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電影全劇(8K實景崑劇電影邯鄲記開拍)
2023-07-20 15:25:38 1
來源:讀特
4月25日上午,在崑劇電影《邯鄲記》橫店開機儀式現場,來自上海崑劇團的兩位藝術家計鎮華和梁谷音,作為戲中「盧生」和妻子「崔氏」的扮演者,上演了其中一個經典片段。這對合作六十多年的老搭檔,憑藉生動詼諧的表演引得觀眾紛紛「入戲」,現場一片叫好聲。
開機儀式現場,計鎮華、梁谷音表演《邯鄲記》選段《催試》
這部《邯鄲記》由上海崑劇團計鎮華、梁谷音、張銘榮三位國寶級藝術家擔綱主演。此外,上昆中生代梅花獎得主黎安、吳雙,舞美、樂隊等部門骨幹也全梁上壩。此次影片在浙江橫店影視城進行實景拍攝,去年斬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獎」技術團隊再次集結,並再度由導演滕俊傑執導。
影片首次嘗試採用8K全景聲技術拍攝崑劇電影,不僅是600年崑劇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戲曲電影的首次嘗試,主創團隊力求融入當代電影最前沿的科技。
國寶級老藝術家的首次戲曲電影嘗試
在崑劇電影《邯鄲記》中「男一號」的計鎮華坦言,這次拍攝經曆本身就像一個夢。雖然計鎮華的演藝生涯中拍過很多次的影視劇,但拍攝崑劇電影卻是第一次。
「我從來沒有想像過會在這個年齡拍這個戲。電影是一個嚴格的藝術,近景、特寫鏡頭會展現很多舞臺劇無法展現的東西。而且這部戲我要從二十幾歲演到八十多歲,表演不僅要呈現人物外貌、際遇上的變化,更要展現人物心境的變化。儘管面臨著很多挑戰,但一定盡我所能演好」。
為此,幾位國寶級老藝術家們從去年年底起就不曾間斷過練嗓、身段訓練,以期用最佳狀態演繹這部崑曲經典之作。計鎮華老師稱自己從體形上、表演上都力求「強壯年輕」,彌補年齡上的差距。而剛剛過完八十大壽的梁谷音老師,也有著同樣可愛的「偶像包袱」。
梁谷音笑稱,相比較於「體力」問題,她在電影《邯鄲記》的拍攝過程中更擔心「顏值」問題。「其實我的戲份並不是很重,所以體力上的問題不是很大,主要是擔心形象的問題。在超高清的電影鏡頭裡,我希望儘量讓觀眾有一個好的觀感。」
張銘榮在影片中「雙肩挑」,不僅要出演「司戶官」這一角色,還擔任了影片的執行導演。張老師表示,自己本身就喜歡動腦子、喜歡出主意,過去也經常在舞臺劇裡兼職導演的角色。「我和導演之間的關係就是互相商量、互相切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希望能夠一起讓這個戲做出來的效果更好一些。」
張銘榮在拍戲現場指導
崑劇史上首次8K電影嘗試,「絕不辜負崑曲藝術」
崑劇《邯鄲記》作為上昆代表作之一,本身自帶戲劇張力,劇情曲折、節奏緊湊,又帶有諷刺幽默色彩,是湯顯祖《臨川四夢》中觀賞性最強的一部。為了拍攝好這部崑曲佳作,導演滕俊傑對電影團隊提出了「不辜負」的要求,即「中國的優秀傳統藝術和傳統文化是絕對不可以辜負的,百戲之祖崑劇是絕對不能辜負的,《邯鄲記》這部8K電影是絕對不能辜負的。」
為了完成崑曲《邯鄲記》從舞臺藝術到電影藝術的轉變,滕俊傑進行了許多新的嘗試。SMG魔D電影工作室為主的電影團隊為此項目已做了一年多的準備。
「我們拍攝的宗旨是不能違背崑劇表演本身,不能損害崑劇優美的程式、表演的經典段落,在這個基礎上充分調動電影的視覺效果。」
例如,電影在橫店實景拍攝,注重和觀眾的沉浸式交流,並且運用8K超高清的技術手段,將崑曲的唱念用全景聲的聲音效果呈現出來,而這種轉變也是為了讓崑劇電影「更加適應當今電影受眾的習慣和要求,更加適應當代年輕觀眾觀影的心理節奏需求」。
滕俊傑表示,這是一次意義獨特的視聽創作,將在崑曲藝術最頂格表演展現和當代電影理念及最前沿科技的融合上有新的「眼睛一亮」的表達,為崑曲留下屬於今天、也屬於未來的大銀幕美學呈現。
導演滕俊傑和主演計鎮華
計鎮華在表演過程中也深感戲曲和電影的不同:「這兩個板塊之間能碰撞出很多火花,也會產生一些藝術上的瓶頸。因為戲曲藝術是以演員為中心的藝術,而電影藝術是導演的藝術,一切聽從導演,尊重導演。」在轉變的過程中,計老師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了創新。「這是一個比較帶有浪漫色彩、喜劇色彩和詼諧的現實意義的題材。要想表現這個題材,在人物上必須要有所突破。比如我個人就不僅僅限於老生的表演,還可以融入花臉甚至是旦角的表演,一切以符合人物的內心為準則。我把旦角的表演藝術融合進去,不是說讓人家知道你在表演旦角,而是從人物的外形到內心之間的全方位的融合。」
讓戲劇電影更邁進一步,讓傳統文化走出去
《邯鄲記》作為崑曲經典作品,其中所傳達出的精神內核在當下仍有現實意義。上海市文聯黨組書記尤存在開機儀式上表示,「《邯鄲記》,似夢非夢,告訴我們『榮非榮、得非得、名非名』,最終都回到我們源遠流長的核心價值觀。」
出席開機儀式的中國戲劇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陳彥也表示,「作為中華民族最精彩的故事之一,《邯鄲記》和湯顯祖的其他作品都適合拿到世界舞臺上去講述,彰顯我們的文化自信。」
在推進傳統文化走出去的過程當中,《邯鄲記》的導演滕俊傑也在思考,如何讓優秀的崑曲藝術吸引年輕觀眾和國外觀眾、如何適應今天的發展。「這次電影拍攝的目的是要努力將戲劇電影化方面向前邁進一步。戲劇電影每一步都要有新的提升,都要有更高的目標,否則就會被淘汰。」
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總裁,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表示,電影版《邯鄲記》從舞臺搬上大銀幕,是對百年來崑曲人薪火相傳、守正創新最好的致敬。目前,舞臺版《邯鄲記》年輕一代已接續傳承,而電影版《邯鄲記》將傳播至更多年輕人,讓他們認識崑曲、感受經典,激發傳統戲曲藝術的新活力。
導演滕俊傑、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在拍攝現場
據悉,崑劇電影《邯鄲記》預計在今年5月18日崑曲非遺日前夕完成拍攝,並力爭在年末上映。屆時,觀眾在大銀幕上也能欣賞到計鎮華、梁谷音、張銘榮幾位老藝術家們的「飆戲」。
(原標題:8K實景崑劇電影《邯鄲記》開拍,600年崑劇史上的第一次)
編輯 董雯靜 審讀 吳劍林 審核 範錦樺 曹亮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