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土特產一覽表(安慶特產大集結)
2023-07-10 22:20:03 4
身為一個資深的吃貨,吃好吃的東西是我們的愛好之一,但是現在美食越來越多,影響我們身體健康的食物也越來越多,所以吃到綠色健康的食物也是很重要的哦。但是v友們不用擔心,因為小v這裡 有一份優質農產品名單!
2017年上半年,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印發了《關於做好2017年度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申報工作的通知》(農農(經作)[2017]9號)。按照文件要求,農業部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中心組織對申報材料進行了形式審查、專家審核,提出了包括糧油、蔬菜、果品、茶葉及其他5大類別、696個產品、923家生產單位的2017年度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現予以公示。
具體名單見下方
↓↓
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公示目錄
2017年(安徽)
>>>>
糧油類
懷寧大米
>>>>
蔬菜類
黃山竹筍
>>>>
果品類
碭山酥梨
>>>>
茶葉類
太平猴魁
>>>>
其他
金寨靈芝
是不是很自豪呢?看到我們大安慶這麼多農產品上榜高興外,也代表著我們每天吃的糧食,喝的茶水是純天然,綠色健康的食品哦。
其實我們大安慶除了上面提到的優質農產品外,還有很多地方性的美食特產,也是值得一提的哦。
安慶市
胡玉美蠶豆醬
是安慶名產,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追溯其源,那還是在二十世紀之初,胡玉美醬園鑑於蘇皖人畏於川醬之辣,在仿製川醬的基礎上加以改進,摸索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完整的制醬方法,釀出辣味不重、味道鮮美、更適合長江中下遊地區人們口味的蠶豆醬。
柏兆記
「柏兆記」是清末柏紹卿創牌的專營清真名糕細點的老店,始建於1904年,是目前安徽省唯一一家專業加工生產清真食品的企業。其創始人柏紹卿從一根扁擔開始,一爐餅、一壺漿、沐清風、踏明月,樸實誠毅。最終成就了百年品牌「柏兆記」 。
墨子酥
墨子酥,安徽安慶市聞名的一種漢族傳統糕點,起源於清末,因成品色澤烏黑,油潤細膩,香甜濃鬱,形如古墨而得名。主要原料是上等黑芝麻、小磨麻油、精細白糖等多種原料。其具有補腎利肝、止咳平喘、滋肺潤嗓的功效。
麥隴香
麥隴香是安慶一家生產中式糕點的百年老字號,是安慶乃至整個皖西南地區的著名品牌。麥隴香的傳統名點很多,比如墨子酥、白切、元寶糖、龍糖、寸金、方片、麥香酥等。
安慶炒米
安慶炒米是安徽省安慶市的特色小吃。盛一碗滾燙飄香的雞湯,撒一把炒米。不待炒米泡化,用湯勺舀起,慢慢品嘗。這道雞湯泡炒米,簡單,質樸,卻蘊藏著道不盡的家鄉味道,讓無數身在外地的安慶人為之魂牽夢繞。
潛山縣
天柱山石耳
天柱山石耳,為山珍,是潛山縣著名的特產。石耳,屬地衣門石耳科,菌體葉狀,正面為灰白或灰綠色,反面為黑褐色,多生長於海拔700-2000米懸崖峭壁的陰溼石縫間。石耳常以小群落的形式分布,少則幾片,多則百餘片。
天柱晴雪茶
這種茶,既有黃山毛峰經久耐泡的特點,又有六安瓜片之濃鬱芳香。開湯之後,茶汁清綠明亮。由於它旗槍挺直,渾身白毫,特冠以「天柱晴雪」之美名。天柱晴雪香茶,來源於古時天柱山之「開火茶」。
天柱山瓜簍籽
天柱山瓜簍籽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品種。產於安徽省潛山縣天柱山一帶。是純天然綠色食品,營養成份極高,其味潤綿、脆香特異、風味獨特。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品種。
雪湖貢藕
雪湖貢藕,是安徽潛山有名的特產,雪湖藕不僅外形肥壯細白,內質鮮甜脆嫩,含有多種維生素,而且生食、熱炒風味各不相同。雪湖貢藕產於潛山縣天寧寨雪湖,湖中夏蓮,皆開白花。
嶽西縣
嶽西薇菜
薇菜,又各蛇頭菜,是嶽西特產之一。系多年生野生植物,喜歡生長在溼潤又有冬雪的山林,多成片生長在兩山峽谷之中,成為人們喜愛的食用食品,長期食用有健身防癌作用,被人們視為「天然食品」、「保健食品」。
嶽西茯苓
茯苓,是嶽西縣的特產,其產量約佔全國茯苓產量五分之一左右,質地特別優良。此為嶽西茯苓獨有的特點,非嶽西山區所產,則無此清香;嶽西茯苓片在水中浸泡數月,仍不變形,更不會散碎,在水中煎出汁後,仍然相當結實,韌度很大。
嶽西茭白
安徽嶽西是全國最大的無公害高山茭白基地。由於嶽西的高山茭白色白味嫩、品質優良,上市時又正逢江南茭白暑缺,所以在南京、合肥、武漢等長三角地區聲名鵲起。
嶽西翠蘭
嶽西翠蘭於1985年試製定型,當年被評為全國十一種名茶這一,獲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獎.此茶選用芽頭均勻的一芽二葉,精工焙制而成.茶芽形似蘭花初放,色澤鮮綠,細毫顯露;飲嘗則滋味醇濃爽口,嫩香持久,令人心曠神怡。
懷寧縣
龍鳳貢面
龍鳳貢面是懷寧傳統名產,歷史悠久,遐邇聞名。貢面原名「長生面」。龍鳳貢面白色微青,柔韌而晶亮,麵條勻淨細長,如須而空心,耐煮,湯清,味厚,細軟,有口勁。麵條吸水,一筋挑起,碗內無湯;放下,仍清湯滿碗,具有突出的地方特色和極高的風味。
頂雪貢糕
頂雪貢糕,是懷寧縣傳統名產,因其色如高山之巔白雪,故名「頂雪糕」,清朝光緒年間作為貢品進京,遂稱「頂雪貢糕」。頂雪貢糕選料講究,做工精細。
龍池香尖
龍池香尖茶產於安徽省懷寧縣清河鄉,黃墩鎮,江鎮鎮,洪鋪鎮,石鏡鄉。生產茶園坐落在植被繁茂,土壤肥沃,溪泉縱橫,具有高山茶特有香氣,色澤翠綠,故取茶名「龍池香尖」。
懷山藥
石牌山藥也是懷寧的重要特產,又稱「懷山藥」。懷山藥主要作蔬菜食用,蒸、煮、烹、炒皆可,色、香、未、形俱全,風味十分獨特。此外,還可佐以白糖清燉作為補品;如與肉相配,炒片、炒絲或紅燒,食之尤佳。懷山藥性味甘、平,可以入藥,有健脾、保胃、補腎和治療消化不良等功效。
望江縣
望江風釀醬油
選用優質大豆和小麥,採用先進「多菌種、多酶系新工藝」精心釀製而成。該醬油風味獨特,醬香、酯香濃鬱,品質天然純真,1987年、1991年兩獲安徽省優質食品獎,並獲同類產品第一名。該醬油在1999年國際農博會上一舉獲得名牌產品稱號,這也是安徽省調味品行業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品牌
望江銀魚
望江縣境內湖泊眾多,號稱安慶的「魚米之鄉」。其特產銀魚以生活在武昌湖和泊湖兩湖最有名。 銀魚喜歡在水草叢生、水溫較高的湖水中產卵,產卵方法叫「破娘生」。但銀魚的生命只有一年,確為事實。漁民們捕獲的銀魚,不論大小,都是當年的魚。
望江桃花
望江挑花是安慶望江縣古老醇撲的民間工藝。此種刺繡構思新穎,題材豐富,品種繁多,做工精細,兼蘇湘繡及雲貴刺繡之長,融匯於本地傳統針織做法之中,形成別具一格、抒情浪漫、詼諧風趣的藝術品,深受國內外客商的歡迎。
望江蕨菜
蕨菜一般株高達一米,根狀長而橫走,有黑褐色絨毛。早春新生葉拳卷,呈三叉壯。柄葉鮮嫩,上披白色絨毛,此時為採集期。葉柄長30—100cm,葉片呈三角形,長60——150cm,寬30—60cm,2—3次羽狀0,下部羽片對生,褐色孢子囊群連續著生於葉片邊緣,有雙重囊群蓋。
宿松縣
黃湖牌大閘蟹
黃湖牌大閘蟹體大腴肥,內嫩脆、味鮮,質優價廉,堪稱中國螃蟹之最,倍受國內外蟹商和廣大食客的青眯。全國出口量的五分之一,暢銷香港、 日本、美國、東南亞, 因獨霸香港市場而得名。
宿松香芽
宿松香芽茶葉是宿松縣柳坪鄉黨委、政府通過品牌整合,以邱山、龍河兩村為主產茶區,成立龍河、四季青茶葉專業合作社,引進了兩個茶葉加工企業,建立了四個小型茶葉加工廠。
柳溪玉葉
溪玉葉是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涼亭鎮的特產。柳溪玉葉茶的品質特徵是:外形扁平勻直,色澤黃綠明亮,毫毛披掛,形如早春柳葉;內質香高幽長,清花香型,滋味鮮醇回甘,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勻淨成朵,嫩綠明亮。
宿松板鴨
板鴨系歷史名產,純天然綠色食品。精選優質麻鴨,運用傳統生產工藝加工、醃製、露曬而成,具有造型美觀,膚色乳白,肉嫩骨脆、鹹味適中、臘陳芳香等特點。
太湖縣
太湖豬
太湖豬系蘇州一帶優良豬種,以產仔多、早熟、母性好、耐粗食、適應性強、肉質好而著稱。太湖豬群有橫涇豬、梅山豬、而花臉、楓涇種等許多品系。
太湖鵝
太湖鵝又稱白鵝,是中國鵝種的良種之一。據《三農紀》記載,春秋時範蠡離開越王勾踐以後,涉三江,入五湖,在太湖一帶養鵝致富。食用方法很多:切塊紅燒、製作燒鵝、鹽水鵝。蘇州滷菜行業用太湖鵝製作的「槽鵝」是特產之一。
太湖銀魚
銀魚,古稱「膾殘魚」,體細長、透明,棲息於近海、河口或淡水,以小型甲殼類為食,為「太湖三寶」之一。湖產銀魚有四種,即大銀魚、雷氏銀魚、短吻銀魚和寡齒短吻銀魚。
太湖白蝦
太湖白蝦又名秀麗長臂蝦,營養豐富,肉味鮮美,享譽中外,也為「太湖三寶」之一。白蝦殼薄,活時透明,死後變成白色,因此而得名。
太湖梅鱭魚
梅鱭魚又稱鱭魚,體側扁,尾部延長,銀白色,雌大雄小,頭大尾尖,形似劈刀,骨嫩鱗細,銀光晶瑩,與銀魚、白蝦合稱「太湖三寶」,是太湖的大宗產品。
太湖珍珠
太湖珍珠是淡水珍珠,具有光澤明亮、粒圓飽滿、細膩光滑、形佳色美、硬度高、比重大、彈性好、正品率高等優點,它既是珍貴的裝飾品,又是貴重的藥材,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是外貿出口的重要商品。
桐城市
桐城小花茶
桐城小花茶,是桐城的歷史名茶,又稱桐城小花、龍眠茶。制於明代,產於桐城市,主產區位於龍眠山,自明迄今,擁有五百餘年產制歷史。
桐城麥魚
麥魚,產於桐城沿湖一帶水域之中,形體及大小皆如麥粒,又於每年麥熟季節捕撈,故稱麥魚。麥魚產量極少,且捕撈季節短暫,故物以稀為貴。可曬乾儲存,與雞蛋或豆腐混合烹調,其味極佳。
桐城絲棗
絲棗原名金絲棗、琥珀棗,簡稱絲棗,是桐城市傳統土特產品,有300多年歷史,古有「秋石、絲棗出桐城」之說。該地產的棗個大、肉肥、皮薄、核小、香甜,以圓形最佳,名葫蘆棗。
桐城水芹菜
水芹菜是桐城獨有的特產蔬菜,已有數百年栽培歷史。水芹菜屬微型科宿根植物,根系發達,繁殖力極強,一年生五茬。可以入藥,高血壓患者常年食用,具有明顯的降壓作用。
桐城大米
在省內外享有盛譽,並被列為出口產。早在明清時代,桐城範家崗,花園畈、撩風崗一帶所產的大米,就遠銷京師,備受稱譽。歷史上種植「三粒寸」、「楊柳秈」等水稻名特品種,從栽培技術到加工工藝都十分考究,力求保持傳統特色。加工的大米質優、色白,晶瑩剔透,光滑油潤,幹稀鹹宜,醇香可口。
身為一個吃貨,不是在吃,那一定是在吃的路上。我們大安慶及各縣有這麼多的美食特產,如果沒有全部嘗嘗的話,這肯定是我吃貨道路上一個無法彌補的遺憾~~
v友們身邊有哪些家鄉特產呢?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們哦~
作者:小v 來源: 徽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