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看老縣長高德榮觀後感

2023-08-05 23:19:47

  高德榮同志敢於擔當,沉下身子到最需要自己的基層一線,為民謀福利,默默地用他們榜樣的光芒,點亮我們基層工作者前行的路。

  【篇一:看老縣長高德榮觀後感】

  常人眼裡,當官就是為了升官。人都是往高處走,水都是往低處流。但高德榮卻是一個例外,人家都往高處走,他偏愛往低處去。

  高德榮往低處走,不是他不想享受高處的優越生活,而是他把「一切為了獨龍族同胞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目標作為畢生追求,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獨龍江畔,為獨龍族同胞的福祉盡心竭力。他的工作並不驚天動地,卻在點點滴滴平凡的工作中展現出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懷。

  人往高處走,是人生追求。人往低處走,是追求人生。高德榮往低處走,是人性的閃光點,是品質的磨鍊石,是不事張揚的內斂,是大智如愚的聰慧,是實現自己一心為民的人生價值的具體實踐。

  學習高德榮,就是要學習他的價值追求,學習他謙虛謹慎的態度,淡泊名利、不事張揚的精神。這就要求我們廣大領導幹部要放棄往高處走的傳統思想,反其道而行,自覺到艱苦地區、複雜環境、關鍵崗位砥礪品質、錘鍊作風、增長才幹;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靜下心來、俯下身子,往「低處」走、往群眾中走;要有一顆群眾心,在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發展成果惠及群眾,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真正做到知民情、察民意、解民憂、暖民心。

  【篇二:老縣長高德榮觀後感】

  高德榮同志常說:「戴著落後的帽子一點兒都不光彩,太難看了,不要總想著伸手要,要多想想如何放手幹」。面對交通滯後、經濟基礎薄弱、土地貧瘠、群眾思想還不夠解放的山區鄉鎮,我們基層幹部更要「少說空話,多幹實事」、「少伸手要,多放手幹」,因地制宜,與當地群眾一心,謀福祉,創美好家園。

  一要安下心,紮根基層。有的幹部生在農村,工作在農村,卻總嫌農村這不好那不好,總盼著領導來,帶來大項目,帶來一大坨錢改善環境,卻不想天下沒有無緣無故掉餡餅的好事。我們基層幹部一定要端正態度,放下相互攀比的思想包袱,安心紮根基層,放眼農村,用心看我們身邊的風景,用心感受我們身邊的人和事,做到人熟地熟情況熟,對農村工作真知真懂真會做。

  二要沉下身子抓好落實。再大的項目,再美好的事,關鍵在於落實,沒有落實一切都是空話、白話。近年來,儘管國家扶貧項目和資金越來越多,但畢竟還是僧多粥少,我們不能等、靠、要,而是要抓住每一次機遇,把好每一個發展關口,使得每一個項目落地開花結果,百姓真正得實惠。

  三要鑽下去,幹出成績。今天做了明天還要做的是工作,今天做了明天還想做的是事業。我們基層幹部要把手頭上的事當做自己的事業來幹,把我們服務的群眾當做自己的親人,把他們的家事當做自己的頭等大事,認真幹、使勁幹,大膽創新,超前謀劃,充分發揮好當地資源優勢,同群眾一起找到適合他們發展的路子,用我們辛勤的汗水澆開群眾燦爛的笑臉。

  【篇三:觀老縣長高德榮觀後感】

  高山,雪域,峽谷,幽林、飛瀑……坐在電視機前的我情不自禁地被電視機裡的美景鎖定,定視良許,幡然回神,原來電視播放的是前幾天相關部門要求收看的3集電視紀錄片《老縣長高德榮》。說實話,本人一直對「被收看」的系列電影、電視不太感興趣,羽化的人物,拔高的道德,往往讓人難以企及。這次卻一反常態,沒有跳臺,眼球一直被唯美的景色吸引,心靈一直被電視中主人公的言行震撼和洗滌。

  看過青藏高原蒼茫的雪域,也曾醉心於洱海蒼山、麗江古城、西子湖畔……電視鏡頭裡炊煙嫋嫋的山村,清澈見底的江水,三山夾兩江的獨特地理景觀再次徵服了我。隨眼望去,或渾青一片,或翠綠一頃,處處是仙境素材、美圖元素,飛索,吊橋,崖道等一幅幅獨特的人文景觀,無一不令人神往,我只恨此時此身不在此中遊。

  美景陶冶情操,義舉蕩滌心靈。

  「外面發展一萬年,我們獨龍族只是發展五千年」。一年365天有半年大雪封山,與世隔絕,看到這樣的生存條件,你才不會對這句話產生歧義。直到上世紀50年代,獨龍族長期生活在刀耕火種、結繩記事的原始社會中。這樣惡劣的生存環境不得不讓人震撼。生活在陶淵明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桃源裡,是一種理想生活的愜意,而生活在仙境裡的獨龍人卻不得不體會著現實的艱辛。

  美景與艱險共存,考驗的卻是人的意志。1975年,作為第一個從大山深處走出的獨龍族知識分子,留在州府師範學校任教,鯉魚躍龍門,這是多少人的夢想。然而高德榮卻做了一條逆流的魚,申請調回獨龍鄉巴坡小學任教。2006年,高德榮從貢山縣調到怒江州府任職,人往高處走。然而,作為副廳級幹部的高德榮再次選擇做逆流的魚,背著行李毅然回到獨龍鄉與群眾住塑料棚,一心研究草果的育苗、種植。

  「逆流的魚,是天生的命運」這是當年一首流行歌曲裡的歌詞,我們聽出了無奈。高德榮,這隻逆流的魚,他卻要做一個改變獨龍族歷史命運的人,他要用自己的堅強打破現實的僵硬。90多公裡的路其實並不長,但它把獨龍人冰封了上千年。「地圖縣長」、「迪卡西裝高德榮」,高德榮放棄城市生活,用逆流的執著、堅毅、樸實打通了獨龍族與世隔絕的大門。20xx年,全國最後一條少數民族通鄉公路--獨龍江公路全線貫通,大雪封山半年公路不通的歷史在高德榮及成千上萬修路人的努力下終結,獨龍族的歷史由此譜寫新篇。

  高德榮的第一次逆流,也許是年輕的衝動,需要的是勇氣。

  高德榮的第二次逆流,需要的則是一顆純淨心和對家鄉的情。身居高位,面對過太多的誘惑,他用回老家的行動,把仕途升遷、名車、豪宅等一切誘惑化於無形。我們從不缺高尚的思想,但最終大部分人做了思想的偉人行動的矮子。

  高德榮是個什麼樣的人?

  高德榮是無情的,經常到省城出差,但一次也沒有到校看望在省城就學的女兒;高德榮又是有情的,全鄉那家幾口人有幾畝地他都牢記於心。

  高德榮是吝嗇的,出差給妻子帶的禮物是地攤上買的假珠寶;高德榮又是慷慨的,吃群眾一個洋芋、雞蛋就給幾十、幾百塊錢。

  高德榮是短視的,鏟雪時他親自在前面帶路;高德榮又是胸懷全局的,東進西出南下北上的交通大格局在他心中早已謀劃。

  高德榮是落伍的,常年不變的迪卡西裝永遠顯得不倫不類;高德榮又是時尚的,既要發展好經濟又要保護好環境的現代發展理念在他心中一點也不含糊。

  老縣長高德榮的行動也許契合了當下某些高大上的提法,電視劇有意塑造典型的意圖明顯,說教的痕跡尚存,但都不影響他給我帶來心靈的激蕩和洗滌,除去高尚道德情懷的外衣,我看到的是老縣長對家鄉的情,是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本真。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