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市市區特色旅遊(阿克蘇全域旅遊多稜鏡)
2023-07-17 22:10:04 1
新華網烏魯木齊7月18日電(錢芳)7月的新疆阿克蘇市多浪河景區,綠樹成蔭,碧波蕩漾,眺望遠方,是連綿的雪山。雖然已是深夜,但在陽光超長「待機」的新疆,此時天色剛近黃昏,漫步河邊的人們、玩耍打鬧的兒童讓如畫的風景更加鮮活。這樣愜意的夜晚,是這個城市的日常。
阿克蘇地處天山腳下、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西北邊緣,一條多浪河穿城而過,孕育出獨具魅力的多浪文化和龜茲文化。這裡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沙漠、雪山、湖泊、溼地等各種自然景觀在此神奇相會。近年來,阿克蘇市圍繞多浪河,打造出既展現特色歷史文化又兼具娛樂休閒功能的國家AAAA級景區,向公眾免費開放。
阿克蘇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黨組副書記、局長顧祥燕介紹,阿克蘇市所有景區都不收門票。在這裡遊客可品嘗天山雪水澆灌的美味瓜果,感受「冰火絲路,天山水城」獨特風情。同時當地也在借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市,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給遊客舒適的旅遊體驗。
在顧祥燕眼中,阿克蘇市旅遊業態充滿活力,已成品牌的中國環塔(國際)拉力賽、即將舉辦的中國通用航空飛行大會、世界旅遊小姐中國新疆賽區總決賽等,各種與旅遊資源結合的活動豐富多彩,提升了城市知名度,集聚了人氣,加上交通順暢、便利,非常適合休閒遊、自駕遊。目前,阿克蘇市正積極打造南疆旅遊集散中心,將旅遊品牌和功能進一步向外輻射。
圖為7月11日拍攝的阿克蘇市溼地公園。新華網 馬江 攝
阿克蘇地區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溫宿是阿克蘇地區八縣中距阿克蘇市最近的縣,天山最高峰託木爾峰就在這裡,新疆天山·託木爾世界自然遺產也是當地最引以為豪的旅遊資源。在壯美天山雪峰映襯下,奇崛的峽谷和廣袤的荒漠組成總長20多公裡的神奇秘境,這就是託木爾大峽谷。因為擁有喀斯特、雅丹等多樣地貌,這裡也被稱為「活的地質演變史博物館」。穿行在壯闊的大峽谷中,處處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登上山頂,更能感受到「萬山之城」景觀帶來的強烈震撼。
在峽谷開闊地帶,李女士正準備發動越野車配合操控無人機的丈夫跟隨飛行。夫妻倆從天津自駕遊來託木爾大峽谷,此前也曾參觀過一些峽谷,她說這裡是最壯觀的。託木爾大峽谷和阿克蘇地區很多景觀一樣,基本保持著原始的自然風光,因為恪守生態保護紅線,這裡不允許人工雕琢,在景區管理中心負責人看來,雖然會損失一些旅遊收入,但對於自然遺產來說,不幹預本身就是一種保護。
據溫宿縣文旅局統計,今年1---5月份溫宿旅遊總收入27516.16萬元,同比增長65.33%,旅遊在這裡因「純天然,無添加」成為可持續增長的產業。
圖為7月12日,新華網「新疆是個好地方」媒體行記者在拍攝託木爾大峽谷的壯美風光。新華網 錢芳 攝
圖為7月12日拍攝的阿克蘇地區溫宿縣的天山託木爾森林公園平臺子景區。新華網 黃璐璐 攝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區,多元文化在這裡融合發展。阿瓦提縣是全國著名長絨綿之鄉,也是刀郎文化發祥地之一。千百年來,刀郎人逐水草而居,在草原荒地與胡楊林中繁衍生息,開放融合的特性讓刀郎文化在今天仍充滿勃勃的生命力。
阿瓦提縣的刀郎部落景區佔地面積約8300畝,其中有5000餘畝是原始千年胡楊林。景區以刀郎民俗文化為主題,場景式地展現了神秘的原始部落文明。在這裡,遊客不僅能在各種陳列展示中了解刀郎文化,還能欣賞高空輪轉、叼羊等民俗表演,體驗騎馬、遊船等娛樂活動,古老文化通過交互體驗在今天仍保持活力,這種沉浸式文化旅遊業態也讓刀郎部落成為阿瓦提的亮麗名片。
阿瓦提縣文旅局黨組書記冉劍紅用「刀郎勁歌舞,情醉阿瓦提」來概括當地文旅產業特色。前者指的是雄健的刀郎文化,後者主要指的是慕薩萊思。慕薩萊思是刀郎人用葡萄釀製的一種秘制飲品,有獨特的發酵工藝和千變萬化的釀造配方,味道醇厚甘冽,令人沉醉。
2019年上半年,阿瓦提縣累計接待遊客超過60萬人次,當地旅遊產業因文化、飲食元素的融入,豐富了層次,拓展了內涵。
圖為7月11日無人機拍攝的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刀郎部落。新華網 黃璐璐 攝
圖為7月11日,遊客在刀郎部落裡欣賞傳統的高空輪轉表演。新華網 錢芳 攝
眼下,距阿克蘇市區約40公裡的阿依庫勒鎮阿薩村,皇宮湖景區正在加緊建設,一部影視劇將在這裡取景拍攝。超過一萬畝的湖面在藍天映襯下宛如寶石,湖心島連著茫茫沙漠,乍一看讓人以為來到了海邊沙灘。建成後,這裡將形成集巴扎消費、快艇、沙漠拉力等休閒娛樂項目於一體的湖泊沙漠休閒度假區。
陶憲寶是這個度假區的投資人,也是不遠處月亮泊的村支書。未來,100戶貧困戶將搬遷到這一帶,以劃片包幹的形式在皇宮湖和月亮泊景區就業。把農民變成員工,幫助他們脫貧增收,是陶憲寶經營的「旅遊產業鏈」中關鍵一環。
圖為7月11日無人機拍攝的阿克蘇市皇宮湖沙漠湖泊景區。新華網 黃璐璐 攝
而在貧困縣烏什,這幾年實施的旅遊產業扶貧已顯現成效。烏什縣環境優美,「半城山色半城泉」,這裡泉眼豐富,空氣相對溼潤,氣候宜人。當地人自豪地說,這是一個不需要空調的地方。現在,縣內的國家AAAA級景區燕泉山景區和10萬畝沙棘林溼地景區已成為當地居民和周邊遊客度假休閒的首選地。
烏什縣文旅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安曉軍介紹,在燕泉山景區改造上,縣裡利用資源扶持資金,購置了自行車、木船等服務設施,為貧困戶增加就業崗位,「一個家庭有一個人實現就業,全家脫貧就不成問題。」在安曉軍看來,旅遊是一個全產業鏈,讓農民全方位參與進來,是脫貧增收的抓手。
目前烏什依託農家樂集群,一方面通過在農家樂務工,提供就業崗位,帶動貧困戶入股分紅;另一方面通過農民自己發展民宿、經營特色小吃和特色手工業等脫貧增收。不久前烏什剛剛入圍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安曉軍說,現在社會穩定,加上「新疆人遊新疆」優惠政策,本地人遊本地所拉動的經濟效益顯著,「門票能帶來多少收入?如果吸引更多人住上一晚,再體驗一下『農家樂』,吃住購娛消費遠遠超過門票收入。」
圖為7月13日無人機拍攝的阿克蘇地區烏什縣燕泉山景區。新華網 黃璐璐 攝
圖為7月13日,在烏什縣燕泉山景區愉快玩耍的孩童。新華網 錢芳 攝
「旅遊 活動」「旅遊 地質」「旅遊 文化」「旅遊 扶貧」……阿克蘇地區的全域旅遊因地制宜,各有特色。大美新疆,美在自然,美在人文,美在以人為本,不斷融合創造出的新「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