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觀後感【三篇】

2023-08-08 01:41:10 3

  【第1篇:觀《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有感】

  初夏的五月,我們迎來了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中共北京市委講師團、北京電視臺聯合首都社科理論界權威專家學者,共同打造的大型電視系列片《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自1516年託馬斯·莫爾《烏託邦》一書的出版算起,社會主義思想到現在,差不多有500年的歷史。這部50集的大型系列片正是以500年來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脈絡為敘述骨架,揭示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及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階段和歷史必然,展望社會主義的美好未來。

  這些天細細品來,對其中幾集感觸極深。

  開篇第一集的《烏託邦島》,其中篇頭的解說詞被我重放了好幾遍: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要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都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也一直引以為豪!中國的發展向世人展現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中國的成就--這份完美的答卷也充分證明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正確。

  第六集以《哲人轉身》為題,生動地介紹了從哲學領域裡開始的這一偉大革命。19世紀40年代,一個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學說在地平線上噴薄而出,她甫一誕生,就立刻顯示出不同凡響的巨大威力和無與倫比的思想魅力。與此同時,她也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曲解、非難和挑戰。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學說。不得不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時代的產物。黑格爾說過,哲學是「思想所集中表現的時代」,馬克思更進一步認為:「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

  正是由於集各種思想學說之大成而又超越其上,才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語來形容最恰當不過了。而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是人類思想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件,170多年來,儘管有著多次的曲折和起伏,但今天她仍如鮮紅的太陽照耀著中國和世界!

  逐集看來,不得不說呈現在觀眾面前的這部巨作是通過豐富的歷史事實,系統的思想脈絡,以及鮮為人知的歷史資料、珍貴鏡頭和精到的專家解讀,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歷史啟示,向廣大觀眾展示了社會主義發展進程當中的探索和實踐,對重大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任務做了生動而準確的詮釋。它集觀賞性、思想性於一體,形成了一部展示社會主義500年波瀾壯闊歷程的視聽大辭典。

  這部50集的電視系列片《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以500年來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脈絡為敘述骨架,按照「一個人物、一個故事、一個診斷」的形式,講述一個個核心人物的一個個完整故事。系列片循序漸進地闡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真諦要義,全面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充分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前景。

  這部巨作是一部強大的理論和實踐的精神食糧!它不僅增強了廣大幹部群眾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更增強了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第2篇:《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觀後感】

  這部電視系列片講述的是社會主義思想史,講的是社會主義500年的艱辛探索和發展實踐。突出了道路的抉擇。同時,以事實為根據,充分說明我們今天的所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唯一正確的道路。可以說,《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進行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也是「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

  理論、歷史、現實,巨大的衝擊力,令人在觀看之後不由自主地產生許多感想。

  感想一:通過大眾傳媒載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有利於實現強勢傳播。以大眾傳媒為載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指通過傳媒手段,向廣大群眾傳導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使之在接受廣泛的社會信息的同時,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導,從而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所謂大眾傳媒載體,一是指傳播信息的媒介、渠道(報紙、書籍、廣播、電視以及網際網路、手機等新媒體);二是指使用媒介工具、手段的專事傳播的機構,諸如報社、通訊社、出版社、廣播電臺、影視製作單位、網際網路站等等。當下,我們正處在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新媒體呈現媒體融合態勢。通過大眾傳媒載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有利於實現強勢傳播。

  以電視為例,自2002年以來,中國各城市觀眾每日收看電視的時間長度基本維持在3小時以內。由於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發展,播放視頻內容的終端範圍擴大,傳統電視觀眾被分流。儘管如此,2011年觀眾每日收看電視的時間長度是166分鐘,2012年,達到169分鐘。

  從觀眾規模來看,2009年平均每天有74.5%的人收看電視,2012年每天有68.4%的觀眾收看電視。2009年每個電視忠實觀眾每日收看電視236分鐘,2012年觀眾每日收看電視247分鐘。收視量在增長。晚間收視高峰為19:00-22:00。其中央視在19:00---20:00收視最突出,省級衛視則在20:00---24:00。

  再觀網絡。2013年1月15日,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至2012年12月底,中國網民人數為5.64億,全年新增網民5090萬人。網際網路普及率42.1%,手機網民4.2億。

  50集電視系列片《正道滄桑》於5月上旬至7月中旬在北京電視臺新聞頻道19:50、北京衛視22:15播出(期間周一至周五每天播出1集,每集15分鐘),與此同時,在傳播上,製作全媒體內容,形成系列化多樣化載體,宣講家網、千龍網、新浪網、搜狐網、優酷網等網絡媒體同步播放,此種媒體融合態勢的播出,有助於強勢傳播,達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感想二:平臺資源與社會資源相嫁接是成功的關鍵。《正道滄桑》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中共北京市委講師團、北京電視臺聯合首都社科理論界權威專家學者共同參與創作,吸納了全國近百位理論界的專家學者,在片中為觀眾解疑釋惑。該片由專家學者寫理論、編輯記者寫故事,僅僅用了三個多月時間就將一部跨度500年,展示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一國實踐到多國發展,歷經高潮與低潮,成功與挫折,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的電視系列片搬上了屏幕,與廣大觀眾見了面,這是傳播機構的平臺資源與社會資源相嫁接的結果,是成功的關鍵。縱觀如今許多成功的省級衛視,多是採取了或與國外機構合作、或與企業合作,電視與網站合作、寬頻、移動--三頻融合,互相借力,實現共贏。平臺資源相互嫁接,創作更多更好的令廣大受眾滿意的作品,可以說大有作為。

  感想三:內容與形式統一達成社會主義教育的好方式。從內容上講,這部電視系列片講述的是社會主義思想史,講述的是500年來社會主義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講的是社會主義500年的艱辛探索和發展實踐。突出了道路的抉擇。同時,以事實為根據,充分說明我們今天的所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唯一正確的道路。可以說,《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進行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也是「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

  但是,它又採用了不同以往電視片的形式,而是採用「具象化」和「詞條式」的表達方式,具象化講故事,突出故事性與知識性,通過講述一個核心人物的一個完整故事,集中說清一個理論觀點。這也是《正道滄桑》容易被受眾接受的重要原因。

  大眾傳播的功能分主要功能和次功能,主要功能是傳播信息,次功能為娛樂性和功能性。電視觀眾是娛樂內容的消費者。今日中國,高雅精英文學和大眾消費文化共生存。傳媒政治具有六大特徵:科技政治特徵、文化政治特徵、公共政治特徵、軟政治特徵、多元大眾主體政治的特徵、國際性政治的特徵。受眾對節目內容、節目形態等方面提高了心理期待。在這種情況下,怎麼樣講好故事,推動社會主義宣傳教育?《正道滄桑》是一個很好地創新。

  講社會主義實踐發展的故事,要尊重事實。新聞傳播在近代中國一落地生根開花就突出了宣傳教育性。但是長期以來的單向性,使之效果較差。當下的新聞傳播更注重遵循傳播規律。新聞報導最講究的是:「用事實說話」。這分兩個層次。一必須是事實,這是基本要求;只能是事實,不直接發表自己的議論和意見。二是指報導者可以有自己的傾向性,但只能通過事實來體現。根據社會心理學和新聞心理學的理論,外界對一個人的態度上的影響可以通過說服、感染和暗示來產生。在許多情況下,感染和暗示比說服的效果要好得多,因為感染和暗示是不知不覺地、潛移默化地進行。通過大量的事實來感染受眾,通過對事實的精心選擇和巧妙安排來暗示某種意圖和傾向,比較容易被人接受。

  《正道滄桑》就體現了這樣一種選擇。它每集按照「一個人物、一個故事、一個論斷」的形式,基於史實,通過主持人講述、視頻短片、權威專家訪談三種樣式,集權威性、思想性、觀賞性於一體,用人物帶懸念、用懸念帶故事,用故事帶道理,真實地展現了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的探索、實踐;客觀地述說,留給觀眾思考的空間。同時,也帶著受眾以今天的觀點來理解500年,力爭對500年社會主義進行生動而準確的詮釋。

  總之,推動社會主義宣傳教育,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系列片是一個很好地創新。是內容與形式統一的社會主義教育的好方式。

  【第3篇:《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的觀後感】

  「這條路曲折又漫長,這條路風驟雨又狂,五百年的探索,五百年的理想,五百年的接力,五百年的拓荒。走路不能走錯路,走對了路就別彷徨。你和我一起走下去,路的前頭燦爛輝煌。」伴隨著那充滿激情、響遏行雲的歌聲,我們沉浸在50集大型電視系列片《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烏託邦島上,英國人莫爾在苦思冥想,為何會發生「羊吃人」的悲劇,怎樣才能人人平等;太陽城裡,義大利人康帕內拉在黑暗中頑強不屈地尋找光明,如同盜天火的普羅米修斯;叛逆貴族聖西門,為了探索真理,毀家破產,義無反顧,由顯貴變成戰士,由闊商變成窮人;法國哲學家傅立葉異想天開,大膽進行「法郎吉」試驗,創造了「和諧社會」最早的雛形;美國印第安納州,歐文嘔心瀝血,建立了第一個「共產主義新村」……電視片就這樣用人物帶懸念,用懸念帶故事,用故事帶道理,真實展現了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的艱難探索、大膽實踐。運用大量生動鮮活的歷史資料和珍貴鏡頭,對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進行深刻而精到的詮釋。並通過主持人講述、視頻短片、權威專家訪談等形式,全面而形象地為我們展示了社會主義500年的宏偉歷史畫卷。

  清末啟蒙思想家龔自珍有一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意思是說,要掌握「大道」,必須先研究蘊含著「大道」的歷史。其所謂「大道」,即歷史發展規律。社會主義的歷史不僅蘊含著人類的「大道」,而且深刻影響著社會主義的現在和未來。對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的經驗教訓進行深入挖掘、認真梳理、總結升華,將會是我們巨大的精神財富。《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就是對社會主義歷史興替得失的一次集中總結和深入回顧,是一部大氣磅礴的電視政論片佳作。

  古希臘阿波羅神殿的石柱上赫然刻著「認識你自己」!一個人要認識自己,一個民族要認識自己,正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億萬人民群眾同樣需要認識自己,即要認清自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你在幹什麼,該怎樣幹。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才能頭腦清醒,意志堅定,不被困難所壓倒,不被迷霧遮住雙眼,不為各種流言蜚語而心神不定,不因暫時的低谷而驚慌失措,《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就是在教我們如何認識自己。這部電視片以翔實的史實告訴我們,在社會主義500年的發展歷程中,既有成功,也有挫折;既有高峰,也有低谷。我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我們還將繼續走向遠方,我們的事業是人類最宏偉的事業,我們的事業是不可戰勝的。深入了解這些歷史,以社會主義探索道路上無數激動人心的故事來勵志,以艱難創業歷程中眾多叱吒風雲的人物為楷模,將有助於我們明了自己的歷史責任,激勵我們為完成歷史使命而自強不息,奮發有為,並且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著名歷史學家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就是說,今天發生的一切,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過的一切,都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鑑。《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站在時代的高度,從浩如煙海的歷史中挖掘提煉,藝術地再現了社會主義500年從空想到科學,從一國實踐到多國發展,歷經高潮與低潮,成功與挫折,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既描述了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的輝煌發展、氣勢如虹,也毫不掩飾地記述了我們曾走過的彎路、付出的代價。認真學習社會主義500年的發展史,以史為鑑,我們才能居安思危,盛不忘衰。一方面發揚行之有效的寶貴經驗,堅持被實踐證明成功的做法,另一方面儘量避免前人走過的彎路,不再重犯過去犯過的錯誤。我們就能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把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完成我們的偉大歷史使命,寫下21世紀的輝煌篇章。就像該片主題曲所唱的那樣:「這條路越走越寬廣,這條路越走越陽光,這條路凝聚我們的力量,這條路能實現中國夢想。」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