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紅嫂電影完整(電影沂蒙紅嫂俺的娘在沂蒙紅色影視城開機)
2023-08-08 01:15:51 4
演員時光
導演郭桐
日前,電影《沂蒙紅嫂俺的娘》在沂南縣沂蒙紅色影視城開拍,影片以「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為主線,生動展現了抗戰時期沂蒙山區女性在戰火硝煙中堅守的堅韌與奉獻,深刻詮釋了「最後一把米充軍糧,最後一塊布做軍裝,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的沂蒙紅嫂精神。
◇劇情:根據沂蒙母親王換於感人事跡改編
據了解,該影片由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八一電影製片廠、山東省委宣傳部、臨沂市委宣傳部、沂南縣委宣傳部、山東沂蒙紅色影視基地、山東恩嘉琪文化傳媒公司、北京豪逸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山東恩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臨沂三林集團有限公司等聯合攝製出品。電影拍攝時間預計一個半月左右,之後將登陸全國各大院線。
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宣傳總監郭太平告訴記者,影片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國家二級導演郭桐執導,著名作家俞進軍編劇,薩日娜、李幼斌、牛犇、盧卓婕、時光、王勇等演員領銜主演。影片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1941年,八路軍山東縱隊某部領導帶領隊伍為了瓦解日本侵略軍的掃蕩,充分發揮戰術優勢,決定將隨軍的孩子們放在沂蒙山區的老鄉家餵養,由此發生的一系列感天動地的故事。
影片以沂蒙母親王換於為人物原型,講述了年過半百的陳大娘,帶領兒媳婦與女兒,以及村中的婦女們,在家仇國恨中,擰成一股繩,精心哺育革命後代,為子弟兵們做軍鞋,愛黨愛軍無私奉獻的感人故事。沂蒙山區男兒們奔赴前線,抗擊外來侵略者,留守的女人們在戰火硝煙中堅守中華女性的堅韌與奉獻,譜寫了一曲沂蒙母親的讚歌。
◇製片人劉熙宏:拍一部好作品詮釋沂蒙母親
電影製片人劉熙宏告訴記者,自己在2005年曾經參觀過沂蒙精神進京展,其中沂蒙紅嫂群體的光輝事跡尤其讓他感動。戰爭沒有讓女人走開,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沂蒙婦女積極擁軍支前,送子送郎參軍,做軍鞋碾軍糧、抬擔架救傷員,湧現出用乳汁救傷員的沂蒙紅嫂、撫養革命後代的沂蒙母親、用身體和門板搭起火線橋的「識字班」,英雄的沂蒙婦女,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犧牲,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樂章。沂蒙紅嫂是中國母親的代表,紅嫂精神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沂蒙母親和男人一樣保家衛國,只是方式不一樣,這便是大愛和家國情懷。
「沂蒙紅嫂是無私的大愛,我們要做的就是拍出一部讓新時代的沂蒙兒女感到驕傲和自豪、億萬中華兒女感動的情感大戲。」採訪中,製片人劉熙宏坦言多少年來一直在醞釀的「種子」終於成形,開機儀式之後更是任重而道遠。
◇導演郭桐:在紅嫂故裡拍攝是追溯歷史更是情懷
6月8日,記者來到沂蒙紅色影視城,影片於當日正式開機拍攝,開機第一天,便有五場戲的拍攝。
導演郭桐介紹,之所以選在沂蒙紅色影視城拍攝,因為這裡就是紅嫂的家鄉,而影視城也曾拍攝了《沂蒙》、《沂蒙六姐妹》、《鬥牛》、《紅高粱》、《鐵道飛虎》等260餘部影視劇,不僅是中國紅色影視第一基地,更成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黨性教育的生動課堂。
郭桐告訴記者,全組演職人員都是用情懷表達對沂蒙紅嫂的敬意,將影片拍攝成為不同於以往抗戰題材,有創新,有大情懷和格局的革命戰爭題材「大片」。
◇臨沂演員時光:將沂蒙精神發揚光大
值得一提的是,製片人劉熙宏、導演郭桐都是山東人,劇中還有很多山東籍演員,更有臨沂籍演員盧卓婕、時光(在劇中飾演師長),今天的沂蒙兒女將如何塑造歷史上的沂蒙兒女,也是本劇讓人期待的一個亮點。
上午開機儀式之後,劇組和演員便開始進入工作狀態。演員時光回家鄉出演沂蒙革命大戲,也是充滿了激情與敬意,「最初接到這部戲,是在上海拍著『張一山』的戲。導演給打電話,說是紅色題材的電影,當時並不知道到紅色影視基地,但只要是弘揚沂蒙精神的戲,我可以去!沂蒙紅嫂,說心裡話聽到娘這個字,我就接!」採訪中時光坦言,母親身體不好,自己最近一直忙於拍戲和回家照顧老人。「在劇中我飾演師長。時間合適,開機時間也合適。製片人和導演都是山東人,都是一群有情懷的人在做這件事。相信我們會把《沂蒙紅嫂俺的娘》這部戲拍好,讓紅嫂精神廣為傳揚,讓沂蒙精神發揚光大!」
轉自《沂蒙晚報》 記者劉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