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風景好的小村落(寧波44個森林鄉村)
2023-07-10 22:39:15
2019年12月25日和31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先後公布了兩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全國7586個村莊入選,其中寧波市共有44個村莊上榜!
寧波市內的44個森林鄉村,穎之全部遊訪,回顧總結,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9個村莊,地處平原地帶,沒有山,也沒有森林,不知為啥評上了國家森林鄉村!
沒有森林的森林鄉村,顛覆了人們的「森林」概念。延伸欣賞:沒有森林的森林鄉村,寧波市內的國家森林鄉村,9個村莊沒有森林
第二類16個村莊,地處山區和平原交界地帶,附近有森林。
第三類19個村莊,地處山區,森林資源豐富,山清水秀,可以作為鄉村旅遊目的地。
本文介紹第三類19個村莊,大家休閒旅遊,可以作為目的地參考選擇。
1、惠民村
海曙區橫街鎮惠民村,地處海曙區與餘姚市大隱鎮、陸埠鎮接壤的崇山峻岭中,偏僻而古老。
大約300多年前,慈城鄭郎橋一帶的鄭氏發現這一避世之地,舉家遷來,搭茅屋居住,初名「寮舍」,也叫遼舍、了舍,還叫獠猞,村後的山嶺叫獠猞嶺,寓意常有野獸出沒。
現名惠民村,為紀念村中犧牲的鄭惠民而名。
村人逐年鋪設石步階,形成了1360級石階古道,又稱「一千三百格」,現稱為紅色古道。
2、金陸村
海曙區鄞江鎮金陸村,由金陸、田廠兩個自然村合併而成,村民以金、陸兩姓為主,故名金陸村。
金陸村南側是清秀嶺,也寫作清修嶺,山上諸嶺相連,「上有三十六峰,清秀奇麗……蜿蜒曲屈,大勢南來,峰峰逼視。」
金陸村北側是蜿蜒起伏的鈧銑山、塔嶺岙山。
金陸村界於兩山相夾的中間地帶,沃野連綿,中有清源溪穿村而過,山清水秀,風光旖旎。
金陸村茶園,隨山勢起伏,堪稱一景,春遊踏青好地方。
3、李岙村
海曙區龍觀鄉李岙村,四面環山,四周峰嶺相連,奇巖怪石,亭亭矗立,綿延攢簇。
李岙村人並不姓李,多姓洪,始祖從洪塘遷來。
因為這裡地處四面環山的山岙裡,因此始稱「裡岙」。
村西相鄰的村莊是奉化區溪口鎮裡村,裡岙和裡村,名字太相近,因此,1981年,裡岙改稱為李岙。
李岙村裡無李樹,但是桂花樹卻連綿成片,而且品種多樣,丹桂、金桂、四季桂等等,常常桂花飄香。
4、中村
餘姚市鹿亭鄉中村,發源於東崗、斤嶺一帶的曉鹿溪,穿村而過,兩山夾峙之間,美麗的溪流,潤育了美麗的中村,穎之已經遊歷26次。
寧波市鄉村旅遊目的地,無論哪個季節,中村的推薦指數,No.1。
中村,2012年列入中國第一批傳統村落名錄,2016年上榜中國美麗休閒鄉村,2019年上榜國家森林鄉村,美麗鄉村,看中村。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城市更嚮往。
令人嚮往的鄉村,中村就是。
5、柿林村
餘姚市大嵐鎮柿林村,柿樹成林,故名柿樹村。
每年秋天柿子節期間,必然刷爆朋友圈。
柿林村,2012年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5年上榜中國美麗休閒鄉村,2018年上榜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9年上榜中國森林鄉村。
柿林村數年前已經劃入丹山赤水景區內,遊覽柿林村需要買門票。
6、金冠村
餘姚市梨洲街道金冠村,由金岙、裡冠佩和外冠佩三個自然村合併而成,其中裡冠佩和外冠佩通常總稱為「冠佩村」。
位於兩山夾峙之中,沿冠佩溪而居,歷史悠久,古樸幽靜,宛如世外之境。
村中石頭,精緻如金冠玉佩,因此而冠冠村。
每逢周末和節假日,遊人絡繹不絕。
7、橫坎頭村
餘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來自四明山區的溪流,常常泛濫成災,於是先民們就砌了一座橫貫南北的堤坎,以防水患,因此而名橫坎頭。
近些年來,橫坎頭村因為兩封回信,成為了寧波的一個網紅村。
2019年,橫坎頭村上榜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和國家森林鄉村。
橫坎頭村地處四明湖南岸,遊訪橫坎頭村,當然要去逛逛四明湖池杉林。
8、徐福村
慈谿市龍山鎮徐福村,地處達蓬山北麓,上世紀90年代,慈谿市開發徐福東渡文化,開闢了達蓬山旅遊風景區。
2000年,達蓬山腳下的上田央村,更名為徐福村。
徐福村南側的達蓬山,古時曾長滿香草,因此最早時名為香山。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曾登臨香山,望海欲自此到達蓬萊,尋求長生不老之藥。
後人取「到達蓬萊」之意,將香山改名為達蓬山。
2019年,徐福村上榜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和國家森林鄉村。
9、南聯村
江北區慈城鎮南聯村,靠山臨水而居,村民多姓傅,三百多年前從鄞縣五鄉碶遷來,還有姚姓、楊姓、吳姓雜居成村,因村莊所在的山岙中有李樹園,因此最早名叫李園岙。
1953年,當時的南將壇廟的亞平社和李園岙的先進社合併,取南將的「南」,李園岙的「李」諧音「聯」,取名為南聯高級社,再演變為現在的南聯村。
村前英雄水庫水庫,早期名為雲湖,水庫建成於1958年,崇尚英雄,並盛產英雄的年代,因此而名英雄水庫。
2017年,從水庫邊的南聯村到公有村,建成了沿湖水上棧道,人在棧道走,如在水上行。
10、公有村
江北區慈城鎮公有村,與南聯村相鄰,都位於英雄水庫畔,靠山面水。
公有村之名,同樣具有顯著的時代特色,想必曾經也發生過那個時代的故事。
英雄水庫的水上棧道,介於南聯村與公有村之間,人在棧道走,如在水上行,棧道途中建有兩個平臺,可供露營,枕水而眠。
11、下陽村
北侖區白峰街道下陽村,地處福泉山下,2005年由道頭、上王、蝦臘三個村合併而成。
村後福泉山,曾經是海防前線,山頂有烽火臺,是北侖區文物保護點。
歲月變遷,狼煙消散,和平盛世,應珍惜!
2011年開始,福泉山上開始建設風電場,2013年建成,成為了一條美麗的風景線,休閒旅遊的一個好去處。
福泉山上,可以俯瞰梅山灣和梅山島全景,還可遠望梅山紅橋和梅山灣沙灘公園。
12、昆亭村
北侖區春曉街道昆亭村,規模龐大,2005年,上車門、上劉、鄒溪、燕灣、桂池5個村莊,合併而成昆亭村。
昆亭村地處梅山灣西北側,隔梅山灣水道與梅山島相望,東邊的山,名為大旗山,西邊的則是連綿起伏的大峧嶺,昆亭村呈狹長的帶狀,密集分布於山谷之中,縱深達4.6公裡。
昆亭村的東北方向,背靠風光迤邐的福泉山,福泉山上2013年建成了風電場,一條美麗的風車公路。
13、韓嶺村
鄞州區東錢湖鎮韓嶺村,宋代時已成大村落,形成了逢五、逢十的集市,在航運為主的時代,韓嶺商旅雲集,熱鬧非凡,史稱「韓嶺市」。
寧波歷史上,曾有「東鄉韓嶺市,西鄉鳳岙市」之盛況,正是形成於宋。
歷經千年歲月變遷,被譽為「浙東第一古街」的韓嶺老街,漸趨落寞,幾乎被人遺忘了半個多世紀。
2019年10月17日,改造一新的韓嶺,舉辦了開街儀式,代表著韓嶺老街全新開放。
鳳凰涅槃,一條水街應運而生。
千年老街,終於重獲新生。
14、甲岙村
奉化區裘村鎮甲岙村,三面環山,東南為獅子山,西為白象山,北面背靠著名的白巖山。
甲岙村距離象山港大約五公裡,古稱爵岙,山岙多黃爵鳥,通常稱為黃雀,故名爵岙,1955年,為方便書寫起見,爵岙改寫為「甲」岙,「甲」其實就是山嶺相「夾」的意思。
從甲岙村,沿菩提嶺古道而上白巖山,可至最美風車公路的白雲驛站,經菩提嶺,再至雁村,一條經典的徒步休閒遊線路。
15、鳴雁村
奉化區尚田鎮鳴雁村,地處鷂巖山和大山的谷地之中,群山環抱,相傳古時有大雁南飛,行至此地,也許是此地山清水秀、雲霧繚繞的勝景惹得群雁迷戀,大雁鳴啼,盤旋三日,方才離去,因此而得名「鳴雁」。
鳴雁村人以田、朱、仇姓為主,整個村莊由田家、朱家、仇家三片組成。
近年來,鳴雁村環境美化,小橋流水人家,鄉村情趣不少。
16、雙林村
寧海縣橋頭胡街道雙林村,由外山頭和麻車兩個自然村合併而成,村人多姓洪,始祖洪猷在元朝末年從福建遷居而來,至今六百多年。
雙林村東依蓋蒼山,南擁銅嶺崗,發源於蓋蒼山的汶溪和月亮湖穿村而過,素有「十裡生態溝」之美譽。
村民很早就利用自然資源開發旅遊產業,曾開闢成三麓潭鄉村生態旅遊區,水上樂園、九曲橋、拱橋、鐵橋、石板橋,山水風情,引人流連。
雙林村,2019年入選國家森林鄉村,2020年7月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17、下畈村
寧海縣岔路鎮下畈村,既有古宅、古樹等自然資源,又有葛洪文化、慈孝文化為代表的人文資源。
下畈村以「鄉村記憶、詩畫下畈」為目標,打造成了看得見山、望得見水、守得住鄉愁的美好家園。
遊歷村中,古村、古巷,仿佛時空穿越。
18、方家岙村
象山縣牆頭鎮方家岙村,方氏聚居,故名方家岙,方氏先祖為避方孝孺株連十族之禍,從寧海溪上方逃難至此。
村後有方家岙水庫,村中建有燒烤區和露天遊泳池,每到周末,遊客雲集。
村中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古橋古蹟,花園般的新農村,仿佛從古典故事中姍姍而來。
牆頭村、溪裡方村、方家岙村,象山縣內經典的鄉村旅遊線路。
19、儒雅洋村
象山縣西周鎮儒雅洋村,原名樹下洋,意指「樹林蔭翳」之下的大片平地。
儒雅洋村人多姓何,明代朱元璋洪武末年,大約在公元1398年,何姓先祖何仁六從象山牆頭下沙遷此,至今六百多年。
村人將「樹下洋」之名雅化為儒雅洋,有「耕讀傳家,儒生雅士輩出」之意。
村中清代至民國時期的建築,何恭房、友二房、友六房、新大份、老小份等等多達二十多處,呈四合院格局,保存較好,每幢古宅都有豐富的淵源。
儒雅洋村,就是一部古樸的書,寫滿了光陰的故事。
寧波市內的44個森林鄉村,全名單如下:
你去過幾個?哪個村莊最值得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