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不忘初心書信【最新】
2023-08-04 01:15:18 1
先烈是人民的英雄,我們要發揚這種英勇的精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不忘初心書信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不忘初心書信一: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更加需要發揚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爭取更大勝利。
近代以來,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為了國家繁榮富強,無數的英雄獻出了生命——胸懷真理從容赴死的瞿秋白、彈盡糧絕血戰到底的楊靖宇、受盡酷刑堅貞不屈的江竹筠,忠於使命頑強拼搏的李向群……鐫入民族豐碑的烈士不勝枚舉,他們所處時代不同,但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為共產主義,為社會正義,為人民利益而奮鬥。
立足當下放眼未來,機遇與挑戰並存,推進各項事業開展的任務艱巨而複雜,遺忘英烈、丟掉初心,就會喪失理想信念,走向歧途。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在中華民族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貧弱走向富強、從屈辱走向輝煌的徵程上,每一滴熱血都值得禮讚,每一次犧牲都應當銘記,每一位英靈都永垂不朽!
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正是為了弘揚烈士精神,緬懷烈士功績,培養公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激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每個中國人都應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常思感恩——不忘初心,讓烈士之志薪火相傳;堅定信念,沿復興之路闊步向前!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不忘初心書信二:
先烈,是中國共產黨精神和宗旨的集中體現。緬懷先烈,就是不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立場,為了民眾的幸福,為了國家的獨立富強,千百萬革命先烈為了踐行自己的信仰和承諾,慷慨赴死,為民捐軀。據統計,新中國成立時,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為440萬,有據可查的烈士人數高達370萬之多。正是烈士的鮮血染紅了我們的旗幟;正是烈士的鮮血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品質;正是烈士的鮮血,喚起了千千萬萬的民眾團結在黨的周圍,從而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築牢了新中國的根基。烈士,是黨魂的集中體現,不忘先烈,就是不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緬懷先烈,就是培育黨魂,強化宗旨,就能為黨的發展和各項事業提供不竭的強大動力。
先烈,是中華優秀精神的集中體現,緬懷英烈,就是不忘中華民族的初心。西周以來,中華民族及其優秀兒女培育和踐行了「民為貴」的民本精神,「朝聞道,夕死可矣」的追求珍視真理精神,「捨生取義」不怕犧牲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推動了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讓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不衰,千錘百鍊更堅強。烈士,不僅是黨的優秀代表,還是中國歷史上歷代先賢英烈的優秀傳人,也是我們五千年文明的集中代表。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烈士,就是最好的證明。烈士繼承、弘揚和踐行、詮釋了這些民族精神,成為我們民族中的仁人志士,成為我們民族魂的最高代表。不忘英烈,就是不忘中華民族的初心,不忘以民為本、為民奮鬥的初心。
十八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緬懷英烈的各項工作。20xx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決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20xx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並規定於每年這一天國家舉行紀念烈士活動,以國家的名義緬懷英烈、用烈士的精神再塑國魂。20xx年9月30日,中央所有政治局常委和首都各界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敬獻花籃、緬懷英烈。20xx年,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在南京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譴責侵略,緬懷英烈。這些舉措,極大地振奮了民心,增強了民魂。這次,習近平在將臺堡再次緬懷先烈,將成為推動全國人民不忘英烈,不忘初心,強基固本,塑造民魂的重要動力。
緬懷先烈,不忘初心,要轉化為我們克服困難,走好新的長徵路的強大動力。和平時期,我們依然面臨嚴峻複雜的國際環境,依然會有國內各領域新常態中各種問題,進行新形勢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實現,推動「五大發展」理念向現實的轉化,仍然需要我們發揚先烈精神,踐行黨的宗旨,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奮力拼搏、頑強奮鬥,用自己的行動踐行理想信念,證明自己的價值追求,傳承廣大先烈的不朽精神。只要我們不忘英烈,保持初心,我們的目標就一定會實現。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不忘初心書信三:
月28日,公司組織去古田—連城—長汀開展紅色之旅,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路走來無論是從古田山到連城,還是長汀,這一個個歷史的豐碑,篆刻下偉人們為了新中國奮鬥的痕跡,仿佛把我的思緒拉回到那個遙遠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說是接受了一趟生動的黨課教育。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深知此次紅色之旅對於我們思想上的幫助非常巨大,於是我如同海綿吮吸水分一樣吸取著這塊神奇的土地所能帶給我的啟示。細細品來,這一路的參觀考察學習,竟如同一次黨性教育的心路歷程,讓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
在出發前,雖然對革命老區的艱苦有一定的估計,卻還是沒有想到,我們的革命聖地龍巖,生活竟然還是如此的艱苦。我們的黨十分關注老區人民的生活,國家的多項政策,不斷的支持的老區的發展,一個個現代化的建築正在建設,我想不會過多長時間,這裡將是另一番景象。
通過兩天的行程,我走了許多以前紅軍走的路,也參觀了許多博物館,第一次感到走路是那麼的累!特別是在29號早上,伴隨著一路的讚嘆和驚呼聲我們去爬松毛嶺戰役,我們走的好辛苦,就這樣機械地走著,只能感覺到腳疼,肌肉的緊張。慢慢的,在不知不覺就走到山頂。當時我在想,紅軍前輩們當時哪有那麼好的路可走,況且他們還要身負重物行走,我們才身負自己的水都覺得不好受,他們的那種艱苦我能想像得到嗎?隨著暮色漸漸來臨,我們來到了長汀。迎接我們的是神往以久的地瓜飯。也不知是同志們太累了,還是這紅軍飯太香,用風捲殘雲來形容絕對是再恰當不過了。
至此,這次紅色之旅可以說完滿結束了。我們重溫了革命歷史,緬懷了死難先烈,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紅軍是多麼的辛苦啊,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領悟了一種精神——革命精神。這種精神不但是革命勝利的根源,同樣也是實行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一個根源。如果每個團員幹部都能發揮一點革命精神,那麼我們的工作一定會做得更好,真正成為黨的好幫手和後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