經典動畫片哪些好看(1984年上映的國產動畫片)
2023-08-08 01:13:50 6
1.《黑貓警長》,1984年上映,共5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
在該動畫片中,機智、勇敢、帥氣的黑貓警長率領警士偵破了一個又一個危害森林安全的案件,令森林中的各種動物得以過上安枕無憂的日子。
第一集《痛殲搬倉鼠》,它用現代化武器殲滅了一群深夜襲擊糧倉的老鼠;
第二集《空中擒敵》,它用直升機逼巨大的怪獸現出原形;
第三集《吃紅土的小偷》,它處罰了偷吃紅土的大象、河馬和野豬;
第四集《吃丈夫的螳螂》,它幫螳螂姑娘洗清了冤屈;
第五集《一網打盡》,它戴上防毒面具將吃貓鼠一夥及第一集中僥倖逃脫的一隻耳一網打盡。
兒時看這部動畫片,感覺好多集,後來發現才只有5集,原來是看了好多遍。
其實這部動畫片遠遠不止5集,《黑貓警長》播了5集,但在第5集結尾黑貓警長打出「請看下集」的字樣後,我們卻再也沒能等來第6集。
2.《火童》,1984年上映,共1集,30分鐘。童年陰影。
本片根據中國少數民族哈尼族民間神話傳說改編,分別榮獲1985年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文化部1984年優秀影片獎、首屆廣島國際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很久很久以前,惡魔出現世間,盜走火種,以至於人類茹毛飲血,生活艱辛。人們時刻期望取回火種,但是惡魔兇狠殘暴,凡是敢於靠近它盤踞的石門山的人,皆有去無回。
勇敢少年明扎決心向石門山挺進,打敗惡魔取回火種,並找到十五年不曾回來的父親。在村中長老的指點下,擅長射箭的明扎找到神弓。一路上危難險阻,艱辛重重,更有惡魔及其爪牙的攔截,一個流傳百世的少年傳奇就這樣展開了……
3.《石獅子》,1984年上映,共1集,28分鐘。本美術片為木偶動畫片。
王府門前的一對石獅子是盜竊文物者的目標。小石匠不怕威脅、不被利誘,在石獅子的幫助下,揭露了竊賊和幕後策劃者。
小石匠
4.《馬蜂窩》,1984年上映,共1集,10分鐘。本美術片為木偶動畫片,語言為四川方言(旁白為普通話)。
「喝涼茶,快來撒。」
太陽火辣辣,一胖一瘦兩個小商販樹陰底下賣涼粉和涼茶——生意自然是好得很。一群馬蜂飛來在樹上做了個窩,兩個商販你推我我推你都不願意動手把它捅下,本想喝涼茶的人都怕馬蜂,他們的生意淡了下來。
惹不起躲得起,胖商販把攤子擺到了另一個地方,瘦商販思量一番,咬牙去捅馬蜂窩,可是由於方法不當,不但沒將馬蜂趕走,反吃了虧。旁人出了個注意給他,馬蜂窩被順利拿下,他又有了生意,馬蜂把新窩做在了胖商販的頭上。
5.《鷸蚌相爭》,1984年上映,共1集,10分鐘。本美術片為水墨動畫片。
改編自《戰國策•燕策》中的寓言故事「鷸蚌相持」。
獲獎:1984年第34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銀熊獎,1984年獲第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
老漁翁在湖中釣魚時,先後被鷸和蚌吸引,想將它們捕獲,沒有成功。翠鳥口中的魚被鷸奪去,它又找到一條蚯蚓,不想又被蚌搶走,蚌正欲食用,哪知又被看準時機下手的鷸吞下肚。雖然泥鰍被鷸鳥吞下肚子,但是它的一條腿被河蚌夾傷了。雙方都不肯善罷甘休,鬥爭又繼續下去。
後來,鷸捉來一條魚兒走到蚌身旁欲賠禮,蚌不理它這一套,相反進行了報復,鷸蚌開始大打出手,鷸鳥佯裝打盹,河蚌慢慢張開兩殼,伺機進攻。鷸鳥出其不意猛然回頭啄去,早有準備的河蚌立刻合攏,把鷸鳥的長喙死死夾住。
早已守候在蘆葦蕩的老漁翁在一旁看得樂開了花,趁機把它們一起捕獲 。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6.《小明星》,1984年上映,共1集,20分鐘。本美術片為剪紙片。
小熊吉吉是森林雜技培訓班的一員,與其它刻苦訓練的隊友不同的是,它的生活重心是吃和睡。
這天,它像往常一樣又是睡到很晚才起床,正大口貪吃著媽媽買來的美味水果時,爸爸進門說攝影師小猴正給大夥拍訓練照,遂慌忙跑到了訓練場,但是它哪有絕活可表演啊,大夥把它奚笑了一頓,這下可好,它反埋怨爸媽是笨狗熊。
不久,大夥的照片登上了《森林畫報》,吉吉看了又羨慕又懊惱,而注意到畫報封面上的雜技小明星小熊貓和自己長得很像時,一心想拍照的吉吉有了主意。
7.《三毛流浪記》,1984年上映,共4集,每集10分鐘。
本片根據著名漫畫家張樂平同名連環畫改編。
①孤苦伶仃。大大的腦袋,頂著三根頭髮,普通人家的小孩三毛原本擁有幸福的童年,然而戰爭卻讓他淪為無依無靠的孤兒。沒有父母的孩子連黃狗、烏鴉都欺負得。
②相依為命。危難時刻他得到了善良的打魚老伯的救助,體會到了久違而短暫的幸福。好景不長,惡霸搶走他們的勞動果實,匪兵又殘忍槍殺老伯。
③到上海去。可憐的三毛再度淪為孤兒,在墳頭跪別老伯後,瘦小的男孩漫無目的行走,輾轉便來到了大都會上海。他夢想能在這座富庶先進的大城市裡吃飽飯,可是此刻正值軍閥、投機商人、大資本家、外國人、青幫流氓、騙子橫行的舊社會,等待他的將會是什麼……
禮義廉恥,唯獨「恥」不亮
④見義勇為。兒童落水,周圍人都選擇冷眼旁觀,只有三毛衝了上去,跳進水裡去救人。被救兒童的父親把三毛領會了家,被救兒童和三毛成為了好朋友。絕望中的生活中看到了一點曙光。影片結束。
8.《小狐狸》,1984年上映,共1集,20分鐘。
善良的小狐狸很聰明,但是就因為他賣弄自己的小聰明,反倒上了老狼的當,被老狼利用了,造成了大家對他的誤會。從那以後,無論他做什麼事,大家都不相信。
有一天,小兔被老狼抓去了,小狐狸知道後,不顧大家對他的誤解,把這件事通知了大家,並運用自己的聰明智慧,和大家一起救出了小兔 ,懲治了惡狼。這時,大家終於明白了以前對小狐狸的看法是錯誤的...
9.《西嶽奇童》,1984年上映,共1集,54分鐘。本美術片為木偶動畫片。
畢克那句「小沉香到底有沒有救出媽媽,請看下集」,欺騙了無數觀眾的童年啊! 下集足足等了20年。
重那麼一丁點兒
善良正直的少年沉香與父親劉彥昌一同生活在大山裡,某日他被壞孩子辱罵是「沒有媽媽的孩子」。沉香倍感傷心,於是向父親追問母親的下落。劉彥昌思索再三,向兒子講述了當年的故事。
原來,當年劉與仙女三聖公主相戀,結果惹來二郎神楊戩的忌恨,最終將自己的親妹妹三聖公主壓在蓮花峰下。得知一切的沉香決定尋找母親,路上他遇見朝霞姑姑,進一步得知狠心舅舅楊戩陷害他們父子的始末。
木偶片才是真3D
可是他年齡如此小,又無任何本領,如何與法術高強、陰險狡詐的楊戩抗衡?在朝霞姑姑的指引下,他拜在霹靂大仙的門下。為了救出困在蓮花峰的母親,沉香展開了艱苦的修行。
10.《賈二賣杏》,1984年上映,共1集,10分鐘。
看到滿樹成熟的杏子,賈二的腦袋立刻被錢填滿。摘下滿滿兩籃杏後,他挑著上街叫賣。
老嫗喊住他,問他杏是酸是甜,他盤算老嫗沒牙吃不了酸的,忙答個個都甜,哪知老嫗是買給懷有身孕的兒媳吃,生意泡湯。
又有下棋的老者叫住他,買杏之前,老者也問杏是酸是甜,吸取上次的教訓,他忙答是酸,誰知老者只想吃甜。
就這樣,臨近天黑,精明的賈二一個杏也沒賣出去,愁眉苦臉之時,又有生意上門。一路推車口渴不止的彪形大漢也就杏的酸甜問他,他靈機一動答酸中帶甜甜中帶酸,不想聰明三被聰明誤,大漢是個豪爽人,要麼吃甜要麼吃酸,對混合的味道沒興趣。
11.《除夕的故事》,1984年上映,共1集,18分鐘。本美術片為剪紙動畫片。
講述了「除夕」和「年」的由來。
古時候,名叫「夕」的怪獸每逢臘月三十晚上會來到人間禍害老百姓,連灶王爺都對它無可奈何。
年獸「夕」
後來灶王爺上天請天神幫忙,仙童「年」自告奮勇來到人間,在灶王爺半信半疑的目光中,「年」和「夕」大戰幾個回合,用手中的竹竿和紅綢將之打死。
老百姓為了慶祝此次勝利,將臘月三十叫做「除夕」,為了紀念「年」的功績,將「正月初一」叫做「過年」,風俗延續至今,不過「燒竹竿」變作了「放鞭炮」,「掛紅綢」變作了「貼春聯」。
12.《快樂的數字》,1984年上映,共1集,16分鐘。
一個寧靜的夏夜,0、9以及其它8個數字紛紛跳出數學課本,在木馬上的小猴的帶領下,玩起各種好玩的遊戲來。一開始,0老想和9呆在一起,可是無論小猴還是其它數字,均讓它緊靠1,為此它很不高興。
在分成兩對比大小時,0成了搶手的角,不禁飄飄然自我膨脹起來,甚至連9也不再放在眼裡,可是遠離大夥後,它又因太過孤獨開始傷心難過。
後來,它明白自己只是集體大家庭中的一員,和集體相比,它的力量再大也是微不足道,於是重回溫暖快樂的大家庭。
13.《悍牛與牧童》,1984年上映,共1集,10分鐘。
影片開始描繪出一幅寧靜的山村野景。音樂由人聲斷斷續續地發出沒有明確語義的聲調,飄浮不定的短笛聲更襯託出山野自然的寂靜、古樸。
接著影片進入中段,眾多的壯漢企圖制服一頭驃悍的蠻牛,但大家使盡渾身力氣卻也無濟於事,悍牛依舊桀驁不馴。音樂恰恰越加熾烈,喧嚷的聲音,緊張的節奏,不協和的音響,讓人感受到人與動物之間的爭鬥、衝突是那樣不諧調和激烈。
最後,一個小牧童,手拿一束嫩草,輕而易舉地馴化了這頭悍牛,牧童的行為令眾人驚愕不解。當牧童騎上牛背遠去,一切又重歸於自然、寧靜之中。音樂描繪了這一過程。作品給人的啟迪是:人與動物、大自然之間如何和諧而質樸地相處。
14.《三十六個字》,1984年上映,共1集,11分鐘。
本片於1986年獲南斯拉夫第七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教育片獎。
父親教兒子識字,通過講解象形文字說明中國文字的起源。
影片借用三十六個活動的象形文字,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紅「日」藍天,遠「山」近「水」 ,「鳥」在飛翔,「象」在吸水,「森」「林」「草」地,一片翠綠。「夫」騎著「馬」兒,穿「竹」林,過「田」野。突然,「夫」從「馬」上摔下,「馬」跑了,「夫」用「刀」砍「木」,造一「舟」,大「象」將「夫」捲入「舟」中,將「舟」推下了「水」,「水」中有「魚」。「夫」撒「網」捕「魚」,「魚」逃走。空中飛過「燕」子,「日」邊出現烏「雲」,「雲」兒飄移,下起「雨」來,「夫」便用「傘」遮雨。忽而「舟」翻,「夫」落入水中,浪將「夫」推到「石」上,「夫」用「火」取暖。
此時,一「龜」遊來,馱起「夫」,「夫」又回到「舟」上。「夫」隨小「鳥」的引導前行,見一「虎」正追一「鹿」、一「豬」和一「叟」,「夫」拉「弓」射箭,「虎」即死去。「叟」進入「舍」內,將一隻「羊」送給「夫」,「夫」牽「羊」來到河邊,地上有「花」,又見一小「虎」在哭。「夫」設法將「虎」、「羊」、「花」運到對岸。
這時「夫」才想起跑掉的「馬」,便吹口哨,「馬」又回到「夫」身旁。「夫」帶著一大批動物,讓它們回到「森」林,「夫」回到家,「門」裡出來一「犬」一「子」,後又出來一「女」子,夫將「花」插在「女」的頭上。「子」高興地喊道:「爸爸給媽媽戴花嘍!」此時,天空出現一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