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邪教真實面目之懺悔之門觀後感
2023-08-10 17:40:59 2
警示片《懺悔之門》深刻揭露了邪教反人類、反科學、反社會、反政府的本質,戳穿了邪教殘害生命、破壞家庭、騙取錢財、擾亂社會秩序、摧殘婦女、毒害青少年、危害政權的險惡用心,並詳細介紹了邪教打著宗教幌子行騙、打著治病免災招牌行騙、謊言嚇唬人、暴力脅迫、用小恩小惠拉攏人、用虛假化名欺騙人等六招邪教常用的騙術。
20xx揭露邪教真實面目之懺悔之門觀後感一:
通過觀看此劇,不少觀眾都說受到了一次生動的反邪教警示教育。邪教的危害性這麼大,須建立起國家、社會和家庭三個層面的防火牆,讓邪教無處遁形。
必須建立起國家反邪教法制防控體系。運用法律手段預防和懲治邪教,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我國十分重視反邪教立法工作,1999年10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取締邪教組織、防範和懲治邪教活動的決定》;20xx年8月29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刑法修正案(九)》,修稿後的刑法第三百條規定利用邪教犯罪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治安管理處罰法》、《郵政法》以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部門行規和條例規範了行業和黨員參加邪教組織的行為做出了處罰性規定。目前我國已初步了專門法律、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在內的反邪教法制防控體系。
成立轉化誤入邪教群眾的救助組織。要從維護社會政治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來幫助轉化誤入邪教的群眾,對邪教活動早發現、早處置和早揭露。參與邪教活動的群體中除了少數骨幹分子外,絕大多數群眾都是受害者,他們最需要關懷、需要幫助。試想如果李冬梅能夠在其家庭遭遇變故之初有關組織和個人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對其進行及時的救助,她也不至於走到「懺悔之門」。
個人增強自律是反邪教的有益補充。公民要強化自律意識,提高反邪教辨別能力。面對邪教要態度堅決、義正辭嚴予以拒絕,並及時向社區幹部或公安機關舉報;不聽、不信、不傳邪教宣傳品;接到傳播邪教的電話或者遇到邪教分子糾纏時直向公安機關報警;當家人或親朋好友中有人被邪教迷惑時,要多與其交流,幫助其擺脫邪教組織的精神控制。
20xx揭露邪教真實面目之懺悔之門觀後感二:
從10月16日開始在大連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熱播的反邪教電視劇《懺悔之門》,儘管才播出到第三集,但劇中主人公李冬梅的不幸遭遇和誤入邪教的悲劇成為觀眾心中無法抹去的疼痛。
《懺悔之門》講述了主人公李冬梅為醫治丈夫,找尋丟失多年的兒子而誤入邪教,被邪教所謂「神跡、永生」之說蒙蔽,相信邪教能通過「大能」去除咒詛導致丈夫延誤治療而死。並且不顧丈夫生前好友,身為警察的張軍勸阻,變賣所有家當將一切奉獻給邪教組織,並一步步陷入邪教深淵。
刑法第三百條明確規定,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氣功或者其他名義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製造、散布迷信邪說等手段蠱惑、矇騙他人,發展、控制成員,危害社會的非法組織。而《懺悔之門》中揭露的正是這樣的一個邪教組織。劇中所謂的「守望主」邢海濤,為了「拉人頭」發展邪教成員,利用宋文英等深受邪教蒙蔽的信徒,從最初的確定對象,到主動套近乎幫助李冬梅做家務,再到送三千元錢,一步步把善良本分的李冬梅拉入邪教的深淵。的丈夫王建國出車禍後,在醫院的治療下,本來已有逐步恢復的可能,可李冬梅在「守望主」等蠱惑下,帶著王建國出院接受「守望主」的「禱告」。一直為大哥四處求醫問藥的張軍看到李冬梅如此行為憤怒不已,不過已迷失心智的李冬梅聽信邢海濤等人所謂的「警察都是魔」、「張軍就是她們家的咒詛」等說法,將張軍趕了出去。李冬梅想辦法逃出張軍視線,繼續聽信所謂「主神」的「恩典」,並讓王建國喝下「守望主」給的「聖水」,張軍趕到希望能夠阻止李冬梅鬼迷心竅的做法,但王建國喝下「聖水」之後口吐鮮血而死,在邢海濤等人的教唆下,李冬梅認為張軍就是害的她們家的「魔」,並蠱惑李冬梅變賣了所有家產,全部奉獻給邪教組織。執迷不悟的李冬梅真讓人痛惜!
《懺悔之門》通過李冬梅被邪教殘害的悲慘命運,控訴了邪教組織貪財害命的違法犯罪行為,揭露了邪教特徵,讓我們進一步認清了邪教危害,從而從思想上建起一道反邪教的防火牆,用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對世界來避免邪教組織對自己的侵害。邪教是文明社會的精神毒瘤,它以各種異端邪說控制人的精神,毒害人的心靈。由於邪教大多披著宗教的偽善面紗,具有很強的欺騙性和迷惑性,人們不容易發現其邪惡本質。通過《懺悔之門》的熱播,讓越來越多的人們看清了邪教的醜惡面目。「珍愛生命,遠離邪教」,「嚴懲邪教犯罪,絕不手軟」,將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呼聲。
20xx揭露邪教真實面目之懺悔之門觀後感三:
《懺悔之門》講述了主人公李冬梅為醫治丈夫,找尋丟失多年的兒子而誤入邪教,被邪教所謂「神跡、永生」之說蒙蔽,相信邪教能通過「大能」去除魔咒醫治好丈夫,也能通過「大能」找到兒子。最終導致丈夫延誤治療而死,兒子陳巖為救李冬梅被邪教分子刺死的悲慘結局。在此期間李冬梅不顧丈夫生前好友,身為警察的張軍勸阻,變賣所有家當將一切錢財奉獻給邪教組織,步步維艱陷入了邪教深淵。此劇以貼近生活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生動地再現了正邪較量的驚心動魄場景,觀後給人以震憾和警示。
思考一:社會應加大力度關注留守兒童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隨父母湧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沒有條件隨父母流動到城市,只好繼續留在在農村。他們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親戚照料。通過調查發現這些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與父母關係緊張、生理與心理健康欠佳、容易受到社會上的各種侵害。這部分兒童由於缺乏父母關愛與呵護,沒有得到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他們極易在心理、生理、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產生很多偏差性。正如這些恰好給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在此,我們希望政府部門切實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更好的服務,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形成關愛留守兒童的整體合力。讓不法分子無懈可擊。
思考二:應關注農村留守婦女。
隨著改革開放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國人口的流動性不斷提高。千千萬萬的農村留守婦女承受著難以言盡的困苦和責任。對這一群體,社會還缺乏足夠的關注,對留守婦女的系統研究基本處於空白。全國婦聯《中國農村婦女狀況調查》中指出,農村家庭中的兩地分居狀況,不但可能影響到農村勞動人口的性別結構,也會影響到農村家庭的婚姻生活質量。我們應給予農民工家庭更多人性化的關懷,同時這部分特殊人群也給邪教組織提供了製造、散布歪理邪說的機會,也是邪教組織侵蝕的重點群體。政府部門應加大力度做好這方面的關注和宣傳教育。
思考三:家庭和睦是反邪教最好的有力保障
每個家庭應發揚和傳承中華美德,遠離邪教,使家庭做到「病找醫生,及時治療;家庭和睦,鄰裡和諧;科學生活,勤勞致富;遇到邪教,及時報告」。提醒居民不聽、不信、不傳、不參與邪教,增強群眾防範和抵禦邪教的意識和能力。《懺悔之門》,讓我們看清了邪教的本質。他們打著滿口仁義道德、滿口拯救人類的旗幟,背地裡卻幹的是慘無人道的勾當。主人翁李冬梅悲慘的命運如同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對生活充滿了嚮往,卻命運多舛,又因為愚昧無知,讓她陷入邪教的魔爪,最終傾家蕩產,萬劫不復。
邪教是文明社會的精神毒瘤,它以各種歪理、邪說控制人的精神,毒害人的心靈。由於邪教大多披著宗教的偽善面紗,具有很強的欺騙性和迷惑性,人們不容易發現其邪惡本質。通過《懺悔之門》的熱播,讓越來越多的人們看清了邪教的醜惡面目。「珍愛生命,遠離邪教」,「嚴懲邪教犯罪,絕不手軟」,將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呼聲。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