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麼用龜殼佔卜(古代佔卜方法)
2023-08-11 06:27:29 6
古人用燒龜殼產生裂紋來佔卜吉兇的依據是什麼?
是龜甲佔,古筮法的一種,也可能是目前人們知道的最古老的佔卜法
龜的背部有龜紋,龜紋中央有3格,代表天地人三才;旁邊有24格,代表二十四山。也有10格的,代表十天幹,龜殼的底部又有12格,代表十二地支。在一個小小的龜殼之上,包含著無盡的奧妙。烏龜龜殼的特徵,剛好和八卦的天地人、三才,佔卜理論中的天幹地支像對應。不管是出於巧合,還是龜真的是神物,總之,這種特徵,使得龜在古代佔卜中成為一種重要的工具。民間有一句諺語「烏龜背冒汗,出門帶雨傘」。是說烏龜有預報天氣的神奇能力。在古代的先民養烏龜的時候,發現烏龜背殼潮溼,殼上的紋路混而暗,過不多時天必下雨;龜殼有水珠,像是冒汗,下的雨越大;龜殼乾燥,紋路清晰,接下來幾天都不會下雨。所以我們的先民們認為,烏龜可以預測未來。所以首選龜殼進行佔卜、預測吉兇。
烏龜殼怎麼佔卜
那是遠古的時候一種佔卜方式,現在會的人不多了,
或許博物館裡搞此類研究的人會知道些,也會專業點,
呵呵,祝你好運
古人使用龜甲佔卜,是如何操作的?
因為我本人就略懂佔卜,對周易,星象,手相面相,均有研究我給大家簡單的說一下龜甲佔卜原理:取合適的龜甲,紋路清晰的,清洗供奉以後,至於祭壇火種之中。祭師口誦道詞,舞動法杖,訴諸某種失傳已久的儀式,經過一段時間龜甲會出現裂紋。
由於裂紋具有隨機性,而龜甲的紋路大同小異,通過判斷裂紋經過的龜甲區域,對所求卜之事做解答。總的來說有點類似一套密碼系統,解讀規則和密匙映射明文差不多。只是其中規則比較複雜多變,難以盡言。
商代的卜骨和卜甲。殷商時期盛行的人祭和人殉,始終與崇拜上帝聯繫在一起,最主要的原因是,殷商奴隸王國的建立,需要在宗教上出現一個至高無上的大神來維護其統治,把一切現象都說成是這個大神的意志,因此,殷人的上帝和祖先神便具有無上的權威,這就是殷人崇拜上帝的社會根源。
以兆象判斷吉兇的佔卜活動,在殷商時期非常盛行,奴隸主充分利用這一宗教手法,達到了凡事都問卜的程度。商人在使用骨卜的同時,也出現了龜卜,因此,卜骨和卜甲是殷商時期遺留下來的最寶貴的歷史文物和宗教文物之一。甲骨文就是古人利用甲骨佔卜吉兇之後,在甲面上刻寫的與佔卜有關的記事文字。從考古發掘的各商代遺址中可以看出,在商代早期階段,主要用卜骨,殷人卜骨的選料以牛的肩胛骨最為常見,另外,還有羊骨、豬骨、並且出現了鹿骨,少量用龜甲。中晚期以後,卜骨卜甲並存,有時卜甲還要多於卜骨。
老祖宗的智慧不容小覷,為什麼用龜殼佔卜有這麼多的講究?
現在我們有著非常準確的天氣預報,甚至在地震快要來臨的時候,我們所設計出來的先進的儀器也能夠提前檢測到,人們也就可以提前預知到,可以做好防範,最大程度的減少人身的傷亡和損失。但是在古代的時候,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古人們都用龜殼來佔卜。龜殼之所以在佔卜的時候如此有用,如此有講究,就是因為烏龜是上古神獸玄武的代表,而且烏龜的殼分布很有規律,它們也因為自己的生活習性而背負上了一層神話色彩。
一、佔卜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對於一些突如其來的氣象災害或者是一些現象都沒有辦法去作出合理的解釋,所以他們就想出了很多的神話來解釋,也算是自圓其說。而古人非常的信奉神話,他們在遇到一些難題的時候也會向上天請教,這個時候他們就會用到佔卜這一種方式,佔卜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一種方式,但是古人對於佔卜卻非常的重視,甚至在佔卜之前還要做足非常複雜的準備。
在佔卜的時候,人們經常會用烏龜的殼來佔卜,之所以會用烏龜的殼,是因為人們覺得烏龜和神靈是有著一定的共通性的,能夠讓佔卜的結果更加的準確。上古神獸分別是白虎,朱雀,青龍,玄武,而玄武在人們的描述當中長得與烏龜是非常相似的,所以人們就覺得烏龜是玄武的縮小版,拿龜殼來佔卜能夠更加的接近神,也能夠獲得自己認為最正確的答案。
人們之所以會選擇烏龜來佔卜,還是因為烏龜生活習性使得自己成為了帶有神話色彩的動物。每當大雨來臨之前,烏龜殼都是非常潮溼的,久而久之,人們也發現了這個規律,所以每當看到烏龜的殼非常的溼潤的時候,就預示著要有大雨來了,這個辦法屢試屢勝。所以在人們的印象當中,烏龜這種現象就是靈異現象,用烏龜殼來佔卜是最合適不過的。
古人是如何佔卜的?真是用火燒龜甲嗎?
佔卜是中國比較古老的巫術之一,有很久的歷史。那時候人們對於自然不了解,生產力低下,被自然地力量所禁錮。所以先秦時代,凡國家大事,都要用龜甲進行佔卜問吉兇。後來到漢代,直到漢武帝時期,龜甲仍然是佔卜的主要形式之一。
《禮記·曲記》中記載:「龜為卜,蓍為筮。」這裡面的「卜」就是用火燒龜殼使其產生裂痕而預測禍福吉兇的方法。而「筮」則是用蓍草來佔卜的方法。古人通常認為「小事則筮,大事則卜。」
古人認為天圓地方,而烏龜的背甲隆起來像天,但是腹甲平坦,就好像大地。烏龜仿佛背負著天地一樣,所以一般被認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靈物,龜殼也被用來預知存亡興衰。殷商時期,帝王的卜官用碳火燒烤龜甲,然後根據龜殼的裂紋來卜卦。
佔卜的時候,把龜甲放在火上灼烤就會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音。這種聲音被古代的人們理解為神在傳達什麼旨意,可以預測吉兇禍福。預知國事、戰事、災難、天氣等等。「卜」字的由來,就是因為火燃燒龜殼以後,很容易出現「卜」字般的裂紋。
首先用古文在龜殼中間刻下所要佔卜的事情,儘量寫得簡短一些,最好在三個字以內。然後把龜甲放在火上燒,等到龜殼裂開以後把它取出來。如果裂痕沒有經過那些字,說明是吉兆,如果裂痕在那些字上停止,說明是一般。如果裂痕穿過那些字,這就說明是兇兆。
《周易·繫辭》中記載:定天下之吉兇,成天下之亶亶者,莫大乎蓍龜。《禮記·禮運》記載:「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古代的時候能把龜和麒麟、鳳凰、龍這些傳說中的動物一起並列,足以見得龜的地位很高。
《禮記·曲禮》疏引劉向曰:「蓍之言耆,龜之言久。龜千歲而靈,蓍百年而神,以其長久,故能辨吉兇。」所以春秋時期還有「筮短龜長」的說法,認為龜象長,卜更為靈驗。
但是龜甲卜卦已經失傳,後來都是用蓍草。但是因為蓍草的程序較為繁瑣,普通人很難掌握運用,所以後世又出現了三錢。就是用三個銅板來測禍福吉兇,民間較為盛行。
龜甲主要是由角質和骨質等有機質組成。一般為白底黑斑或黃底暗褐色斑。色斑多呈褐、黃、黃褐及黑色。在放大觀察下可見許多圓形色素點堆聚組成了邊界不規則的色斑。色素點愈密集,則色斑顏色愈深。
刻錄卜辭的時候,還有另外一個重要依據,那就是伴隨著龜甲被灼燒的聲音同時出現的龜甲裂縫。在佔卜者看來,龜甲的裂縫看起來玄妙無窮。刻錄在甲骨上的文字痕跡,行之疏密,字的結構迴環照應。郭沫若曾經感嘆道:其契之精而字之美,令吾輩,千載後人神往。
殷商刻在龜甲、獸骨、人骨上記載佔卜、祭祀等活動的文字,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成熟文字。用灼燒龜甲來佔卜吉兇,是商代巫師們佔卜的主要方式。殷王武丁佔卜用的通常是龜腹甲。因為商王幾乎每事必佔卜,所以甲骨文內容涉及商代社會的方方面面。
古代如何佔卜
龜甲佔卜
佔卜時,用火灼烤龜甲時會發出噼啪之聲,這種聲音往往被理解為,是神在傳達旨意。刻錄卜辭內容時另一個重要的依據,是與龜甲之聲同時出現的龜甲裂縫,在佔卜者看來它充滿無窮的玄妙。這種佔卜方式被稱為龜甲灼卜。刻錄在甲骨上的字痕,行之疏密,字之結構迴環照應。郭沫若曾經感嘆:其契之精而字之美,令吾輩,千載後人神往。
甲骨文是龜甲、獸骨文字的簡稱,全稱「龜甲獸骨文字」,也稱「龜甲文」、「卜辭」、「佔卜文字」、「契文」、「殷契」等。是青銅時代(約公元前1339-1281年)殷商刻在龜甲、獸骨、人骨上記載佔卜、祭祀等活動的文字,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成熟文字。十九世紀末,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小屯,史稱「殷墟」。甲骨文已具備了中國書法用筆、結字、章法三個基本要素,形成了莊重、肅穆的書風,是一種最古而造極的書體。用灼燒龜甲來佔卜吉兇,是商代巫師們佔卜的主要方式。這一發現說明,當時中原文化已傳播到合肥地區。
殷王武丁佔卜用的龜腹甲)由於商王幾乎每事必卜,故甲骨文內容涉及商代社會的各個領域。從甲骨文中有關商代階級和國家的資料可知,商代的奴隸和平民由眾、芻、羌、僕、奚、妾、僛等不同身份的人組成,奴隸主和貴族有先公先王和他們的配偶如高妣某、妣某、母某及子如子某、多子等,各級官吏則有臣、尹、史、犬、亞、馬、射和侯、伯等;軍隊有師、旅等;刑罰有儨、刖、劓、伐、俢等,並設置了監獄"墳"。甲骨文中也記載了商代人殉人祭的狀況,對於解決商代社會性質有直接關係。商王朝經常對外發動戰爭,被徵服的方國對商王朝稱臣納貢,甲骨文中常見氏(致)來、入馬牛羊象龜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