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高通海思哪個好(高通蘋果三星)
2023-08-05 17:40:18 1
文 | 小伊評科技
蘋果,高通,聯發科,曾經的華為海思以及三星是目前世界範圍內公認的五家擁有設計高階移動晶片的廠商,而手機移動晶片已經成為近些年各個手機廠商乃至國家之間爭奪的焦點。
手機晶片
那麼,這五家晶片設計公司,單以晶片設計而論,誰的功底最強?誰的功底又最弱?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上來分析一下這五家IC設計單位的實力,為了能夠客觀的做出價值評定,筆者設定了四個維度:
「1、創造性指標」
指該晶片企業所設計的晶片,擁有其他品牌沒有的獨特技術、架構或首發創造了某個新事物,新技術並成為引領者。
「2、晶片性能指標」
指該晶片企業所生產晶片的性能,能效比等客觀指標的表現,暫以CPU,GPU性能做為衡量標準,均以目前最新的晶片作為對比(設定在2020年,麒麟9000那一代)
「3、終端表現指標」
指搭載該晶片企業所生產晶片在實際搭載終端產品中的客觀表現以及用戶認可度。
「4、基帶是否自主可控」
對於世界任何一家致力於移動晶片研發的公司來說,基帶是否自主可控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之一,這直接關乎到自己的生態戰略。
手機晶片
「 蘋果 APPLE 36分」
APPLE
「創造性指標」 :10/10分
蘋果是目前全球範圍內唯一一家在CPU架構,GPU架構,NPU架構等層面實現完全自主的移動晶片企業。同時,在一些半導體晶片的前沿技術領域,蘋果也走在了行業前列,譬如M1晶片上的統一內存架構等。
「晶片性能指標」:10/10分
在性能端,蘋果A系列處理器在性能方面一直以來都是行業的標杆,其CPU性能得益於瘋狂的堆料和架構優勢,遠勝於同時代安卓旗艦SOC,跑分如下所示:
A16和驍龍8 Gen 2跑分
「終端表現指標」:9/10分
蘋果A系列/M系列處理器得益於封閉的體系,在終端產品上的表現有目共睹,用一個字就可以形容——「穩健」。
不過,由於蘋果在iPhone上的過於拉跨的散熱表現,iPhone在進行重度遊戲時的表現較為一般,非常容易出現降頻,降亮度等問題,性能釋放拉跨,甚至不如安卓千元機。
「基帶是否自主可控」:7/10分
蘋果雖然在AP方面表現出眾,但是在通信模塊卻是這五家企業中表現最糟糕的,到目前為止,蘋果都尚未發布過一款可大規模商用的5G基帶,這是蘋果目前最大的短板,拖累了蘋果整體的表現。
「 高通 Qualcomm 37分」
「創造性指標」 :9/10分
高通擁有自主的GPU架構,且綜合能效比表現出色,目前已經超越蘋果,不過,三星在CPU領域卻不具備自研自主架構或者自研架構不符合市場預期。
其次,在最近幾年引領晶片行業發展潮流的表現中,高通顯得較為滯後,其綜合創造性指標需要打一個折扣。
「晶片性能指標」:9/10分
在晶片性能以及能效比方面,高通作為安卓陣營的扛把子自然沒有任何問題,尤其是在驍龍8 Gen 2這一代,其GPU的峰值性能以及能效比都全方位的超越了A16處理器。
不過,在CPU性能方面,受制於成本所限,高通旗下的驍龍處理器在短期內很難追的上蘋果A系列處理器,尤其是在單核性能方面,基本還有兩代的差距。
「終端表現指標」:9/10分
高通處理器在終端市場的表現是有目共睹的,是目前安卓手機廠商的首選晶片,晶片表現,優化調度的成熟度,軟體生態的適配等等都表現不錯。
不過,由於接連出現了驍龍888,驍龍8 Gen 1這兩款口碑拉跨的產品,對於高通的終端表現要打一個折扣,所以扣減一分。
「基帶是否自主可控」:10/10分
高通作為目前全球通信技術領域絕對的No1,其在基帶方面的表現自然無需擔心,全球首款商用5G基帶就來自於高通(驍龍X50),給滿分沒有任何問題。
「 華為海思 HISILICON 36分」
「創造性指標」 :8/10分
和高通相比,華為在GPU架構方面不具備自主性,但是華為在其他方面的創造性表現比較拔群,譬如第一款搭載NPU模塊的晶片是麒麟980,第一款內置5G基帶的SOC是麒麟990等等,如果不是被限制,現階段華為海思能發展成什麼樣確實很難估算。
「晶片性能指標」:8/10分
華為海思每一代處理器的峰值性能都不如同時代的高通以及蘋果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不過,自從麒麟980開始,麒麟9系列處理器的能效比表現都非常不錯,不過由於在峰值性能尤其是GPU性能存在一定短板,扣2分也是正常情況。
「終端表現指標」:10/10分
華為和蘋果一樣,晶片屬於自產自用,所以其終端表現和口碑都相當不錯,相比於蘋果而言,華為中端產品在遊戲方面的表現要好很多,這一項得10分是實至名歸。
「基帶是否自主可控」:10/10分
華為作為目前唯一可以和高通抗衡的品牌,在基帶領域和高通同樣是分庭抗禮的存在,早就實現了基帶晶片的自主可控,滿分沒有任何問題。
「 聯發科 MEDIATEK 32分」
「創造性指標」 :7/10分
聯發科和華為一樣,CPU和GPU架構選擇的都是ARM家族的架構,無自主架構,同時在一些創新層面,聯發科明顯不及華為海思,所以這裡的排名要低於華為;
「晶片性能指標」:8/10分
聯發科旗艦SOC的性能指標基本可以參考華為海思,兩者沒有太大的差異,在峰值性能方面不及高通和蘋果。
「終端表現指標」:7/10分
自從聯發科發布天璣系列SOC之後,其市場中端的表現只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這主要還是因為手機廠商不太願意對聯發科的SOC進行深度的優化,目前來看大部分搭載聯發科處理器的機型都是「二等公民」。
「基帶是否自主可控」:10/10分
聯發科的基帶也可以自主可控,雖然相關專利需要依賴高通/英特爾的專利授權,但是總體算得上是自主可控,單純考慮這個維度,給10分沒有任何問題。
「 三星 SAMSUNG 32分」
「創造性指標」 :9/10分
三星的Exynos獵戶座系列晶片,雖然在總體表現和市場反饋方面非常一般,但是其在創造性上相當出色。
三星在2016年就開始了自研CPU架構的道路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貓鼬M系列架構,並且在2021年還引入了AMD的RDNA架構。
雖然架構的研發都不太盡如人意,但是三星這種「折騰勁」還是值得肯定的,不能排除未來三星會不會突然有所起色。
「晶片性能指標」:7/10分
三星雖然用上了自己的CPU架構以及AMD的RDAN GPU架構,但是其性能表現依舊比較拉跨,如下圖所示,這是三星目前最新的xynos 2200和同時代驍龍8 Gen 1的GPU性能對比,高下立判,表現甚至還不如Mali系列架構。
至於CPU所使用的貓鼬架構也是爛的出奇,實在難以和頭部的企業相提並論。
「終端表現指標」:6/10分
三星的Exynos處理器在終端上的表現一直以來都很差,曾經歐洲用戶還發出情願要求三星使用高通晶片,而在S23這一代產品上,三星徹底放棄自家Exynos系列晶片,在全球範圍內使用高通驍龍8 Gen 2。
「基帶是否自主可控」:10/10分
三星同樣已經實現基帶可控。
根據上述打分體系可以得出如下排名,單論晶片綜合設計能力:
高通 > 蘋果/華為 > 聯發科/三星
基本符合我們此前對於這五家企業的認知定位,蘋果如何能夠妥善解決基帶問題,那麼成為第一也是實至名歸。
END 希望可以幫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