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城市gdp排名長沙(萬億GDP省會城市中)
2023-07-17 23:16:19 2
4月13日,一組2021年省會城市經濟大數據在網上引發廣泛關注。
第一財經等權威專業財經媒體的分析顯示,2021年,GDP突破萬億元大關的省會城市有11個,其中,長沙GDP超過 1.3萬億,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6位。前5位均為副省級城市。
繼續穩居省會城市GDP前6,又迎來強省會戰略實施、長株潭都市圈規劃獲批等重大發展機遇的「加持」,無疑,長沙未來發展擁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排 名
數據顯示,全國省會城市GDP排名前十的分別為:廣州、成都、杭州、武漢、南京、長沙、鄭州、濟南、合肥、福州。
作為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州在各省會城市中遙遙領先。2021年,廣州GDP為2.82萬億元,同比增長8.1%。
成都穩居第二。2021年,成都實現GDP1.99萬億元,距離兩萬億大關僅一步之遙。
杭州以GDP1.81萬億元位居省會第三,第四名的武漢為1.77萬億元,兩者之間的差距不大,僅為393億。南京GDP首次突破1.6萬億元,位居省會城市第五。
2017年,長沙GDP首次突破萬億大關,達到1.05萬億元。長沙成為中部第2個、中西部第4個GDP突破萬億大關的城市。2021年,長沙GDP突破1.3萬億,達到13270億元,位居省會城市第6位,中部城市第二位。4年間,長沙 GDP增加了2700多億。
值得關注的是,排名前5的省會城市均為副省級城市。此外,2020年,長沙GDP超過鄭州,躋身第6位,在中部地區僅次於武漢。與上年相比,2021年,長沙領先鄭州的優勢有所擴大。2021年,長沙GDP領先鄭州580億元,較上一年擴大了441億元。
實 力
成績源自於硬實力。長沙憑啥穩居全國省會城市前6,實力如何?
先看產業。產業是一座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石。近年來,長沙圍繞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精心培育22條產業鏈,工程機械、新材料、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等七大千億產業集群持續壯大。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集群獲批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工程機械產業四大巨頭持續增長。
長沙躋身「先進位造業百強市」榜單前十、位列「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百強榜」第12位,擦亮智能製造新名片,打造產業集群生態圈,助力湖南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
科技創新領域,長沙成績喜人:2021年,長沙高新技術企業「量質雙升」,總數突破5200家,佔全省47.2%,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15%;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520億元,佔全省47%;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速預計達13%。
外貿進出口方面,儘管地處內陸,但依靠陸、水、空立體交通體系,長沙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加速走向世界,不斷擴大朋友圈,做大「生意圈」。2021年,長沙市外貿進出口額達2780.3億元,增長18.2%,佔全省外貿總值的46.4%,穩居全省外貿龍頭地位,實現量和質的雙提升。
經濟發展硬實力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這些年,長沙把優化營商環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工程」。聚焦企業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長沙鋪排了數百項改革舉措。比如,為做優營商環境、鼓勵企業家實幹奮進,長沙成為中部省會城市中首個設立「企業家日」的城市。2021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中,長沙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9位,位居中部第一。
此外,長沙還獲評「中國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中國十佳外商投資最滿意城市」等,成為跨國投資的「強磁場」。2021年,長沙實際利用外資20.07億美元,利用外資規模居中部省會城市第一,創歷史新高,178家「世界500強」企業紛至沓來。
2021年常住人口突破1000萬,躋身特大城市行列。長沙連續14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並成為頂流「網紅」城市。數據顯示,2021年長沙實現旅遊總收入1926.44億元,接待國內外遊客達1.82億人次,成為流量擔當。2021年4月,新華社瞭望智庫發布的報告顯示,長沙的夜經濟活躍度全國第三,長沙夜經濟城市傳播力全國第一。
機 遇
還有一個重要數據值得關注。2021年,長沙首位度達到28.8%。
首位度是指城市主要經濟指標佔全省的比重,是衡量一個城市中心屬性的重要指標,是城市聚集力、輻射力、引領力最直觀的體現。近年來,各大省會城市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中心度與首位度。
2021年長沙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未來五年,長沙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萬億元左右、省會首位度超過30%,常住人口達1200萬人,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佔GDP比重達1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萬元左右。
從28.8%邁向30%,長沙正不斷發力。
與此同時,兩個重要機遇為長沙注入強大動力。
其一,去年11月,湖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
其二,今年3月,《長株潭都市圈發展規劃》正式印發。這是繼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後,國家發改委批覆的第4個都市圈規劃。
湖南實施強省會戰略,就是要長沙市當好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龍頭,強化省會功能、提升省域競爭力。換而言之,通過做強長沙這個核心增長極的發展能級,加快建設長株潭都市圈,帶動長株潭一體化發展,有效發揮省會「龍頭」輻射外溢效應,進而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湖南全省各地高質量發展。
對長沙來說,自然要進一步搶抓機遇,發揮好湘江新區、自貿試驗區、馬欄山視頻文創園等重點平臺集聚示範效應,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加快培育現代產業體系,進一步強化省會功能。
此外,根據規劃,到2025年,長株潭都市圈競爭實力、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高水平基礎設施、現代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等領域同城化取得重大進展,融城融合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成為全省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治理、高品質生活的標杆。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82%左右,「一小時通勤圈」全面形成,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航天等領域形成世界級產業集群,R&D經費佔GDP3%左右,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保持在85%以上。到2035年,長株潭同城化發展格局全面形成。
相信,通過實施強省會戰略引領長株潭都市圈建設,長沙未來發展一定越來越好。
來源:湘伴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視頻新聞熱線0731-85571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