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電影中這四個老去的超級英雄(批評漫威的馬丁)
2023-08-03 21:07:50 2
文/天兆說
好萊塢著名電影人馬丁·斯科塞斯近日關於「漫威電影不能算是電影,只是主題樂園」的言論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包括「滾導」「冬兵」「局長」「星雲」等漫威電影人對馬丁·斯科塞斯進行了理智的回擊。面對回應,老爺子依然堅定自己的態度:
「那根本就不是電影,那是別的什麼東西,它一直在侵略我們。對此,我們要加以抵制,電影院要站出來,多放一些真正的敘事電影。」
不可否認,馬丁·斯科塞斯是電影界的真大師。
但就像「滾導」回應的那樣:「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欣賞它們,即便是一些天才,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熟悉漫威電影宇宙的觀眾都清楚,漫威在故事及人物塑造上非但不是一無是處,反而別具一格,沒有看過漫威電影就抨擊漫威電影的馬丁·斯科塞斯將電影界的「鄙視鏈」詮釋的明明白白。
馬丁·斯科塞斯經典作品《計程車司機》
事實上,最近幾年問世的超級英雄電影作品中,漫威電影宇宙旗下的超級英雄電影質量基本處於中上等水平,鮮有爛片。
但超級英雄電影市場總不會缺少爛片,批評漫威電影的馬丁·斯科塞斯似乎將矛頭指錯了對象,或許當馬丁·斯科塞斯看過下列幾部超級英雄「爛片」後,會對漫威電影的態度有所改變。
《靈魂戰車2:復仇時刻》2007年,由馬克·斯蒂文·詹森執導、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超級英雄電影《靈魂戰車》橫空出世。
影片講述了摩託車特技手強尼·布雷澤為拯救身患絕症的父親而與魔鬼達成協議,化身「惡靈騎士」的故事。
手握1.1億美元預算的馬克·斯蒂文·詹森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哈雷摩託、烈焰骷髏、火焰鏈鎖等畫面炸裂大銀幕。
但觀眾似乎並不滿足於一部華而不實的超級英雄電影,《靈魂戰車》IMDB5.2分,爛番茄新鮮度僅26%,最終僅取得2.28億美元全球票房。
《靈魂戰車2》
《靈魂戰車》的失利徹底斷送了馬克·斯蒂文·詹森的超級英雄電影夢,不過哥倫比亞影業仍然對「惡靈騎士」保留一絲希望。
秉著「死馬當活馬醫」(圈錢)的信念,本不在哥倫比亞影業計劃之內的《靈魂戰車2:復仇時刻》於2011年悄然登場。
從《靈魂戰車2》的製作成本來看,製作方明顯對本片信心不足:
在超級英雄電影預算動輒上億的大環境下,哥倫比亞影業僅撥給了劇組可憐的7500萬美元預算(另一種說法是5300萬美元)。這點預算對於超級英雄電影,尤其是對惡靈騎士這類「視覺系」超級英雄電影來說,可謂杯水車薪。
受制於微薄的預算,影片動作場面大多數心有餘而力不足,經歷了「採石場大戰」這一短暫的高潮後,影片動作場面越發羸弱,惡靈騎士的氣勢在資本的壓制下疲態盡出。
「採石場大戰」
另一方面,影片的劇情也是一言難盡。
第一部白開水的劇情已經飽受觀眾詬病,而第二部直接把鍋給燒「糊」了。
公路片的模式非但沒有賦予影片緊張之感,反倒是讓觀眾昏昏欲睡,你很難再找出一部比本片劇情還無腦的漫改電影。
惡靈騎士在片中大部分時間不是在歇斯底裡怪叫,就是在打怪的路上,本應有的內心掙扎蕩然無存,影帝尼古拉斯·凱奇就這樣被活生生的「浪費」了兩次。
影片cult及重金屬元素雖讓人眼前一亮,但依然難掩動作不出彩劇情很槽糕的短板。《靈魂戰車2:復仇時刻》毫不意外的收穫了觀眾的差評,爛番茄新鮮度僅17%,全球票房僅有1.39億美元。
由於《靈魂戰車2》的撲街,「惡靈騎士」這一IP被索尼徹底放棄,惡靈騎士版權得以在回歸漫威。
現在來看,《惡靈騎士2》的撲街也並不是什麼壞事。
《神奇四俠2015》1994年,康斯坦丁影業耗資150萬美元的超低成本土法炮製出了一部《神奇四俠》電影。但由於影片質量實在太差,因此無緣大銀幕。
事實上,康斯坦丁影業也並不打算上映這部電影。這部粗製濫造的電影問世的唯一目的就是讓康斯坦丁影業能保留住「神奇四俠」的版權。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年後的福克斯影業同樣是為了保留「神奇四俠」的版權,搗鼓出了一部「近10年最差」的超級英雄電影——《神奇四俠2015》。
註:購買漫威角色版權需在合同規定時期內製作新的影視作品,否則漫威有權利回收版權。
《神奇四俠2015》
匪夷所思的選角、粗製濫造的特效、莫名其妙的劇情......很難想像,在如今超級英雄電影飛速發展的今天,福克斯會推出這樣一部「落伍」的電影。
《神奇四俠2015》耗資1.2億美元,但最終票房僅取得1.68億美元,直接讓福克斯血虧1億美元。影片的口碑更是慘不忍睹,爛番茄新鮮度9%,刷新了超級英雄電影最差紀錄,至今無人超越。
福克斯曾試圖效仿漫威,打造自己的「漫威電影宇宙」,而這個宇宙包括X戰警、神奇四俠、死侍及夜魔俠。
但隨著《神奇四俠2015》毫無懸念的摘得第36屆金酸梅最差影片後,這項計劃最終不了了之。
面對鋪天蓋地的差評,導演喬什·特蘭克坐不住了,直接在網上向福克斯開炮:
「一年前,我做出了一個神奇的電影。那部電影一定會得到不錯的評價,你們可能永遠看不到這個版本了。不過這才是現實。」不僅如此,導演喬什·特蘭克將《神奇四俠2015》視為自己職業生涯的恥辱。由於影片一大部分都由福克斯插手重拍,喬什·特蘭克不願承認這是自己拍攝的電影,並希望取消自己的導演署名。
而關於喬什·特蘭克的負面消息也不脛而走。
有人爆料其在拍攝《神奇四俠2015》期間行為古怪、猶豫不決、自我封閉,常常有福克斯爆發衝突,而喬什·特蘭克退出《星球大戰外傳》的原因也和他古怪的脾氣有關。
無論對與錯,傷的最深的無非是神奇四俠的粉絲。看著這樣一部對話80分鐘,打鬥10分鐘的電影,哪一位觀眾不會對該片破口大罵呢?
好在隨著迪士尼成功收購福克斯影業,神奇四俠版權終於回到了漫威手上。
希望「神奇四俠」這張被福克斯打砸的牌,能在漫威手上換發出生機。
《X戰警:黑鳳凰》要論超級英雄群像電影,《X戰警》可要比《復聯》早上10年。但若要比起市場號召力,《X戰警》這位老前輩只有被《復聯》碾壓的份。
漫威十年謝幕之作《復聯4》一舉打敗了《阿凡達》,制霸全球票房榜第一寶座。而另一邊X戰警20年終結之作《X戰警:黑鳳凰》成績則暗淡無比,一度淪為X戰警系列最差作品。
《X戰警:第一戰》後,導演馬修·沃恩計劃在續集中讓湯姆·哈迪飾演年輕版金剛狼,並讓兩位與萬磁王相匹敵的變種人角色登場。
但福克斯受到了迪士尼《復聯》的影響執意修改劇本,最終本作為第三部的《X戰警:逆轉未來》被修改成了第二部。
這也解釋了為何作為《金剛狼2》和《X戰警3》的直接續集,《X戰警:逆轉未來》與兩者的「割裂感」為何如此嚴重。
《逆轉未來》最終大獲全勝,X戰警迎來史上最高光的時刻。
但還沒輝煌多久,《天啟》便給了X戰警當頭一棒,而《黑鳳凰》則徹底將X戰警打入谷底。
其實《X戰警:黑鳳凰》一開始並非是系列最終章,按照原計劃將有兩部電影講述「琴·葛蕾「的故事。
但由於《X戰警:黑鳳凰》上映的時間正處在迪士尼收購福克斯的微妙時段,福克斯不得不強行將兩部電影濃縮成一部。
而迪士尼的收購也讓《黑鳳凰》在某些場面不得不補拍:有消息稱,《黑鳳凰》的結尾大戰與《驚奇隊長》結尾大戰有雷同之處,且人物經歷也比較相似。
由於《驚奇隊長》先行上映,《黑鳳凰》不得不進行大幅度修改。
大規模補拍的電影下場往往都比較悽慘,《黑鳳凰》也難逃這項魔咒。
爛俗的劇情、為了黑化而黑化的人物、幼稚的臺詞......《黑鳳凰》將系列沒有犯過的錯誤全部犯了一遍。
影片上映後爛番茄新鮮度僅22%,成為系列口碑墊底之作。2億美元的高昂成本僅換來2.52億美元票房,這點票房甚至還不如2000年上映的《X戰警》。
可惜了20年的X戰警,就這樣草草收尾。
對於《黑鳳凰》,只能感慨一句:
時也,命也。
《地獄男爵:血皇后的崛起》《地獄男爵:血皇后的崛起》大概是今年最沒存在感的超級英雄電影了。
黑馬漫畫作為美國僅次於漫威和DC的漫畫公司,在影視製作方面離兩位同行差了十萬八千裡,至今都難有一部代表作電影撐場子。
2004年吉爾莫·德爾·託羅將黑馬漫畫旗下知名人物「地獄男爵」搬上了大銀幕,影片口碑雖不俗但票房虧損嚴重。4年後託羅再次帶來了《地獄男爵2》,票房依然不及預期。最終託羅版「地獄男爵三部曲」不了了之。
時間來到了2019年,伴著超級英雄電影強勢崛起的東風,地獄男爵宣布歸來。
有了《死侍》《金剛狼3》R級超級英雄電影成功的先例,新版《地獄男爵》也被打造成了限制級電影,血腥的場面比比皆是,極大程度上還原了漫畫中黑暗、暴力的風格。
導演尼爾·馬歇爾用血腥暴力來彌補人物的薄弱,但在人物塑造及故事方面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在馬歇爾的執導下,《地獄男爵》被拍成了一部無腦乏味血淋淋的B級片。
《地獄男爵:血皇后的崛起》上映後爛番茄新鮮度僅10%(比《神奇四俠2015好那麼一點)。影片耗資5千萬美元,全球票房僅4千萬美元。
影片的失利與製作組的混亂脫不了干係,電影幕後的撕逼大戰比電影本身還要精彩。
主演大衛·哈伯就曾表示:
「片場由太多建議的聲音,但最終也沒啥作用。現場很多人都對劇本及拍攝有意見和建議,但是決策層充耳不聞。」先是導演尼爾·馬歇爾搭檔被製作人開除;接著是導演權力被製作人架空;然後男主角大衛·哈伯拒絕反覆重拍,甚至多次憤然離場;最後劇本被很多人不斷推倒重寫......
總之,《地獄男爵:血皇后的崛起》能夠上映,已經是一種奇蹟了。
《地獄男爵:血皇后的崛起》的撲街讓黑馬漫畫前途渺茫,如何在漫威與DC的夾擊下生存,對於黑馬漫畫來說,真的是個難題。
你認為漫威電影算「電影」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天兆說,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記得點讚和關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