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山五行怎麼用(二十四山五行口訣)
2023-08-01 06:08:29 1
二十四山向是什麼?
風水上,將方位分為二十四方,每個方位佔十五度。由於二十四個方位是應用在確定坐山和朝向的,所以又叫二十四山向。二十四山向的表示方式是十二地支加八幹四維:十二地支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八幹為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四維為乾、坤、艮、巽,加起來共二十四山。二十四山向與八卦配合時,八卦即是八個方位,每個方位統轄三個山向。南方離卦統轄丙午丁,東南巽卦統轄辰巽巳,東方震卦統轄甲卯乙,東北艮卦統轄醜艮寅,北方坎卦統轄壬子癸,西北乾卦統轄戌乾亥,西方兌卦統轄庚酉辛,西南坤卦統轄未坤申。二十四山向的實際應用非常廣泛,除了代表方位外,還包含了五行、天幹、刑衝、合會等內容。
風水二十四山理氣秘訣
堪笑時師弛假名,不明河洛用羅經,披肝露膽將言說,水路峰巒要審明,六乾二坎四巽九離切莫配二坤七兌,彼此忘之一局行,陽宅陰墳依此法,斷神水蟻準天秤,吉兇禍福全憑卦,總要局中卦認真,卦在玄空奇妙處,千金難買此玄文,我今堪破個中理,用盡心機莫語人,此訣秘傳無價寶,流傳後世作幹城,知音遇者便相說,不是知音莫與論。
此訣專言水蟻,全憑大卦看,所作之何局,所選之何卦,峰巒水路,以斷之。按此廿四山水蟻之說,互看所忌,天地大卦,峰巒水路,一六坐山原來怕三八峰巒水路,三八坐山依然怕一六峰巒水路,二七坐山原來怕四九峰巒水路,四九水路峰巒依然怕二七峰巒水路。
理氣斷二十四山水蟻風水秘訣!X
水蟻一訣真的傳,莫與時師言,時師總說知水蟻,究竟不知所以然,此何故也,全憑玄空天地大卦上,在人領會善其用,知之者能幾人哉,堪嘆世人行地儼然,地師何嘗夢見地中玄妙之理也,殊不知皆從天地大卦分明,須將本局卦認真看,合是何局,所忌之何卦,峰巒水路,峰巒曰蟻,毫不差分,大卦者,其名天卦、地卦,其實先後天八卦也,若不識此,則斷水蟻將何憑何據而下手耶,又指大卦而言曰,卦成四十八局,有天地,二卦辨焉,有山水三元分焉,故曰山有山元咯偶那個,山元即天卦,水元即地卦,即是八卦,八卦之中各有所忌之卦,宗旨一六怕三八,三八怕一六,二七怕四九,四九怕二七,這可謂披肝露膽矣,學者當深求乎此,能知其宅墓吉兇,亦能辨其水蟻 有無,斷之即應,斷之如神。
如作壬山大卦是艮震,名為三八局,所忌在一坎六乾峰巒水路,一坎峰巒,甲午亥也,六乾峰巒,醜巽癸也,一坎水路,壬巽寅也,六乾水路,戌午乙也,此局若有一六峰巒水路,者斷水蟻,兼全一定無疑,故三八怕一六,如兼亥,其理亦然,大卦是坎乾,名為一六,豈不是三八怕一六乎,且亥乃人元,為順字,只可兼作天元,不可兼作地元,壬逆子,又犯出卦之病,若作亥山兼壬,其理亦然,此地元局,宜獨做向,不可兼做,餘山類推。
風水中說的二十四山是指什麼?
羅盤以「卯」代表東方,以「午」代表南方,以「酉」代表西方,以「子」代表北方,以「巽」代表正東南,以「坤」代表正西南,以「乾」代表正西北,以「艮」代表正東北。 除了八宮方位之外,還會以二十四個方位去斷吉兇的,每個方位佔十五度水上稱為二十四山。它們是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壬、子、癸;醜、艮、寅。羅盤有天地人三盤,為立向、消砂、納水之用,每盤的用法,都有一定之理與一定之法,各有其妙。然而每盤之中,皆有六十花甲,而十二支中,每向水火木金土之五行全備。儘管風水學中沒有提到「磁場」的理論,但是羅盤上各圈層之間所講究的方向、方位、間隔的配合,卻暗含了「磁場」的規律。羅盤的發明和應用是人類對宇宙、社會和人生的奧秘不斷探索的結果。羅盤上逐漸增多的圈層和日益複雜的指針系統,代表了人類不斷積累的實踐經驗。如果你有一個指南針,你可以發覺羅盤與指針相對的度數如下:方位卦位二十四山角度二十四山角度二十四山角度1正北坎 (kǎn)壬(337.5 - 352.5)子(352.5 - 7.5)癸(7.5 - 22.5)2東北艮 (gèn)醜(22.5 - 37.5)艮(37.5 - 52.5)寅(52.5 - 67.5)3正東震 (zhèn)甲(67.5 - 82.5)卯(82.5 - 97.5)乙(97.5 - 112.5)4東南巽 (xùn)辰(112.5 - 127.5)巽(127.5 - 142.5 )巳(142.5 - 157.5)5正南離 (lí)丙(157.5 - 172.5)午(172.5 - 187.5 )丁(187.5 - 202.5)6西南坤 (kūn)未(202.5 - 217.5)坤(217.5 - 232.5)申(232.5 - 247.5)7正西兌 (duì)庚(247.5 - 262.5)酉(262.5 - 277.5)辛(277.5 - 292.5)8西北乾 (qián)戌(292.5 - 307.5)乾(307.5 - 322.5)亥(322.5 - 337.5)
羅庚中的二十四山陰陽五行是怎樣分的
五行為金,水,木,火,土
二十四山中是指寅、申、巳、亥,辰、戌、醜、未,乾、坤、艮、巽,甲、丙、庚、壬,子、午、卯、酉,乙、丁、辛、癸
二十四山五行是什麼
百度搜下 玄空風水學 裡面有詳盡的解釋
五行的力量無窮無盡,二十四山上是怎樣支配五行的?
五行是什麼?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元素的運行、變化)。我國古代思想家企圖用這五種物質來說明世界萬物的起源。五行的初始含義: 金——金屬;木——植物;土——土地;水——液體;火——熱能;水曰潤下,有滋潤、 向下特點,引申為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行的事物,均歸屬於水。火曰炎上,有 發熱、 向上特點;引申為具有溫熱、升騰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火。
木是什麼呢?木曰曲直,有生長、伸展、彎曲、舒張的特點;引申為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木。金曰從革,有成分緻密,善分割、肅殺的特點;引申為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金。
我們說一年分二十四節氣,「節氣」這個詞是俗稱,「氣」才是正規稱呼,也就是說「二十四氣」才是最正確的稱呼。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得明白什麼是「節」,什麼又是「氣」。我們平常說的幾月幾號,這是太陽曆,是根據太陽運轉周期算的;說幾月初幾,這是太陰曆,是根據月亮圓缺算的;說二十四節氣,這是農曆,是根據農時氣候來說的,既按照太陽運轉規律、又按照月亮圓缺來算,屬於陰陽混合曆法。天幹地支紀年月日時,就是根據農曆二十四節氣來定的。也就是說地支十二月,是根據節氣來劃分的。比如說明年2023年是農曆的己亥年。
那麼從哪一天才算真正進入了己亥年呢?我們說是從「立春」那一天是乙亥年的第一天。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立春」這一天是年與年交替的節點,所以叫做「節」。月與月的交替節點,也叫做「節」,總共十二個: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等,這個「節」,就好像竹子的那個節兒,一個道理。兩個竹節兒之間是貫通的,是通氣兒的,所以在二十四節氣裡,節與節之間的那一段叫做「氣」。以兩分的中間那個點進行了命名,也有十二個: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