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了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把握好人生的分水嶺)
2023-08-01 05:32:33 1
職場HR之間有一個共識,不招35歲以下的基層員工,還有就是不看40歲以上的海投簡歷,很多人說太殘酷了,不過社會就這麼殘酷。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呢,我請教過幾位資深的HR,他們說,一個人到了35歲,要麼專業水平積累到一定的程度,開始走專家路線,或者已經升職走管理路線,或者已經開始創業,要不是合伙人或者當老闆了。如果還在應聘基層崗位,要麼專業不精,要麼工作習慣太差,要麼性格有缺陷,總之已經是個半廢品了,更可怕的是年齡大了,改造的潛力也沒有多少,聽聽還真是那回事。為什麼四十歲海投簡歷的不要,HR說,到了四十歲,如果能力尚可,就不用投簡歷了,有HR或者獵頭盯著,當然是有人索要簡歷,畢竟伯樂一直有。四十多歲,基本上活了半輩子,真要找工作,肯定有朋友推薦,如果真有才,朋友肯定會極力推薦,怕就怕專業能力沒多少,人情世故也不懂,也沒幾個朋友(這也許是喝酒的重要性之一)。
法定的中青年的分界線是45歲,四十多歲,已經進入了中年,人到中年,有了一定的閱歷,也許還積累了一定的實力,當然也有了更多的壓力,不過還少了不少的精力,到了四十多歲,是該換一種活法的時候了。今天我就聊聊四十多歲應該做些什麼。
一、開始鍛鍊身體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但是年輕的時候很多人並不怎麼看中鍛鍊身體,原因是身體還硬朗,還可以透支,還可以揮霍,到了四十歲,你發現不能熬夜了,熬夜過後第二天就像霜打了的茄子。況且這個時候,什麼三高啊,肩周、腰椎、脊椎啊都開始發炎了,不是這疼,就是那裡不舒服,要命的是記憶力也大大下降,曾經透支過的身體報應全來了。很多人這個時候開始鍛鍊身體,是因為恐懼,怕老怕死,很多人之所以開始鍛鍊身體,是因為來自醫生的「恐嚇」,如果不保養身體,命可能就玩沒了。一個人要下一個決定,要開始行動,有一個前提就是真正的看清楚了利害關係。
二、別太單純
四十多歲的人了,沒有人再隨便給你指出錯誤和不足了,說多了因為要面子會翻臉,乾脆少一事不如多一事,或者惹不起還躲不起嗎?這個時候自己的問題只能自己去找,自己去改,如果不讀讀書,就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毛病。很多中年人之所以孤獨沒有朋友,還是因為單純,除了工作上的事情,還有圍著家裡轉,什麼人情世故都不懂。
人家請你聚會吧,總有工作家裡的事情走不開,一次兩次被拒絕,下次別人就不請你了,關鍵你還沒有主動請客的意識補償下。到別人家做客吧,你總認為別人家什麼都不缺,況且都什麼關係了,你總是帶著面子總兩手空空去,回來別人還回了禮。朋友好久不見一起吃個飯吧,特別還是在你家裡或者單位附近,到了要埋單該埋單的時候還磨磨蹭蹭,結果朋友埋單了,說我們兩什麼關係,誰買還不一樣,你呢,竟然信以為真。
單純用於年輕人是褒獎,用於中年人叫可憐。
三、追求點人生深度
四十多歲,應該追求點人生深度。不要在沉溺於什麼肥皂劇,也不要總討論什麼口水電影,也不要總熬夜看什麼這杯那杯,更要命的是陪著一群發小胡吃海喝,還有就是空談國是,最要命的是,這個時候感情還是泛濫的,看到誰都可憐想幫你一把,還嫉惡如仇,看到這那都不順眼,遇到親人朋友離世還捶胸頓足。
這個時候,讀讀歷史,翻翻哲學的書,聽聽國學的課,多研究研究規律、趨勢,研究下事物的本質,弄清楚一些概念和內涵,要比高談闊論國際形勢,國家大事,街頭巷尾的逸聞趣事要要重要的多。這個時候還要弄清楚什麼事是關注圈的事,什麼是影響圈的事,進而多做影響圈的事,少耗精力在關注圈的事。
自己沒深度,有深度的人也就不陪你一起玩,千萬落的別人說「這個人很淺薄」你卻並不知道。
四、學會做減法
四十歲的人要學會拒絕人,學會優雅地拒絕人,也就是學會最加減法,當然也可以說是學會做取捨。
工作學會做減法,重複機械的工作讓年輕人去做,自己去做更有價值和效率的工作,前提是你提前要去學習和訓練。四十歲了,學習如何主持會議,如何做思想工作,如何做計劃,如何主持開會,如何做演講,如何寫作,總之要開發新的能力,千萬別把一個技能使用一生。
交朋友做減法,該交的朋友投入精力交結,不該交的朋友少投入精力,不可交的朋友一律優雅地拒絕。有的人喜歡當老大,能夠呼風喚雨,請來一些朋友,高談闊論一番,自己埋單後肚子裝了一肚子酒水,步履蹣跚或者被人攙扶回家,吐了一地不說,單總是自己買的,落的沾沾自。
交朋友,少一些吹噓遛馬的朋友,要交一些能夠相互幫助,共同成長的朋友,更要交一些能夠指點提攜你的朋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周七天,你不可能一周七頓地喝,甚至還要加餐,周復一周,如果天天有酒,頓頓喝大,有可能證明你真的很重要,更多的時候是你空虛,不會拒絕,或者你還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牛逼。真正厲害的人,都很隨和,但不隨意,不是誰已經開席了一個電話就能隨便喊去陪酒的。
五、要保持或者重燃激情
都老大不小了,也不捉襟見肘了,房子車子有了,職位票子有了,很多人這個時候開始滿足了。奮鬥了很多年多,突然發現激情沒了,幹什麼都不起勁,這個時候要警惕了,這才是真正變老的標誌,八十多歲的巴菲特每天去上班,都是跳著舞步去的。
別以為自己什麼都有了,什麼都懂了,什麼都不在乎了,其實你還差得遠呢。人要永遠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慾,要有目標,進而才能有激情。不要以為你會關注了俄烏衝突就知道衝突的原因;不要以為知道領導人的名字就認為你懂政治;不要以為你在職場混了二十幾年你懂職場哲學;也不要以為你有某寶帳戶會搶紅包就懂行動支付;也更不要以為你會講帶色笑話有人喝彩就以為你會演講;也別以為你是什麼長什麼席就以為你不需要進步。
曾經有位八十多歲的老教授託人給他牽頭的協會找個秘書長,找到我給我電話,說「我是李教授,……」,接完電話,我把教授的微信刪了。最最重要的,不要忘記自己的姓名,甚至小名。很多時候,你跟別人關係不大。
其實你不懂得還很多,別以為你什麼都知道,別人一開口你就把話頭接過來,然後開始高談闊論。有知是有限的,無知才是無限的,沒有激情,還是因為無知。
六、多讀書學習
中年危機之所以來到,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三十多歲的時候,甚至過了四十歲還不學習,專業工作有天花板,或者只懂專業,不懂社會,不懂自己,不懂人性,不看趨勢,你不會幸福快樂。
年紀大了,別只看「有用」之書,甚至很多人「有用」之書都不看了,要開始看「無用」之書,什麼歷史、哲學、心理學、宗教、文學的書要多看看,畢竟人生不僅僅只是為了賺錢。就算你要做關係,兩個小時的酒局,還是要找點話說吧,你總不能「領導照顧下,我不會虧待你的!」重複說上兩個小時吧。就算你要巴結人,總不能拍馬屁時從馬頭拍到馬尾巴吧,別人不噁心你都會噁心自己,拍馬屁的最高境界是沒有馬屁味,你拍的一股騷味誰受得了。就算你想泡個妹,寫首詩總比「我想跟你滾床單」文雅點吧。人到中年,肚子裡得裝點墨水,而不是只有板油。
四十多歲,人到或者人過中年,這個分水嶺要把握好,改造下自己可能會出人頭地,放任自己,可能會沉入谷底。一句話,別把幼稚當資本,別把無知當個性,別把年齡當資歷,因為你還遠沒有到人生高峰,也不至於向命運臣服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