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觀看電影焦裕祿觀後感

2023-08-01 07:04:17

  觀看電影焦裕祿觀後感

  懷著深切的緬懷和欽敬之情,我飽含熱淚觀看了電影《焦裕祿》,看的我淚流滿面,熱血沸騰,感到世界是那麼精彩,人性是那麼美好!焦書記那高大的形象依然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40年風雨變遷,40年滄海桑田,中華大地卻依然記著焦裕祿這樣一位共產黨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經深深地烙進了人們的心中,他的事跡感動了整整兩代人!片中患有嚴重肝病的焦裕祿憑著一個共產黨員堅定的信念,一心為偏僻窮苦的山區蘭考,為蘭考人民過上好日子,鞠躬盡瘁的工作。忘記了妻子、兒女更忘記了自己.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祿心甘情願地犧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吳縣長派人分給他二斤大米,這在當時來說相當的珍貴,可以讓家裡人吃上幾頓香噴噴的飯。可他卻一點也沒動,讓家人原物奉還。他帶頭廢除了幹部生活調節費,為補助一些一輩子任勞任願而犯所謂的「錯誤」去別的縣買米。因此遭到了無所事事之人的誹謗和中傷。但困難並沒有嚇倒他,反到增強了改變蘭考窮困面貌的決心。每當他的肝病發作,疼痛難忍時,他就採取了獨特的治療方法「壓迫止痛法」用茶缸、抽屜或者桌角頂住腹部來減輕分散身體上的疼痛。在一次考察中,他的舊病復發,一陣一陣的肝痛使豆大的汗珠不斷的從額頭冒出,承受著巨大病痛的卻不哼一聲。

  這是多麼剛強的性格,多麼頑強的意志,多麼韌拔的氣節。

  他是艱苦樸素的典範。身為縣委書記,身上沒有官氣、闊氣,一件舊大衣是他禦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窩窩頭,小鹹菜,他的兒女和老百姓一樣挨餓受窮。

  他是群眾利益的代表,他堅持生活在群眾之中,和群眾同甘共苦,哪裡最艱苦,哪裡就有他的身影他是優秀共產黨員的典範,他從沒有考慮過個人的成敗,從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得失,更沒有為求什麼政績而去弄虛作假。在他身上體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風採和不怕艱難困苦,不畏流血犧牲的,銳意進取,廉潔奉公的高貴品質!

  焦裕祿同志的事跡給予我新的感受,新的啟迪和新的振奮,使我再一次認真思索著人生的真諦,人當怎樣活著?我們要做一個怎樣的人?作為一個生於80年代的獨生子女,我生活在優裕的環境中,從來沒有體驗過貧窮和飢餓,但今天我感謝革命先輩為我們指明了生活的航向,樹立了前進的路標,讓我明白了人生的意義和自己所追求的目標。為此,我將以焦裕祿同志為學習的榜我們當不畏困難,艱苦奮鬥、求真務實、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我們要以強烈的時代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發揚焦裕祿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向困難低頭,不斷開拓進取,在任何環境下,都要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利於人民的人。

  觀看電影焦裕祿觀後感

  看完《焦裕祿》,影片中最感人的一段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忘——大雪紛飛,黃沙路上,李雪健扮演的焦書記拉車,幾人推車,車上裝著救濟糧,寒風挾著雪片打在人們的臉上。河南民歌《共產黨是咱好領頭》響起,為這一行人的愛民行為拼命地吼唱著。破土房的門被推開,焦裕祿出現在門口。屋裡的一對老夫婦,老頭躺在炕上,老太婆站在地上,驚詫地看著這位不速之客。焦裕祿來到炕前,坐在老頭身邊:「大爺,您的病咋樣呀?快過年了,我們給您送點糧食和錢來,您們先用著。」躺在破棉絮中的老人強睜開昏花的老眼,看著焦裕祿:「你,你是誰呀?」焦裕祿拉著他的手:「我是您的兒子!是毛主席派我來看望您老人家的。」老人的鬍子顫動著,淚水涔涔下。老太婆伸出手,順著焦裕祿的頭上往下摸索,帽子、圍脖、棉衣:「感謝毛主席……給我們派來了這樣的好兒子!」那粗獷的民歌配合著畫面將電影推上高潮。

  「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焦裕祿同志不愧是共產黨的好書記,人民的好兒子,他是為蘭考人民活活累死的呀!」電影結束後,一位女觀眾泣不成聲地說出了大家的心裡話。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除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焦裕祿同志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繫,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在這次「講黨性修養、樹良好作風、促科學發展」活動中,自己要不斷去增強焦裕祿同志這種為人民服務埋頭苦幹,永不知倦的責任感。過去有一句話:「黨叫幹啥就幹啥」,不講條件,不提要求,不計個人得失,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為黨的工作中去。

  「紅日照天下,湧現振奇人。儘管病魔纏繞;奮起棒千鈞。甘願粉身碎骨,敢下五洋捉鱉,倒海索奇珍。蘭考焦裕祿,耿耿鐵精神。鹽鹼淨,內澇治,風沙馴。弦歌聲起,楊柳東風萬戶春。借問津梁何處?萬事認真實踐,全意為人民。群眾中來去,天地共翻身。」當時郭沫若寫的一曲《水調歌頭·贊焦裕祿》將焦裕祿短暫而光輝的生命以客觀公正的角度翔實地傳誦了出來。焦裕祿用他的熱血,在蘭考一千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寫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畫出了最新最美的圖畫。自己身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辦公室幹部,應該時刻牢記自己共產黨員身份,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加強自身修養和作風建設,為實現人生的價值,燃燒自己!只有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記在腦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作貢獻,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人民公僕,一個真真正正的人民好兒子!。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焦裕祿同志已離我們遠去,但從他的一生中學到的,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人民的好兒子,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

  觀看電影焦裕祿觀後感

  在觀看了電影《焦裕祿》後,我又習慣性地搜出《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認真拜讀了一遍。這篇由穆青主筆的報告文學娓娓敘述了焦裕祿的生平和事跡,四十多年過去了,還是那麼感人肺腑。焦裕祿同志不僅是縣委書記的好榜樣,也是全體幹部的好榜樣。每一個黨員領導幹部都應該向焦裕祿同志學習,爭當焦裕祿式的好幹部。

  一、樹立群眾觀念,力戒官僚主義。焦裕祿是一心為民的典範,焦裕祿精神的實質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焦裕祿始終把自己當成人民群眾中的一員,時刻想著自己是來自人民群眾,自己就是普通群眾,所以時時刻刻都把群眾的疾苦裝在心中,把群眾的情意銘記心裡,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才會自覺地深入群眾之中,與群眾同甘共苦。看到蘭考那麼多群眾吃不飽穿不暖,他心似刀絞;看到蘭考那麼多群眾在風沙鹽鹼地裡常年勞作而得不到好的收成,他心急如焚。這讓我想起內鄉縣衙三省堂前的那副楹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這副對聯用質樸的語言,深入淺出的闡述了官與民、榮與辱、得與失的辨證關係,習近平總書記在很多場合都引用它教育幹部。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也引用「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以人為本,是古今中外政治家們的共識。《面向未來的趕考》中考題之四就是「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四十多年前焦裕祿同志已經給出了滿意的答案。只要我們像焦裕祿同志那樣擺正位置,一切為了群眾,一起依靠群眾,時刻想到自己就是普通群眾,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就不會犯「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高高在上、漠視現實,唯我獨尊、自我膨脹」的官僚主義錯誤,才能在面向未來的趕考中取得優秀成績,無愧於這個偉大的時代,無愧於我們勤勞的人民。

  二、樹立務實觀念,力戒形式主義。焦裕祿是求真務實的典範,務實,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也是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調查研究,是焦裕祿精神的閃光點。焦裕祿始終把調查研究貫徹到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帶病深入第一線,全面地掌握內澇、風沙、鹽鹼「三害」的分布情況,他改變蘭考面貌的藍圖是建立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之上的,不唯書,不唯上,不人云亦云,他善於總結基層的典型經驗,並且成功地在全縣推廣,帶領蘭考人民在抗災鬥爭中取得階段性勝利。現在有些幹部,熱衷於搞花拳繡腿的形式主義,熱衷於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熱衷於下車伊始就作指示提要求,與焦裕祿精神格格不入。要成為焦裕祿式的好幹部,就應該以焦裕祿為榜樣,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沉到「基層調查研究,尤其要到矛盾多的地方、困難大的地方、條件差的地方,了解群眾想什麼、盼什麼。要堅持察實情、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摘自《胡錦濤同志的故事·一張收據傳真情》)。

  三、樹立勤政觀念,力戒享樂主義。焦裕祿是勤政廉潔的典範,焦裕祿同志參加革命工作的十八年間,無論是在村裡工作,還是在區裡工作,無論是從事團委,還是從事工業管理,一直聽黨的話,認真學習,刻苦鑽念,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每一個平凡的崗位上都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特別是擔任蘭考縣委書記的一年多時間裡,以頑強的意志忍受著肝病帶來的痛苦,深入到最基層的生產隊,全縣149個生產大隊他居然走過了120多個,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想的仍是麥子的長勢、群眾的生活。焦裕祿長期有病,家裡人口又多,生活比較困難,有人勸他給家人領點救濟,他斷然拒絕。他還經常教育子女做髒活、乾重活,到最困難的地方去。一次,焦裕祿發現大兒子去看了場戲,便問戲票是從哪裡來的,孩子說:「收票叔叔向我要票,我說焦書記是我爸爸,收票叔叔沒有收票就讓我進去了。」焦裕祿聽了非常生氣,當即把一家人叫來訓了一頓,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錢如數送給戲院。後來,他還專門起草了一個《幹部十不準》的文件,規定任何幹部不準特殊化。今天我們學習焦裕祿精神,就是要學習他那種超乎尋常的頑強意志,學習他勤政為民的優秀品德,學習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懷,做一名勤政廉政的公務員。

  四、樹立節儉觀念,力戒奢靡之風。焦裕祿是艱苦樸素的典範,常年穿的是打著補丁的衣服,一件舊大衣成了他禦寒的唯一之物。他嚴於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窩窩頭,小鹹菜。在下鄉救災治澇的數月艱苦奔波中,總是自備乾糧,手拿雨傘,和群眾一起戰洪水,探流沙,查風口。他堅持生活在群眾之中,和群眾同甘共苦,哪裡最艱苦,哪裡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為公,一心為民,唯獨沒有自己。比起當年,我們衣食無憂,生活已經很好了,但我始終認為,節儉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種美德,居安思危,我們更要提倡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牢記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兩個務必」,「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嚴格執行中央改進工作作風「八項規定」、省委「十項規定」、市委「六個帶頭」的規定,勤儉節約,力戒奢靡之風。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焦裕祿是一心為民的典範,是求真務實的典範,是勤政廉潔的典範,是艱苦樸素的典範,是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我們一定都聯繫個人思想和工作實際,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深刻反省,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集中解決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四風」問題,在面對未來的趕考中,交一份人民滿意的答卷。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