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東方影都現在有哪些劇組(東方影都是東方的)

2023-08-10 23:09:24 2

青島,和中國電影產業,向來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1907年9月4日,在中國電影誕生的兩年後,青島水兵俱樂部售票放映了一部電影,這在後來被認定是中國最早進行商業電影放映的場所。

如今這裡已成為1907光影俱樂部

百年後,青島黃島區的海面上,填起了一座星光島,2018年,帶著成為東方好萊塢願景的「東方影都」正式建成。如今,這裡拍出了《流浪地球》《刺殺小說家》《獨行月球》,及還未上映的《封神三部曲》《流浪地球2》——細數自2016年以後的國產片,5億投資以上的商業大片,大多都有東方影都的身影。

7月31日晚,《獨行月球》劇組來到了青島。這是劇組首輪路演的終點站,也是電影上映的第三天,按照青島的規矩,三天回門兒,劇組把這稱為「回娘家」。

路演的觀眾席裡,坐著笑果文化的脫口秀演員王勉、資深編劇小羅,還有綜藝導演車澈,Rapper萬妮達、VAVA。就在路演這天,《怎麼辦!脫口秀專場》和《中國說唱巔峰對決》正在東方影都錄製。

2020年底,《獨行月球》在東方影都拍攝了142天。受疫情影響和行業環境的衝擊,再加上影片類型的創新,彼時的開心麻花和東方影都,都承受著壓力。

路演這天,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總裁孫恆勤在園區餐廳裡,為《獨行月球》劇組擺了一桌魯菜。晚餐吃罷,沒有盡興的眾人,又聚在園區餐廳外的綠色草坪上,支起一個白色長條桌,繼續把酒言歡。

此刻,遠處山上「東方影都」四個白色大字,在夜色裡異常顯眼,像極了洛杉磯山頂上的「HOLLY WOOD」。影都外,黃島的夜生活也熱鬧著,位於路演影院商場外的夜市裡,一紮扎鮮啤和海鮮燒烤伴著下了班的劇組人。有了生活,東方影都在青島的土壤裡生了根,影視基地也不再孤立於城市,成了城市裡產業集群的一部分。

「回門兒」路演

那四個閃亮的大字,是東方影都的野心,成為一個比肩國際的影視基地、助力中國影視工業化,也是他們正努力走向的未來。

《獨行月球》上映後,毒眸(ID:DomoreDumou)來到東方影都實地走訪了一周,帶著探索本土影視基地、窺探電影工業的出發點,尋找符合產業未來想像的某個註腳。成立四年,這個集合高新、兼具國際標準的影視基地,正努力攀爬,過程中的經驗,讓它有了自己的故事、逐漸長出了本土的模樣。

中國科幻

對初到東方影都的人來說,攝影棚就像一群被排列組合的白色大型貨櫃,區別只在他們的大小,及棚上所標明的數字。而對於開著園區電動觀光車、帶著我們參觀的影視產業園員工小樓來說,每個攝影棚裡都發生過許多故事。

從園區主入口進入東方影都,穿過綜合樓進入影棚區,這一條主幹道上就分布著15個攝影棚。

右手邊的1號攝影棚,是《刺殺小說家》楊冪訓練動作戲的地方;左手邊的2號攝影棚,搭建了《流浪地球》裡的太空艙;往前開一小段的6號攝影棚,《瘋狂的外星人》裡破舊的商店就在此搭景……

《流浪地球》中的太空艙(置景:海好影視)

像這樣的攝影棚,園區一共有40個,總共佔地面積約376萬平米,約等同於500個足球場。2017年東方影都還未完工時,《流浪地球》在這裡拍了近一年,啟用了8個攝影棚;2018年,《刺殺小說家》啟用16個攝影棚,拍攝近一年;此番《獨行月球》,則啟用了15個攝影棚。我們走訪的那幾日,攝影棚和置景車間的出租率在70%以上。

《獨行月球》裡的月球基地,對影棚的工作人員來說,就是6000平方米的20號棚。美術組為了最大程度接近月面效果,先在表面雕塑出隕石坑的造型,再將足足200噸石頭磨成沙子,撒在表面當作月塵。

在硬體上,東方影都在規劃之初就意圖比肩國際。40個攝影棚裡有目前世界最大的單體一萬平米攝影棚,還有水下製作中心等硬體配套。這給有特殊拍攝需求的劇組提供了場景可能。愛奇藝製片人張妍對毒眸說,選擇青島影都的項目,對攝影棚的硬體設置及配套往往都有高標準。

最近在東方影都開機,索尼IP授權改編的網絡電影《鯊灘》,就用上了水下攝影棚。也只有這樣大小的攝影棚,才能安放進尺寸驚人的機械鯊。去年在此錄製的綜藝《戰至巔峰》,場景是逼真的電競館,這也需要場館有足夠的縱深才能實現。

導演們泡在攝影棚裡,而在美術做完置景、道具圖紙後,置景和道具常駐的,則是每個攝影棚旁標配的置景車間,那是他們把圖紙變為現實的地方。目前,東方影都共有32個置景車間。

影都的置景車間內景我們走訪園區的第一天,5號攝影棚對面的204號車間放滿了90年代的復古服飾,三位服裝師正對著本子上的草圖修剪手上的衣服,這是剛開機一天,由邱禮濤執導,劉德華、張涵予、黃軒、文詠珊領銜主演的電影《莫斯科行動》。

《獨行月球》裡重達4噸,太空人可以在其中摘掉頭盔的月球車,便是道具師崔文良在置景車間裡研發出來後,再用特殊車輛將其搬到了攝影棚。

對於許多大片而言,如月球車這樣的巨型道具不在少數,許多已經能與攝影棚的高度持平。

「有的基地可能為了搭更多的棚,棚間距太小,很多車都開不進來,為道具的製作和拆卸帶來了很大問題,非常影響大片的拍攝效率。」一位道具師告訴毒眸。而東方影都攝影棚之間寬敞的距離,保障了許多特殊道具的運輸。

常年在置景車間工作的道具師,對於環境的舒適程度極為敏感。

香港道具師鍾偉是《投名狀》《木乃伊3》等大片的道具師,曾到過世界各地拍戲。在他記憶裡,大多國際影棚的服務會細緻到在衛生間裡擺上新鮮植物。如今在東方影都,他有了類似的體驗。

日常在車間盯著道具生產的他,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置景車間裡有多個衛生間,每天都有阿姨定期打掃,車間裡還有空調,工人們來工作就會覺得很舒服。」

鍾偉告訴毒眸(ID:DomoreDumou),這些在國外一線攝影棚標配的服務,國內大部分攝影棚並不在乎。「有衛生間的,一般就是幾個公廁,但也很少維護。如果是一些偏遠的地方,甚至沒有衛生間,沙地上豎起四個柱子就是廁所了。」

從《莫斯科行動》的服裝組置景車間出來後,正對面就是5號攝影棚,這裡有完工於2020年的影視虛擬化製作平臺,可兼容動作捕捉、面部捕捉等拍攝技術,是科幻片製作的剛需。

5號攝影棚內景

《獨行月球》中袋鼠的扮演者郝瀚,想必對這裡分外熟悉。正式開拍前,導演張吃魚花了3個月的時間,帶著郝瀚和一眾武行演員,在這裡拍了近4000條、完成了影片近八成的視效,而這個製作環節,讓影片有了更多調整的空間,奠定了《獨行月球》大部分視效的基礎。

在20號棚搭建的「月球基地」裡,沈騰孤獨地進行了長達5個月的無實物表演。穿著厚重太空衣的他想回看一下表演效果,不需要艱難地走到導演監視器前,只要在工作人員的IPAD上就能看到。

這項技術,是《流浪地球》拍攝時沿襲下來的。拍攝前,主創們發現了一個問題:在拍攝太空行走的部分,演員都穿著非常沉重的衣服,體能消耗非常大,很難往返於現場和監視器帳篷之間。

於是,負責數字影像管理和分發的三界影業,便藉助東方影都目前擁有的全國影視基地唯一的一朵獨立「雲」——華為雲,還通過園區全覆蓋的wifi信號,研發了一項新技術:只要有園區網絡覆蓋的地方,就可以在電腦或移動端實時監看現場的畫面。這也讓後來諸多穿著複雜設備的演員們,實現了「監看」自由。

一部部科幻電影和大片之後,一批像三界影業這樣的幕後團隊,開始在青島活躍。

《流浪地球》中,有一段救援團隊在運載車上的戲份。電影中,團隊屢次遭遇危機,運載車常處於顛簸狀態,演員也在車內跟著左右搖晃。這樣的表演,需要藉助「六軸平臺」。過去國產片要使用這個裝置,都要請韓國團隊,《流浪地球》則用了國內電影特效工作室希娜魔夫研發的六軸平臺。

六軸平臺從六個角度,模仿飛機、太空船的運動,經過工程師編程之後控制軌跡,裡面可以實現晃動、加速、運動和震顫。「六軸平臺的編程技術有較高的門檻,看似簡單的失重動作,想要做的真實非常難,國內懂得操作平臺的工程師比較稀缺。」技術人員向毒眸介紹。

鍾偉的永譽傳媒所擁有的六軸平臺

這個六軸平臺,也輔助了沈騰在月球車裡的跳躍、攀爬、摔打等動作。

如今,希娜魔夫、三界影業、鍾偉的永譽傳媒以及滿天星、寶榮寶衣、末那眾合、海好影視等公司都已入駐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他們研發道具、安置道具的置景車間,也成了他們的辦公地。《獨行月球》的美術指導李淼和崔文良、楊光光的美術製作公司畫時空,也與東方影都有著多元的合作。

在《流浪地球》的拍攝過程中,國產科幻電影的工業體系完成了從0到1,積累了科幻電影的拍攝經驗,《獨行月球》則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完成國產科幻從1到2的邁進。

《獨行月球》出品方之一、酷鯨製作創始人王風也對毒眸感慨,自己經歷過《刺殺小說家》在東方影都的拍攝製作,積攢下來的很多經驗,到了《獨行月球》裡,似乎完成了某種接力和延續。

在東方影都拍過的戲,似乎總帶著些工業探索和創新,戲與戲之間,似乎也完成了一種流動。

進入東方影都綜合樓一樓,牆上是部分在此拍攝電影的導演照片

在孫恆勤看來,這批導演已經形成了某種連接和磁場。「郭帆、路陽、張吃魚……他們做了行業裡沒人做過的事,到了現在,這些導演之間的關係,在我看來是通力合作。他們互相支持、互相成就,惺惺相惜。」

電影工業

聊天過程中,鍾偉向我們談起了身邊影視產業園員工的朱志傑,「在東方影都,燈壞了、沒電了,或者需要什麼別的服務,我隨時都能聯繫上老朱,我記得他們有個口號是顧客不打烊員工不休息,真的是這樣的。」

當毒眸問起如果被顧客投訴了怎麼辦,老朱神色有些凝重並表示,「客戶的滿意度就是我們工作裡最重要的指標。」東方影都正在形成這樣的風氣——以劇組需求為工作的根本。

如果說影棚是劇組選擇東影都的最核心訴求,那麼,硬體之外的服務就是劇組們「二刷」、甚至在青島留下的另一個原因。而這套屬於影視基地的服務系統,則成了中國影視工業化路上的一塊基石。

在勘景現場的影都外聯製片丁澤

製片人王懷宇的項目《她們的名字》去年在東方影都殺青,在她的印象裡,青島對於影視劇組基本是一對一服務,有時會上門追蹤,主動服務。「首先能保證我籤了合同就能有棚,有住宿,出了問題我知道找誰。」

而這種局面,對於早年間在青島拍過戲的人來說,可能是很難想像的。就在幾年前,在青島拍戲還存在亂象。

曾有製片人告訴毒眸,早年間青島的外聯、群演「野蠻生長」,行業也不規範,缺乏系統性、專業性的拍攝保障服務。

青島西海岸新區影視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趙芳對此也有所了解。但在她看來,凡是沒有大型基地的城市,或多或少都會面臨這種問題。

「以外景取景拍攝為主的城市,它的資源是散亂而無序的,很難形成一個固定的、長期的、集約的服務平臺。市場端供應量不足,資源也就很難形成協同效應。」趙芳告訴毒眸。

影視中心剛組建的2018年,趙芳到東方影都周邊、掛著「影視」相關招牌的公司調研,卻發現大家都沒法靠影視營生,比如打著影視置景招牌的公司,主營業務其實是裝修,在影視業務上只能很偶爾地接到幾個小單子。

「配套一定是產業發展達到一定量級後,才能形成的協同效應。在那個階段,生產要素是鬆散的,而我們要做的是一個集中的平臺。平臺上有規範,有約束,有淘汰機制,如果不按照服務規範來執行,你就不能參與到這個平臺裡。」調研結束後,趙芳有了這樣的思考。

青島西海岸新區影視產業發展中心,是地方設立的專門從事影視管理服務的黨口工作部門。除承擔區域影視產業發展規劃、政策、活動職能外,某種程度上,他們像是劇組與政府公共機構之間的橋梁,負責劇組的疫情防控和公共事務協調。

為了更好地履行服務職能,從2018年開始,影視中心從就陸續捋出了劇組所需的20餘項內容,如涉及到佔路拍攝、拍攝所需文件、文件何時申請等政府相關事務,中心都建立了一套標準模式。

青島西海岸新區影視產業發展中心辦公室

「我們會給雙方都提供合同模板,把雙方責任都界定下來,比如免費的場景裡,要防止劇組們在拍攝過程當中造成損害,場景方要對劇組有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等等。」趙芳告訴毒眸。

有了政府參與到影都配套服務的鏈條中,過往的散亂的資源也慢慢聚攏。

這也是影都的協拍經理韓飛正在做的工作。他坦言,青島之前在外聯製片領域缺乏一些專業度,行業也沒有形成系統性配套,但影都基於整個服務平臺的建設,以及對周邊產業鏈和產業生態的打造,也會對行業起到一個提升的作用。「比如我們車輛的價格,跟橫店相比是相對持平的,在一個旅遊城市,用車的價格要做到跟老牌影視基地差不多,其實挺難的。」

不變的系統,也要適應環境的變化,眼下,疫情防控便是影視中心目前最重要的工作。

2020年疫情後,中心制定了一個影視劇組復工指南。到了今年,每一個到中心報備的劇組,中心都會和劇組建一個微信群,確保有服務專員為劇組服務。而劇組來青島前需要的疫情防控細節,比如下載什麼APP、各地防疫政策如何互通解決等,都能得到為劇組量身定製的防疫方案。

劇組的人員龐雜,中心建立了信息臺帳,對每人的來處進行登記,行程軌跡、工作會涉及的生活場景也每日更新。「一旦有狀況,臺帳能為流調提供最基礎的保障,我們也會有相應的應急預案。同時在協調一些公共場景如學校、醫院時,我們也可以將臺帳給到場景方,打消顧慮。」

在一系列防疫舉措下,在今年的東方影都裡,一批苦於找不到拍攝地的劇、綜劇組來了,他們是東方影都的新老朋友。包括《怎麼辦!脫口秀專場》《中國說唱巔峰對決》等熱門綜藝在內,在這裡開機的劇綜項目就有8個。

派克特的微博

這種影劇綜共同拍攝的熱鬧場面,是東方影都所期待的。

過去,在很多劇組的印象裡,東方影都是「國際大片標配」「造價高昂」。事實上,在2016年運營初期就入職影都的Amanda看來,東方影都從未定位「只做大片工廠」,只是在東方影都初創期間《長城》《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等大片在此拍攝,以及《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等國產科幻大片聚集於此,才會給大家這樣的印象。

時間久了,影都與影劇綜廣告各類型劇組建立起了朋友圈。Amanda習慣性地向毒眸說出那句期待,「希望全國各類型的劇組都能來到東方影都拍攝製作。」

車澈則在《獨行月球》路演映後交流現場感慨,「感謝青島可以容留我們」。而作為一個多功能影視基地,東方影都正在被越來越多國內劇組看到。

回到青島

抵達東方影都的第二天中午,設備部一位員工端著一盤黃瓜走進休息室:「這是我們園區大棚自產的黃瓜,純有機,快嘗嘗。」正準備去吃午餐的小樓和Amanda分別轉身拿起一根,「現在不拿,午餐回來就被搶光啦!」

這一刻,高新攝影棚和山東本土有了某種融合。製作區組團式分布的高科技攝影棚是冰冷的,但園區的角落又充滿了這樣的地氣和溫度。

東方影都的員工們有著鄰裡街坊般的熟稔。辦公樓下的711便利店只有一名店員,顧客多的時候,影都的員工們都自助結帳,有時還會自己從冰櫃裡取出冰塊,用咖啡機做一杯好喝的冰美式。

變化正在東方影都內外同時發生。

從休息室的窗外往外看,正是高樓林立的融創公館,在東方影都剛運營時,融創公館入住率很低,樓下也只有幾家商戶星星點點地入駐。

如今,融創公館周邊遊客和劇組工作人員絡繹不絕,每棟樓的底商幾乎都租出去了,不少商鋪與劇組息息相關,連幾家水果店門外也都會醒目地張貼著「劇組送水果服務」的電話。

開在公館內部的酒店,承接劇組業務

為了適應不同劇組的工作時間,影都的員工常常忙得找不到人。他們當中,有許多漂泊在外多年的電影人選擇回到家鄉。

韓飛已經入行二十餘年了。最早是群眾演員,後來一路從副導演、演員統籌、製片主任,到執行製片人,全國各地跑。「全中國的影視基地我基本都待過。」

2018年後,他手頭的許多項目都陷入了停滯,恰好東方影都開始了製片崗位的招募。家就在影都後山的他,心動了。「以前有時候在外面跑項目,兩三年才回一趟家。現在每周能跟家裡見面,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真的很有歸屬感。」

更多像韓飛這樣,能對應劇組的各幕後工種的從業者,被東方影都招募為工作人員。他們在這裡有了不一樣的生活體驗。「在北京的時候都沒有工作時間的概念,感覺基本都在工作。」曾在劇組擔任美術一職的葉飛告訴毒眸,「科比說他看過洛杉磯凌晨四點的太陽,北京多少點的太陽我都看過了。」

選擇回到青島,也和青島身後的電影底蘊有關。

1907成為首個電影商業放映場所後,電影的商業行為,就在青島延續了下來。在1907年到1914年的德文版《青島新報》上,幾乎每周都有水兵俱樂部電影放映的廣告。1914年日軍佔領青島後,建起了多個日資電影院,在這些劇院裡,中國人開始參與電影院的服務工作,出現了首批職業的「電影人」。

1927年,中國第二代導演的代表人物孫瑜在青島創作了《青島之波》,是最早出現在青島的電影文學劇本;被譽為「中國電影藝術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力作」的電影《劫後桃花》在青島取景拍攝。

早年在青島拍攝過的電影(拍攝自東方影都影視Peng-BOX遊園)

漫長的歷史走到現在,一批眼下電影產業裡的中堅力量,已從青島走進了大銀幕。唐國強、黃渤、夏雨、郭帆……一眾山東籍電影人,都正活躍在中國電影市場的中心。他們正延續著電影和青島的關係。

2016年,東方影都尚未建好時,青島人黃渤就把他首部自導自演的作品《一齣好戲》放在了東方影都,後來還引薦了《瘋狂的外星人》劇組入駐。濟寧人郭帆不僅把《流浪地球》落在了東方影都,也在片中加入了很多山東元素,如頻繁出現的「濟寧派出所」「濟南」。

到了2017年,青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第九個電影之都,這給青島帶來了一些資源的傾斜,如各電影之都的學術交流、國際電影節參展等等

只不過,人才的回流若想構成良性循環,僅僅這些還不夠,最重要的,是將人才培養和教育納入其中,這也是東方影都的車輪能持續運轉的基礎。在這個宏大命題中,青島電影學院就是最重要的一環。

青島電影學院前身為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是北京電影學院舉辦,教育部批准設立的電影教育本科高校,於2011年正式招生。選址時,校方考慮到青島環境好、近幾年影視業發展較快、人口基數大、藝術類考生比較集中等因素,同時在地域上又與北電拉開了一定距離,便選在了這裡。

《獨行月球》中飾演金剛鼠的郝瀚就是青島電影學院第一屆學生後來,教育部就獨立學院提出了加快轉設速度的要求。於是,到了2021年5月,經教育部批覆同意,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轉設為青島電影學院,由青島海發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全資舉辦。該集團是一家市屬的國有企業,也是東方影都2020年進入的新股東。

同屬一個母公司的關係,讓青島電影學院與東方影都建立了密切合作。

青島電影學院常務副院長蘇文潔對毒眸(ID:DomoreDumou)介紹道,學校與東方影都合作了多個課程與科研項目。比如在東方影都的水下攝影棚,開展水下攝影教學和科研項目,東方影都動作捕捉虛擬拍攝棚中也有青島電影學院老師、學生的參與。

青島電影學院的學生能從東方影都的項目中,獲得不少實習機會乃至工作機會。目前在東方影都開拍、烏爾善執導的國漫IP改編電影《異人之下》,其側拍紀錄片團隊中就有青島電影學院的學生。在《流浪地球2》的視效組,也有兩位學生表現優異,被該片的視效指導、墨境天合創始人徐建收之麾下。

不少非青島籍的影視人,正在向青島聚攏。

《流浪地球》製片人王鴻落戶青島。由於《封神三部曲》在青島工作了近兩年的末那工作室,也在2020年把整個團隊都搬到了青島。「這邊生活節奏慢,更適合藝術創作。團隊裡不少年輕人都在這裡買房了,要是在北京,哪敢想買房的事兒啊。」末那創始人四季對毒眸說。

人才的回流,帶來的不僅是人才本身,更是電影和產業逐漸回到青島的大浪。

本土

「您是黃島人嗎,這裡是不是變化挺大的?」結束在東方影都最後一天的探訪,毒眸打了一輛計程車,問起了前幾天打車都會問的問題。

他指著窗外一片高樓林立的房產、大手一揮:「10年前,這一片全是爛海灘,啥都沒有。」

2014年,西海岸新區成為國務院批覆設立的中國第九個新區,其覆蓋區域為青島市黃島區全部行政區域。從地圖上看,青島猶如山東省一隻伸向海洋邊的靴子,而黃島正好處在靴子的腳趾處。

由於集結了重工業,在2012年,黃島區全區就完成生產總值1365.01億元,總量繼續居青島全市首位,但對青島人來說,黃島始終不是首選。一位曾在半島都市報工作的青島人告訴毒眸,「2014年半島都市報上很多房地產廣告,那時黃島的樓板也就五六千吧,但大家還是不會心動,因為那時對黃島有刻板印象,覺得荒、交通不方便。」

改變源於規劃。

2012年12月1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青島市黃島區、縣級膠南市,組建新的黃島區,以原青島市黃島區、縣級膠南市的行政區域為新的黃島區的行政區域。2014年6月,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青島西海岸新區。

據證券日報報導,在規劃招商階段,政府將土地出售給萬達集團,並負責基礎建設與填海項目,萬達則承諾將一個與電影有關的文旅項目落戶青島。後來我們知道,這個項目就是東方影都。

「東方好萊塢」,是萬達最初對東方影都的規劃。

2013年東方影都正式啟動前,王健林留下一句名言:「大多數行業都有天花板,唯獨文化產業是沒有天花板的行業。」萬達算過一筆帳:從2017年起,東方影都每年將拍攝150部以上的影視作品,每部作品以4位男女主角計算,就有超過600多位影視明星常住,億萬的粉絲蜂擁而至,將帶來巨大的商機。

對照好萊塢,萬達請來英國松林製片廠,為東方影都做設計顧問。作為「007系列」等大片常年的拍攝基地,英國松林認證標準之嚴苛,目前全球僅有4家影視基地獲其認證。

彼時的萬達,瞄準的是國內高新影視基地的空白。於是,一個自出生起就帶著野心的影視基地,從黃島誕生了。

據影視基地工作委員會專家團隊的調研,一直到2021年,全國313家影視基地中聚焦數字製作、較少涉及旅遊的數字製作型基地 ,如中影數字基地、青島東方影都、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等,佔比最少,僅為9%。

「高新」指的不僅是硬體設施,還有軟體服務。

不少製片人對毒眸談起過老牌影視基地服務上的缺失,「一般最多就是給你補齊一些基礎的服務,比如配備攝影器材,自有馬場什麼的,但其他的基本就沒有了。」而領著固定工資的部分影視基地,不具備服務意識,「他們巴不得你不來,反正基地沒活他們也是照樣領錢,來活了還給他們找事兒。」

硬體軟體的高新,決定了東方影都的投資體量,對於這樣的影視基地來說,生存下去,才是第一要義,也是實現野心的基礎。

棚租收費是大多數影視基地的最主要收入來源。原先,東方影都更多面向國產大片。但2017年,萬達遭遇「股債雙殺」,承載著萬達對「沒有天花板的行業」野心的文旅項目,賣給了融創。如今,青島市資產規模排名第二的國有資本投資平臺海發集團與融創合作,成立東方影都產業控股集團,東方影都迎來全新發展生機。

東方影都和附近的融創茂

易主後的東方影都,不變的,是助力國產影視工業化的大方向,改變的是開放的態度。

正是從這個節點開始,東方影都開始積極地向劇綜和廣告項目敞開懷抱。於是,根據不同的劇組和項目,他們開展了梯度收費。據毒眸了解,東方影都的攝影棚,按照不同周期、體量及所需要的配套服務,不同項目和類型所對應的棚租價格標準也有所不同。

不過,「東方影都影棚價格有補貼,算下來不算貴,而且配套服務的價格,如劇組盒飯、置景材料等也基本與市場價格持平,劇組可以根據情況選用。」一位劇集製片人向毒眸介紹。

海好影視創始人徐銀海告訴毒眸(ID:DomoreDumou),這幾年,東方影都在招商上的思路是很活泛的。「因為廣告拍攝比較特殊,我也數次向東方影都反饋了這一點,今年就能明顯感覺到影都對廣告拍攝的優惠,現在廣告項目到這裡拍攝的熱情也很高漲,今年到現在拍攝的項目比去年一年都多。」

當影劇綜和廣告都開始在這裡熱鬧起來,山東省過往一系列看似無交集的儲備,如青島百年歷史的電影底蘊、龐大的製造業基礎、離幾個關鍵經濟帶都很近的地緣優勢等等,逐漸被東方影都這個支點撬開了。

但是,影視基地無法孤立於城市存在。

在成為古裝劇的「橫國」之前,橫店集團早在80年代就形成了一條完整的輕紡產業鏈條,並涉足高科技產業,創辦了電子工業總廠。橫店影視城在1996年的成立,只是成為一個輕巧的支點,撬起了集團龐大的產業集群。

山東亦是如此。

徐銀海告訴毒眸,山東臨沂有中國最大的板材基地。而他也通過《流浪地球》一部戲,在青島建立起了自己的供應商體系。「青島有很多加工型企業,拍戲都用得上,比如說機加工、防磨玻璃、鋼製造、雷射雕刻這些,青島都有,這裡還有個很大的電子產品批發市場。以前北京也有,後來關閉了。」

脫離城市和環境,孤立地做影視基地,是很難的。據影視基地工作委員會披露,大多數影視基地,出租影棚的收入佔比很小,只能通過旅遊來補充營收,真正能在電影專業化拍攝、製作上為劇組提供全面服務的基地少之又少。

如何更好地與本土城市和環境融合?這是大部分影視基地要研究的課題。

為了達到國際水準,一心對標好萊塢的東方影都曾遇過水土不服的窘境。2015年,對外承接劇組時,高層管理人員裡有諸多海外從業者。他們的海外經驗,與本土劇組的工作習慣有較大衝突。

一位影棚管理的從業者向毒眸舉了一個小例子,按照國際影棚的標準,影棚內的安全通道是必須留出來的,但彼時國內劇組通常會把物資堆滿在路上。「國外劇組裡的安全主任權限很大,可以叫停一個劇組的拍攝,而我們會被罵,還要去安全通道搬東西。」

除了工作習慣的不同,東方影都也正在積極探索影視基地作為旅遊打卡地的標籤。

正在園區舉辦的遊園會項目,以「體驗片場之旅」為內容,面向遊客,展示青島這座城市豐富的電影故事。一個個由中小學生組成的研學團,也正體現著東方影都向市民輸送「電影知識」的熱誠與決心。

遊園會的項目之一:體驗擬音師的工作

但做到像橫店、象山等實景城,擁有遊客打卡的底色,東方影都還有一段路要走。

在趙芳看來,影視基地一定要規模化才有前途,否則很難向前發展。「影視基地需要長期固化下來的配套,而只有影視基地的項目達到一定量級後,這些配套企業才會對基地有忠誠度,願意在這裡紮根與你協同發展。

不過,對於一個成長中的年輕影視基地而言,這都是發展中所面臨的必然問題。經過四年的發展,我們發現,那些看似難以解決的命題,似乎逐漸尋找到了答案的模樣。

園區大棚裡被劇組們一搶而空的黃瓜,似乎在國際化影棚和本土文化之間,找到了某種融合點;園區餐廳裡,好客的山東人,將白酒和洋酒的文化融合,形成了東方影都獨有的待客之道;而越來越多的新項目開機,更多劇組二刷、從業者留在青島……則給這個年輕的影視基地在產業裡的下一步,提供了可能。

它對標西方的標準,也在與本土影視人的相處裡,逐漸長出了本土的樣貌。

連續三天帶著我們探訪園區、總會詳細解說的小樓,希望儘可能把東方影都的方方面面都呈現給我們。畢竟,對於一個有著助力電影工業發展野心的影視基地來說,被看到,進而被選擇、信任,是必要的。

戲裡,劇組在東方影都裡的故事正如火如荼地拍攝。戲外,東方影都作為影視基地的探索,正向前繼續攀爬。而這背後,不僅是一部部國產片,也是一個匹配國內產業現狀的本土影視基地,也有機會成就屬於中國電影工業化的未來。‍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