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專題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有感
2023-07-25 08:15:29 1
這部專題片共有四集:《承諾與期盼》、《正風肅紀》、《狠抓節點》、《黨風正民風淳》。該片對話違紀人員,感受他們的反思痛悟;傾聽專家學者,洞察作風之變後的深層律動。近百位受訪者中,還有腐敗分子身邊人、會所服務員、舉報人、暗訪記者和紀檢監察幹部、普通群眾等,不同觀點,多元視角,為觀眾全景式呈現「作風建設在路上」這兩年來不平凡的歷程。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觀後感
從中央到地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持續了一年左右的時間,終於在這個碩果纍纍的金秋十月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一年的時間裡,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打老虎、拍蒼蠅」,黨內清理了一批害群之馬,黨員隊伍更純潔了,「遵守八項規定、反四風」使黨員隊伍的紀律更嚴明了,「建章立制、整改落實」,制度的籠子扎得更緊,編得更密,驀然回首走過的路,取得的成績可喜可賀。
仍記得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出京考察不封路、不清場,贏得一片叫好聲;仍記得中央紀委網站點名通報各地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案例,被輿論稱為「周一見」;仍記得河北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會媒體「現場播報」,看得更多省部級大員紅臉出汗;仍記得不少人對照檢查材料一再重寫,每一次修改就是一次對標、一次提高……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過後,廣大黨員幹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思想上謹慎了,行動上迅速了:對百姓,不敢輕慢了,有了親近之心;對工作,不敢敷衍了,有了上進之心;對權力,不敢私用了,有了惕厲之心;對規則,不敢冒犯了,有了敬畏之心。
但僅僅不敢還遠遠不夠,「不想」才是真目的。由於制度的嚴謹、法律的不容忍,由於習總書記反腐整風的壯士斷腕的決心,讓廣大黨員幹部蠢蠢欲動的心得到了徹底的收斂,他們不敢濫用權力,不敢將手伸進權力的籠子之外,這只能說明群眾路線活動取得了一個初步的階段性成果,這個成果必須繼續鞏固,那些曾經的歪風邪氣才沒有機會捲土重來。作風建設才剛剛開始,當廣大黨員幹部把為人民服務養成一種習慣,把走群眾路線認為是唯一正確的道路,教育實踐活動才算是徹底成功的,這需要的不能僅僅是制度的約束,還要靠思想的教育,理論的學習,從思想上徹底提高黨員幹部的認識,提升幹部的素質。真正理解黨員幹部這個職務的性質,它不是當官、發財、享樂、權力的代名詞,它的存在是為了廣大群眾,是為人民服務的。但從另一方面說,黨從來就不是象牙塔、絕緣體,黨員也難免濡染不良風氣、面對利益拷問。這就要求我們,還需以活動為起點強化「本體論」,在「以不變應萬變」中練就金剛不壞之身。
活動收尾絕不意味著作風建設收場,正風肅紀的螺絲只能越擰越牢,聯繫群眾的發條只會越上越緊。黨員幹部必須主動調整,早日適應從嚴治黨的新常態。只有自覺與人民心脈相連,跟群眾同坐一條板凳,才能守護好永不褪色的人民政黨生命線,才能使作風建設的要求真正落地生根。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正風肅紀紀實》觀後感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正風肅紀紀實》這部電視專題片展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制定八項規定,以上率下,狠抓作風建設取得的成效。從紀檢監察機關執紀監督的視角,反映兩年來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糾正「四風」的工作實踐,「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啟示我們,作風建設只有進行時。作為一名基層審計工作者,我們要樹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理念,不間斷地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才能適應新環境,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是一條「嚴以修身」的自省之路。中國兩千多年來都是以儒家作為社會道德的核心,儒家強調個人的道德操守,如《大學》就強調「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可見儒家將修身看做是齊家和平天下的基礎和保障,是有一定道理的。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風廉政建設的戰略高度,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嚴以修身,強調修身不論是對領導幹部個人的成長進步而言,還是對黨的事業和國家的發展都有重要的基礎和保障作用。正如古人所云:「讀書志在聖賢」,嚴以修身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只有不間斷學習才能保持思想不僵化,道德不退步,理念不落伍。嚴以修身就是要經常用黨紀國法自省,常思貪慾之害,常棄非分之想,常修為官之德。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是一條「嚴以用權」的自律之路。審計是國民經濟運行的衛士,是領導決策和民眾的眼睛。作為國家審計執法人員,牢記我們手中的權力是法律賦予的,是黨和人民給予的,決不能濫用職權,做到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廉潔奉公,保守秘密,最基本的制約機制就是《憲法》中的有關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當然,除此之外,還應當把中央、國務院發布的有關文件、財經法規,及有關的地方性法規,作為審計依法監督的依據。從而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不準在工作中搞說情、通融,還有如今慣用的所謂「協調」的手段,把查出的違反財經法紀的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更不允許個別人對查出的問題隱瞞不報或指使工作人員將查出的問題小範圍「消化掉」。準確把握依法審計的原則,加強執法力度,減少執法的隨意性和「關係性」,堅持嚴格依法從審,公正文明執法,切實為經濟社會的發展保駕護航。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是一條「嚴以律己」的自警之路。所謂自警是指自我警惕、自我戒備、自我管束的一種修養功夫。簡言之,就是自己警示和告誡自己。我們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查出了許多審計案件和問題。要學會從審計案件、經驗教訓、反面典型、廉審紀律、社會監督中自警,慎權、慎欲。陳毅元帥說:「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黨和人民在監督,萬目睽睽難逃脫。審計人員要時常自警,「伸手必被捉」,廉潔從審這根弦必須繃緊,時刻用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用廉政建設的要求來約束自己,嚴格執行審計紀律和各項廉政規定,真正在思想上樹立起廉潔自律的防線,在當今物慾橫流、誘惑遍地的市場經濟社會中乾乾淨淨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時刻做到「自警」。
通過觀看《承諾與期盼》、《正風肅紀》、《狠抓節點》、《黨風正民風淳》4集專題片,我進一步認識到了「不良作風」給黨和人民事業帶來的嚴重危害,大量的事例和數據發人深省,活生生的反面事例,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警示教育課。官員和罪犯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有時只是一念之差而已。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國家審計幹部,一定要引以為戒,警鐘長鳴!
專題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觀後感
準時打開電視,帶著期待的心情觀看了《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第一集:承諾與期盼。當看完第一集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想一個問題:中國發展到今天遇到的主要問題是什麼?思了良久就一個字:人,這點從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實現新老交替後,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下大力氣抓作風建設,足以得到印證。然而本屆中央領導班子時間節(2012-20xx)已經過半,正如影片主題那樣,作風建設只是剛剛開始,沒有結束,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通過2年來的作風建設,事實上,絕大多數黨員幹部是好的,他們能堅持認真學習,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的戰略部署,堅守工作崗位,兢兢業業,默默奉獻。問題在於,如何持續加壓,鞏固好的作風成果,不反彈,再現作風春潮湧的生動局面?本人認為在當前,應堅持抓好「四立」的辯證關係,既注重立誓、立行內修之德,又注重立標、立規的外修之策。堅持內外兼具,標本兼治抓好作風建設。
「立誓」。在黨員幹部中廣泛開展重溫入黨誓詞、發表廉政誓言活動。各級黨委(黨組織)全體參會人員重溫入黨誓詞,發表廉政誓言。形成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反腐倡廉新常態。通過重溫入黨誓詞、發表廉政誓言,使黨員幹部心存敬畏,從思想上、觀念上防止思想滑坡,堅決遏制住腐敗發生的精神鬆動基石。
「立行」。在黨員幹部中大張旗鼓地開展「作風在我心」的活動,各級紀檢組織與管轄幹部籤訂「揚正氣、促清廉」反腐承諾書。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部門、不同地區的特點,深入分析易滋生腐敗的工作環節、事項訴求、關鍵崗位,在「承諾書」中逐條逐項詳細列出,採用公示形式面向全社會發布,同時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網際網路、微博、微信等廣為傳播,以期在幹部隊伍中形成不能腐、不敢敗的高壓態勢,從具體執政行為和個人品行上遏制腐敗發生。
「立標」。在黨員幹部中樹立勤政愛民、廉潔奉獻、作風優秀的標兵,發揮模範引領作用。在「老虎蒼蠅「頻頻被打落馬的時候,迫切需要樹立能忠實踐行群眾路線、真正勤政務實、為政清廉、艱苦奮鬥、品德高尚的時代標兵,引領風尚,同時形成前進有方向、身邊有榜樣的良好氛圍,以點帶面,循序漸進。
「立規」。建立、健全、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尤其要加強懲戒制度設計。結合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建章立制、「回頭看「和專項整治工作等環節,抓緊研究建立、健全、完善一批規章制度,形成政出有令、行政有制、行事有規的良好法治環境,提高各級幹部法治理念和規章意識,按章辦事,按規做人。與此同時,要在中央一系列黨風廉政建設制度、條例的基礎上,研究設計一批更為具體、操作性更強的懲戒制度和規定,明確哪些事不能做、哪些是高壓線,使黨員幹部時刻警鐘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