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fbi特工(英王牌特工鑽進旅行袋自殺)
2023-07-10 05:32:50 1
2010年8月23日23時23分,英國倫敦警方999指揮中心的電話鈴聲突然響起,值班警員立刻拿起電話。
電話是用一處公用電話打來的,報警的是一名中年男子:「我的朋友加雷斯·威廉士失去了聯繫,房門敲不開,請你們立即前去查看。」
沒等警員詢問,男子就提供了朋友的詳細住址,正當警方詢問對方聯繫方式的時候,電話卻突然掛斷,響起了「嘟嘟」聲。
警方不敢怠慢,立即驅車趕到加雷斯的住處——位於倫敦市中心的一棟住宅樓。
警察敲了一陣門後,果然毫無任何動靜,只好強行而入。屋裡空無一人,他們隨即開始搜查,臥室的門打開著,只有浴室的門緊鎖著。
警察只好撞開門,眼前的一幕讓他們大吃一驚,浴缸裡放著一個血跡斑斑的橙色旅行袋,裡面裝的不是衣物和生活用品,而是一個人,此人正是加雷斯。
經過法醫鑑定,加雷斯早在兩周前就已經死亡。
第二天早上8時整,英國首都倫敦警察廳頭號人物趕到了加雷斯的住所,身後還跟著倫敦警界著名的痕跡專家詹森。
守衛現場的警察有兩個,一胖一瘦,胖子悄悄地告訴瘦子:「我敢打賭,死者的身份不尋常。」
瘦子愣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是啊,頭面人物都驚動了,死者不是一般人。」
死者加雷斯,現年31歲,是一名王牌特工。
他生前在英國國家通信情報局工作,是監聽專家,還是通訊主任,工作能力出色,在國際上都小有名氣。
英國政府通信總部簡稱GCHQ,是個非常神秘的部門,也是英國應對國際網絡戰的前沿陣地,專門從事全球監聽活動,和美國國家安全局是一路「貨色」。
該組織一直深藏不露,很少見諸於報端,後來因為斯諾登的曝光,該組織的神秘面紗才被揭開。
據斯諾登講,GCHQ是英國三大情報組織之一,它的前身是英國"40號房間",對外稱英國外交部情報司,其歷史可追溯至1919年。
由於在二戰期間,破解當時最先進的德國密碼機(Enigma)而聲名大噪。
它與英國秘密情報局(SIS)和軍情五處(MI5)一樣神通廣大,合稱為英國情報機構的"三叉戟",他們都為保護英國國家利益立下不朽功勳。
政府通訊總部在世界各地擁有近100個監聽站,監聽的範圍包括大西洋衛星20000條線路和8個國家電纜上的5000條線路。監聽內容包括電話內容、無線電報、有線電傳、微波電訊和衛星通訊。
它的地平線雷達,甚至可以監聽到前蘇聯腹地軍事演習時坦克指揮官們通過無線電進行的談話。
GCHQ工作人員有3萬人,其中密碼專家、數學家、科學家、語言學家就有數千人。
三大情報組織平時是各自為政,各有各的業務,但三個部門之間也有密切合作。正是因為三大組織之間有合作,加雷斯後來才被借調到軍情六處幹了一年。
當年的9月3日,是加雷斯回到國家通信情報局報到的時間,所以軍情六處提早給他放假,不料他卻遭遇不測。
加雷斯公寓所在的住宅樓為軍情六處所有,距離泰晤士河只有100米,距離他臨時借調上班的軍情六處總部不到一公裡。
由於加雷斯身份特殊,也由於該住宅樓為軍情六處所有,其住所安全措施嚴密,大門口安裝有眼球掃描儀,進出公寓必須要經過視網膜掃描。
可是美中不足的是,室內和院子其它地方沒有安裝監控設備,這就是說,除了大門附近,院裡其它地方都是監控盲區。
痕跡專家在現場待了一個半小時,他們在現場沒有發現外來者強行闖入的痕跡,因為院牆沒有攀爬過的痕跡,門鎖沒有被撬的跡象,是從外面鎖上的。
窗戶緊閉,窗臺布滿灰塵。
頂層有兩個很小的窗戶敞開著,但是距離地面10米左右,外來者捨近求遠,從那裡進去的可能性不大。
而且警方調取了周圍建築物上安裝的監控,發現最近兩周沒有外來者進入這個住所。
根據GCHQ提供的信息,加雷斯21歲就加入該組織,工作積極認真,5年之後就擔任了通訊主任。
別小看這個職務,GCHQ是藏龍臥虎之地,這裡精英雲集,有的人幹了一輩子都沒有機會當個主任。
長期從事情報工作的人都明白保密工作的重要,因此加雷斯的具體工作連家人都不得而知,在同學、朋友面前,他更是諱莫如深。
而且由於工作紀律,加雷斯的社交圈也很窄,很少和人交往,更多的時間是一個人呆在屋裡,或者黃昏時分獨自出去散步。
早上健身,也是騎著一輛賽車,在街區兜圈,見了人只是微笑,很少說話,更談不上深交。
為了更好的工作,加雷斯的住所只有一臺電腦,連個電視都沒有買。
據周圍的鄰居講,一年來加雷斯始終是獨來獨往,至少大家從沒有見他帶朋友回家,更別說和異性朋友同行。
如此一來,從外圍調查的門被堵上了,只能在室內繼續勘查。
痕跡專家在室內的勘查中發現了不少疑點,比如倫敦8月份的日平均氣溫在20度左右,屋裡比較涼爽,基本上用不著空調。可是加雷斯屋裡的空調卻是開著的,令人不解的是空調不是製冷,而是在制熱狀態,對此,專家百思不解。
苦苦思索之後,專家終於如夢初醒,這說明歹徒精通犯罪學,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通過上升的溫度促使被害人的屍體加速腐爛,製造死亡很久的假象,讓警方誤入歧途。
而且加雷斯屋裡沒有被翻動過,他屋裡值錢的東西也紋絲沒動,這就排除了兇手搶劫殺人的可能。
不過軍情六處的負責人提供一個重要線索,加雷斯遇害前所有的交接手續已經基本辦理完畢,只剩下一個加密的U盤和一個MP3播放器,打算次日移交,但是警察多次勘查現場,卻沒有發現。
最讓警方感到震驚的是,屋內不但沒有外人留下的痕跡,就連加雷斯本人也沒有在屋裡留下足跡,甚至旅行袋內外都沒有留下指紋和DNA。
這說明罪犯是一個高手,用專業的手段對現場進行了清理,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跡,讓人細思極恐。
不過痕跡專家還是在臥室的衣櫃內發現了高檔的女性衣物和假髮,還有一些膠帶。
不僅如此,在現場發現的手機裡,發現了大量女人的不雅照片。
這讓警員們非常疑惑,既然兇手是高智商,也是對刑偵方面的內行,清理了所有痕跡,為什麼要留下這些東西,是一時的疏漏,還是故意布下的迷魂陣,告訴警方加雷斯是死於情殺?
更令人詫異的是,死者是蜷曲著躺在旅行袋裡的。
這個旅行袋只有80釐米長,顯然躺不下身高1.8米的加雷斯,只能以這種方式「安放」。
警方初步的判斷,加雷斯的死因有三種:一、屬於情殺,甚至是不排除同性戀;二、死於職業原因,對方殺人之後,搶走情報;三、加雷斯主動出賣情報,兇手得手後,選擇了殺人滅口。
不過總的來說,後兩種可能最大。
警方的調查似乎也印證了專家的判斷,他們調取了加雷斯的銀行帳戶交易流水,他的帳戶有5筆來歷不明的匯款,總額高達10萬英鎊。
但是,加雷斯被害之前,他帳上的錢全都被轉走,包括他自己的存款。
不管怎麼說,加雷斯應該肯定是死於他殺。由於現場沒有發現任何人的有效痕跡,案子偵破陷入僵局,在政府通信部即GCHQ的要求下,警方無奈之下只好將案件移交給了他們。
GCHQ的專家經過長達半年的調查之後,得出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結論:加雷斯是死於自殺,而且是自己鑽進旅行袋拉上拉鏈,然後自殺身亡。
什麼?消息傳出後,輿論譁然,無論是市民還是媒體,都覺得這樣的結論非常荒唐,簡直有辱吃瓜群眾的智商,即使是刑偵專家也不認可。
很多跟加雷斯身材和體重相仿的市民也自發進行了相似試驗,結果沒有一個人蜷縮進那麼小的旅行包後,可以自己拉上拉鎖。
即使是身材矮一點的女子,蜷縮進去之後也無法行動自如,騰不出一隻手來。
除非是十來歲的兒童,才能做到這一點。
但是,GCHQ的調查結論已經是板上釘釘,成為定論。
對此英國媒體一邊倒指責,《泰晤士報》、路透社紛紛抨擊,說GCHQ在試圖掩飾什麼,害怕真相大白於天下。
英國《每日電訊報》更是言之鑿鑿地引用消息人士的話說,警方在調查取證時,多次受到安全部門的阻撓,以至於他們無法接觸幾名關鍵證人。比如說,加雷斯的部下、在國家通信情報局工作的不方便透露姓名的一位女士,在加雷斯出事前,被調到與美國五角大樓有業務往來的情報部門工作。該女士的丈夫也在國家通信情報局工作,與加雷斯關係密切。
可是在加雷斯出事後,她卻「突然」被調到科羅拉多州丹佛市「執行秘密任務」。警方非常想接觸這位女士,但卻被安全部門以保密為由擋駕。
另一名「關鍵證人」據說也在安全部門工作,警方想找他面談,結果也吃了閉門羹。
倫敦警察廳的一名警官說:「我們的調查遇到了很大阻力,有些部門不配合我們的調查工作。」
事發半年之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在情報部門的神秘人員向路透社爆料說,加雷斯案發10天前,曾赴華盛頓執行秘密任務,回國後不久就遇害,很有可能跟中東一個組織有關。
神秘人士還說,根據加雷斯的表現,他不可能背叛祖國出售情報,至於他的銀行流水,不排除是黑客盜取密碼之後的交易。
加雷斯遇害一年後,美國一家媒體做出大膽猜測,說加雷斯到美國執行任務的時候,無意間進入美國情報部門的資料庫,了解到他不該了解的信息,被美國國家安全部門滅口。
之所以選擇在英國,是怕引火燒身。
還有一種說法,則是來自民間。
他們說加雷斯的工作平時就是跟毒品犯罪團夥打交道,他多次截獲阿富汗、緬甸和墨西哥毒販的貨款,招致眾怒,被犯罪團夥聯手給做掉了。
不過在這三種說法中的第三種可能性最小,因為根據斯諾登的爆料,GCHQ的任務是為政府和英國其他盟國的武裝部隊提供信號情報和信息保障,緝毒、掃毒這些業務,並不在他們的職責範圍。
如果他的死因與毒品犯罪有關,安全部門更加沒有必要阻撓警方破案,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跟國家安全沒什麼太多的交集。
不管怎麼說,GCHQ阻撓警方破案應該是事實,而他們這樣做,一定是做了虧心事,在掩蓋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但不管兇手是誰,殺人不過頭點地,為什麼兇手還要費九牛二虎之力,將他裝進旅行袋,直接扔那裡不好嗎?
最令人費解的是,兇手殺人後如何清除了足跡,指紋,又是如何逃之夭夭的?
英國情報部門工作的人身份本來就非常神秘,而對於加雷斯的死因,有關部門又諱莫如深,這個為國家情報部門工作了十多年的精英特工,在普通的英國人眼中死得不明不白,留下了太多的未解之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