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文化解說:羌族的信仰崇拜
2023-07-20 08:11:23 4
羌族地區信奉原始信仰,盛行萬物有靈,羌民有多種信仰崇拜。羌族崇敬的神靈大致可分為四大類三十餘種,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靈物崇拜和圖騰崇拜。本期的羌族文化就為大家介紹下羌族的信仰崇拜。
羌族釋比
羌族釋比,羌語為「許、比、釋古、釋比」,漢語稱為「端公」。釋比僅限男性,要結婚生子。其主要經文無文字記載,靠口傳心授,流傳至今。釋比的主要法器有猴頭帽、羊皮鼓、銅鑼、神杖神棍、師刀、令牌和獸骨封、羊角卦等。釋比的法術包括預卜佔卦(分羊髀卜、雞蛋卜、白狗卜等)、驅鬼除邪(送茅草人),踩紅鍋、踩犁鏵、開紅山、划水碗等。
釋比作法前要用淨水沐浴,燃香柏燻身或殺白雞祭祖。如遇大的祭祀活動,如祭山大典、行成年禮等,還需提前49天忌食,齋戒沐浴,以示對神的虔誠和敬意。
羌寨中凡祭山、冠禮、還願、安神驅鬼、治病、招魂、消災、看風水、乃至修房造屋、男女合婚、新生兒命名、超度亡靈等,均必在釋比前來主持,因而在羌民中的地位極高,既是人神中介者,又是文化傳播者,更起著精神領袖的作用。不同的釋比在某些法事各有一定的對象和範圍,因而所用的羊皮鼓的顏色也有所區別:上壇為白色,中壇為黑色,下壇為黃色。所以釋比口傳心授的經文以其對做法事的性質不同,分為上、中、下三壇。上壇講神事,中壇講人事,下壇驅鬼。
信仰活動
在所有的祭祀活動中,以祭天神最為常見,祭山神最為隆重。新中國成立前,每天早上和黃昏的時候老人們都要在自家的照樓樓頂的白石下燒柏枝,以敬天神。過年過節或有天災人禍的時候敬神、祈禱更為頻繁。春節期間,全家老少必須到照樓頂上祭祀,向天神敬獻酒、臘肉、飯食、饃饃等供品。
它是古代羌人祭祀天神、山神,祈求山神、天神保佑人畜興旺,五穀豐登,森林茂盛,地方太平的大典。一般以村寨為單位舉行,會前選會首,由寨中各戶輪流擔任,祭祀活動由會首籌備,每戶的男丁參加(喪家和有產婦的人家不參加),十二歲以上的男孩第一次參加時,須帶刀頭、敬酒、饃饃等祭品敬神。由於各個地區的情況不同,舉行祭山會的時間各地亦不相同,一般在春秋兩季舉行,即在春季舉行禱福的祭祀儀式,在秋收後舉行還願酬謝儀式,叫春禱秋酬。祭山 可分為「神羊祭山」、「神牛祭山」、「吊狗祭山」等幾種。在採用神羊祭山的儀式中所用的羊必須是全身純白或純黑的公羊,並要用紅、白、黑、藍、黃五色絨線的花環拴在羊角上。將宰殺的一隻公羊及一隻紅公雞用來祭山神。在汶川、茂縣、北川還流行吊白狗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