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追夢的山裡娃觀後感200字

2023-08-06 03:01:42 1

  該影片講述了貴州山區的孩子熱愛足球,克服沒有足球、沒有場地、沒有教練、女生瞧不起、家長反對等各種困難,夢想著組建一支真正的球隊,到城裡參加一場正規的足球比賽的故事……

  篇一:看《追夢的山裡娃》有感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追夢的山裡娃》,在影片當中,哥哥袁建和弟弟袁築性格截然不同,遇事常常意見不一。

  山裡有了有線電視,使袁建迷戀上足球,他們練習比賽到天黑竟還打著手電筒繼續踢,媽媽董蘭芝聽村裡的女孩韋萬芸一說,追到場壩狠揍了袁築一頓,沒揍袁建,她把足球沒收了。弟弟袁築格外想不通,他去為難韋萬芸她們,雙方較量長跑,袁築敗退下來。搗頑而好較真的袁築也受哥哥帶動,兄弟倆發誓要組建一支真正的足球隊並參加正規的足球賽、去看他們心中的偶像大球星。可是要建球隊卻沒有球,兄弟倆說服村長的兒子山子一同去看球,勘探隊的古松(長相酷似商毅)等幾個大人邀圍觀的山娃們比足球,山娃們慘敗還不服氣,古松主動借給他們一個足球。小夥伴們組建起「山娃足球隊」。他們相約到山子他們村的場壩練球,還特別要求堅守秘密。為了使球隊像個樣,他們集體請古松給他們來當教練,古松只答應有空陪他們玩玩。韋萬芸等幾個田徑隊的女孩對「山娃足球隊」不以為然,袁築要同他們比足球,卻遭到女孩們的嘲笑和諷刺。受傷的山娃為改善裝備,千方百計湊錢請古松為他們買球鞋、球衣,還印上了號碼。足球隊的裝束引得女孩們特別羨慕,他們約田徑隊比足球並獲得大勝,總算出了心中一口氣。山娃們知道古松回城照顧妻子生孩子,把家裡的土產送給他表示祝賀,古松被孩子們的純樸、善良以及他們對足球的熱愛深深打動。

  秋天,場壩上堆滿村裡的麥稈,不能再踢球。他們四處密謀轉移遊擊練球,在規則外琢磨花花點子,尋求制勝法寶,居然把鄰村民房上的東西踢翻,逃跑時袁建的腳嚴重崴傷,鄰村的男孩追來差點打架,古松趕到,事件才得以平息。因袁築學習成績差老師家訪,踢球的秘密洩露,媽媽只許哥哥而不許弟弟踢球。袁築是主力射手,隊員們都十分著急,全仗古松登門說情,袁築才得以重回球隊踢球。原來鄙視足球隊的韋萬芸她們更加羨慕這支足球隊,她們和袁築搞好關係,並在他的幫助下,徵得教練和隊長同意,才加入了足球隊。他們想在場壩上安裝上球門,為討好村長特意到村長家幫忙幹活,但村長對他們的請求不屑一顧。古松他們勘探隊接通知突然轉換工作地點,送別時山娃們把一封寫給球星郝海東的信交給古松轉交。被孩子們感動的董蘭芝買了兩雙球鞋送給袁建和袁築。不久,郝海東來電話邀請「山娃足球隊」到省城參加「校園杯」兒童足球賽。比賽中,這支男女混編的山娃足球隊的表現引來滿場喝彩。賽後,韋萬芸、袁建、袁築被市足球學校女隊和男隊教練選中……

  篇二:《追夢的山裡娃》電影觀後感

  《追夢的山裡娃》影片拍攝地點貴州省龍裡縣擺省鄉,影片於2011年3月開機,7月全面完成。影片時間90分鐘,影片由黔南州籍編劇、導演張琦剛創作完成。劇中兒童演員均為當地孩子,原國安著名球星、現在北京電視臺《足球一百分》主持人商毅鼎力加盟。該影片由四維創意影視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出品。

  該影片講述了貴州山區的孩子熱愛足球,克服沒有足球、沒有場地、沒有教練、女生瞧不起、家長反對等各種困難,夢想著組建一支真正的球隊,到城裡參加一場正規的足球比賽的故事……

  該影片已被國家電影資料館作為資料收藏,2012年2月參加柏林電影節;2012年5月將參加北京青少年公益電影節和「校園足球」百所學校公映。

  篇三:為山裡娃快樂追夢

  xx是我市唯一的一所希望小學--橋裡福和希望小學的校長。學校榮膺「全國模範希望小學」稱號。xx拼死拼活地工作,瘦得仿佛一陣風就可以把他吹走,可他憑藉執著和實幹,快樂地為山裡的孩子追夢、圓夢。

  為了山裡孩子的夢想

  1973年,xx在貧瘠的山溝艱苦辦學。從複式班30幾名學生到現在的完小校,從在祠堂裡用木板搭的課桌椅到現在配套完善的綜合樓。1998年「福和希望小學」的名字從北京批下來了,並得到香港陳廷驊基金會20萬元人民幣捐助。為了籌措配套資金,他不知跑破了多少雙鞋。為了學校這個「大家」,幾乎忘了自己的「小家」。1999年,配套完整的綜合大樓終於崛起在群山環抱之中。

  壯觀的大樓蓋好了,設備卻沒有,連學生的課桌椅都沒有,怎麼辦?xx的法寶就是勤跑路,勤呼籲。好在希望小學的牌子響噹噹,他廢寢忘食,奔波呼籲,終於感動各界熱心教育的人士。首先,無錫的小天鵝公司福州分公司送來100套學生課桌椅、彩電和小天鵝洗衣機;省科協送去了58張辦公桌;省科技館送去了12臺電腦;省僑報社、長樂市新華書店共送去了2000多本圖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也送來了1200多本圖書;福州市民盟,長樂市民盟、市教師進修校、長樂師範、市電信局,與希望小學「手拉手」的鰲峰小學等紛紛送去了教育教學設備。橋裡福和希望小學沐浴著人間的春風。

  迄今,學校藏書達6000多冊,並相繼建成了配套完善的希望書庫、閱覽室、電腦室、儀器室、音樂室、體育室、少先隊活動室等。還有中國青基會配套的「三辰影庫」設備,影庫裡有優秀愛國電影VCD200多部,共400多片。山裡的孩子可以象城裡學生一樣享受著現代文明的教化,受到正規的小學階段的教育。

追夢的山裡娃觀後感300字

教師學習於海河事跡觀後感

寶貝別哭觀後感300字左右

追夢的山裡娃觀後感500字(精選)20xx

追夢的山裡娃觀後感

  為了山裡父老的希望

  xx深知山裡的父老希望橋裡小學能提高教學質量,為山區脫貧致富培養合格人才。學校的事他總掛在心上。教學質量要提高,教師是關鍵。在xx敬業精神的感召下,許多城鎮來的教師都安心山區教學。學校多次評為學區,市先進單位、文明學校。

  科學的管理使橋裡福和希望小學教育、教學結出累累碩果。教學質量穩居學區前茅,學生的入學率、升學率均達100%。十多年來,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許多優秀學生,為山區脫貧致富培養了許多人才,讓許多山裡的孩子走出大山,走進高等學府。已有100多名學生升入大中專院校學習,先後有14名學生錄取省重點中學長樂一中。其中,1998年丁長江同學中考成績居全市第三名,被送新加坡深造。1996年錄取長一中的張功偉同學,2002年高考成績達641分,居長樂一中理科第二名,錄取上海交通大學。橋裡福和希望小學的發展得到山民們和社會的廣泛讚譽,也得到黨和政府的勉勵和嘉獎。學校先後評為長樂市先進單位、全國模範希望小學稱號。xx也作為我省的唯一代表,晉京參加了第二屆「全國模範希望小學」表彰大會,為我省300多所希望小學爭了光。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臺、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等多家新聞媒體都相繼做了相關報導。

  xx的業績也贏得黨和政府的多次嘉獎。先後被評為福州市優秀教師、省優秀教師,獲優秀人民教師獎章、福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福州市勞動模範、福建省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他還被評為長樂市「十佳」教師、福建省百名農村優秀教師等。2006年,他參加了福州市委教育工委組織的「八榮事跡」報告團,在五區八縣市進行巡迴演講。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