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男寵闢邪張天陽(相刑相衝相破)
2023-08-11 12:48:38
歷史上曹叡真的養男寵嗎 古代喜歡男色的皇帝有哪些
沒有養男寵,只是跟曹休那美貌的兒子曹肇一起睡覺,還亂穿衣服。
《詩經·山有扶蘇》有云:「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子都就是因為貌美而受到鄭莊公寵愛的。
衛靈公與彌子瑕、宋朝
衛靈公與彌子瑕之間產生了著名的「分桃」典故,事情的原委是:君臣二人共遊果園,彌子食桃而甘,未盡,遂以其半遺君。靈公食而甘之,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後來彌子色衰愛弛,靈公便拿此說事,責怪道:「是曾啖我以餘桃!」孔子和他們同時,曾經出仕於衛,受到了衛靈公的禮遇,他的學生子路和彌子瑕是連襟關係。
衛靈公還喜歡宋國公子朝。宋朝相貌俊美,他既受靈公寵幸,又與靈公夫人南子有私。姦情路人皆知,一次衛太子過宋,宋人歌之曰:「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意思是說:你們求子的母豬已經得到了滿足,為什麼還不歸還我們那漂亮的公豬?於是後世出現了「婁豬艾豭」的說法,艾豭指靠著與家主的同性戀關係而私通家主妻妾(婁豬)的人。
齊景公與羽人
齊景公面姣,有一個負責徵集羽翮的小臣竟敢向著他注視,面帶傾慕。公怒,將欲殺之。相國晏嬰勸道:「拒欲不道,惡愛不祥。雖使色君,於法不宜殺也。」景公覺著有理,便表示:「惡然乎,若使沐浴,寡人將使抱背。」
楚宣王與安陵君
安陵君的固寵手段可以為後宮美人樹立樣板:一次宣王出遊,興致甚高而發出感問:「寡人萬歲千秋之後,誰與樂此矣?」安陵君泣下而言曰:「大王萬歲千秋之後,願得以身試黃泉,蓐螻蟻。」也就是願意從死,不再樂生。於是,贏得了宣王更加的愛寵。
魏王與龍陽君
龍陽君的固寵手段也很高明,他的名氣比安陵君更大,「龍陽」是古代經常使用的男寵孌童的代稱。一次魏王與之同船共釣,龍陽忽然泣下,王問原由,對曰:臣所得之魚越來越大,故欲將前魚棄置。而今四海之內美人甚眾,皆欲趨於王庭,則臣亦將見棄矣,安能無涕出乎?魏王大受感動,於是布令四境之內:「有敢言美人者,族!」
漢高祖與籍孺
漢朝的這位開國帝王甚好男色,以後西漢幾乎每一位皇帝都有此好。
漢惠帝與閎孺
閎孺和籍孺都沒有什麼才能,只是以婉佞貴幸,公卿皆因關說。二人的際遇很受人羨慕,以至惠帝之時,為能獲得皇帝的垂青,侍中等官在穿帶打扮上都向著他倆看齊,帽子上插著羽毛,臉上塗著脂粉。
漢文帝與鄧通
鄧通出身低微,成為文帝幸臣後常為帝吮癰。文帝賜給他蜀地嚴道銅山,可以自鑄銅錢,遂富無比。但是文帝死後,即位的景帝立刻就將他貶黜,最終「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大富極貧的鄧通的經歷很能體現出人生無常的含義。
漢武帝
漢武帝幸臣眾多。韓嫣是他的少年同學,當時就已相愛。後來韓嫣因寵而富,在長安市中把金丸當彈球,一天遺失十餘個,以致當時諺云:「苦饑寒,逐金丸。」貧家兒童緊隨他的身後,看到金丸的落處就敢緊去搶拾,成為京中一景;倡優出身的李延年在宮中做太監,善為新聲,是歷史上有名的音樂家。他「與上臥起,甚貴幸」。並且雖為閹宦卻未曾徹底淨身,竟能與宮人為奸;衛青、霍去病分別是武帝衛皇后的弟、侄,靠著這層關係先後在武帝身邊做侍中,帝對衛青隨便到了「踞廁而視之」的地步。不過二人雖為嬖倖卻能雄豪自振,在抗擊匈奴的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聲傳古今,歷為當時及後世所稱揚。
漢成帝與張放
這兩人雖為君臣卻又像是兄弟。張放「與上臥起,寵愛殊絕」。經常陪從成帝微服出遊,鬥雞走馬長安市,風流浪跡五陵中。但後來在太后和朝臣的壓力下,成帝不得不將張放外遣出都,不久復又徵入。又受壓力,只好再遣。屢徵屢遣,直到成帝崩逝,張放則思慕哭泣而死。
漢哀帝與董賢
他們之間產生了歷史上最著名的同性戀典故,即斷袖故事:董賢美麗自喜,哀帝悅其儀貌而幸之。一次,董賢白天壓著哀帝的衣袖安睡,帝欲起而不欲驚賢,便將自己的衣袖割斷,可見恩愛之深。古代沒有「同性戀」這一名詞,「斷袖」是對同性戀現象最典型的概念表達。
廢帝海西公司馬奕與相龍等
海西公「不男」,也就是陽莖短小,性慾低下。可他的兩個美人卻生產了幾個男孩,原來他是讓外嬖相龍等與美人交接,生子,以為己子。百姓歌云:「鳳皇生一雛,天下莫不喜。本言是馬駒,今定成龍子。」
後趙主石虎與鄭櫻桃
石虎字季龍,是東晉列國時期非常殘暴的一位君主。他稱王前寵惑優僮鄭櫻桃而殺妻郭氏,更納清河崔氏女,櫻桃又譖而殺之。按總的來看,歷史上的鄭櫻桃應當是一位女性,但因「僮」字,把他看成為男性的人也不少,在後世鄭櫻桃是名優美伶的代稱。
前秦主苻堅與慕容衝
氐族苻堅在東晉列國時期是一位名主,幾乎統一了北方。在攻滅鮮卑前燕後,燕國清河公主和他的弟弟慕容衝同時被納,寵冠後庭。後來苻堅在淝水之戰中敗於東晉,慕容衝、姚萇等便起兵攻之。最終苻氏受縊而死,慕容衝則成為西燕主,但不久後亦為部將所殺。這兩人之間的「同性戀」是亂世男風的典型,個人感情夾雜於民族仇恨、宗族恩怨和紛爭當中,變化極富戲劇性。
陳文帝與韓子高
韓子高容貌美麗,狀似婦人,離亂當中得寵於陳文帝陳蒨,竟也能屢立戰功,拜爵封將。兩人之間的故事後來被寫成了《陳子高傳》,子高變為陳姓。在明代雜劇《男王后》裡,陳子高更是被封做了正宮王后,事愈傳而人愈奇。
閩主王鏻與歸守明
王鏻是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國王,有嬖吏歸守明者,以色見幸,號歸郎。後鏻得風疾,歸郎便與王后陳氏奸通。鏻命錦工做九龍帳,國人歌而諷之曰:「誰謂九龍帳,惟貯一歸郎。」
明正德帝
正德是歷史上有名的荒淫皇帝,不過其淫並非只是針對女色。他寵幸八虎、錢寧、江彬,所收義子在百人以上。在淫窟豹房當中,他醉後常會以錢寧的身體做枕頭。百官不曉皇帝起居,一見錢寧則就知道聖駕將出了。
明萬曆帝
萬曆皇帝寵幸十俊,都是年青慧麗的小太監。沉溺其中,以致有朝臣直諫道:「幸十俊以開騙門,此其病在戀色者也。」有一次他去萬壽山拜謁皇陵,中途還要向一位少年護衛尋些斷袖之歡。
明天啟帝
天啟和正德都是頑童皇帝,不過後者性格暴戾,而天啟則像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他不好女色,總喜歡與內監在一起玩耍,又捉迷藏,又劃冰床。小說裡講他「日幸數人。太監王安屢諫不聽,只得私禁諸人,不得日要恩寵,有傷聖體」。
清乾隆帝與和珅
和珅是乾隆朝的權臣,他出身一般,但年紀青青就驟然升至高位,因而引起了人們的許多猜測。有一個傳說講乾隆把他看成了自己念念難忘的某妃的轉世,從而一見有緣,倍加憐惜,「遂如漢哀之愛董賢矣」。
清同治帝
同治之死迄今仍為疑案,有人說他是患天花,有人說是梅毒。如是後者,那麼在當時的京城風氣下,他因狎暱男優而染毒的可能性就值得受到重視。李慈銘是清末名士,其《越縵堂日記》史料價值很高,其中曾經明確記載同治帝是「耽溺男寵」之人。
《虎嘯龍吟》中魏明帝曹叡有男寵,歷史中曹叡真的有男寵嗎?
《虎嘯龍吟》中曹叡的男寵叫做闢邪,在歷史上是沒有這個人的。但「闢邪」卻確實在三國那段歷史中有記載,而且還正是有關曹叡的那段歷史。
據《三國志明帝紀》記載,明帝顧呼宮中常所給使者曰:『闢邪來!汝持我此詔授太尉也。
意思是說宮中有種僕役叫做闢邪,是專門來傳召的,曹叡當時讓叫做「闢邪」去傳召給太尉。所以闢邪是宮中對傳召僕役的稱呼,並不是指一個人的名字。
《虎嘯龍吟》把「闢邪」這個稱呼當作名字給了曹叡身邊的男寵,應該是為了好更好指代一點吧!
言歸正傳,曹叡的男寵雖然不是電視劇那般叫做闢邪,但確實是有男寵的,他的名字叫做曹肇,此人是大司馬曹休長子,也算是曹氏宗親的一員了。
曹休這個人長的特別俊美,加上嘴巴甜會說話,因此特別得曹叡寵愛。
寵愛到了什麼地步呢?
史書用了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寢止恆同」,意思是出入起居都一直在一起,能和皇帝出入起居都在一起,這人恰好還長的相當俊美,這應該是男寵無疑了。若只是兄弟情義,我想再鐵的兄弟,我想也不敢隨便還經常上他皇帝老哥的龍床吧!
而且曹肇因受寵幸,還特別肆無忌憚,為所欲為,在皇帝面前沒有任何禮數。他還常與曹叡玩遊戲賭輸贏,賭注是衣服。但即便是他輸了,他依然毫無顧忌的從御帳拿走曹叡的衣服,之後還到處顯擺,曹叡一點不怪罪他。這也是典故賭衣弄幃的由來。寵信到這種程度,我想應該算是男寵了吧!
其實此人也還是很有才的,據《三國志》記載,曹肇有當世才度,只不過可惜因反對曹爽當政,在後來沒受重用。
這裡再提下曹叡之死吧,曹叡在三十多歲就英年早逝,這裡面或許有他縱慾過度的原因在裡面,畢竟男女通吃,對身體弱的人可能還真不太好。
《虎嘯龍吟》歷史上有闢邪這個人嗎
看了《軍師聯盟之虎嘯龍吟》,曹叡跟闢邪這一對兒神經病變態復仇者cp的設定太戳人了。歷史上曹睿內侍闢邪原型是誰?也是男寵嗎?在《虎嘯龍吟》劇中,曹丕死後曹叡繼位,劉歡飾演的曹叡因為母親的死而心智瘋魔,思念成狂,曹睿思念去世的母親,闢邪告訴他現在長得像聖母的只有一個人,就是皇帝自己,於是,曹睿就穿上了女裝~
不管曹睿是不是真正的女裝大佬,是不知真的和手下內官基味十足,但是劉歡演技真的很不錯。把一個悲哀扭曲的曹睿演的活靈活現。
歷史上的曹睿真的有養男寵嗎?曹叡無意中認識一個方士,告訴他「美男破老」,曹叡也相信了。當時有個叫曹肇的小夥子被曹叡看中了。曹肇,字長思,是大司馬曹休的兒子,跟曹叡同輩。其實,歷史上曹睿內侍闢邪並非男寵,而是一個信使,這個情節人物原型來自典故「賭衣弄幃」:
曹肇有殊色,魏明帝寵愛之,寢止恆同。嘗與帝戲賭衣物,有不獲,輒入御帳,服之徑出,其見親寵類如此。其中的男寵是曹肇,他因為長得好看被曹睿看重,不過在電視劇當中,這個角色成了闢邪,由張天陽扮演。很多網友表示看了劇以後覺得劉歡和張天陽演得很好,這對神經病變態cp真的很搶戲,「這種除了彼此之外,其他一切皆可棄之,殺之的冷血無情但又有情的自我矛盾和掙扎,以及與群臣鬥志鬥勇制衡各方,善於用人抵禦外敵守護江山社稷的才智謀略,情商極高能屈能伸並且深諳官場權術的兩個人,相知相守相互扶持,不論結局如何,這一生能夠遇見,已經很值得了。我先站為敬,管它結局是不是悲劇。
的確在電視劇《虎嘯龍吟》中,張天陽一改書生形象飾演的闢邪陰柔睿智,常伴新帝曹叡左右。「賭衣弄幃」的典故是這樣描繪二人關係的:「魏明帝寵愛之,寢止恆同。嘗與帝戲賭衣物,有不獲,輒入御帳,服之徑出,其見親寵類如此。」
睿智練達的宦官闢邪與較為神經質、喜怒無常的皇帝曹叡這一「戲精組合」的火花碰撞,是此劇備受觀眾期待的亮點之一。
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曹睿和闢邪什麼關係
是男寵,
在歷史上闢邪這個角色是沒有的,
是編劇杜撰出來的!
虎嘯龍吟闢邪結局是什麼 歷史上曹叡有養男寵嗎
《虎嘯龍吟》中的闢邪結局是什麼呢?闢邪最終有沒有被殺死?他跟天子曹叡到底是什麼關係?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除了一眾熟悉的老相識,《虎嘯龍吟》還有諸多新面孔登場——"現代劇好男人"劉歡飾演的曹叡,"老幹部"王洛勇飾演的諸葛亮,"小鮮肉"張天陽飾演的闢邪,"三國劉德華"杜奕衡飾演的曹爽。
曹丕死後曹叡繼位,劉歡飾演的曹叡因為母親的死而心智瘋魔,思念成狂,不管曹睿是不是真正的女裝大佬,是不知真的和手下內官基味十足,但是劉歡演技真的很不錯。把一個悲哀扭曲的曹睿演的活靈活現。
在《虎嘯龍吟》中,張天陽一改書生形象飾演的闢邪陰柔睿智,常伴新帝曹叡左右。睿智練達的宦官闢邪與較為神經質、喜怒無常的皇帝曹叡這一"戲精組合"的火花碰撞,是此劇備受觀眾期待的亮點之一。
闢邪善討天子開心,而且非常聰明狡詐。據悉,最終應該是跟曹叡一起死了。因為曹叡一死,宮中再無他的地位。
首集劇情中,諸葛亮夜觀星象,推測出曹丕病逝之事,他預言曹丕一死,天下勢必戰事再起,十年之內恐無寧日。曹叡年輕,且是罪人之子,平日裡無所事事還養著男寵。那麼曹叡真的養了男寵嗎?
歷史上曹叡真的養男寵嗎 古代喜歡男色的皇帝有哪些
沒有養男寵,只是跟曹休那美貌的兒子曹肇一起睡覺,還亂穿衣服。
《詩經·山有扶蘇》有云:「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子都就是因為貌美而受到鄭莊公寵愛的。
衛靈公與彌子瑕、宋朝
衛靈公與彌子瑕之間產生了著名的「分桃」典故,事情的原委是:君臣二人共遊果園,彌子食桃而甘,未盡,遂以其半遺君。靈公食而甘之,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後來彌子色衰愛弛,靈公便拿此說事,責怪道:「是曾啖我以餘桃!」孔子和他們同時,曾經出仕於衛,受到了衛靈公的禮遇,他的學生子路和彌子瑕是連襟關係。
衛靈公還喜歡宋國公子朝。宋朝相貌俊美,他既受靈公寵幸,又與靈公夫人南子有私。姦情路人皆知,一次衛太子過宋,宋人歌之曰:「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意思是說:你們求子的母豬已經得到了滿足,為什麼還不歸還我們那漂亮的公豬?於是後世出現了「婁豬艾豭」的說法,艾豭指靠著與家主的同性戀關係而私通家主妻妾(婁豬)的人。
齊景公與羽人
齊景公面姣,有一個負責徵集羽翮的小臣竟敢向著他注視,面帶傾慕。公怒,將欲殺之。相國晏嬰勸道:「拒欲不道,惡愛不祥。雖使色君,於法不宜殺也。」景公覺著有理,便表示:「惡然乎,若使沐浴,寡人將使抱背。」
楚宣王與安陵君
安陵君的固寵手段可以為後宮美人樹立樣板:一次宣王出遊,興致甚高而發出感問:「寡人萬歲千秋之後,誰與樂此矣?」安陵君泣下而言曰:「大王萬歲千秋之後,願得以身試黃泉,蓐螻蟻。」也就是願意從死,不再樂生。於是,贏得了宣王更加的愛寵。
魏王與龍陽君
龍陽君的固寵手段也很高明,他的名氣比安陵君更大,「龍陽」是古代經常使用的男寵孌童的代稱。一次魏王與之同船共釣,龍陽忽然泣下,王問原由,對曰:臣所得之魚越來越大,故欲將前魚棄置。而今四海之內美人甚眾,皆欲趨於王庭,則臣亦將見棄矣,安能無涕出乎?魏王大受感動,於是布令四境之內:「有敢言美人者,族!」
漢高祖與籍孺
漢朝的這位開國帝王甚好男色,以後西漢幾乎每一位皇帝都有此好。
漢惠帝與閎孺
閎孺和籍孺都沒有什麼才能,只是以婉佞貴幸,公卿皆因關說。二人的際遇很受人羨慕,以至惠帝之時,為能獲得皇帝的垂青,侍中等官在穿帶打扮上都向著他倆看齊,帽子上插著羽毛,臉上塗著脂粉。
漢文帝與鄧通
鄧通出身低微,成為文帝幸臣後常為帝吮癰。文帝賜給他蜀地嚴道銅山,可以自鑄銅錢,遂富無比。但是文帝死後,即位的景帝立刻就將他貶黜,最終「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大富極貧的鄧通的經歷很能體現出人生無常的含義。
漢武帝
漢武帝幸臣眾多。韓嫣是他的少年同學,當時就已相愛。後來韓嫣因寵而富,在長安市中把金丸當彈球,一天遺失十餘個,以致當時諺云:「苦饑寒,逐金丸。」貧家兒童緊隨他的身後,看到金丸的落處就敢緊去搶拾,成為京中一景;倡優出身的李延年在宮中做太監,善為新聲,是歷史上有名的音樂家。他「與上臥起,甚貴幸」。並且雖為閹宦卻未曾徹底淨身,竟能與宮人為奸;衛青、霍去病分別是武帝衛皇后的弟、侄,靠著這層關係先後在武帝身邊做侍中,帝對衛青隨便到了「踞廁而視之」的地步。不過二人雖為嬖倖卻能雄豪自振,在抗擊匈奴的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聲傳古今,歷為當時及後世所稱揚。
漢成帝與張放
這兩人雖為君臣卻又像是兄弟。張放「與上臥起,寵愛殊絕」。經常陪從成帝微服出遊,鬥雞走馬長安市,風流浪跡五陵中。但後來在太后和朝臣的壓力下,成帝不得不將張放外遣出都,不久復又徵入。又受壓力,只好再遣。屢徵屢遣,直到成帝崩逝,張放則思慕哭泣而死。
漢哀帝與董賢
他們之間產生了歷史上最著名的同性戀典故,即斷袖故事:董賢美麗自喜,哀帝悅其儀貌而幸之。一次,董賢白天壓著哀帝的衣袖安睡,帝欲起而不欲驚賢,便將自己的衣袖割斷,可見恩愛之深。古代沒有「同性戀」這一名詞,「斷袖」是對同性戀現象最典型的概念表達。
廢帝海西公司馬奕與相龍等
海西公「不男」,也就是陽莖短小,性慾低下。可他的兩個美人卻生產了幾個男孩,原來他是讓外嬖相龍等與美人交接,生子,以為己子。百姓歌云:「鳳皇生一雛,天下莫不喜。本言是馬駒,今定成龍子。」
後趙主石虎與鄭櫻桃
石虎字季龍,是東晉列國時期非常殘暴的一位君主。他稱王前寵惑優僮鄭櫻桃而殺妻郭氏,更納清河崔氏女,櫻桃又譖而殺之。按總的來看,歷史上的鄭櫻桃應當是一位女性,但因「僮」字,把他看成為男性的人也不少,在後世鄭櫻桃是名優美伶的代稱。
前秦主苻堅與慕容衝
氐族苻堅在東晉列國時期是一位名主,幾乎統一了北方。在攻滅鮮卑前燕後,燕國清河公主和他的弟弟慕容衝同時被納,寵冠後庭。後來苻堅在淝水之戰中敗於東晉,慕容衝、姚萇等便起兵攻之。最終苻氏受縊而死,慕容衝則成為西燕主,但不久後亦為部將所殺。這兩人之間的「同性戀」是亂世男風的典型,個人感情夾雜於民族仇恨、宗族恩怨和紛爭當中,變化極富戲劇性。
陳文帝與韓子高
韓子高容貌美麗,狀似婦人,離亂當中得寵於陳文帝陳蒨,竟也能屢立戰功,拜爵封將。兩人之間的故事後來被寫成了《陳子高傳》,子高變為陳姓。在明代雜劇《男王后》裡,陳子高更是被封做了正宮王后,事愈傳而人愈奇。
閩主王鏻與歸守明
王鏻是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國王,有嬖吏歸守明者,以色見幸,號歸郎。後鏻得風疾,歸郎便與王后陳氏奸通。鏻命錦工做九龍帳,國人歌而諷之曰:「誰謂九龍帳,惟貯一歸郎。」
明正德帝
正德是歷史上有名的荒淫皇帝,不過其淫並非只是針對女色。他寵幸八虎、錢寧、江彬,所收義子在百人以上。在淫窟豹房當中,他醉後常會以錢寧的身體做枕頭。百官不曉皇帝起居,一見錢寧則就知道聖駕將出了。
明萬曆帝
萬曆皇帝寵幸十俊,都是年青慧麗的小太監。沉溺其中,以致有朝臣直諫道:「幸十俊以開騙門,此其病在戀色者也。」有一次他去萬壽山拜謁皇陵,中途還要向一位少年護衛尋些斷袖之歡。
明天啟帝
天啟和正德都是頑童皇帝,不過後者性格暴戾,而天啟則像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他不好女色,總喜歡與內監在一起玩耍,又捉迷藏,又劃冰床。小說裡講他「日幸數人。太監王安屢諫不聽,只得私禁諸人,不得日要恩寵,有傷聖體」。
清乾隆帝與和珅
和珅是乾隆朝的權臣,他出身一般,但年紀青青就驟然升至高位,因而引起了人們的許多猜測。有一個傳說講乾隆把他看成了自己念念難忘的某妃的轉世,從而一見有緣,倍加憐惜,「遂如漢哀之愛董賢矣」。
清同治帝
同治之死迄今仍為疑案,有人說他是患天花,有人說是梅毒。如是後者,那麼在當時的京城風氣下,他因狎暱男優而染毒的可能性就值得受到重視。李慈銘是清末名士,其《越縵堂日記》史料價值很高,其中曾經明確記載同治帝是「耽溺男寵」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