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汙點真實結局(底線大結局一代人犯罪了)
2023-07-20 06:32:07 1
#電視劇底線徵文#文|阿朱啊
守不住底線的,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守住底線的,愛情事業雙豐收。
《底線》大結局了,沒有一個漏網之魚,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歸宿,入獄的入獄,釋懷的釋懷,成長的成長。身體得到安放,靈魂得到升華。
做人要講原則,更要有底線。尤其是執迷不悟之人,得到很重要,但學會放手或接受現實同樣重要。
整整40集的劇情,寫盡了世間的滄桑與美好,尤其是最後一場執法者與犯罪者交織的案件,更凸顯出底線的魅力。
金阿芬是醫療行賄案的關鍵,但這也是她「逆天改命」的關鍵。
沒有人能經受住金錢的誘惑,做了半輩子保姆的她,眼看著有錢人可以權錢交易,而她辛苦靠體力勞動討生活,卻動不動就被剋扣工資。
她不想安於天命了,也不想繼續沒有希望的日子了。
在金阿芬得知前僱主馬漢斯出軌、行賄的時候,她比任何人都憤怒,甚至希望這樣的人能牢底坐穿。
但她猶豫了,或者說積壓在內心多年的怨氣,讓她有了鋌而走險的念頭。
一段短短20秒的視頻,就能換300萬現金,誘惑實在太大了,這讓她亢奮、緊張,又迫切。更令她心動的是對方竟然又自動追加了一百萬。
400萬啊,金阿芬如打了雞血似的激動,她的後半生,女兒的下半輩子都有著落了。她們再也不用過窮苦日子,再也不用遭人白眼。
「我求求你,行嗎?你就聽我一次,行嗎,媽。媽,你努力工作,那麼辛苦地幹活,不就是為了讓我以後的日子過得好一點嗎?這些我都懂,女兒不是傻子,我知道媽媽不容易,可是媽,如果說是以犧牲你為代價,我未來的日子會那麼心安理得地過下去嗎?媽,我不能,不能沒有你,我真的離不開你,媽。求你了,就算為了我,咱把東西拿出來吧,行不行,媽?求求你!」
任何一個媽媽都不可能忍心讓自己愛了一生,疼了一生的孩子如此難過,即便那個人是自己,也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躲在門口的金阿芬又猶豫了,或者說是母性本能,或者說是最後一絲善念,讓她放棄了作惡。
她把能換取400萬的視頻交給了法院,讓那些違法亂紀的人繩之以法。而她也因為敲詐勒索罪獲刑10年,但得到了女兒的原諒,和社會的諒解。
促使金阿芬成功敲詐勒索的人是簡佳,這個最後出場的女人,卻差點改寫了結局。
簡佳回國的首要任務就是擺平馬漢斯行賄一事,她明知道這是觸犯法律的,但如果不能善終,那她在國外積攢十多年的成果將付諸東流。
她第一次見到金阿芬的時候,就知道這是一個無知又貪得無厭的女人,只要能做實敲詐勒索罪,她就離成功更近一步。
果不其然,金阿芬上鉤了,但她的行徑也觸犯了法律,只不過,她顧不上了,也不想考慮。
成王敗寇,一將成名萬骨枯,沒有人會深究成功背後的黑影,比起犯罪風險,她只要贏。
可她同樣也有牽掛,當年拋棄所有也要離婚,在國外一待就是十幾年,唯一的女兒不僅生疏,而且對她怨恨甚深。
她想挽回女兒的心,甚至一直帶著女兒送的珍珠手鍊。
當金阿芬反水不被蠱惑時,她除了懊惱外,更多的是舒了一口氣。
簡佳是外人眼裡的女強人,冷血、無情,但她卻清楚女兒始終是最重要的,任何人任何事都越不過。
她希望自己能贏,卻不想和女兒斬斷關係,只是不到最後關頭,不想輕言失敗罷了。
最終馬漢斯被驅逐出境,而她也獲刑一年,緩刑兩年。
金阿芬和簡佳都不是合格的母親,因為她們都曾為了一己私利,差點毀了女兒的前途。但也都因為捨不得失去女兒,而改邪歸正,接受法律的制裁。
她們都收洗白了,爸不是被法律強行上的顏色,而是被親情喚醒,找回良知,重回正軌。
作為金阿芬女兒的舒蘇,她是幸運的。雖然很小的時候,父母離婚了,但她卻得到了全部的母愛,經濟不富裕,但並不缺愛。
快樂地成長,順利念完大學,還當上了法院的書記員,工資雖不高,又工作繁重,但她卻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那些繁瑣又複雜的工作,卻是她最擅長,最能找到樂趣的事情。
對一個人來說,能在二十幾歲的時候,找到人生目標,並能快樂地實踐,該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
舒蘇很開心,雖然她離當法官的距離還很遠,或許一輩子都考不上,也入不了額,但只要待在離夢想最近的地方,也很滿足。
她還談了同部門的法官助理男朋友,倆人情投意合,而且基本以她為主,對愛情忠貞,對事業崇敬。
即便他們都很普通,或許一輩子都沒多大出息,但普通的幸福,往往卻是最難得的。
雖然她的母親有順手牽羊的壞毛病,甚至為了她,去敲詐勒索,但最終還是懸崖勒馬了,因為母親始終以她為先。
母親要在牢獄裡度過10年,但只要表現良好,爭取寬大處理,和她終究有團圓的時光。到時候,母親能安於現狀,而她再順利結婚生子,祖孫三代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指日可待。
同樣是生為女兒的葉芯,她有完整的父愛,也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對缺失的母愛卻耿耿於懷。
因為她始終覺得自己是被母親拋棄的孩子,與其說她怨恨母親,不如說她畫地為牢,讓自己深陷在不幸中。
但她是幸運的,父親煞費苦心安排她來基層鍛鍊,工作上不僅有耐心的好師傅教導,生活上還有好朋友的陪伴。
這讓原本孤寂不接地氣的她,仿佛一下子落在了實處,徹底重塑了筋骨,改變了三觀。
更幸運的是她還遇到了愛情,一個志同道合、三觀正、有愛心,事業愛情觀都一致的法官。
倆人一起辦過案,一起見證過對方的低谷,一起面對過歹徒。未來的路不可預估,但歷過事的感情卻更能經得起考驗。
她和舒蘇一樣,都有執迷不悟的母親,只不過舒母是為了金錢,而她的母親卻是為了贏。
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她,放棄了繼續犯錯,被判一年或許會讓她貼上不好的標籤,但迎回一個迷途知返的母親,卻也讓她的愛變得完整。
舒蘇和葉芯才是最大的人生贏家,殘缺的家庭,犯錯的母親,讓她們的內心變得強大,也讓她們學會成長,變得成熟。
宋雨霏和徐天這對戀人,最讓人糾結和無奈。
他們很相愛,但徐天是個深受原生家庭侵害的可憐人。
上半生痛恨父親家暴母親,導致母親鬱郁早亡,不曾想嘔氣了十多年的父親,卻是最愛護他的人。
因為是母親婚內出軌,導致父親惱羞成怒動手打人,而父親在得了心梗,不良於行之際,才揭露真相。
好在徐天最終和過去和解,孝順於父親膝下,才有勇氣重新追回愛情。
而多年感情空白的雨霏,也一直在等著徐天,只不過忙碌的工作冰封了內心,導致一再拒絕和好。
人都是需要愛的,相愛的人不在一起並非不愛,時候未到而已。
雨霏的一顆心,最終還是向拿著一支玫瑰花的徐天,敞開了。
葉芯和周亦安這對,其實早就心照不宣,只不過,周亦安害怕倆人太大的差距,會讓這段感情流產。
好在葉爸爸並沒有太多的門第觀念,雖然覺得天下的男人都配不上自己的女兒,但還是選擇尊重年輕人的想法。
相較於周亦安的一走三觀望,葉芯要坦誠很多,喜歡就要大膽說出來,有情人就要終成眷屬,何必一開始就被門當戶對鉗制。
婚姻或許是差距越小越登對,但愛情就是要打破傳統,讓不可能變成可能。當然,要想更進一步,就必須縮小差距,培養更多共同愛好,而這才是婚姻最美妙之處。
宋雨霏徐天這對中年情侶,和葉芯周亦安這對青年情侶,各自有各自的故事,卻有著同樣的甜蜜。
看完《底線》大結局,你會發現下一代比上一代更幸福,上一代比下一代更執迷。
不論是一生被錢所累的金阿芬,還是把贏奉為金科玉律的簡佳,她們的一生都在為內心的執著買單,最終也都為了執著犯錯,而接受法律的懲罰。
但她們的下一代,舒蘇始終堅守著法律的底線,不為金錢所動,更不被親情支配,是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人。
葉芯努力規勸母親,雖然心懷怨氣,但努力用實際行為溫暖每一人,包容每一個人。
楊絳先生說過:「每個人都會有一段異常艱難的時光,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失意,學業的壓力,愛的惶惶不可終日。挺過來,人生就會豁然開朗。挺不過來,時間也會教你怎麼與它們握手言和,所以不必害怕。」
每個人的人生路上,都會有很多難過的坎兒,但身為母女的兩代人,卻有不同的底線。歸根究底是因為得到的愛不同。
上一代人,不會停留在盡全力或無法改變的現實裡,但下一代人卻秉承盡力就足夠了,不為難自己的原則。
因為心底有足夠的愛,所以倍加珍惜,知道珍惜了,也就有了底線,有所為有所不為。
金阿芬很愛舒蘇,簡佳很愛葉芯,但前者因為貧窮,就想給女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錢;後者因為離婚輸了撫養權,就用贏作為自己最行為準則。
愛就像握在手裡的沙子,越想握得越緊,卻流失得越快。
她們都把愛當成了一生的追求,卻失去了準則,沒了底線。但是,做人的底線,就是誰都不能越過的底線。親情不能,愛也不能!
我相信《底線》的終章,把執法者和犯罪者用親情串聯起來,除了讓我們看到法不容情外,更重要的是親情下的底線,底線裡的親情。
堅守法律的底線,不被親情所累,不因罪罰放棄。
知自己的界限,懂親情的深淺,做一個懂法守法的好公民,成就一段合乎情理的關係,才是最長遠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