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門大街老字號近況(前門大街老字號撤出)
2023-08-03 22:52:36 1
位於北京中軸線上的前門大街,是北京最負盛名的傳統商街。近日,隨著14家商戶租約到期調整,內聯升、月盛齋兩大北京老字號要撤出前門大街的消息引發公眾關注。
對此,前門大街運營方天街集團回應了:
本次調整屬於商戶租約到期後的正常調整,14家商戶中僅有4家北京老字號,其中大北照相館、盛錫福還在正常經營,暫時閉店的內聯升和月盛齋是否原址經營,還在積極溝通洽談中。
下一步,「天街」將延續文化體驗式消費街區的定位,但決不會打造全國非遺一條街。
探訪:老字號經營兩極分化前門大街如今面臨客流下滑、店鋪經營兩極分化的考驗。
記者探訪時發現,入口處的黃金地段,緊靠星巴克的月盛齋大門緊閉。
月盛齋撤出後店裡開始裝修
而在前門大街中部,「百年老店」的牌匾還在,但內聯升門店已經空空蕩蕩,只有物業人員偶爾進出。
內聯升門店已經關閉
近日,和這兩家老字號門店一起關張的,還有譚木匠、唐人坊等商品零售店。
天街集團方面透露,此次調整的14家商戶均為2017年底合同到期商戶,絕大部分屬於常規的旅遊商品店。
天街集團總經理李軍表示,本次調整希望商戶設置品牌旗艦店、形象店或專賣店,店鋪裝修要符合前門大街的整體風貌。
同時,希望老字號增加體驗功能,例如月盛齋可以在店裡展示醬牛肉技藝,盛錫福可在店裡展示制帽工藝、加入高端定製。
一些主要銷售常規旅遊產品的商戶,則因其品質或經營方式與調整方向不符,不再合作,以避免前門大街陷入旅遊街區「百街一面」的業態同質化困擾。
作為前門大街的特色,老字號一直是街區的「主力軍」。
目前,前門大街與鮮魚口美食街一共約有190家左右的商鋪,其中老字號佔16%,依然是北京老字號最集中的商街,老字號的營業收入更是佔到「天街」店鋪總營收的45%左右。
鮮魚口老字號美食街
不過,記者注意到,北京老字號在「天街」的經營狀況兩極分化。全聚德、吳裕泰門前顧客排長隊成為常態,但「壹條龍飯莊」內,周六傍晚的就餐尖峰時段,店內竟無人光顧。
前門大街上的全聚德門店
前門大街上的吳裕泰門店
回應:不會變成非遺一條街在前門大街東側的華韻傳統文化藝術中心,一場來自山東濰坊的傳統民間木板年畫展,已上演數日,現場的年畫套印演示,引來遊客圍觀。
傳統文化藝術中心的木版年畫展
就在最近幾年,前門大街陸續開了一批「非遺」店門,如安徽非遺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中心等。
安徽非遺館外景
記者昨日走訪看到,除了已開業的非遺館,在未開業的店鋪中,一些門前還標上了「河南非遺館」、「宜興非遺館」等。粗略統計發現,永新華韻在前門大街已開張和正在裝修的非遺門店約有10家。這也導致不少市民質疑,前門大街正「變臉」全國非遺一條街。
「華韻只是前門大街的一個商戶,並不是主導者。」對外界所傳的前門大街「變臉」之說,李軍表示,前門大街「文化體驗式消費街區」的定位一直沒有變,希望吸引外地遊客的同時,也吸引更多北京本地居民來逛。但非遺並非全都適合前門大街的定位,天街集團也在與華韻溝通,希望對旗下非遺店鋪進行調整。
目前,前門大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中心人氣較高,很多北京家長會帶孩子來體驗皮影戲、畫風箏、制陶、摺紙等,但「莞香」、「苗銀」之類幾乎純銷售的非遺店鋪就不太受關注。
「非遺體驗符合前門大街文化消費式體驗街區的定位,但一定要接受市場檢驗,有市場對接能力的,就繼續開下去,不好的就需要調整。」李軍表示,前門大街不會成為全國非遺一條街,維持業態多樣化的同時,更會突出老北京特色。
每年5000萬資金扶持老字號面對新商圈的崛起和網際網路衝擊,「天街」的復興之路並不平坦。前門大街上目前共有100多個商鋪,其中有近三成為關閉狀態。
李軍說,前門大街實際僅有5%的空置率,大部分閉店狀態的商鋪已經出租,正在籌備開業。「之所以從2013年起就強調文化體驗式消費,就是希望更發揮實體店的優勢。」他解釋。
東城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老字號雲集是「天街」的商業之魂,為了扶持老字號發展,天街集團每年投入千萬元資金補貼區屬老字號企業,讓他們可以享受每天每平方米1元的低租金。
但目前,一些入駐前門的非區屬老字號仍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東城區將每年整合設立5000萬促進老字號發展專項資金,只有在前門地區開設北京或全國旗艦店、提供獨特商品或服務、符合街區形象和定位的非區屬老字號,都將能獲得支持。
李軍表示,前門大街希望提升街區整體品質,一些不符合街區定位的商鋪,在租約陸續到期後,將退出前門大街。未來還將探索引入一些有文化內涵的餐飲,如深受年輕人歡迎的輕餐飲、創意餐飲等。在主街之外,前門大街內街也正在引入一些創意辦公、精品酒店、便民公共服務等,讓前門大街儘快成為老北京愛逛的品質商圈兒。
文並攝 │ 馬婧 孫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