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第六章 魚骨廟

2023-08-13 08:29:01 2

  第二天我們起了個大早,收拾完東西,按照昨天打聽到的,出村轉了兩道山梁,去尋找魚骨廟。

  兩道山梁說起來簡單,直線距離可能很短,真正走起來可著實不易。昨天到這裡天已經黑了,周圍的環境看不清楚,這時借著曙光放眼觀望,一道道溝壑縱橫,支離破碎的土原、土梁、土峁、土溝聳立在四周。

  這裡雖然不是黃土高原,但是受黃泛的影響,地表有大量的黃色硬泥,風就是造物主的刻刀,把原本綿延起伏的山嶺切割雕鑿,形成了無數的溝壑風洞,有些地方的溝深得嚇人。

  這裡自然環境惡劣,地廣人稀,風從山溝中刮過,嗚嗚作響,像是厲鬼哀號,山梁上儘是大大小小的洞穴,深不見底,在遠處一看,如同山坡上長滿了黑斑。

  我們走了將近三個小時,終於在一條山溝中找到了魚骨廟。這廟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殘破。我們聽說這座龍王廟香火斷了幾十年,提前有些心理準備,沒成想到實地一看,這座破廟破得都快散架了。

  魚骨廟只有一間廟堂,也不分什麼前進後進,東廂西廂,廟門早就沒了,不過總算是看到了鐵頭龍王魚的頭骨,那魚嘴便是廟門。

  胖子拿工兵鏟敲了敲,噹噹作響,這骨頭還真夠硬的。我們仔細觀看,見這魚頭骨截然不同於尋常的魚骨,雖然沒有了皮肉,仍然讓人覺得猙獰醜陋。我們從來沒見過這種魚,不是鯨魚也不是普通的河魚,大得嚇人,都不敢多觀。

  廟堂內龍王爺的泥像早就不知哪去了,地面梁上全是塵土蛛網,不過在裡面,卻看不出房梁是由魚骨搭建的,估計魚骨都封在磚瓦之中了。

  牆壁還沒完全剝落,勉強能夠辨認出上面有「風調雨順」四個大字,地上有好幾窩小耗子,看見進來人了嚇得嗖嗖亂竄。

  我們沒敢在魚骨廟的廟堂中多耽,這破廟可能隨時會塌,來陣大風,說不定就把房頂掀沒了。

  在廟門前,大金牙說這種魚骨建的龍王廟,在沿海地區有幾座,在內地確實不常見,民國時期天津靜海有這麼一座,也是大魚死在岸上,有善人出錢用魚骨蓋了龍王廟,香火極盛,後來那座廟在七十年代初毀了,就再沒見過。

  我看了看魚骨廟在這山溝中的地形,笑道:「這魚骨廟的位置要是風水位,我回去就把我那本《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扯了燒火。」

  胖子問道:「這地方不挺好的嗎?風颳得呼呼的,風水的風是有了,嗯……就他媽有點缺水,再有條小河,差不多就是風水寶地了。」

  我說:「建寺修廟的地方,比起安宅修墳來另有一套講究,寺廟是為了造福一方,不能隨便找個地方就蓋,建寺廟之地必是星峰磊落,明山大殿。除了這座魚骨廟,你可見過在溝裡的廟嗎?就連土地廟也不能修在這麼深的山溝裡啊,正所謂是:谷中有隱莫穿心,穿心而立不入相。」

  大金牙問道:「胡爺,你剛說的最後一句是什麼意思?是說山谷中修廟不好嗎?」

  我點頭道:「是的,你看這些溝溝壑壑,似龍行蛇走,怎奈四周山嶺貧瘠,無帳無護,都不成事勢,加之又深陷山中,陰氣也重。如果說這山嶺植被茂密,還稍微好一點,那叫『帳中隱隱仙帶飛,隱護深厚主興旺』。這條破山溝子,按中國古風水學的原理,別說修廟了,埋人都不合適,所以我斷定這廟修得有問題,一定是摸金校尉們用來掩護倒鬥的,今日一見果然不出所料。」

  胖子說道:「要說是掩人耳目,也犯不上如此興師動眾啊,我看搭間草棚也就夠用了。再說這條溝裡哪有人,頂多偶爾來個放羊的,聽村裡人說,過了這道梁便是龍嶺迷窟,裡面邪性得很,平時根本沒法去,所以到這放羊的恐怕也不多。」

  我說:「這恐怕主要還是博取當地人的信任,外地人出錢給當地修龍王廟,保一方風調雨順太平如意,當地人就不會懷疑了,倘若直接來山溝裡蓋間房子,是不是會讓人覺得行為反常,有些莫名其妙,好好地在山溝裡蓋哪門子房屋呢?這就容易被人懷疑了。不如說這裡是風水位,蓋間廟宇,這樣才有欺騙性,以前還有假裝種莊稼地的,種上青紗帳再幹活,都是一個宗旨,不讓別人知道。」

  大金牙和胖子聽了我的分析,都表示認同,外地人在山溝裡蓋廟確實比蓋房子更容易偽裝。

  其實胖子所說不是沒有道理,不過還得上到山梁上看看那龍嶺的形勢,才能進一步判斷在此修廟的原因。我估計古墓離魚骨廟距離不會太遠,否則打地道的工程量未免太大。

  現在終於到了龍嶺坡下,我最擔心的兩件事,第一件就是龍嶺中有沒有大墓,現在看來,答案應該是絕對肯定的。

  第二件事是,這座墓如此之大,而且早就被建魚骨廟的那位假商人盯上了,他有沒有得手,這還不好說,不過看他這般作為,如此經營,定是志在必得。

  不過就算是這龍嶺的古墓已經被倒了鬥,我想我們也可以進去參觀參觀,看看別的高手是怎麼做的活,說不定沒掏空,還能留下幾樣。

  摸金校尉的行規很嚴,倒開一個鬥,只能拿上一兩件東西,多了便要壞了規矩,看這位修魚骨廟的高人,既然能在龍嶺找到很多人都找不到的大墓,一定是個老手。

  越是老手高手,越看重這些規矩,有時候甚至把行規看得比命都重要,不過這些優良傳統現在恐怕沒人在乎了,現在的民盜跟當年鬧日本鬼子差不多,基本上到哪都執行三光政策。

  我們圍著魚骨廟轉了幾圈,沒發現地道的位置,看來藏得極為隱蔽,不太容易找到,甚至有可能在那位摸金校尉做了活之後,就給徹底封死了。

  大金牙問能不能看出那古墓的具體位置,我說溝裡看不出來,得爬到山梁上,居高臨下地看才能瞧得分明。

  大金牙平日吃喝嫖賭,身體不太好,經不得長途跋涉,走到魚骨廟已經累得不輕了,要再爬上山梁然後爬回來,確實吃不消。我讓他和胖子留在魚骨廟,找找附近有沒有地道,並囑咐他們如果進廟堂之中,務必小心謹慎,別被砸在裡頭。

  我自己則順著山坡,手足並用爬了上去,沒用多久就爬到了山梁之上,只見梁下溝壑縱橫,大地像是被人捏了一把,形成一道道皺褶,高低錯落,地形非常複雜。

  陝西地貌總的特點是南北高,中間低,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向東呈傾斜狀。北部為黃土高原,南部為秦巴山地,中部為關中平原。而這一帶由於秦嶺山勢的延續,出現了罕見的一片低山丘陵,這些山脊都不太高,如果從高處看,可能會覺得像是大地的一塊傷疤。

  我手搭涼棚,仔細分辨面前一道道山嶺的形狀,龍嶺果真是名不虛傳,地脈縱橫,枝幹並起,尋龍訣有言:大山大川百十條,龍樓寶殿去無數。

  這龍嶺之中便有一座隱藏得極深的「龍樓寶殿」,形勢依隨,聚眾環合,這些綿延起伏的群嶺都是當中這座「龍樓寶殿」呈現出來的勢。這裡的龍「勢」不是那種可以埋葬帝王的「勢」,皇帝陵的「勢」需要穩而健,像那種名山聳峙、大川環流、憑高扼深、雄於天下的地方才有,龍嶺呈現出來的「勢」則是臥居深遠、安寧停蓄之「勢」。

  如此形勢可葬國親,例如皇后、太后、公主、親王一類的皇室近親,葬在這裡,可使帝室興旺平穩,宮廷之中祥和安寧,說白了,就類似於鎮住自家後院差不多。

  不過這個「勢」已經被自然環境破了,風雨切割,地震山塌,這一帶水土流失非常嚴重,地表破碎,已經不復當年之氣象。

  雖然如此,還是一眼便能看出來,龍嶺中的這座龍樓寶殿就在我所站的山梁下邊。這是一座受自然環境破壞很大的山坡,附近所有的山梁山溝,都是從這座山丘中延伸出來的,那座唐代古墓定在這山腹之中。

  我站在山脊上,瞧準了山川行止起伏的氣脈,把可能存在古墓的位置用筆記下,標明了距離方位,然後轉身去看另一邊的胖子和大金牙。

  他們兩個正圍著魚骨廟找盜洞,我把手指放在嘴中,對著胖子和大金牙打了聲響亮的口哨。

  胖子二人聽見聲音,抬頭對我聳了聳肩膀,示意還沒找到盜洞的入口,隨後便低頭繼續搜索,把魚骨廟裡裡外外翻了一遍又一遍。

  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往爬上來的地方看了看,太陡了,很難按原路下去,四處一張望,見左手不遠處的山坡上,受風雨侵蝕,土坡塌落了一大塊,從那裡下去會比較容易。

  於是順著山脊向左走了一段,踩著坍塌的土疙瘩緩緩下行,這段土坡仍然很難立足,一踩就打滑,我見附近有處稍微平整的地方可以落足,便躍了過去。

  沒想到站定之後,剛走出沒兩步,腳下突然一陷,下半身瞬間落了下去,我暗道不妙,這是踩到土殼子上了。

  聽附近村裡的人說這盤蛇坡儘是這種陷人洞,我本以為這邊緣地帶還算安全,想不到大意了。這時候我的腰部已經整個陷落在土洞中了,我心中明白,這時候千萬不能掙扎,這裡的地質結構與沙漠的流沙大同小異,所不同的就是沙子少,細土多,越是掙扎用力,越是陷落得快,遇上這種情況,只能等待救援,如果獨自一人,就只好等死了。

  我儘量保持不讓自己的身體有所動作,連口大氣也不敢喘,唯恐稍有動作就再陷進去一截,倘若一過胸口,那就麻煩大了。

  我兩手輕輕撐住,保持身體受力均勻,等了十幾秒鐘,見不再繼續往下掉了,便騰出一隻手從脖子上摘下哨子,放到嘴邊準備吹哨子招呼胖子過來幫忙。

  不過吹哨子便要胸腹用力,我現在處在一種微妙的力量平衡之中,身體不敢稍動,否則這塊土坡隨時有可能坍塌,把我活埋進裡邊;當然也不一定陷落下去就必定被活埋,下面也許是大型溶洞;更倒黴的是落進去半截,上不見天,下不見地,活活憋死,那滋味可著實難受。

  這個想法在我腦中一轉,我還是決定吹哨子,否則等胖子他們倆想起我來,他娘的黃花菜都涼了,希望他們聽到之後趕快來援,否則俺老胡這回真要歸位了。大風大浪沒少經歷,實在不願意就這麼死在這土坡子裡。

  我吹響了哨子,胸腹稍微一動,身體呼嚕一下,又陷進去一塊,剛好擠住胸口,呼吸越來越艱難。要是活埋一個人,一般不用埋到頭頂,土過胸口就憋死了。我現在就是這種情形,兩隻手伸在外邊,明明憋得難受,卻又不敢掙扎。這一刻是考驗一個人忍耐力的時候,我儘量讓自己保持冷靜,千萬不能因為胸口憋悶得快要窒息了,就企圖用胳膊撐著往外爬,那樣做死得更快。

  對我現在的處境來說,一秒鐘比一年還要漫長,操他奶奶的,死胖子怎麼還不趕過來,倘若他們沒聽見哨聲,那我就算交代到這了。

  正當我忍住呼吸,胡思亂想之際,見胖子和大金牙倆人,慢慢悠悠,有說有笑地從下邊溜達著走了上來。

  他們一見我的樣子,都大吃一驚,甩開腿就跑了過來。胖子邊跑邊解身上攜帶的繩索,他還背著竹筐,裡面的兩隻大白鵝被胖子突然的加速嚇得大聲叫著。

  胖子和大金牙怕附近還有土殼子,沒敢靠得太近,在十幾步開外站住,把繩子扔了過來,我終於抓住了救命的稻草,把繩索在手上挽了兩扣。

  雙方一齊用力,把我從土殼子裡拉了出來,上來的時候我的雙腿把整個一塊土殼徹底踩塌,山坡上露出一個大洞,碎土不斷落了進去。

  我大口喘著粗氣,把水壺擰開,灌了幾口,把剩下的水全倒在頭上,用手在臉上抹了一把,回頭看了看身後塌陷的土洞,我自己也說不清楚這是第幾次又從鬼門關轉回來了,實在是後怕,不敢多想。

  胖子給我點了根煙壓驚,我驚魂未定,吸了兩口煙,嗆得自己直咳嗽,這次經歷不同以往,以前生死就在一瞬間,來不及害怕,這回則是死神一步步慢慢地逼近,世界上沒有比這更能折磨人的神經了。

  我的三魂七魄,大概已經飛了兩魂六魄,足足過了二十分鐘,我的那兩魂六魄才慢慢回來。

  大金牙和胖子見我臉色刷白,也不敢說話,過了半晌看我眼神不再發直了,便問我怎麼樣了。

  我讓胖子把白酒拿來,喝了幾口酒,這才算徹底恢復。

  我們三人去看剛才我踩塌的土洞,大金牙問道:「這會不會是個盜洞?」

  我說:「不會,盜洞邊緣沒這麼散,這就是山內溶洞侵蝕的結果,山體外邊只剩下一個空殼了,有的地方薄,有的地方厚,看來這龍嶺下的溶洞規模著實不小。」

  我把剛才在山脊上所見的情況對他們說了,那邊的山中肯定有座大墓,和魚骨廟的直線距離約有一公裡。

  如果魚骨廟有個盜洞通往那座古墓,這個距離和方位完全符合情理,打一公裡的盜洞對一個高手來講,不是難事,只是多費些時日而已。

  胖子問道:「這人吃飽了撐的啊,既然能看出古墓的具體位置,怎麼還跑這麼老遠打洞?」

  我對胖子說道:「蓋魚骨廟的這位前輩,相形度地,遠勝於你,他自然是有他的道理,我推測他是想從下邊進入地宮。」

  大金牙說:「噢?從下邊進去?莫不是因為這座墓四周修得太過堅固結實,無從下手,只好從底下上去?我聽說這招叫頂宮。」

  我說:「應該是這樣。唐代都是在山中建陵,而且大唐盛世,國力殷實,冠絕天下,陵墓一定修得極為堅固,地宮都是用大石堆砌,鑄鐵長條加固,很難破墓牆而入。不過古墓修得再如何銅牆鐵壁,也不是無縫的雞蛋,任何陵墓都有一個虛位,從風水學的角度上說,這就是為了藏風聚氣,如果墓中沒有這個虛位,風水再好的寶穴也沒有半點用處。」

  胖子問道:「就是留個後門?」

  我說:「不是,形止氣方蓄,為了保持風水位的形與勢,讓風水寶地固定不變,陵墓的格局不可周密,需要氣聚而有融,一般陵墓的甬道或者後殿便是融氣之所,那種地方不能封得太實,否則於主不利。」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大型陵墓都和宮殿差不多,最後封口的時候,為了保守地宮中的秘密,都要把最後留下的一批工匠悶死在裡邊,那些有經驗的工匠,在工程進行的過程中,都會給自己留條後路,偷偷地修條秘道,這種秘道往往都在地宮的下邊。

  不過這種工匠們為自己偷建的逃生秘道,是完全沒有風水學依據的,怎麼隱蔽就怎麼修,對陵墓格局的影響很大,但是卻始終無法禁止。

  所以遇到這種四壁堅固異常的大墓,摸金校尉們查明情況之後,便會選擇從下邊動手。

  我們三人稍稍商量了一下,都覺得值得花費力氣進龍嶺大墓中走上一趟,因為這座墓所在的位置非常特殊,山體形勢已經不復當年的舊貌。能發現這裡有墓的,一定是摸金校尉中的高手,他定會秉承行規,兩不一取,這麼大的墓,別說他拿走一兩件寶貝,就算摸走了百十件,剩下的我們隨便摸上兩樣,也收穫匪淺。

  我們決定還是從魚骨廟的盜洞下手,這樣做比較省事,首先,魚骨廟盜洞距今不過幾十年,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中間就算有坍塌的地方,我們挖一條短道繞過去就行;其次龍嶺上有陷人的土殼子,在嶺中行走,有一定的危險性,我剛剛就險些憋死在裡邊,這樣也避免危險。

  當下計議已定,便回魚骨廟,胖子和大金牙已經找了半日,一直沒發現有什麼盜洞。這座廟修得不靠山不靠水,也談不上什麼格局,從外觀上極難判斷出盜洞的位置。但這個盜洞對我們來講太重要了,我做出的一切推論,其前提都是魚骨廟是摸金校尉所築。

  我忽然靈機一動,招呼胖子和大金牙:「咱們看看以前擺龍王爺泥像的神壇,如果有盜洞,極有可能在神壇下藏著。」

同类文章
第二章 渡河

第二章 渡河

  要說起殭屍來,那歷史可就長了,咱們倒鬥行內稱殭屍為大粽子,也不是隨隨便便安上的名字。  話說這人死之後,入土為安,入土不安,即成殭屍。  一個安葬死人的風水佳穴,不僅能讓死者安眠,更可以蔭福子孫後代,使家族人丁興旺,生意紅火,家宅安寧。  但是有的地方不適合葬人,葬了死人,那死者便不得安
第八章 冥殿

第八章 冥殿

  我用狼眼仔細照了照盜洞盡頭的石牆,和左邊的盜洞不同,此處被人順著石牆向上挖掘,看來被石牆困在盜洞裡的人,在無路可遁的情況下選擇了最困難的辦法。  魚骨廟盜洞本是在山溝之中,傾斜向下,穿過山丘和山丘中的天然溶洞,如果從盜洞中向上挖個豎井逃生,直線距離是最長的,工程量也是最大的,而且這片山體
第三章 傳說

第三章 傳說

  古藍歷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保留至今的城牆是明代的遺蹟,這地方歷史雖然悠久,但是名氣不大,縣城的規模也小,很少有外來人。  我和大金牙、胖子三人如同三隻落湯雞一般,找人打聽了一下路徑,就近找了家招待所,去的時候還真巧了,這招待所每天只供應一個小時的熱水淋浴,這工夫還剩下半個小時。  胡亂
第十一章 月牙缺口

第十一章 月牙缺口

  我對大金牙說道:「金爺您這不是寒磣我嗎,我要是知道有什麼特點,我還用請教你啊?」  大金牙說道:「哎喲,您瞧我這嘴,習慣成自然了,怎麼說都是倒騰古玩的那一套說辭,故作姿態,故作高深,好把買主侃暈了,侃服了。」  胖子在旁說道:「就是,老金你也真是夠可以的,不看看現在是什麼時候,現在這場合
第十六章 地下神宮

第十六章 地下神宮

  這時好像半座山洞都被點燃了,熊熊大火中發出噼噼叭叭的響聲,這時我才看清楚,原來那個三角形的山洞,是一座人工建築物,完全以木頭搭建而成,可能為了保持木料的堅固,混合了松脂牛油等物,塗抹在了木頭上。  這座木製建築,約有七八間民房大小,不知道建在這裡是做什麼用的,木頭建築四周,全是一具具被黑
第一章 香鞋

第一章 香鞋

  回到北京之後,我有一段時間沒見到Shirley 楊,她也許是忙著找醫生為陳教授治病,也許是在料理那些遇難者的後事。這次考古隊又死了不少人,有關部門當然是要調查的,我怕被人查出來是摸金校尉,就儘量避重就輕,說得不盡不實。進入沙漠去考古,本身就有很大的危險係數,但是一下子死了四個人,一個老師
第七章 盜洞

第七章 盜洞

  魚骨廟的房頂在山風中微微搖擺,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聽得人心裡發慌,不過我們觀察了這麼長時間,發現這座廟雖然破敗不堪,卻十分堅固,可能和它的梁架是整條魚骨有關。  廟中的龍王泥像只剩下不到五分之一,上面的部分早不知到哪去了,神壇的底座是個珊瑚盤的造型,也是用泥做的,上面的顏色已經退沒了,顯
第四章 籌劃

第四章 籌劃

  從老劉頭的話中,我隱隱約約聽出了一點東西,一位商人出資在龍嶺修建魚骨廟,供奉龍王爺,這本身就有點奇怪,龍王廟為什麼不建在河邊?偏偏建在那溝壑縱橫的山嶺之中?  聽老劉頭所說,魚骨廟的規模不大,這就更古怪了,這麼一間小廟,何必費上如此周折,難道那龍嶺中當真有什麼風水位,適合建造廟宇?  再
第十五章 人面黑腄蠁

第十五章 人面黑腄蠁

  漆黑的洞穴就像是個酒瓶子口,盜洞的截面就在瓶頸的位置,那聲音以及那張鬼氣森森的「臉」,都在洞穴的深處。我用狼眼尋著聲音的來源照射過去,所聽到的古怪叫聲,正是倒在地上的大金牙發出的,他橫倒在洞穴中,被數條亮晶晶的白絲纏住手腳,喉嚨上也被纏了一圈,勒住了脖子,雖然不至於窒息憋死,卻已經無法言
第十八章 龍骨

第十八章 龍骨

  我見終於鑽出了山洞,正想歡呼,卻聽胖子說我背上長了一張「人臉」,這句沒頭沒腦的話,好似一桶刺骨的冰水,兜頭潑下,我心中涼了半截,急忙扭著脖子去看自己的後背,這才想到自己看不見,我就問胖子:「你他娘的胡說什麼?什麼我後背長人臉?長哪了?誰的臉?你別嚇唬我,我最近可正神經衰弱呢。」  胖子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