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免費的博物館有哪些(南京的這些博物館)
2023-07-20 08:49:27 1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關閉了一個多月後,南京的部分影城、博物館、圖書館等文化場館從9月9日開始陸續開放。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越來越多的南京市民和外地遊客,走進影院觀影,走進圖書館看書,走進博物館觀展,一度被疫情中斷的文化休閒生活正在這個文脈悠遠、底蘊深厚的城市慢慢回到正軌,恢復常態。
新片上映,3.66萬人走進影院
截至9月10日下午2點,南京已有萬達、大華、盧米埃等77家影院恢復開放。 「暑期檔受本輪疫情嚴重影響,觀眾的觀影需求亟須釋放,」萬達影城南京區域經理王輝認為,南京的影院暫停了一個多月,觀眾有觀影訴求,加上即將到來的中秋檔和國慶檔,這能拉動一輪觀影熱潮,助力影業市場回暖。 9月10日中午12點,記者來到位於新街口的盧米埃影城,影院內,「佩戴口罩」「禁止飲食」等提示牌隨處可見,在檢票口和洗水間,免洗洗手液、酒精噴霧、消毒溼巾等防疫物品一應俱全。
「你好,請出示健康碼。」在檢票入口處,工作人員手持測溫槍,為進入影院的觀眾測溫,入場的觀眾需要出示蘇康碼,進行體溫檢測,並且全程佩戴口罩,禁止飲食。觀影過程中,有工作人員到場巡查,提醒觀眾戴好口罩。 盧米埃影城總經理趙丹丹告訴記者,目前所有影廳都已開放,每場電影放映結束後,都有工作人員立即對影廳進行消殺,觀影所使用的3D眼鏡也是「一用一消殺」。 萬達河西影城9月10日的第一場排片從10:10開始,放映的是《明日之戰》,9點半,影片還沒開始,家住在佳和園的範女士在按摩座椅上等待,她告訴記者,自從懷孕後,就沒有進過電影院,終於等到影院開門了,便和老公一起來看,難得過個二人世界!在河西工作的小王專程來看《怒火·重案》,他說,「這個片子很早就想看了,奈何南京電影院沒開放,今天發現開始售票了,便買了最早一場。」
萬達河西影城店長郭廣燕說,這兩天觀眾觀影熱情高漲,兩天內有2000多人在河西萬達影城看電影,觀眾在網上購票,掃二維碼檢票入場,工作人員會提醒帶食品的觀眾進行寄存處理,如果觀眾忘記帶口罩,影院會免費提供。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9月10日下午6點,南京影院恢復開放以來共播放3528場次電影,共有3.66萬人觀影。在集中上映的影片中,《失控玩家》《怒火重案》是院線熱門。即將到來的國慶檔,《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鐵道英雄》三部大製作影片同樣讓人期待。 「目前,影院上座率控制在75%,為了讓觀眾安心觀影,影城已經做好了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準備,」趙丹丹表示,影城安排專人進行消毒和保潔,對放映廳等重點區域,進行每日不少於2次的噴霧消毒。
睽違已久,這些博物館「回來」了
掃碼預約、出示健康碼、檢測體溫、安檢入場……今天中午,南京市金陵小學的韓同學在媽媽和外婆的帶領下,來到久違的南京六朝博物館,有秩序地進場參觀。」這個暑假孩子『宅』在家的時間夠長了,博物館終於開了,帶他來看看,讓他通過青瓷、陶俑這些文物,來了解一下六朝時代的璀璨文化。「韓媽媽對記者說。 在關閉了一個多月之後,從9月10日開始,南京市博物總館所屬的各家文博場館有序恢復開放,包括南京市博物館、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南京市民俗博物館、渡江勝利紀念館、江寧織造博物館、六朝博物館。 南京市博物總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迎接重新開放,這七家博物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積極做好場館內部公共基礎設施、服務設施的消殺工作,營造乾淨整潔衛生的博物館環境。記者多家博物館看到,場館內,觀眾均佩戴口罩,彼此間保持適當距離,安靜有序地參觀。
據了解,恢復開放的博物館實行實名制預約參觀或現場掃碼登記預約,觀眾可在各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查看預約方法,入館需攜帶本人身份證或其它有效證件,入館前須接受健康碼綠碼核驗及體溫檢測。體溫檢測異常(高於37.3℃)或有劇烈咳嗽、呼吸急促等可疑症狀人員將被謝絕入館。各博物館提醒觀眾,入館及在館參觀期間須正確佩戴口罩,保持與他人的合理距離。各博物館還將合理控制入館人員數量,日接待量暫按日最大承載量的50%執行。
再次「回到」博物館,觀眾感到又親切又興奮。在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一群前來學習紅色黨史故事的少先隊員對記者說:「在這裡,我們了解到中共代表團在梅園新村的紅色歷史,革命前輩的崇高精神感染了我們,我們要像周總理那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在朝天宮南京市博物館,南京市民趙先生參觀了「龍蟠虎踞—南京城市史展」。「一件件珍貴文物,使讓我們對這個城市2500多年的輝煌歷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南博南圖,今起恢復開放
位於南京河西的金陵圖書館也於9月10日一大早迎來恢復開放。記者從館方了解到,除一樓金圖文創印象館、視障閱覽室,二樓「文都之窗」暫不對外開放外,該館其餘閱覽室均正常對外開放。
從9月11日起,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圖書館也將恢復對公眾開放。南京博物院將嚴格執行網上實名制預約,每日限額8000人,其中上午4000人,下午4000人。觀眾可通過南京博物院微信公眾號(看展覽/小程序)或官方網站提前預約,選擇參觀日期,預約成功後刷身份證入館,不進行現場取票,未線上預約者不能進入展廳。此外,南京博物院的非遺館暫不開放,民國館商鋪暫不開放,教育活動、劇場演出、餐廳服務暫停,人工講解服務暫停,觀眾可在歷史館諮詢臺、特展館諮詢臺租賃智能導覽設備,體驗自助導覽。 南京圖書館也從9月11日起恢復開放,唯一暫緩開放的區域是「0—3歲少兒閱覽室"。該館實行讀者提前預約,實名制登記入館措施。讀者可於當天8:00-16:30通過「南京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服務中心」進行實名預約,每日限額4000人,額滿停約。
恢復開放後,各文化場館也準備了豐富的文化大餐,迎接「小別」一個多月的市民和觀眾。除常設展覽外,南京博物院「考古江蘇」「浮世繪藝術」日月煙霞納一盆——清代宮廷盆景器珍賞「等臨時展覽正在舉辦之中。此外,從中秋到國慶,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屬多家博物館精心籌備的數個新展覽也將陸續開幕,豐富人民群眾節日期間文化生活。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於鋒 周嫻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