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於海河觀後感
2023-08-03 22:09:23 1
於海河觀後感_篇一
學習黑龍江省優秀共產黨員、寶清縣政協副主席於海河先進事跡心得——智者的勇氣
「能在靜夜裡獨對心靈,檢討內心深處的汙濁,那就是智者的勇氣!……總得讓自己快樂,看天上雲捲雲舒,賞門前花開花落,紅塵滾滾,我自泰然不驚,去留無意,任水東流!只走自己的路,前邊風景獨好」,這是於海河在自己QQ空間裡,抒懷言志的文章。
於海河,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出身農民的他,曾先後被評為市第二十五屆勞動模範、市第八屆十佳公僕、市農村工作先進個人,市優秀共產黨員。以一名普通幹部的身份,用自己僅僅51年的短暫人生,譜寫了「為民、務實、清廉」的感人篇章,他用生命無悔,展示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風採。
從當農村教師的9年到後來他從事農村農業工作的23年,可以說他一輩子都沒有離開一個「農」字,沒有離開農村、農業、農民這「三農」。他把農民當至親,把畢生精力全部放在為農民群眾謀發展、謀幸福上,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心裡裝的還是百姓。為使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他起早貪黑跑項目,帶領群眾建基地、辦講座、做示範、抓指導,力推良種科學種植,足跡遍及全縣145個行政村,建起大豆、水稻、甜菜等產業基地、園區,引導農民走致富路。他實心實意為群眾辦好事做實事,寧讓身體透支,不誤農民利益,拖著患有嚴重關節炎的病腿,歷時8個月、行程5000多公裡,為42家農戶挽回因種植假種子造成的損失120多萬元。他愛崗敬業,視責任如泰山,堅持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駐村逐戶了解農戶訴求,多次及時幫助農民解決土地糾紛,每年幫助農民群眾解決各類難題近百個……
他的離開讓眾多送他的人如喪手足般地悲痛,雖然他沒有多麼豪邁的誓言,也沒有多麼驚天的壯舉,可他卻贏得了如此鋪天蓋地的緬懷。為什麼?因為他,真正的走到了人民的心裡,人民把他當作至親一樣愛惜。
所以,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必須要以於海河同志為榜樣,向於海河同志學習。樹立牢固的宗旨意識,真正的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要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要時刻在心裡銘記當初我們重重的舉起右拳,面對黨旗莊嚴宣誓的一刻,我們所宣讀的誓言,「隨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犧牲一切」的錚錚誓言。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平凡的崗位上要做出不平凡的業績,要在工作上高標準,在生活中低要求。真正的做到生活節儉,艱苦樸素、廉潔自律、以身作則、率先垂範,這不僅是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也是對「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積極響應。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無論環境怎樣,對待工作必須要兢兢業業,必須要帶領廣大幹部全力以赴的投身到工作中。要把自己的一生最大限度地奉獻給黨和人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在人生中不斷展現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高風亮節品質。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更要始終腳踏實地,實實在在,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多為人民和群眾做好事、辦實事,時刻懷有心繫群眾、真情為民的公僕情懷。真正的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始終經得住誘惑,耐得住清貧,管得住小節,堅持正確的權利觀、地位觀、利益觀。要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懇懇做事,用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鑄就生命的無悔。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所以說,「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產黨永遠的掛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產黨生命的源泉。」這不僅僅是歌曲《江山》的一句詞,這更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
於海河觀後感_篇二
於海河同志參加工作以來,他愛崗敬業、銳意進取、忘我工作,為寶清縣及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曾先後被評為市第二十五屆勞動模範、市第八屆十佳公僕、市農村工作先進個人,市優秀共產黨員。2013年11月6日,於海河同志在工作期間突發疾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年僅51歲。
學習於海河同志,就要學習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於海河同志入黨26年來,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把「隨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犧牲一切」作為自己的錚錚誓言,時時處處以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堅信共產主義,立場堅定,意志堅強,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向於海河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以堅定的信念展示共產黨員的風採。
學習於海河同志,就要學習他愛崗敬業、忘我工作的崇高境界。於海河同志從事農業農村工作20餘年,在本職崗位上始終做到兢兢業業、嘔心瀝血,為我市現代農業的發展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帶領一班人全力以赴投身農業事業,常常一天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無私奉獻,毫無怨言。工作期間,先後爭取農業重要項目30餘項,爭取項目資金7.9億元,扶持了多個農業科技示範區、優質糧食生產基地,一手籌劃建設了寶清縣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去世前一天下午還帶領大家實地研究工作,直到去世前的最後時刻還忍著劇痛在病床上修改關於園區建設的匯報材料。於海河同志把一生最大限度地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表現出一名共產黨員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高風亮節。
學習於海河同志,就要學習他心繫群眾、真情為民的公僕情懷。於海河同志為民服務意識強,時刻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經常深入村屯了解情況,能撲下身子和普通百姓面對面、心貼心溝通,想方設法為基層群眾排憂解難,是百姓眼中難得的「好官」、「貼心人」。於海河同志患有嚴重的關節疾病多年,主治醫師和家人曾多次勸他臥床休息養病,但是他一直拖著病腿堅持工作在一線,忍著病痛深入百姓家中訪貧問苦、解決困難,得到了百姓的認可和愛戴,也感染了身邊的同事,得知他不幸離世的消息,數千名幹部群眾自發參加告別儀式,痛哭著為他送行。於海河同志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體現出黨員領導幹部一心為民、鞠躬盡瘁的公僕本色。
20xx於海河觀後感精選
20xx學習於海河觀後感
於海河觀後感20xx
20xx檢察院於海河觀後感
20xx朝聞天下走基層於海河觀後感
學習於海河同志,就要學習他艱苦樸素、廉潔自律的優良作風。於海河同志在工作上高標準、在生活上低要求,生活簡樸、為政清廉,從不貪圖享受。他衣著樸素,生活節儉,同事們都說他不像領導幹部,天天一瘸一拐、滿面風塵的背個大包出入在田間地頭、村屯小道,是典型的「農民」形象,即使出公差跑項目,他也堅持吃住簡單,從不講排場,儘量為組織減輕負擔。儘管於海河同志長期擔任寶清縣鄉鎮和縣直重要部門黨政主要領導職務,卻始終經得住誘惑,耐得住清貧,管得住小節,堅持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秉公辦事、嚴於律己,從不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和家人謀求私利。於海河同志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懇懇辦事,全心全意為民,以實際行動樹立了黨員領導幹部清正廉潔的先進形象。
於海河觀後感_篇三
「把農民當爹媽,怎麼做都是應該的了。對我來說,就是報天恩!」。沒有豪邁誓言和驚天壯舉,但他卻用任勞任怨、大公無私書寫了一個凡人的崇高。這就是寶清縣人民心中的農民的好兒子!黨的好幹部!人民的好公僕!——於海河。他用自己短暫的一生譜寫了一曲「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感人篇章;他用生命踐行了黨的群眾路線;他用生命展示了共產黨員的風採。
於海河,男,漢族,遼寧康平人,1962年8月出生,1981年3月參加工作,1987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寶清縣富山鄉中心校校長、鄉紀委書記,龍頭鄉副鄉長,尖山子鄉黨委副書記,七星泡鎮鎮長、黨委書記,龍頭鎮黨委書記,縣農業局黨委書記、局長,縣政協副主席兼農業園區管委會主任等職務;先後被評為雙鴨山市勞動模範、十佳公僕、農村工作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2013年11月6日,於海河同志因堅持工作致闌尾炎病情惡化,引發敗血症,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年僅51歲。
學習於海河同志,就要學習他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學習他立足本職、服務發展的大局意識,學習他情系百姓、為民愛民的公僕情懷,學習他愛崗敬業、忘我工作的奉獻精神,讓於海河同志的好思想、好作風、好精神發揚光大。他是用生命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好幹部,是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他視黨和人民的事業為生命,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從事農業農村工作23年,把全部身心都用在了為農民群眾謀發展上。
於海河同志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工作作風可貴之處在於通過艱辛勞動,在本職崗位上取得一個又一個成績的時候,能夠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考驗,一如既往的踏實工作。這說明他踏踏實實的工作,不是做表面文章給領導看的,更不是為了個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懷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去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因此,我們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得養成一種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和腳踏實地的作風。缺乏埋頭苦幹的精神,就什麼事情也幹不成。要學習他不張揚,默默奉獻的個人品質。一是要務實,就是要知實情、說實話、想實招、求實效。想問題,辦事情,要以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為標準。二是要勤勉,就是要發揚「老黃牛」的精神,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三是要吃苦,就是要經受住苦與累的考驗,勇挑重擔,敢於到艱苦崗位和困難多的地方去工作,以累為榮,以苦為樂,永葆艱苦奮鬥的作風。於海河同志是全省黨員隊伍中湧現出的優秀代表,是全省黨員幹部學習的時代先鋒。
對照先進的典型、榜樣,我想:不管幹什麼工作,都應該保持一種激情,永遠做到對黨的事業、對自己的工作激情澎湃。於海河同志的先進事跡深深地撼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他的人格魅力激勵著我們不斷前進,而他所產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將轉化成我們實實在在的行動。我要以於海河同志為榜樣,認真對照檢查不足,切實改進提高工作,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以更務實的工作作風,扎紮實實、兢兢業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