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收看築夢中國觀後感

2023-08-08 04:53:38 2

  【範文一】

  「感染力強,入腦入心,如一首回顧中國歷史,感知中國現在,寄夢中國未來的雄壯交響曲。」在項目部組織全員觀看學習《築夢中國》後普遍的感受,同樣這一部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臺、國家博物館聯合攝製的歷史文獻紀錄片也讓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與「黨」「國」意識的覺醒。

  項目部組織集中學習2集,我深陷該劇帶來的視覺衝擊與心靈震顫無法自拔,迫不及待將剩下五集一次性看完,「南京,靜海寺,明成祖朱棣為褒獎鄭和下西洋之功所建,名字取義四海平靜,天下太平。然而四百多年後,這座昭彰鄭和海上赫赫功績的所在卻見證了海上而來的屈辱。」當那扇門打開,我似跟隨編劇一起站到了泱泱中華發展史的時間縱軸之上,在短短七集的劇情裡看盡前史,當下和未來,情緒也隨之歡欣、沉重、悲慟、頓悟、深思最後跟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根主軸變得有力起來。

  大清王朝的坍塌,是一個漫長的、骨架被一根根抽去的過程,引領世界數百年的王朝衰退,繼而上演一場中華民族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的百年史,八國聯軍侵華,一時間中國的心臟插上了八個國家的旗幟,痛苦不堪《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400多個不平等條約與背後列強的蠶食鯨吞、瓜分豆剖是屈辱的印記,爬滿落後挨打,觸目驚心的痕跡。「吾中國四萬萬人,無貴無賤,當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如籠中之鳥,牢中之囚,聽人驅使,聽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四朝未有之奇變。」如康有為眾的有志之士痛徹心扉,立意改革圖變,卻只是在那病入膏肓的時代注入一劑強效藥後再增幾分傷愴然與悲壯,並未改變屈辱的現實。

  近代史這部充滿災難、落後挨打的屈辱史,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鬥爭史。歷經風雷激蕩的慢慢徵途,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翻篇,歷史不能忘記,《築夢中國》以回顧歷史的方式將那個崢嶸歲月重新展現,給人們以要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從而更好地投入到現代化建設的大潮中,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啟示。

  長夜難明赤縣天,風雨如磐暗故園,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究竟在哪裡?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現代化發展進入全新時期,在經濟、政治和文化變革的努力中,中國社會逐漸發生變化。30多年的改革開放,國家的經濟、社會、科學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此時,習近平總書記闡述的偉大中國夢的深刻內涵,為我們指明了發展方向和奮鬥目標。這個凝聚和寄託著幾代人宿願的中華民族復興之夢,是泱泱大國十幾億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此時大部分的中國人都堅信要實現中國夢,就必須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朝著「中國夢」曙光初綻的方向奮勇前進,為祖國開創更為光明的復興前景。

  第三集《正道滄桑》中有這樣一段;中國民經濟恢復和國家建設熱潮期間,十多萬民工,一千四百六十萬土石方,十四座隧道,兩百多座大小橋梁,四百多個涵洞,僅用十字鎬、鋼釺、鋤頭和鐵鍬這些簡陋的工具,將曾被擱置了40多年的成渝鐵路用兩年時間就實現貫通。作為一個建築人,黑白畫面中當年鐵路修建熱火朝天的畫面與大生產時代富有韻味的口號我使熱血沸騰的,不僅因為看到自己熟悉的工作景致,更因為我們都是社會基石底層的建設者,為中華民族偉大複習之路開路搭橋,為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搏擊出力,為我是中國人,為共築中國夢的徵途的參與者深感自豪。

  【範文二】

  觀看了歷史文獻紀錄片《築夢中國》後,我對中國的近代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中國近代史是一段記錄中華民族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各種探索,最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贏得獨立解放到富強的非凡歷史。

  《築夢中國》認真貫徹了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是一部關於中國夢的巨作,生動闡釋了中國夢的深刻內涵。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整個中過近代史最鮮明的主題,既深深反映了前輩們不懈追求獨立、進步、富強的夙願,又深刻體現了現當代中國人的理想。《築夢中國》有七個部分,分別為「風雨如磐」「中流擊水」「正道滄桑」「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發展新境」「圓夢有時」。

  觀賞的過程也是一次有重大意義的學習過程。紀錄片圍繞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這個主題,以清晰的脈絡,恢宏大氣的敘事說理,形神兼備的以事論理,其中的畫面、言辭讓我記憶猶新。中國夢的築夢之路,承載著中華民族飽受屈辱苦難到獨立富強的榮辱,是中華民族探路尋路、追夢築夢的偉大曆程,是開拓前程似錦的道路。

  鴉片戰爭爆發後,清王朝被迫籤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被侵略與壓迫,也就從那時起,中華兒女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而艱苦奮鬥。但是在探索的道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歷經了半個多世紀的奮鬥,中國仍舊沒找到那條救國救民的道路。種種嘗試的失敗,雖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是為找到前進的道路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需要有先進階級的領導,改變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才能挽救中國的。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成立,使人民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有了新的裡程碑。在新中國經濟建設道路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隨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再回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開創改革開放新局面,推向二十一世紀,新世紀新階段,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經一百七十多年的持續奮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的前景。這些歷史細節令人難忘、發人深思、給人力量,鼓舞著中華民族為國家崛起而努力奮鬥。

  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國家的夢,更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身為築夢者責無旁貸,努力奮鬥、追逐夢想。縱觀歷史在築夢中國的過程中,積貧積弱的近代中國在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困難痛苦,但是勇於探索,艱苦奮鬥,堅定信念,就會有明確的前進方向並最終取得勝利。我們要緊密團結,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鬥,而且夢想會給我們去堅持的力量。我們每個人都要去追求實現夢想,去拼搏完善人生,我們有多大的努力,就有多大實現夢想的機率。

  「長風破浪會有時」,相信中國能圓夢。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