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鄉附近好玩的旅遊景點(湖南湘鄉自駕遊小眾景點攻略推薦)
2023-07-10 10:39:31 3
湘鄉文化旅遊資源豐富,除了是著名的湘軍發源地外,湘鄉素以「話有特色、吃有風格」而著稱,久負盛名的火焙魚,當地特色蛋糕花,周末自駕遊玩湘鄉都讓遊人流連忘返!
一、茅滸水鄉
位於湘鄉市東郊鄉,座落在擁有200畝中央水域的東山湖茅滸洲上。來過好幾次了,但每次都來去匆匆,沒有細細品味。家鄉人號稱要將這塊背倚東臺山,門銜漣水河,四面環水的風水寶地打造成為繼周莊、烏鎮後的「全國最具特色的第三大水鄉」……周莊、烏鎮我都去過,那可都是千年古鎮,有口皆碑。
漣水河為湘江中遊一大支流,是湘鄉人民的母親河。東山湖就是受幾千年漣水河衝積,得萬頃清泉滋潤蓄成的。因毛澤東和曾國藩都曾分別在漣水河邊的東山書院和漣濱書院求學,所以水鄉留下了許多偉人的故事。
茅滸水鄉錯落有致的中西合璧別墅中的一棟,建在湖岸邊的水上。四周綠草蔭蔭,水波蕩漾。親水木質陽臺上擺放著供人休憩賞景的搖搖椅,坐在上面,喝碗明朝正德皇帝金口御封的本地「萬歲茶」,你可以獨享奢侈的寧靜,可以細細體會水的質樸,水的澄澈,水折射的人情深淺,世事曲折。也許只有在此時,那些司空見慣的風景,才會讓我們重新審視,沒有了水泥森林和市井的噪雜,有的只是大自然的淡泊和安靜,安靜的可以聽到心跳的絮語。
門票:詳情諮詢景區
開放時間:全天
二、陳賡故居
位於湖南省湘鄉市龍洞鎮泉湖村(舊稱二都柳樹鋪羊吉安),距湘鄉市區7公裡,它由故居、墓園和生平館三部分組成,總佔地面積60畝。陳賡故居為典型的湘中民居,系陳賡祖父清末湘軍副將、武顯將軍陳翼瓊所建。建築面積1342平方米,房屋近40間,通過復原陳列再現了陳賡少年時代的成長環境。
故居後山為陳賡大將夫婦墓園,墓園有陵寢、墓碑、紀念碑廊等。故居南側為陳賡大將傳奇的一生。故居現為湘潭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訓基地、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南省重點紅色旅遊景區。
陳賡 (1903.02.27-1961.03.16),原名陳庶康。湖南湘鄉縣人。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後留校任連長、副隊長。參加了平定商團叛亂和討伐陳炯明的東徵。1926年赴蘇聯學習,次年回國參加南昌起義,任營長。
門票:詳情諮詢景區
開放時間:全天
三、湘鄉雲門寺
位於湘鄉市區,始建於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原名石碑寺,因寺前有石碑兩座,相傳為耿山所產之碧玉也,更有北宋著名詩人黃山谷名著鐫刻於石碑,故為名。明永樂九年,成祖迎西域異僧於南畿。為皇考妣宏福,令天下寺觀設壇建醮。有一僧名慈慧,自浙紹雲門來,卓錫於寺,時現五色祥雲映於殿閣,邑侯秦豫上奏其事,故易名為雲門寺。
雲門寺經宋、明、清歷代修葺,現存建築為清道光年間重修。由前殿、大雄殿、觀音閣等三部分組成,佔地4000平方米,自南而北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前殿為山門,山門右側立龍王廟,左側立土地祠。大雄寶殿兩端主牆高出屋面呈弓弩形,頂有通風透光的氣亭,內設春秋閣,重簷歇山。
四、龍洞
位於湘鄉市龍洞鎮,境內有一條長達千餘米的石灰巖溶洞。龍洞在北距韶山毛主席舊居8公裡,南距湘鄉市城15公裡的庵子山中,傳說為龍所居。現在的湘鄉市龍洞鎮因此而得名。在龍洞鄉還有兩處偉人舊居,分別是泉湖村陳賡舊居,楠香村譚政舊居。
湘鄉龍洞的特點是洞裡有洞,大洞串小洞,小洞連大洞。頭洞甚大,高約10餘米,寬約10米,長約在30米至35米之間,可容納數百人。洞門上方懸一吊石,舌狀,約有2米多長,1米多寬,傳說為龍舌。石筍如床如鍋,千姿百態,令人神往。
20世紀50年代兩次土炮,炸去十之六七,雄偉狀色減大半。四壁光滑如綢,有人說是龍舌之功,千百年來竟無有疑者。儘管傳說相當美麗動人,但從地質學的角度看,龍洞也不外乎是一種「喀斯特」現象,石灰巖的碳酸鈣質,長期為水溶解而形成的「溶洞」。有人由此斷定,很古的時候,庵子山大概是一片汪洋大海。
五、水府廟水庫
位於湘鄉西部,連接湘譚,婁底兩地(市),湘鄉,婁底,雙豐三縣(市),沿庫五個鄉鎮,幾十個行政村。東依雙豐杏子鎮,西接婁底市西陽鄉。全庫近7萬畝水面,1千多個大小港套,水庫中下部有10多個孤島,最大的叫樂耕島,有近1平方公裡,島上有兩個作業組,大部分村民以養魚捕魚為生。
水府廟水庫特有的森林植被和優質的水資源,供養著長株潭三湘兒女的飲用水和生活用水,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水府。水庫周圍群山環繞,植被常綠。從遠望去,象白雲纏繞。一到春天,庫中野鴨成群,鴛鴦成對戲嬉,時而鑽下水底啄魚,時而浮出水面用翅拍打水花。
水庫下遊有美麗的韶湖花島,有當年地下黨遊擊隊根據地一一天門大山,有供遊人遊覽,休閒的鱷魚島,蛇島,有四季常青,春季桃花盛開景色迷人,氣候溫和,供遊人觀賞的水中桃花島,還有雄偉壯觀門水府廟水電站。
每到春天,電站排洪時,近30米高的瀑布飛馳而下,水花飛濺,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五彩繽紛的彩虹。
六、褒忠山
位於湘鄉西北部,頭西尾東猶如一隻巨大蜥蜴匍匐在月山、翻江、棋梓、潭市四個鄉鎮之間,海拔800餘米的大尖峰翹首昂立於山脈西端,與羚羊大山遙相呼應。由於大尖峰特殊的位置,許多人對大尖峰很是陌生的,以為差轉臺山頂就是最高峰。
山頂沒有高大的樹木,光禿禿的灌木林瘦骨嶙峋,在象風象霧的氣流攪動下,瑟瑟發抖。大尖峰頂是一處稍許寬闊的平地,四周坡陡面斜,雄立山頂,君臨天下,江河山嶽,莫非王土!
眺望東邊那些重巒疊嶂的山脊線,好像陳列著的一道道屏風,由近及遠,從濃到淺,讓人浮想翩翩。仍然滯留在差轉臺山坡的那些霧凇冰掛,如成千上萬隻白鶴停飛在樹梢上;大尖峰山坡上的灌木已經褪去了色彩,在明媚的陽光下顯得肅穆凝重,近在咫尺的環境變幻,讓人感覺到時空的扭曲與壓縮。
說到這兒,屏幕前的你是否心動呢?歡迎在評論區給小編留言,表達出你的見解吧! 喜歡的話記得點讚收藏 關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