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白族三道茶適合哪種場合(喝出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滋味白族三道茶)
2023-08-03 16:12:55
白族三道茶歷史悠久,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文學家徐霞客到大理即受到三道茶禮儀的招待,並在遊記中有「注茶為玩,初清茶,中鹽茶,次蜜茶」的記述。
三道茶,是白族民間禮賓待客的一種重要的傳統茶俗,主要以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蒼山洱海區域內白族聚居的鄉村為核心傳承傳播區。其將民俗、茶藝、傳統歌舞等多種表現形式融為一體,集中反映了白族的歷史文化、民俗習慣、價值取向、歌舞藝術等,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研究價值。
2014年11月,白族三道茶被國務院公布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代表性項目名錄(第三批擴展項目)。
三道茶的製作要求嚴格。概而言之,有「三道」「六則」「十八序」。其中最為核心的「三道」,即指此茶分為三道,味道迥異,分別對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這也是白族三道茶名字的由來。
苦茶
第一道「苦茶」。首先要將茶葉放入茶罐中進行烘焙,之後再衝入沸水,因為烘烤之時要邊烤邊抖動,又被白族群眾幽默地稱為「百抖斑鳩茶」,當注入沸水時,茶罐中會發出「隆隆」的響聲,因此也叫「雷響茶」。這道茶的味道清苦,略帶焦香,代表人生初期要先敢於吃苦。
甜茶
製作甜茶要先備料,在待用的杯子中依次放入紅糖、乳扇絲、炒熟的白芝麻和核桃仁等,再將重新衝好的烤茶注入其中。第二道茶的味道又香又甜,代表人生中期苦盡甘來的境界。
回味茶
這道茶要先將蜂蜜、花椒、薑片、桂皮末摻入水中煮沸,之後再以此茶底衝入烘焙好的茶葉中攪拌均勻,即可飲用。此茶甜、苦、麻、辣俱全,喝下後回味無窮。白語中,辣與親、麻與富同音,其中蘊含著和和睦睦、大富大貴之意。
三道茶代表的正是人生的三種境界。一苦,人生初期需能吃苦,只有在苦中學會了忍耐,才能慢慢品嘗出人生的味道。二甜,經過苦難的考驗後,人生進入佳境,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終於生根發芽,直至開花結果,進入收穫回報的階段。三回味,指人生需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尤其在品味了人生的「甜」後,更容易產生懈怠,因此要時時「回味」,糾正自己前進的方向。
煮三道茶時,白族群眾一般都會選用當地燒制的陶罐。因為陶器氣孔大、導熱好、保溫強,烘焙茶葉後再衝沸水不易炸裂,同時陶罐中富含微量元素,能夠優化茶水的口感。
白族三道茶在敬茶時有一套頗為講究的儀式。烤茶者首先將第一杯茶雙手齊眉敬給客人,客人接茶後又轉敬主人家的最長者,然後對在座的人都起敬一番後,才開始啜飲。並且白族俗語中有著「酒滿敬人,茶滿欺人」說法,所以主人每次斟茶都會注意分量,不會太滿。
如今的白族三道茶不僅得到了繼承,還與白族傳統歌舞融合,衍生出白族三道茶歌舞,在旅遊市場得到推廣。近年來,為了更好保護傳承白族三道茶,公布命名了一批省、州、縣級代表性傳承人,建立了大理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白族三道茶綜合傳習中心和傳習所,拍攝記錄和收集整理白族三道茶相關資料,使白族三道茶得到了有效保護。
(圖片來源:大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所 大理白族三道茶傳習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